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数学分析法

在西方经济学中,数学几乎不是作为经济理论研究中一种普通的表达工具来使用,而是作为经济理论内容中经济规律的一种根本表现方法来运用。数学分析法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一是因为,在达尔文思想的指导下,西方的经济理论从现象观察法和实证法中,只能得到各种经济现象外在关系的认识,对所谓规律只能作抽象的表达,无法对客观规律的内容作出实际描述;二是因为,在牛顿物理学思想的指导下,西方的经济理论,把数的关系作为经济规律的表现方式看待,从而作为经济理论的科学性表现看待。这样,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就大量使用参数,以经济理论抽象化为能事,把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各种数学工具召唤进西方经济学。他们认为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具有严格的逻辑演绎性,简明精确,并可用资料进行运算。于是,不懂得数学的人,特别是不懂得经济计量方法,就不懂得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学被数学绑架了去。最重要的数学分析方法有均衡分析法、模型分析法、博弈分析法和边际分析法四种,分别评述如下。

1.评均衡分析法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两种方法,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法。均衡还有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而一般均衡只是局部均衡概念的扩展。在一个整体经济中,如果是整体均衡,那么局部也均衡。通常,讨论均衡问题,就讨论一般均衡。

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法,是将牛顿物理学中的力相互作用的平衡理论,搬用到经济学中使用的方法,以表现不同经济事物在数量关系中相等性的规律。

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过数学建立相等性关系,以揭示经济事物间关系中客观规律的最重要事物是:生产,消费和价格,由这三者表现社会运行着的整体经济的均衡。因为均衡是指整体经济的均衡,所以叫一般均衡。理论上需要均衡的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而价格,在生产中是个变量,在消费中也是个变量,这样,价格成了生产和消费之间起均衡作用的根本因素,整体经济的均衡,就由价格来维系和表现。在社会经济运行不可逆的情形里,首先照例有个假设,假设为在西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价格表现的经济变量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在这个假设下,就应当有一套价格体系,能使经济变量的运动表现为均衡状态。这套价格体系,是在市场完全自由竞争的供求关系机制中运作,亦即在那只看不见手的操纵下运作。这种机制,存在着使各种经济变量向均衡方向变动的趋势,当出现不均衡状况时,机制的力量就会自动地使各种经济变量得到调整,使不均衡向均衡收敛,并使均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均衡的状态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中,消费者使用货币达到消费效用最大化,企业家按实际需要生产获得利润最大化,于是在以货币作为计算单位中,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亦即出现均衡。这种均衡,实际是价格均衡,即供给方给出的是卖价,需求方接受的是买价。卖价买价一致了,均衡就出现了。在这种均衡状态中,货币虽然作为一个经济事物出现,但其意义,仅仅是为了便利生产和交换,不对经济体的运行产生其他影响,即对均衡无关紧要,有关紧要的只是货币给出的价格。对这样的均衡是否存在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们作了证明。证明方法就是数学,说是运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证明,结果是,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使社会整体经济表现为有效率。不管怎样说,严格假定条件下算出来的均衡,是个假说性均衡,不是真实的均衡。

人们已经看到,均衡分析法,尽管数学形式很精美,但经不起现实的实证检验。精美的数学形式,本来是建立在人为的假设和主观的条件之上,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一旦变动或移去假设或某个条件,精美的数学大厦,立刻如海市蜃楼般消失。人们很容易拿诸多现实事例,去推翻均衡理论。由均衡分析方法建构的均衡理论,在实践中的碰壁,也已经有目共睹。虽如此,均衡分析法在西方经济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支撑这种地位的原因,主要还是完全竞争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模型,不只是均衡分析法构建的理论,还有其他重要的经济理论,都要依靠这个模型生存。倒过来就出现这样的情形,各种在西方经济学中生存着的理论,也支持了完全竞争模型的崇高地位。毕竟,达尔文式的自由竞争思想,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经济理论推演出的任何完美结果,都必须体现这个思想才行。但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中没有存在条件,这样,均衡分析法所得到的分析结果,无法经验证实,也就无法实践有效。

对于均衡分析法,有一点内容需要特别加评。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产品的价格量变量与消费产品的货币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与物理学中的力相互作用关系相比,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情形相同,即认为两者等效。看起来,力的相互作用运动是在同一种度量单位基础上的活动,价格和货币的活动也都是在同一种符号基础上的活动,好像两种活动具有等效性。仔细分析后可以知道,两种情形完全不同,理论上不能将两种活动视为等效。

价格和货币,虽然用的是同一个符号,但存在处所不同。这同一个符号,与物品结合在一起是价格,与人结合在一起是货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此中情形一点不会看走眼。可是,至今人们没有看出来,同一种符号所处地方不同,符号所表现的经济意义根本不一样。因此在供求关系中,完全不存在什么均衡,作以下五点分析。

(1)符号所表现的双方经济诉求意义不一样。对物品供给方来说,价格量的意义是要获得货币,要求物品单价越高越好,价格越高越能多获得货币量;对货币持有方说,货币量的意义是要获得物品,要求单价越低越好,价格越低越能少付出货币。在西方经济学中,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人的互相相反的两种心理力量在较劲,在双方不再较劲时出现所谓的均衡,然后把这种均衡移到那个在人手货币和商品价格上相同的神秘符号上。假如符号的含义对双方一样,都是个好含义,那出现的情形应当是你要多,我也要多;若是个坏含义,那情形必定是你要少,我也要少。这才是同力学中均衡一样的均衡。在力学中,一方的作用力大,另一方的反作用力一样大,或一方小另一方也小,才取得力相互作用的均衡。可是现在对同一个符号值,一方要求大,另一方却要求小,显然,这里不是力相互作用那样的事情,而是通过同一种符号值,双方表达各自并不相同的经济诉求,同时,却又要求在两不相同的经济诉求之间取得一种妥协。是妥协,不是均衡!人们知道,这里存在的是讨价还价现象。讨价还价中并不存在均衡。此中的秘密既复杂又深奥,不过这里把现象说出来,就足够说明价格和货币使用同一种符号,并不是在表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均衡现象。

(2)符号所表现的经济作用意义不一样。供求双方之间的物品价格与货币之间的关系,不是像两物的力那样是相互作用关系,而是一种换位关系。这里是一方的价格量实现为相应量的货币量,另一方是一定的货币量实现为一定的物品量。这样换位后,双方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关系,不是达到了什么均衡。货币和价格,在现实中的经济意义,显然不是在表现均衡,而是在表现社会的经济关系。

(3)同一符号对于双方所表现的经济目的意义不一样。物品供给者是要获得货币表现的利润,而物品需求者要获得的是物品的有用性,在西方叫效用价值。这样两种目的各是各的内容,互不相干,根本没有什么均衡关系,是另外的关系。在现实现象中,人们不难看清楚双方的情形。就物品供给者说,他与需求者的关系,只是通过商品的卖价和买价建立起来的关系,因为供给者只是要通过价格获得货币利润。现象表现的是价格关系。再往深里说,是物品供给者要通过利润从需求者那里获取剩余价值,牵涉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在这里出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避开了这个关系,这方面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就出现空白。利润和剩余价值都说明,物品供给者和需求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表现均衡的经济内容,更别说什么均衡关系。就物品需要方说,那物品是供给方不需要的东西,对于供给者而言没有任何效用,需要方获得物品只是供作使用,使用中享受的物品效用,与供给者无关。在物品于人的需要问题上,物品只表现在两个人手里的换位关系,没有什么均衡不均衡的问题出现。

(4)同一种符号所表现的利益意义不同从而不能比较。在西方经济学中,把货币表现的利润和物品表现的效用,都看作是利益表现,把交换结果看成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表现,从而是一种均衡的表现。显然,这是理论上模糊概念的做法。货币利润和物品效用是实打实的东西,而利益这个概念,是对实打实东西的观念表达。所谓利益上取得均衡,不过是运用模糊概念的处理结果。现实的真实情形,还是心理上达成妥协。现实中,货币利润和物品效用永远无法通过换算,使之出现一个双方内在固有且相同的计算单位,因此,也就不可能进行数量上的直接比较,用数学表达均衡也就不可能实现。现在的所谓均衡表达,事实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只是西方经济学中纸面上虚假的东西。

