2.3 企业竞争力理论
最早提出竞争力概念的是美国学者Philip Selznick(1957),他用“distinctive competence”一词来表述公司在执行战略时的相关技能。波特教授是竞争力研究方面的权威,他认为并不存在被接受的竞争力定义。对于企业,竞争力意味着采取全球战略而获得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Ansof和Andrews(1965)提出从企业内部的实力(Strengths)和弱点(Weak-nesses)分析竞争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Learned E.(1969)提出并发展了SWOT的分析框架。Hamel & Prahalad(1990)提出了核心能力,Grant(1991)指出核心能力的四个特性:占有性(appropriability)、耐久性(durability)、转移性(transferability)和复制性(replicability),从而指明企业实现竞争力的基础。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提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指企业在目前和未来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在价格和质量方面更有竞争力来进行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竞争力概念本身比较抽象,目前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来源,只有明确其来源因素才能对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从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来看,主要的学派有:内生论(资源学派、能力学派)、外生论和其他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
资源学派的基本观点就是决定企业竞争力高低的是企业所掌握的资源。资源学派是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了确定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资源差异的结论,这些资源既包括外部资源又包括内部资源。能力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以Penrose(1959)为代表的动态能力理论,其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对能力进一步研究的是Hamel和Prahalad(1990)的核心能力理论,将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并集中阐述了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源泉。普拉哈拉德和汉默尔把这种核心能力描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别的产品、知识、技能和技术优势。外生论认为企业竞争力不是由于资源和能力所决定的,因为资源和能力比较容易模仿而其差异就会相应地得到消除。企业之间竞争力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这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许多学者认为企业所处的环境由过去的相对稳定演化为充满不确定性,企业的内部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另外,外生论的著名的理论就是Porter的五力竞争模型和钻石模型(1980、1985、1990),该模型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以及它们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寻找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手段和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关心的议题,尤其是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来实现内生增长,以摆脱依赖传统的外生力量的增长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彼得·德鲁克为代表的著名管理学家开始研究知识管理。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作为与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并重的第三个必备要素,甚至认为知识的地位更加重要。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处于前沿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知识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方面,以知识流为中心,并通过知识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Barney(1991)是较早关注知识与竞争力关系的人,他指出知识(技术、信息、知识和组织程序等)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基础。Zack(1999)宣称有效利用知识的能力会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企业所拥有的具有自身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专有知识又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Moody and Shanks,1999; Zack,1999)。Miklos Sarvary(1999)从知识管理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来实现咨询企业的竞争优势。Emin Civi(2000)从企业管理知识资产的目的出发,认为其最终是为了获取竞争力,于是管理知识的能力也就成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也就是指明通过知识管理获取竞争力。Leonard-Barton(1992)认为核心能力是使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并对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一种知识群,是一个组织长期形成的专有能力,是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关键所在。
Demsetsz(1998)、Kogut(1992)和Zander(1996)、Connor和Parahalad(1996)以及Grant(1996)等学者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他们认为知识的特性以及如何整合员工所掌握的知识资产体现出企业的组织功能,企业在本质上并不是减少交易成本的机构,而是能够以市场合同所不能实现的方式协调人的行为的组织。他们进一步指出,虽然交易成本理论可以解释知识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但是在如何创造能够提高团队绩效的管理系统方面没有提出有价值的见解。从知识的角度看,企业的组织协调机制是比市场机制更有效的对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
知识创新是实现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是关系到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Grant(1996)、Kogut(1992)、Spender(1996)等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及应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Nonaka(1991)提出了关于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这一模型是被广泛接受并用于组织中产生、创造、传递以及再造知识的方法,通过形成螺旋型上升的曲线实现企业价值的提高。Teece(1998)指出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之一是科技与科技之间不断地融合,善于知识集成的企业将拥有更多创新的机会,相对地将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Bloodgood和Salisbury(2001)认为通过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并且企业的战略可以根据形势进行变化以适应知识管理战略,可以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提供支持;Willem Selen(2000)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Roy Lubit (2001)认为,在企业的知识中,由于隐性知识固有的属性,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Bensaou(1995)对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进行比较研究,应用交易费用、组织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方法建立了基于信息处理需要和信息处理能力之间匹配的企业间关系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Bostrom(1989)认为有效的知识共享是团队内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理解与尊重。Nancy(2001)则认为共享就是使人知晓,将知识分享给对方,与他人共有这种知识,最终的目的是整个组织都知晓此知识。Eriksson(2000)认为一组人共享知识的过程包括认知上与行为上两个侧面的内容,并且由于不同的过程而造成共享的差异。当人们在共享现存知识的过程中也创造出了新的知识,这种新的知识就实现了知识创新并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Nancy Dixon(2002)指出,外部知识(如有关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知识)并不总能为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真正能为组织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是那些基于经验的独特的知识,如技术诀窍等。
到目前为止,对竞争力的认识还没有统一,对于其来源也没有统一,因此,实业界就很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提高企业竞争力。虽然,对于知识到底是如何对企业竞争力起作用或者说知识对企业竞争力作用的机理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往往只是就某一方知识管理活动所作的研究,而不是知识本身对竞争力形成作用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