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文章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所谓古老,言其伏根深远。中国自古是一个文章的国度。从殷周文化初萌期的诗文新葩到春秋大争鸣时的群文竞驰,从汉帝国的文章风采到唐王朝空前鼎盛的诗文并茂,从宋词元曲的波峰迭起到明清小说的璀璨烂漫,文章之花结出了光照寰宇的丰硕成果。早在先秦典籍中,就有不少涉及文章问题的论述。汉魏以降,进而涌现出许多研究文章的专论、专著。从理论到实践,传统文章学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源。
所谓年轻,就现代意义上的文章学理论而言。我国传统的文章学理论,笼统而零星,散布于各类典籍之中。现代白话文意义上的文章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文章研究与白话文运动相呼应,与中学作文教学相关联,学科意义还不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开放,文章学获得新的生命,显露出现代学科的特征。
近十多年来,文章学研究又走入了低谷。究其原因,一是文学理论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二是高校各类分科的写作课程相继涌现而出。时下,国内文学理论杂志颇多,文学理论研究的论著颇丰。相比之下,文章学论著相对稀缺。高校各类写作课,主要立足于教学层面,即教学生如何写文章,对文章原理问题探究不够,难以超越“术科”的樊篱。
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结合现代网络传播、电脑写作的时代新潮流,对文章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写成这本《文章学通论》。由于文章学是既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需要多方位的透视,需要传统与现代的兼顾,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换言之,一方面不能墨守成规、泥古复古;另一方面不能不加消化地移植现代新学科理论,应当力求盘点和剥离传统文论,使之与现代写作实践相融合,同时力求摒弃目前部分文学理论、写作理论研究中流行的搬套新学科概念的做法。
本书所致思的主要问题,涉及文章的概念、缘起;传统的文道理论;文章动态传播的系统构成;文风的表现与区分;文气的内涵与意义;文体分类的历史发展及相关原理、标准与方法;文章的功能、用途;作者的素质、修养及知识建构;文、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制作中的思维转换;文章的内容构成及主题提炼;文章的序列组织、结构安排、构思起草、修改过程及语言运用;文辞表达中的技巧、手法;文章的价值构成及分析评价等问题。
我们不宜将文章学看做是一种形式技巧意义上的学问。文章研究,需要批判非价值的功利目标,批判反生命的技术教育,需要高扬人文理性,降低价值异化,追求健康高雅,抵制低劣庸俗。文辞源于作者的学养,文路表现作者的思路,风格体现作者的个性。人、文参照的评价机制,不仅是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校正文章功能发挥的问题。当然,文章学研究不能只关注理论问题,还要关注具体的写作问题。这就需要重视思维方式、辞章修养、文体结构、文本格式、语句表达等多层面的问题。本书在讨论理论问题的同时,也兼插了相关写作常识、方法的介绍,旨在对读者的具体写作能力有所助益。
本书的文献注释中,凡是古典文献,只注明篇目,如“《文心雕龙·原道》”, “《论语·学而》”,这样无论哪个版本,都便于寻查;对于列入书末“参考文献”的书籍,则略去版本、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以免重复。
一本书的价值如何,决定于自身的内容,也决定于处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人们对其内容所需要的程度。基于这一认识,本人未请他人为书写序。言当为心声,声当为己意。是故,姑以上述之言,作为序。
作者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