(5)现在,把货币持有方花掉的货币量,作为原来卖掉商品的价格量对待,于是,可以看作是两种不同的物品数量在相等的一个价格量基础上完成交易。这样是否就能说,在这个交易中实现了价格均衡?还是不能!因为,价格仅仅是一种符号值,这数值自身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是数字,使用不同的货币符号,还可以有不同的价格数值数字。所以,价格相等不能说明什么。所有的意义都在数值背后。现在,双方物品的价格量,是同一个符号值,但是,意义却不一样。这同一个符号值作为双方接受的价格确定下来,都知道是讨价还价的一个结果。如此,情形与(1)中所述一样。这同一个符号值,对于一方来说经济意义高,那么对于另一方来说经济意义就低,反之亦然。道理很简单,交易的双方,都想自己出手的东西少,要求对方出手的东西多。这是人人看得到的现象,也是人人跟着感觉在做的事情,却至今还没有人看明白、还不知道感觉的背后是什么。绝对不是西方经济学家们说的均衡。可西方经济学中说了,这是一种均衡,说是物品在交易中双方效用相等,联系到效用价值就是这种价值相等。众所周知,西方的效用价值,并非指物品中固有的东西,是产生于人对物品有用性的感觉。关于价值要讨论的内容很多,至今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这里,我们只就均衡问题说一说。交易中的物品,是互不相同的物品,双方从物品有用性中感觉出来的效用,绝对不会一样,不同人的效用感觉无法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因此,作为双方接受价的同一个符号值,不是在表现什么双方相等的物品效用价值的均衡,而是因人因物而异,各拿同一个符号值在表现别的互相相反的经济意义。这样,双方手里的符号值虽然一样,但在经济意义上却不能在大小上进行比较,所谓均衡,不论是从价格说,还是从效用价值说,甚至从利益说,都无从谈起。西方经济学中的所谓均衡分析法,纯粹是一种故弄玄虚的方法。

尽管说均衡分析法搞出的经济理论到处碰壁,尽管我们说供求之间不存在物理力学中那样的均衡关系,很多人依然会想不通。因为,现实中存在着的社会所有商品持有者所售出的商品价格总量,总是与社会所有货币持有者所出手的货币总量,在符号量上必然相等。如果说,商品有部分卖不出有库存,货币有部分不肯用而拿去储蓄,使社会生产出现部分浪费,这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的运行是一种均衡状态;那么,当社会生产的所有商品都售出了,所有货币都使用了,理想的均衡状态不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既然这样说的时候,理想的均衡状态可以成立,那么均衡理论在假设的前提条件下就可以成立,应当是个科学的理论,否定这个理论就没有道理,自然就不能去否定均衡分析法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这种道理很能迷惑人。其实,商品之间价格与价格的相等情形,价格量与货币量之间符号值相等的情形,不管从个别交易的情形去看,还是从社会整体交易的情形去看,只要交易实现,那么符号值必定相等。但是,同一个符号值对于交易双方的经济意义互相相反而不同,在整体交易中的情形也必定与个别交易中的情形一样,不会给均衡分析法提供任何理论上的支持。

在此,对于理想状态问题,又需作特别讨论。

在物理学研究中,一个用等式表示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恒等关系,其中一个变量有变动,其他变量也会跟着发生变动,恒等式保持不变。这一情形虽然前面说过,这里有必要重复再说,以加深人们的认识。例如,牛顿力学中的公式:力等于物体质量乘加速度。在能量守恒定律中,机械力能、热能、电能等不同性质的能量之间,可以建立等式并进行换算。这是物理学的科学常识。当人们到现实中去测量时,无论做到怎样的精确,所采集到的数据之间,也会有误差,达不到理想状态中的均衡。但是,这却不能证明用等式表示的公式不成立,因为误差是来自外部因素的干扰。当在理论上去除干扰因素后,公式的成立无可怀疑。我们看到,物理学中一些事物间关系的理想状态出现,虽然也需要有前提假设条件,但理想状态在理论上的科学性,得到三个因素的支持。一个因素,前提条件是实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又一个因素,每个事物可量度的量,是自身性质确定的内在量;再一个因素,事物的量之间存在内在的可互相转换的关系。

现在来看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事物和量的表现。社会经济的运行,虽然也是事物运动的概念,但完全不是物理学中的物质运动概念。对于这一点,人们明白,可以在性质上区分清楚。前面已说过,人、商品、价值、货币、价格这些事物,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并不共同具备物质世界中三个支持理想状态出现的因素。这里的五个经济要素,有自身之外的三个特点,如下所述。

(1)这些基本要素,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都不全是如物质那样属于实物性的事物。其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是人和商品,作为物质看是实物性的事物,但在经济学中,人不就是肉体,商品不就是物质吗?两者都是以看不见的经济意义作为事物的概念,两者的物质只是经济意义的载体,因此两者在经济概念中都不是实物性的事物。价值和价格皆看不见摸不着,并非实物性的事物。货币好像看得见,但符号却是由人设计出来表达观念性的东西,货币的根本意义在符号上,因此货币也不是一种实物性的事物。不过,所有不是实物性的事物,也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由于都不是实物性的事物,就不能将它们处理成假设作为前提条件在理论研究中使用。因为这里,不是实物性的事物,但都是互相联动着的事物,人们无法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部分处理或全部处理,特别是作为经济事物的人,任何假设都没有意义,理性人的假设如同天方夜谭。由于它们又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理论上必须实实在在地对待它们。

(2)每个经济要素在数量上的经济意义,都不是由单独一个要素数量本身的自然性质来表达,而是在与其他经济要素数量的关系中得以表达。人这个最重要的要素数量的经济意义,不是通过对肉体物质的量度来表达,是在与物品、价值、货币和价格四种数量构成的关系中得以表达。那些外在的自然性质的量,并不表达自身的经济意义,只表达对方的经济意义。物品量的经济意义,要由人、价值、货币和价格的数量来表达。价值量的经济意义,现在人们并不清楚由什么表达,但与人及物品、货币和价格的量存在某种关系。货币量的经济意义,也不由自身数量表达,在通过价格数量表达的同时,又在与人、价值及物品构成的数量关系中表达。价格量的经济意义,同样不是由自身符号数值表达,而是在与人、价值及物品和货币的数量构成关系中得以表达。这里每一个经济要素的量,都没有自身内在的量的经济意义。不仅如此,所有这些事物在互相用对应的经济内容说明时,都与量的自然性质无关。

(3)那些客观存在的作为经济要素的经济事物,在量度上不存在内在的可以相互转换的关系。自然意义上人的数量、商品的数量和货币的数量,三者之间没有数量转换关系。

社会经济事物的以上三个特点,决定了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为它们设定一种理想状态来研究,显然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做法。这正是运用均衡分析方法在经济理论研究中无法得到有用理论的原因。

有人必定要问,那些作为经济要素的经济事物,到底是怎样的事物?相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该用什么分析方法去研究?对于第一个问题,实在既深奥又复杂,这里不转入理论,只说两句话:不是西方经济学中所定义的那种事物,也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凭直觉所认为的事物。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已存在于所有人的潜意识中,在日常的任何经济活动中,人们都跟着从潜意识中产生的感觉在自觉地行事,那就是:公平关系!不是均衡问题,是公平问题!不要惊讶,就是这个既非常熟悉又非常陌生的关系,既天天碰到又不知是怎么回事的问题。公平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判断公平不公平的经济学标准是什么?显然,这是公平问题中最大的两个问题。迄今为止,经济理论中没有明确解答过。因此之故,才让均衡分析法乘虚而入。不用说,这是个需要深入论证的复杂问题,不在本书中展开了。最后该用什么分析方法的问题,是要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才能解决,这里也只好免谈。

再回到均衡问题。先前已说过,社会经济的运行过程,是一种不可逆的、从而是连续性变化的运行过程,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所有的经济事物处于联动状态。明眼人一下就可看出,在这种联动运行过程中,经济事物中的任何一个事物,不仅自身会变动,还叠加上其他经济事物影响后的变动。因此,对任何一个经济事物的活动,或者对两个、三个、四个直至五个经济事物在相互作用中的活动,假设成一种数量确定不变的静止关系,在此基础上用均衡方法去研究什么数量关系,都是脱离现实的、只在纸面上的研究。物理力学里的动态均衡,这里也不存在,因此,经济理论中也无法展开什么动态均衡的研究。说了这些,当然不是在说社会经济运行规律不可知。问题是怎么去知。如果通过假设条件从散乱的局部的现象到现象去研究,现象背后的规律怎么也不会让人知道。应首先研究经济体的结构,然后再研究这个经济体中固有的规律,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对现象产生原因的认识,就能更深入地去理解和运用经济体中存在的固有的经济规律。这时候,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研究,就不会通过假设用均衡方法从现象到现象去进行研究,而是根据经济规律如何去协调那些经济事物的联动运行,面对所出现的经济现象,再不断地去调整那些经济事物在运行中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运行越来越好,使所出现的经济现象越来越符合人的预想要求。这才是人们研究不可逆的、处于经济现象连续变化的经济体中经济规律的正确途径。这是一项复杂、艰巨和长远的理论工作。

最后,我们明确两点。第一点,社会经济的运行,不是均衡的问题,是协调的问题;不能协调社会经济运行的理论,不是科学的理论。第二点,社会人们的利益诉求,不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问题,而是公平问题。不能处理社会经济关系中人们公平问题的理论,是脱离实际的理论。

2.评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分析法

首先明确概念。这里不是指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公式,而是指要通过建模和公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在模型和公式中进行演算,试图从演算中发现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我们将这种研究方法命名为数学模型公式分析法。在西方的混沌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中,最典型地使用了这种方法。

混沌理论于近30年间兴起。认为,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在时空中不确定地变动着的系统。这个认识,又回到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运行不可逆现象的认识上,是企图破解像均衡法之类对经济运行有可逆性认识的理论困局。现在对不可逆现象的认识,却不是对连续性现象的认识,仍然是一种在牛顿物理学思想指导下生出的认识,是把另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与经济现象一样的现象来看。即在研究者们的眼前,经济系统呈现出非均衡、非线性、非理性、时间不可逆、多重解等一片混沌景象。这种混沌现象的特点,是经济系统中任何一处地方的扰动,哪怕是很微小的扰动,都会发生传递和扩散,以致造成轩然大波,使系统出现让人捉摸不定或小或巨的变化,但总有规律可循。探寻经济规律的方法,不是直接去研究现实的经济活动,而是通过数学来研究。这种数学研究方法,仍然需要有假设和前提。在建立数学模型和公式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混沌等理论,对经济系统的动态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从数学的分析和计算中得到经济理论的新东西,如新的经济概念、新的经济思想、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从而认识和利用新发现的经济规律。一句话,用非线性数学理论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寻找客观的经济规律,将经济学完全彻底数学化。数学化的表现,是对经济现象和现象关系的研究结果,不用通常的经济学术语表达,而用专门的数学语言表达,如有这样的名词:奇异吸引子、分支、窗口等。运用这种方法,已研究过经济周期、货币、财政、股市、厂商供求、储蓄等诸多经济领域。又例如数学的混沌分析方法,已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使用,用以建构的理论已成主流经济学,发展势头迅猛。有人认为,这个方法对经济学的贡献,将不可估量,将会引起数理经济学及计量经济学的变革。这种变革甚至会达到这样的地步:在新的规范下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理论,将以往各执一词各个学派的经济理论,都包容吸纳,从而统一地解释现代经济的运行规律。看架势,这个数学方法,要扫清西方经济学中的各种门户之见,恰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竖起一面众望所归的大旗。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有这种神力表现,已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数学中有关混沌的专业问题,是数学专家们讨论的问题。这里行文正转,需要落到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可逆运行,即连续性变化的运行,是否是物理学问题和数学问题。对此,谁即使给出个高声肯定的回答,也只能是一种虚张声势。因为不管怎么说,都会有漏洞。例如,关于经济周期问题,这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内容,是经济学中最前沿、最高端的问题。混沌理论用数学方法,要研究的是经济系统的动态运行规律。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反复出现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的一种表现。对于这种危机,如何预防,如何预见,如何对付,一直令政治家们头痛,令经济学家们无奈。说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往前推到引爆物,是美国的次级贷款;再往前推到发生的原因,是美国的金融机构制造出大量有毒的金融产品,加上美国放松监管;继续追踪金融产品里的毒素,是金融产品的价格因买房贷款者无还款能力而不能实现为货币,加上金融机构的贪婪。这里的每一种事件,如次贷、松管、有毒金融产品、贪婪等,在危机爆发前已经存在于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片混沌中。试问用混沌理论中的数学方法,怎么来确定这些事件的量度数以供计算,怎样来计算出危机的爆发点,怎样从计算中获得新的经济概念,怎样推导出解决危机的公式等,肯定是一个个问号后都没有答案。因为,这些事件的现象,实在不是物理现象,实在不是数学能处理得了的。

怎么去研究经济学家们眼前的一片所谓混沌的经济现象,回答这个问题,同回答均衡分析法中提出的问题一样。为了加深人们对答案的印象,这里再把前面的答案,根据这里的情形重复一遍:首先研究经济体的结构和机制,然后再研究这个经济体中固有的运行规律,那么,人们就会知道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是怎么产生的。通过对现象产生原因的认识,就能更深入地去理解和运用经济体中存在的固有的经济规律。这时候,对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有些经济现象,事先就能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应该做怎样的预防;有些经济现象一时看不透,出现情况后不至于麻木不仁,到发生危机后也不至于束手无策。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这个境界,就不会通过假设运用混沌方法去寻觅经济规律,去寻找驾驭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法。这种驾驭方法,依然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去协调那些经济事物的运行,去面对所出现的经济现象,再不断地去调整那些经济事物在运行中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连续性运行越来越好,使所出现的经济现象变化越来越符合人们的预想要求。研究存在于连续运行经济体中经济规律的正确途径,唯有此,别无他。

不过,混沌理论中使用的一般数学分析方法,与均衡分析法作为一种研究中使用的分析方法一样,作为一般的科学分析方法,在科学的经济理论研究中,是否可利用,若可利用该怎么根据需要加以利用,那是另一回事。这里,我们也不是在否定数学中的混沌理论,而是否定这种数学方法作为认识经济运行和研究经济规律的方法使用。

计量经济学,理论建构也是用的数学方法。计量的意思,是用统计方法做定量研究。其方法论基础,是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对于经济问题的研究指向,主要仍是经济规律,但现在对规律作用的解释是:在经济统计的理论数据和经验数据上相互接近。在数学方法中,一部分是经济计量的理论方法;一部分是经济计量的应用方法。所谓计量的理论方法,是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涉及的数学学科有数理统计、概率论、矩阵代数等。所谓应用方法,是具体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模型形式如矩阵形式的线性回归模型,联立方程模型等。总之,是通过采集经济数据和运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来研究经济规律的分析方法,分析中是不牵涉经济学内容的纯粹的数学分析。这种分析方法,主要依赖的是大数据、大数据的关系,要得到的研究结果是大数据的变动规律,理论的成败在于实际应用中的验证,是数据接近性的验证。

不容否认的是,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当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不大,社会的经济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的经济在惯性中运行,这样的历史时期比较长,那么,各个时候采集到的各种经济数据,在一段时期内都会比较接近,在相互关系的反映上会呈现某种好似规律性的现象。但无论如何,仅仅是现象;所谓接近性的实证证明,并非是真正的证明,实际是在条件接近的情形里一种接近性的再现现象,至于条件背后真正的内在规律在起怎样的作用,依然是研究者们云里雾里的事情。因为,不管什么现象的背后及至条件的背后,最后总要落到对那些经济事物活动该怎样认识的问题上,而这,是西方经济学需要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一旦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什么特别因素出现,就会使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起激烈的作用,从而出现与先前所谓证实过的完全不同的经济现象,让先前好似规律的规律完全不见。当然,用数学方法建立起来的精美的模型和完美的公式,在现实面前就会变得一无是处和一无用处。

这里与前面所述一样,我们要否定的,是通过数学方法去研究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经济规律,那是行不通的。我们并不去否定,当下已经进入一个经济大数据时代。经济学在理论研究中,需要有统计的大数据来说明一些经济现象,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概率计算,也会需要一些数学模型和公式,来计算经济运行中的数量现象。这一切,只是需要数据来说明经济理论的研究结果或经济规律的作用结果,而不是倒过来,让数据作为研究结果来说明经济理论以及揭示经济规律。可以说,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主要是要研究那些经济事物的本质、性质、相互关系等,进而研究社会经济的一般结构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等,在此数学的用处很少。将基础理论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时候,所构建的都是应用理论,这时候,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和小数据,需要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计算和公式计算。但是,绝不会在任何数学运算中运算出新的经济规律来,也绝不会用数学运算的结果去解释经济现象,甚至去证明经济规律。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只是处于被利用、被使用的从属地位。一句话:经济学不是数学!

对实际经济活动进行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应当说这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最大应用。因此,需要研究各种经济领域的经济统计内容,开发各种形式的数学统计方法,给出各种表现事物某种性质或状况的数据。有人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在已进入一个经济大数据时代。这是科技发展使然的现实现象。但是,经济大数据时代不是经济学的数学时代。经济学研究社会人们经济关系的时代没有变,也永远不会变。在目前的西方经济学中,对各种经济数据的采集方法和使用方法的研究,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他们认为经济理论的研究就是研究经济现象的认识所致。他们所研究的各种经济数据指标,已成龙配套,前后衔接,成为一个个体系。例如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指标体系,社会生产成果指标体系,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指标体系,国民收入的最终使用指标体系,社会产品实物的流通和消费指标体系,人民生活指标体系等,不一而足。各种体系中的各种数据和指标,反映了统计对象的某种性质和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例如,反映社会经济的运行性质,是上升还是下降,是繁荣还是衰退,是发达还是落后等。各种数据指标的用途,可用以计算社会财富,综合对比不同时期的社会财富,可表明经济事物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水平、考核水平等。举两个具体实例来说:

(1)国内生产总值,这是整体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总值增长速度快,说明经济发展快;负增长,说明经济陷入衰退。这种数据,是国家经济决策部门必须要统计掌握的数据指标。

(2)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不仅是政府关心的指数,也是金融机构关心的指数,更是广大百姓关心的指数。物价指数升幅大,表明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会产生不稳定。央行可能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措施,政府可能会采取紧缩财政政策措施,百姓会改变消费需求以至产生不满而出现社会不稳定,货币的汇率会发生变化,等等,一切连锁反应使社会经济运行的前景不明朗。

以上两种数据指标说明,数据指标具有反映经济事物某种性质的特性和提供经济决策的依据。其他的数据指标名称还很多,如财政盈余数据,财政赤字数据,生产者物价指数,产能利用率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景气指数,等等。以上所有的统计数据,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虽然很有意义,很有用处,但不可否认的是,都只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现象表现,数据指标背后的经济实质、经济规律这两大理论内容,数据指标本身不会告诉人们,需要理论研究者另辟蹊径去研究。因为,所有的经济数据指标,都是现在人们还未认识的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经济实质,更是隐藏在经济事物的深层中。在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经济运行中会产生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数据、指数和指标,只是其中一种经济现象,其他如一些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货币化现象,一种商品的价格由许多因素影响下构成的现象,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税收现象,在自然环境中生产的污染现象,商业活动中的诚信现象和欺诈现象,等等,就不是可用数学去统计的现象。因此,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不管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不应一切围绕着数学统计、计算和数据去转。

对于西方计量经济学的数学方法的评述结论是: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不应当是用统计方法对经济理论做定量研究,而应当是运用经济理论借助统计方法获得的数据来说明理论研究的成果。数据,主要的就是货币量的数据和价格量的数据,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数据,再就是劳动力的人数数据和有关劳动力劳动的时间数据等。这些数据,其实都是事物本身直接量度的自然数数据。统计这些数据,数学上的数据本就很简单,只是统计的方式方法会比较繁难复杂。由这些数据所表现的某种经济性质,数据之间关系所呈现的经济现象,不是由数学来解释的事,而是由经济理论本身来解释。

3.评博弈分析法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竞赛论和游戏论。说是,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充满博弈。博弈中,每一方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求出发,利用各种条件,使心眼,用心计,在权衡中作出最好的对策。在西方理论中,决策是在人与人利益的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问题上进行,博弈论研究的内容,就是这种决策行为的互动关系。数学方法,是来处理此中的博弈形式和计算此中的博弈结果。所用的数学方法有组合论、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方法等。在西方经济学中研究的博弈论,主要是数学家们研究的数学课题,而非经济学的课题。这里又是数学引领经济学。这门博弈论数学,一种说法是在经济学领域找到了最好的用武之地,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源泉和实验领域。还有一种说法是,博弈论已被看作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方法;博弈论应用于西方经济学,已经引起了现代经济学的博弈论革命,还将继续引起一系列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发展。现在在西方,博弈论已开始在整个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环境、劳动、福利、国际经济学等学科中占有了重要地位。从1994年到2014年的20年间,共有7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16位博弈论专家。由此可见,博弈论在西方经济学中何等得风光。

关于博弈论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种。

理论的前提假设。博弈中的人,都是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仅决定人的行为是博弈行为,还使人的行为具有量度性,从而具有可计算性。但在理论上,这里也必须避免陷入霍布斯丛林的荒诞境地,必须把人假设为理性人。人的理性程度要达到:有完美的推理计算能力,在博弈过程中,能时刻知晓其他参与者的博弈行为,始终保持这种全知全能式的理性,不会犯错。这一假设,可使每个参与博弈的理性人都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要求,又在这里的博弈论中出现。

理论中进行博弈的情形。参与博弈的是个体人,或者由个体人构成的团体如厂商、政府等,通称为博弈局中人。局中人的决策,是依靠给出的信息做出的。这样,局中人的博弈,理论中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进行;局中人的决策,是在掌握对手决策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双方是在互动中做出决策。博弈有三类情形:(1)第一类,参与博弈的人在先后顺序中进行博弈。在静态中,博弈双方同时做出决策;在动态中,博弈参与人的决策行动有顺序先后。(2)第二类,博弈参与人在互相掌握对方信息量的基础上进行博弈。互相完全掌握对方的信息,称为完全信息博弈;互相并不准确掌握对方的信息,称为不完全信息博弈。(3)第三类,是博弈参与人在合作中还是不在合作中进行博弈。当博弈参与人之间签有约束双方的协议,双方在协议范围内进行博弈,是合作博弈。当博弈参与人各自自由地决策,为非合作博弈。普遍的是非合作博弈。在以上三类中存在的非合作博弈有四种形式: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理论中的博弈结果。结果不是谁输谁赢,因为所有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在西方经济学中任何地方都必须落实。这里落到的实处,还是表现皆大欢喜的均衡,不管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博弈结果,都是均衡。不过这里的均衡是特指博弈中的均衡,一般称为纳什均衡,其含义,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都是对其他参与人的最优反应。与以上四种博弈形式相对应,有四种均衡: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均衡的意义一如既往:厂商,是得到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是得到效用最大化。这种双方利益最大化说明,在博弈中双方的决策情形是:在给定你的策略的前提下,我的策略是我最好的选择;在给定我的策略的前提下,你的策略是你最好的选择。这种均衡,是博弈论中的核心概念。

西方的博弈理论,就其作为数学科学的研究目的,是要发现普遍有效的博弈原则,以便让人将原则作为分析工具应用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如用以分析人的经济行为及相互制约的情形,处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等。

用博弈论数学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许多学者已看出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

(1)理性人假设,与现实相悖。要求在博弈中时时刻刻保持理性,这种人不是现实中能有。毕竟,现实中一个个是自有主意的大活人。这就使博弈分析方法中的博弈,都像是在纸上谈兵。纸上的理性人不管多么理性,现实中的人却为自身利益都不讲一点理性,以获取全赢为能事。

(2)处于博弈中的现实人,一种决策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是所有的因素都能用纯粹的数学来表达,这就使博弈的数学分析力大为降低甚至无能为力。

(3)博弈既然是决策、竞赛和游戏,那就需要事先设定规则。一有规则,竞争不管是完全还是不完全,都要失去自由而受到限制。这时,利益最大化问题,均衡问题,是让规则来说话,还是让参与博弈的个人来说话,不仅不好说,说起来也说不清。这样,理论陷入混乱,方法变得模棱两可。

(4)博弈的结果由此前的信息决定,信息纷繁复杂且变化多端,信息不对称是常态,这就使博弈分析要达到的均衡目的达不到,造成理论与实际脱离。

(5)博弈中的均衡是核心概念,博弈分析法是在实证经济学中运用,这样,均衡概念在博弈理论中是否是一个科学的概念,需要实例验证。这种验证,有些学者认为是极其艰巨的任务。以上五大问题,虽然被一些学者看出来了,但囿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思维定式,认为那只是理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需要开拓思路进行理论创新,去克服困难实现突破,最后扫清问题,使博弈论数学方法,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大行其道。我们说,这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想当然。

以上五大问题中,最后都归结到第五个问题,因为这是个核心问题。通过实证法验证博弈论中的均衡概念,不是一项什么艰巨的任务,实际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博弈与均衡,本身是互相相反的两个事物,现实中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情形,在人脑思维中是互不相容的两个概念。从概念上说,决策要分高下,竞赛要分胜负,游戏要分输赢,没有均衡一说,理论不能成立。就现实而言,任何参与人的博弈行为,并无社会约定必须承担均衡的义务,只有参与博弈的权利和相应地承担双方所达成协议的规定义务,最后都必须承认博弈的输赢结果。当我们从社会大角度切入去看经济活动中的真实博弈,那么现实的情形很清楚,只有货币资本拥有者,生产资料实物占有者,总是强者,处于赢方地位。因此,博弈中的均衡概念,是西方经济理论中掩盖现实、充满功利主义的虚概念。撇开意识形态味的话语,仅就其理论上说,只是为了让理性人假设成立的假设性概念,只是各方利益都最大化的画饼充饥式的目标仅在纸上存在的概念。博弈论在现实中失去均衡支持,就是再有十个百个博弈论专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不能使这个数学分析方法,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叱咤风云。相反,它早晚会黯然退场。当然,作为在竞争中牟取利益的私用方法,会受到特定人群的青睐。但这特定人群,必定是均衡的破坏者。

无论如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人与人利益上的博弈现象。因此,怎么解释和对待各人为自身利益与他人展开的博弈行为,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中,经济理论必须要研究两种现象。一种是,在商品通过货币的交换过程中,讨价还价是普遍存在的博弈现象。怎样从理论上说清楚这种现象,十分地重要,因为一切博弈努力和决策选择,都隐藏在讨价还价的经济关系中。又一种是,博弈的结果,如上所分析过的,就商品与货币间的关系说,总是商品总量的价格符号值与货币总量的符号值相等;就商品与商品间的关系说,总是两相价格总量的符号值相等。理论上弄清楚这种相等,也十分地重要,因为一切博弈行为和决策决心,最终通过这个相等表现出来。这是两种互相关联着的现象,是两种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研究它们不能有假设。但是在西方的经济学博弈理论中,没有研究这两种现象,不能不说是跑了题,不能不说是离开了客观存在对理论研究的要求。是否跑题,在面对西方博弈理论的情形中,可以提出这样两个求证题:一是,讨价还价是否在围绕均衡进行;二是,符号值相等,是否是均衡的表现。这里,立即可以做出如下回答。

在任何博弈的讨价还价中,双方使用的是同一种符号值,假如这种符号值的经济意义是单纯的和单一的,那么,符号值相等就表现一种平衡,亦即均衡;若经济意义不是单纯的和单一的,那就不是在表现均衡,而是在表现别样的经济意义。这两个选择命题,是成立的,因为,符号值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与某事物联系起来,才表现该事物的意义。现在符号值是落在商品上作为价格标示,其符号值的意义,就由价格表现;落在货币上作为货币量标示,其符号值的意义,就由货币表现。这就牵涉到讨价还价中价格和货币意义的表现。在前面,我们已说明价格和货币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事物,那么在这里,我们也分别来证一证这两个事物。

关于价格的经济意义表现问题。讨价还价问题,虽然上面已经有过一些文字,但我们不嫌有些内容重复,根据这里要求继续行文。这个极重要的问题,也许无论我们重复了多少遍,依然还是有人反应不过来。对于交易的双方来说,一方处于讨价地位,另一方就处于还价地位。对于交易的任何一方说,处于讨价地位时,没有还价的事;处于还价地位时,没有讨价的事。这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情形,无须理论证明。这种情形说明,价格对于交易中的任何一方来说,不能同时进行讨价和还价;一个价格就自己而言,不能既表现人的讨价经济意义,又表现人的还价经济意义,给出一个确定的价格只能有一个相应确定的意义。这是人人看得明白的事情。现在出现的关键问题是:讨价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经济意义,与还价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经济意义,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2300多年前的智者亚里士多德没有提过,200多年来西方众多的经济学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哪个人能告诉我有谁提过?据我所知无人提过。当只要求单纯回答“是一样”或“不一样”这样的答案,稍稍容易回答些,也比较容易找到根据说清楚。这里把根据亮出来。对于商品售卖方来说,讨价,总是要把价格往高里讨,还价,也是要把价格往高里抬,价格以高为好。这里的售卖价,讨价和还价的价格经济意义一样。事情不是这样就完。对于商品购买方来说,讨价,是要把价格讨低,还价,是要把价格还低,价格以低为好。这里的购买价,讨价和还价的价格经济意义一样。显然,讨价和还价的价格经济意义,是随双方的交易地位对立而相反。这说明,讨价还价,不是一种社会经济意义上单纯和单一的事物。再从讨价与还价的经济意义比较来看,是这样:售卖方讨价高时,购买方还价就低;反之,购买方讨价低时,售卖方还价就高。显然,单独的讨价和单独的还价两者的经济意义,也是随双方的交易地位对立而相反。这说明,单纯的讨价或单纯的还价,都不是一种社会经济意义上单纯和单一的事物。换句话说,讨价这一个概念中,存在着由交易双方决定的不同的经济意义。还价这一个概念中的含义,亦如此。对客观存在的现实现象的分析,殊途同归于:对于所有经济博弈参与者来说,社会中不存在经济意义统一的单纯的价格;对于每一个经济博弈参与者来说,也不存在只有唯一一种经济意义的价格。价格的经济意义,是因经济博弈者的所处博弈地位不同而不同。于是可以知道,当博弈双方在一个确定的价格符号值上达成一致时,这个符号值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意义,对于博弈双方来说是互相相反的意义。因此,博弈中确定下的一个价格,经济意义不是单纯的和单一的,从而并不是在表示相等的经济意义,进而并不表现博弈的均衡,而是在表现博弈的别的经济含义和表示别的经济意义,至今人们还不知道还不认识的经济含义和经济意义!到此的分析证明结论是:社会人们的经济博弈,不是围绕相等意义上的均衡进行,从而不存在博弈均衡。这样,博弈中的理性人假设和所有博弈参与者最终利益最大化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理论前提和理论结论。到此人们一定要问,价格的符号值到底是什么含义和意义?说来的话很长很长,需要另外单独理论。当然,最后的价格定义会很简单,但会与现在的定义完全不同。这个简单的定义现在写出来没有意义,因为没有论证,会导致读者的理解困难,从而影响本段文字对博弈中不存在均衡问题评述的单纯理解。

关于货币的经济意义表现问题。通常,人们会认为货币上符号的经济意义,具有单纯和单一性。其实,这是货币的存在现象迷惑了人们的眼睛。迄今为止,人们只是从货币被人们的使用感觉中去认识和定义货币,例如,说货币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被发明出来,货币是商品交换中的媒介或中介,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计算单位,等等,都没有说到货币符号背后存在着的社会经济意义。从23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到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弄明白货币的符号值是什么意思。要说透其意思,同要说透价格一样,也是说来的话很长很长,也需要单独理论。当然,最后的货币定义同样会很简单,但也会与现在的定义完全不同。这里要做的事,是要从货币活动的现象上说明,货币的符号值同价格的符号值一样,其经济意义在博弈中依然是因人所处的博弈地位不同而不同。虽然证明方法与上相同,我们还是详细做个证明,因为在目前来说,这实在是极有意义的工作。

货币的经济意义,也是在与商品的交换中通过讨价还价表现出来。就货币持有方来说,讨价,是为自己货币尽量出手少而讨;还价,也是为自己货币尽量少出手而还。这里,讨价和还价的经济意义一样,经济意义由货币量少来表现。就货币需求方说,讨价,是为尽量获得多的货币量而讨;还价,也是为尽量获得多的货币量而还。这里讨价和还价的经济意义一样,经济意义由货币量多表现。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货币持有者说,出手货币量少表现经济利益大;对于货币需求者来说,货币获得量大则经济利益大。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当他是货币持有者时,那么讨价还价中,出手货币量少则经济利益大,反之则经济利益少;当同一个他是货币需求者时,获得货币量少变成经济利益小了,反之则经济利益大。人们不难看清,同一个货币量在同一个人手里,只因这人在交换中的地位不同,经济意义就发生相反变化。单就讨价和单就还价对货币的经济意义表现,也不固定。当同一个人在博弈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时,同样是讨价或同样是还价,经济意义却截然相反。有人也许会说,一方要求多而另一方要求少,这不正是货币经济意义单纯性和单一性在博弈中的表现,当货币量达到一个双方接受的量,均衡点就出现,博弈也就出现均衡。人们听了此话,大概都觉得在理,合逻辑。事实是说这样话的时候,给出了一个前提条件是:货币符号值仅仅是符号值,不能去追究一个双方接受的货币量出现之前的情形。在这样的前提条件里,货币直接作为利益的表现物,在双方之间的博弈中就像一个利益球被你争我夺,到不争不夺的时候,均衡点出现,可货币还是那球一样的一团货币。事件演绎到这里,荒谬也就出现,因为,货币不是在博弈者之间不动,而是一方要失去,一方要得到,各表现自己的利益。这时候的情形是:讨价还价中出现的同一个货币量,对一方来说觉着是高,对另一方来说则觉着是低,经济意义互相相反,亦即完全不同。这种多与少的数量比较,不是互相比较,而是各自比较。当双方确定下一个货币量不再博弈时,一方认为是数量少得可以接受了,另一方则是觉得数量多得可以满足了。这个确定的货币量,不是在博弈者之间存在的一个利益物,而是从一方手里转移到另一方手里表现利益转移的东西。货币的数量多,在反映一种什么样的利益观念;货币的数量少,又是在反映一种什么样的利益观念,是需要一个理论的推演过程才能给说法,只能说句另当别论了。这里只在说明,货币在经济博弈中不是起一个均衡性作用的事物,而是一个起别的经济意义作用的事物。到此,说明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博弈的理论不能成立,任务就这样完成了。接手的任务很艰巨,但以后有完成的时候。

从以上用无可置疑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证明,货币和价格的经济活动,根本不能用以说明经济利益博弈中存在均衡,而是存在着别样的经济意义。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否定人类社会中不存在野生动物世界的那种竞争,只存在讨价还价那种经济交往。但在此,我们需要说明另一个情况。在同一个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为争取市场份额而各自出招,可以用讲胜负的经济竞争一词,这与体育比赛中竞争的含义一样。例如,赛跑都以相同距离各人所用时间多少的比较来区分名次。在相同的利益要求者和相同的利益目标之间各自出招,也可用竞争一词。比如,不同的买主在购买同一种商品之间竞争。在这种竞争中,要么是竞争者相同,要么是竞争项目相同,没有买卖关系中经济地位对立的含义。面对同一个市场,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为占据市场地盘大小而各自出招,同前一样不存在讨价还价的关系,同样可以说是一种经济竞争。这种经济竞争里也有博弈的含义,是与讨价还价博弈不同的含义。这种经济竞争,因为竞争者的地位都相同,所以在社会经济的整体活动中,只是表现一方的利益,即不是卖方利益,就是买方利益。由此可见,称得上是竞争的社会经济活动,其实是存在于讨价还价这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社会中并不存在单纯的经济竞争。就是说,在相同的竞争者之间展开竞争的同时,必然会是在与利益的对立方进行讨价还价的基础上进行,于是出现交错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为了将讨价还价概念与经济竞争区分开,这里将讨价还价这个社会经济活动,定名为经济相争,意即:互相从对方争取利益。

根据上段文字分析可知,人与人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展开的博弈,并不是在单纯而又简单的社会经济关系中进行。在经济竞争性的博弈中,在经济地位相同的竞争者之间,没有均衡可言,只有输赢结果。在经济相争性的博弈中,博弈结果不是什么均衡或输赢,而是别的经济意义。

到此结论是:用均衡思想去支撑数学形式在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无论如何支撑不住;如何认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博弈现象,不是数学的计算问题,是经济学自身的理论问题。

4.评边际分析法

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分析方法,重要到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由于其地位重要,运用广泛,特别是用到了经济学中最基本概念的分析上,故而特别对其做个评述。

边际分析法,在数学上是运用导数和微分的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微增量的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在西方经济学中,是研究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对其他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所产生的影响。当然,这种研究是在有假设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此法被认为是经济学中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但数学方法不就是经济理论,数学方法本身在数学领域的科学性,不能决定经济学领域理论的科学性。当理论的对象客观上不能用某种方法去分析,那么这种分析方法在该理论中的运用,不能发挥科学的分析作用,反而产生误导。

边际分析法在19世纪被提出后,首先用于对效用的分析,由此建立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础概念,在生产、交换和消费三大领域中,实际上都有价值在活动。关于价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虽然早已很少以至停止去研究,但是一说到价值理论,比较叫得响的还是建立在数学分析基础上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就价值理论而言,边际效用价值论,属于通常的效用价值论。这效用价值论,是西方普遍宣扬的理论。可以说,当今在中国,大批的经济学家头脑里,装着的是效用价值论,认为这个价值理论的前程光辉灿烂。言下之意,当然是劳动价值论正日渐式微,前途暗淡,有的甚至认为已进入穷途末路。

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效用价值的分析对象,根本上是分析人的需要欲望与具效用性物的数量之间关系。物的效用,是指人对物有用性的感觉程度。对这种效用,用数学方法去分析,得到的数学结果,本来只具有数学上对效用表达的意义,没有经济学中的价值意义。人对物的效用产生价值感觉,西方给出个前提: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物品供应有限而具有数量的稀缺性。就是这物品数量的稀缺性,使物的效用在人的需要感觉中具有价值意义。于是,在西方经济学中就产生了效用价值这个概念。所谓边际效用价值,物品数量越少,效用价值意义越大,反之越小。对此,有日常生活例子说明。如吃苹果,吃第一个有快感,吃第二个差些,再吃一个失去感觉,继续吃生出反感,吃过头了,把刚才吃进去的又呕吐出来,效用出现负值。将效用与价值挂钩,就是物品效用价值随物品数量增加而递减,于是产生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遗憾的是,对效用进行数学分析虽然天衣无缝和精确无误,但一落实到商品价值上,即人脑主观的价值观念上,理论的错误就出现。各种物品千差万别,无法用物品的数量直接度量和解释价值大小的意义。人的感觉这东西,谁都知道不是同物理量那样能够度量。可是西方现有的认识,是价值需要度量,这就需要有度量单位。效用价值本身没有可量度的度量单位。现实中,正好有货币数量表示的价格与商品的数量发生直接关系。于是,生拉硬扯地让货币成了效用价值的度量尺度,价格成了度量的结果。由此产生的一个观点是:所谓价值,是价格意义上的价值。在这种观点支配下,人们通常就把产品通过价格实现为货币、特别是实现为货币表现的利润,说成创造了价值。但是在理论上,如果将一个货币单位看成是一个效用价值单位,这反倒会遇到问题。货币单位是人任意定的,单位符号是何含义,西方经济学说不出来。不讲货币符号的经济意义,将货币量表示的价格量看成是人对物感觉中的效用量,似可说得过去,只讲程度的感觉,用什么单位和数值表示都可以。让效用成为有价值意义的东西,西方的理论家也做了功课,如上所说,将物的性质确定为具有稀缺性。这稀缺性怎么就导致效用成为价值,西方经济学不做证明,本来就是无法证明。不去证明,就这样让效用变成效用价值,到此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商品效用价值的量是多少,到底怎样去认识和确定?上面说了,西方是把商品价格的量直接看成效用价值的量,这实际是由货币的量去决定商品效用价值的量,这样一来,需要度量的价值,自身变成一个没有量度性质的东西,货币怎么去度量的,没有人能摸着头脑。再说,货币符号的经济意义还没着落,怎么就通过价格把效用度量成价值量,同样没有人能摸着头脑。

效用价值的量,如上所述,不能用商品的数量直接表示,用货币的数量通过价格直接去说则找不到效用价值的单位价值在哪里。理论需要找出路。这条出路,现在由边际分析特别开拓出来。既然人对物品数量的需要欲望有一个程度表现,是数量越多对人表现的效用程度越小,那么,小到不能再小,就是这个物品的“最后效用程度”,也就是效用程度的最小一个单位。对这个最后效用程度亦即最小数的存在性,西方理论家用数学做了证明。这个程度上表示最小效用的数值,就是边际效用数值。这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数值!这个数值,忽然间成了衡量商品效用价值的尺度。既然是一种尺度,并且表示最小性,那就是一种商品价值的价值度量单位数值。在现实中,这个最后最小的边际效用价值,仍然是用货币符号值度量,用价格量表示。现在要注意的,不是货币单位数值作为商品效用价值的度量单位数值,而是最小的那个价格量即边际效用价值作为商品效用价值的度量单位数值。这样,每一个商品的效用价值量,都有属于自己的边际效用价值作为度量单位数值。各种商品的效用价值量,就有因人、因时和因地各不相同的边际效用价值作为度量单位数值。尽管用的都是货币单位数值,两个不同种商品的价格也一样,但其效用价值量并不一样,这是因为作为度量尺度的边际效用价值数值大小不一样。这就出现了违反逻辑的问题,即:对于相同物品效用价值度量的尺度不存在统一性和唯一性。下面以例说明。

假定,有两堆各是10块而大小不同的石头,交易结果每堆石头的价格都是10元。这里用货币计算人的效用感觉来看边际效用价值问题。根据石头效用是随数量增加而递减的边际分析法分析,假定分析出一堆大石头的边际效用是以2元表示,那么这2元,就是这堆大石头的最小效用,最大效用是10元。当将效用作为效用价值对待时,这2元就作为一个价值单位数值对待了,这堆商品的效用价值就是5个边际效用价值单位数值。同理,另一堆小石头的边际效用价值是以1元为一个价值单位数值,这另一堆商品的效用价值就是十个边际效用价值单位数值。按照边际效用价值的理论,对商品价值的量只能做出这样的理解。最终出现的问题,是两堆不同种商品用货币表现的价格量相等,但效用价值量不相等。具体说是:同是商品在人的感觉中的效用价值,却出现两个不同的效用价值单位数值,一个是2元作为一个效用价值单位数值,一个是1元作为一个效用价值单位数值。按此情形推理,从不同的人中,从不同的商品中,甚至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易中,都会出现各不相同的效用价值单位数值。现在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效用价值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如果是用量值度量去表示这个概念,那么不管是叫边际效用价值还是别的名称的价值,它的一个效用价值量的单位数值,应该是统一的和唯一的,这是最起码的逻辑要求。可是现在,效用价值量的单位数值完全不是这样,同是一个单位边际效用价值,有用1元表示的,有用2元表示的,实际是可用无限种数值表示。这种情形,使效用价值概念不能确立,违反了事物概念的确定原则。第二个问题是,边际效用价值是一个确定的单位数值概念,如果是用一个确定的尺度去表示它,那么它应该是一个单位量值意义不变的单位数值。现在的情形是:1元可以表示一个单位边际效用价值的量值,2元也可以表示一个边际效用价值的量值,实际是一个货币单位可以表示无限个边际效用价值的量值。这里出现的情形,是对同一个边际效用价值,用同一把度量尺子度量却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量值。这也使边际效用价值概念不能确立,违反了事物概念的确定原则。边际效用价值和效用价值的概念不能确定,也就失去了社会经济意义,从而失去了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边际效用价值与物的稀缺性关系,即使是在严格的数学问题上,也不能讲通。当理论上假设物具有稀缺性,人们就不难产生这样的疑问:在稀缺性是指物品供给的有限性时,那么为什么物品的边际效用会发生递减?在假设苹果的数量是有限时,若得到的苹果不是马上吃,而是存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的话,那么边际效用可能就是递增的。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使得边际效用理论缺少了立足点。因为在效用价值有增有减的条件下,即使所有其他情况都相同,不同数量的同一种物品拥有相同的边际效用价值时,却可能有不同的效用价值。这在数学上,就出现所谓的双解或多解的问题。这也说明,以最小边际效用衡量的效用价值同样不具有统一性和唯一性的特性。既然价值的标尺无法确立,效用价值也无法有效衡量,那么物的稀缺性在这里导致的结果即:边际效用理论失去了社会经济意义,从而失去了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以上的分析证明,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价值,用边际分析法去研究离开了科学性,导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这个不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原因很简单,价值是社会人们经济关系中的一个事物,需要的是针对不同事物间内部逻辑关系的分析方法,不需要只能针对外部表面关系的边际分析数学方法。效用价值,本来就是一个在西方经济学中长期存在的错误概念,边际分析法岂能从错误中分析出正确来。人、价值和货币,显然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同的三个事物,不在经济内容上区分清楚三个事物,不在经济关系上弄清三个事物的内部关系,却想要厘清其中的任何一个事物,以及三者之间的真实联系,显然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希望,当然要寄托在真正科学的分析方法上。真正科学的方法,我们现在可以说个名称,那就是二重性思维逻辑方法。什么是二重性思维逻辑方法,后面的有关内容会做些简单说明。运用这个逻辑方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理论,在消除原先的某种缺陷后,人们一定会看到重放光芒。劳动价值论将效用价值论驱逐出经济学领域,对人们的效用价值这种经济学上需要解释清楚的一种经济感觉做出科学的解释,是可以期待的事。

开头提到,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方法运用广泛。广泛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的变革,将先前带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意义的政治经济学,变革为纯粹的实用经济理论,名称去掉政治两字,就叫经济学。于是,将曾经研究过的劳动和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经济关系内容,彻底清除出西方经济学。这个边际分析方法,把量的分析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个边际分析法本来就是个数量分析法,从而开创了西方经济学的数量化时代。分析的出发点,就落到以人的个体作为最小的经济单位上,人的经济行为成为分析的首要对象;个量和个量之间变量关系的分析,成为经济分析的特征;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供求关系,成为分析的重心。这种量的分析,导致了以市场和价格机制为研究中心的西方微观经济学的诞生。由此列出了西方经济学致力要解决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即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的问题,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的问题,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问题。边际分析法在西方经济学的显赫地位,可以说是炫人眼目。

边际分析法对原先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这是严肃的和巨大的问题,必须有个明确的回答,这才能摆正边际分析法在经济理论中可以有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名称,是政治经济学准确,还是经济学准确,辩明的意义不大。我们可以用经济学这个名称含义单纯些的词,对于基础理论而言,这个名称倒更合适。关键问题是,经济学这门科学,是一门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科学(注意,这里既指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性质的经济形态,也指商品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历史过程),还是一门数量性的科学。这关系到经济学这门科学的理论定位、理论方向和理论方法的根本性问题。这样的问题含糊不得。毫无疑问,经济学是一门社会性和历史性(注意:不是历史学形式)的科学。因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时间上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历史运行。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在怎样去认识。认识的关键点是,社会性和历史性各是怎样表现,又是怎样一种关系。谁都看得清楚,当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各种各样表现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经济事物在活动;所有具体经济事物的活动,都受一个历史阶段内的客观条件所规定。这对于经济学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最简单的认识,也是最根本的认识。当然,这个认识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来证明其正确性。过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接触到了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是这样的理论体系。尽管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存在问题,但那只是不完善的表现,而不是不科学的表现。斯密的肤浅和马克思理论中还存在问题,不能说明经济学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已被否定。作为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在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理论定位上完全科学,理论方向毋庸置疑,只在理论方法理论内容上还存在问题,这可以纠正、改进和创新。完成一个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客观上存在研究对象复杂性所造成的艰难性,也存在人类的探索受到经济史发展过程的环境限制,还有一个理论知识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从以上分析中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经济学的研究要在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定位上、方向上和方法上坚持到底,唯有此,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科学的和全面完善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当我们确认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经济学,那么,由边际分析法推动出来的数量化经济学,就是一种进入歧途的、不科学的经济学。问题不在于经济学中有数据和计算,而是在于应当用什么样的数据,用什么方法去计算,计算结果要说明什么问题。在现在的西方经济学中,用人的主观感觉衡量的所谓效用和边际效用价值,也作为一种数据使用,与实实在在的其他经济数据混在一起,使数据关系失去了真实的经济关系。在把效用和边际效用价值用价格表示时,则混淆了价值和价格各自的真实意义,用这样的数据只能使经济理论混乱。西方经济学的这种数量化,是把人的经济行为的实质掩盖,实不可取。边际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经济变量的分析过程,如对成本、产量、收益、利润、消费、储蓄、投资、要素效率等的分析。这里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是三种,一种是商品的数量数据;一种是货币量数据;再一种是价格量数据。这三种数据,可以实际得到。对实际数据,西方都是在不同假设的前提下,运用特殊的公式、模型和计算方法处理。处理结果要达到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变动关系中,找出人的经济行为规律,进而找出社会经济规律。这对经济学是一门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科学的说法来说,显然背离了研究的科学方向。另一种是,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变动关系中,找出某种经济数据产生和变动受假设条件限制的所谓规律,供经济行为人决策和操作使用。数学的演算过程极合逻辑极有理,结果非常精确非常诱人。这种由前提条件限定的所谓规律,在西方的自由竞争理论里,是提供给每个经济行为人利用。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经济行为人,都处在与他人利益纠葛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在有前提假设的条件下,对成本、产量、收益、利润、消费、储蓄、投资、要素效率等的单方面分析,其实都存在片面性。例如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是企业要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经济理论不能到此为止,因为还要考虑由此引起的社会中的其他经济问题。即使是个人消费,也与他人利益有关,还与社会生产有关,不是单纯个人的经济事务。特别是理论上处理收益、利润这种经济学中最普遍的问题,更不能无视他方利益的存在和他方对利润的追求要求。在现实中,当每一个经济行为人看到自己又看到对手时,对于双方都在利用同一个规律的情形,又作如何感想,应是同矛与盾的故事一样说不清。情形很明显,排除了竞争者之间的不平等地位,也就排除了经济学中最要处理的公平问题;排除了收益、利润是牵涉双方的利益分配的公平问题,也就排除了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样,片面的纯技术性的边际分析数学方法,实际是抽掉了经济学必须研究的正式内容以及其他也必须研究的内容。

不过,这里特别需要说明一点,去考察一下经济史的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数据,从小数到大数,从简单数到复杂数,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样,不管是实际经济活动的需要,还是理论研究的需要,对于经济数据的采集和研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到今天,由于有了高科技技术手段,采集和研究大数据,成了一种时髦。但是,这不是经济学向数量化发展的理由,相反是朝着社会性和历史性更好前进的理由。因为,在经济数据小而简单的时期,社会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相对地就范围狭窄和关系简单些;现在进入经济数据大而复杂的时期,社会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也就范围广大和关系复杂了。大数据时代,实际是历史要求经济理论从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去研究社会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由上分析可见,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有片面性问题的存在,它的适用性有范围的限制和内容的限定。现在虽被广泛运用,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滥用。所谓变革,实际是变革成滥用。

西方经济学通过边际分析法的广泛应用进入所谓的数量化时代后,在所谓的研究市场和价格机制的微观经济学中,要解决的三大经济理论问题,这里再复述一遍:消费者如何得到最大满足,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这三大理论问题本身,都是自顾自的问题;相互间只有外在的关系,也只是简单的对立关系。由此产生的理论不合逻辑,自不待言。

消费者的满足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理论上指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具体指的是物品效用最大化,最终指的是用边际效用价值度量的效用价值最大化。由人对物的主观感觉表现的效用,本质上是人的肌体生理反应现象,属于生物学范畴,根本不属于经济学范畴。硬加上价值概念,使价值内容虚化和空洞化,实质是掩盖了交易中人与人真正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冲突关系,抛开了真正该研究的社会经济内容和经济问题。边际效用价值作为度量尺度也好,商品的效用价值也好,在西方经济学中,实际都用货币在度量,通过价格的货币数量在表现。货币和价格,才是现实看得见的实在事物。货币和价格的数量,其背后真实的经济内容到底是什么,与消费者存在什么样内在的经济关系,去做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才是正事。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证明。我们说,消费者的所谓满足命题,是一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一个臆造的命题,从而是一个伪命题。

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个单纯的货币数量问题。利润是什么,首先应是经济理论要研究的本题,然后再研究最大利润是怎么回事,这才合乎逻辑要求。西方对货币的基本认识,是由人为交易方便而发明,这就逻辑而言,利润也成了由人发明的东西,而其为了实现的什么目的才发明利润,西方无人有能力回答,只好把这个问题回避掉。西方经济学的数量化,利润自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量化内容。现在,最大利润就是最多货币,不要再问什么,也不要再去关心。要关心的,只是这最大利润怎么去得到。于是,数量化的经济学,就变成为了实现数量目标的技术性理论。这技术性经济理论,是应用经济学的一种,本来应建立在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上。可西方经济学是一个从现象到现象关系的经济学,建立不起基础理论。是何原因,另外去说。经济学中的数量意义,没有基础理论支撑,显然只有纯数量的意义,没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经济意义。生产者如何得到最大利润,是否是经济学中要解决的三大根本性理论问题之一,不是理论研究者站在资本立场上选出就可定案,最终必须站在中性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基础上,才能看得一清二楚。显然,数量化的经济学,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边际分析法还有一个说不通的理论纰漏。仅从纯粹的货币数量看利润,不管边际分析法如何分析得头头是道,计算得如何精确,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段中,全社会所产生的利润总量,各个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个量,都由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决定。由于边际分析法只是针对个量进行分析,面对社会中存在一个利润总量,这就在分析方法上出现纰漏。在那一个确定的时间段里,所有大大小小的资本都获得利润最大化,如果获得的都是平均利润,这就导致只做个量分析的边际分析法无用武之地;如果都是通过所谓自由竞争的途径获得互不相同的自由个量,那么,所有各个利润都表现为最大化,既是一句相互不能比较的空话,也是一句单纯自己为自己无从证明的虚话,皆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实中实际出现的情形,是所谓的你胜我败、优胜劣汰。于是,西方经济学中出现了一个虚无的理论目标。显然,边际分析法肩负不了那么一项西方经济学理论目标的重大任务,即让所有资本都获得利润最大化的任务。

生产资源如何得到最优分配的规律问题,似乎是西方经济学数量化中最能拿到场面上炫耀的理论内容,也最能受到所有生产企业的青睐。因为生产资源的分配,只是生产企业的事。生产企业的活动,是围绕资本和利润的活动进行。由此可见,生产资源的最优分配,必须要落实到资本在最大可能性上获得最大利润,才能体现出分配的最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企业不是孤立地存在,这里的问题相当复杂。因为,生产资源的分配,既有企业的内部要求,也有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边际分析只进行微观个量分析,排除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形和目标。对一个企业从货币的数量角度说,有投资额、工资额和利润目标。一个企业从货币涉及的具体事物说,投资涉及设备、技术、原料和产品即企业生产内容,工资涉及人员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消费者个人,利润涉及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企业和消费者人群,如此,等等。从具体事物再回到货币,那么生产资源最优分配的结果,必须是产品获得最优的产量和最优的价格,人员使用尽量少并支出工资总量尽量少。边际分析法只有得到前两个结果,才能得到表现最优结果的利润最优。因为现实中,每一个企业主,都会自觉地去争取前两个结果。所以西方的理论家们,就为获得前两个结果找出了规律。在各种可能的假设前提条件下,运用边际分析法进行数学计算,严密性、逻辑性和精确性,可以做到没有破绽,让数据表现的规律无可置疑。可是,不管研究者如何视而不见,如何避而不谈,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矛盾绕不过去,也用数学方法克服不了,那就是: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资本,总要使产量最优和价格最优;为使利润最优而总要使劳动获得尽量少的工资。当全社会的每一个企业都这么做,自然出现的矛盾是:所有的产品价格最好,必须依赖社会购买力好,而购买力好则依赖劳动收入工资好,而劳动收入工资好则最优利润目标实现不了,而压低劳动收入工资则产品最优价格实现不了,最优利润目标只能是画饼充饥。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事实是在这个鬼打墙一样的怪圈里转悠。当人们按西方个量分析理论只看局部中的任何一个经济行为人,利用规律行事都能“钱”途无量;当去看整体时,规律在哪里找不到了,钱途的终点在哪里也就成谜。按西方数量化经济学运行的社会经济情形,现实出现的结果则是:有规律发生的由天文数字表现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原因很简单,边际分析法所分析的数量,落在消费者身上的只有虚而又虚的效用,落在资本拥有者身上的是实而又实的货币。因此,生产资源如何最优分配的规律问题,当承认它是一个应该探讨的经济理论内容,那还需变换理论角度重新探讨。

综上所述,边际分析法,不是如西方所吹嘘的那样,是经济学从理论上推出了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当从整个社会角度去看经济活动,那么整体的目标与部分的目标、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目标,不仅各有不同,不能互相替代,还存在互相矛盾。这样,在有前提假设条件下分别分析得到的部分的最优条件和标准,不可能是每个部分的最优条件和标准。事实上,加在一个部分上的假设,是以损失其他部分的最优条件和标准为代价。假设各部分都最优了,也不可能加总成为整体的最优,因为部分与整体经济目标不同。当整体的最优是在有前提假设的条件下分析得到,那么,前提假设已经破坏了整体,分析的最优结果不可靠。边际分析法已经用了很长时间,若真的分析出了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经济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那么,世界上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人们经济生活的平等与富裕、社会经济在极少危机发生的环境里健康运行等美好的景象,今天应该已经出现。可现实与此相反。对于美好的社会经济景象来说,边际分析法的作用还远在边际。

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出的观点是:在建立了真正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基础上,才能明白经济学理论应该要达到的各种研究目标。经济现实向所有研究者呈现的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很简单很明确,就是: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这三大经济关系。搞清楚了这三大最基本的经济关系,进而就能揭示三大关系中产生的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活动规律。认识了规律,就知道怎样利用规律去确定经济理论的研究目标,最后就能利用规律处理好三大经济关系,使社会经济在良好的状态中运行。这时候,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中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可以起怎样的作用,就会有科学的界定。除边际分析法之外,除以上评述过的其他分析方法之外,应该创新哪些新的分析方法,就会有新的具体要求促使研究者们头脑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