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政策认知与农户农业经营行为关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农业的基础作用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全国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农民。农业与农村经济能否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对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康生活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较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生产率也在不断提升,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相应地农业所需的投入力度也很大,因此需要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推动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2.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扶持仍然是各国政府调控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农政策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有重要意义。尽管政府不断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但是,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三农问题”仍然严峻,需要公共财政政策的持续支持,以保护农业的正常、有序、稳定发展,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张淑杰,2012)。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对市场信息的反馈较为迟缓,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来调整生产规模,又因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不耐贮藏,一旦市场上农产品供过于求,必然引起价格的大幅下跌,给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相互交织,对农业发展构成严重影响。

3.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情况“回头看”

农业补贴是财政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活动进行的转移性支付,以实现农业部门的收入目标,弥补自由市场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不足。从农业补贴所发挥的作用看,农业补贴是财政的导向性支出,用以调节各方利益关系,发挥政府对特定群体、特定区域、特定品种以及特定环节的支持和补偿作用,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高玉强,20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八大报告关于“三农”的具体表述,应当作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方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开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情况“回头看”,确保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政策执行与落实情况的高度关注。虽然财政支农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财政支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受阻乃至停滞等现象。伴随着中央与省市政府间关系的变化,省市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执行结果变得多样化,省市政府并不总是遵照中央政策来执行,使得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外界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一系列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公共政策的改善与农民社会认知和感知缺乏同步性,造成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的问题(王兰鹏,2012)。

4.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存在差异

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政府农业政策的需求者和实践者,他们对政府农业政策的认知度直接影响了政策的实践效果,但由于知识缺乏、能力有限、信息不足等局限性,农户对政府农业政策的认知度普遍存在差异(旷宗仁,左停,2006)。国家政府出台农业补贴扶持政策主要是希望通过财政转移性支出达到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目的。因此,今后仍应加大对财政“三农”的支持力度,并把提高直接补贴农民的比重作为今后财政农业支出调整的主要方向(翁贞林,王雅鹏,2007)。而当前我国实施各项农业扶持补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稳定并提高粮食产量。政策实施之后的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考量。从前期调研中发现一种现象:农民普遍认可农业补贴政策,但对政策感知与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农民把农业补贴单纯地当作增加收入的手段,从而希望提高补贴水平,并不关心农业补贴政策是否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5.政策认知差异下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发生变化

影响农民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研究视角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总体来说,影响农民行为的因素分为阻碍力和驱动力两类(旷宗仁,左停,2006)。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对农用土地的大量征用,使得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土地,导致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民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行为变得更加复杂,影响其是否选择农业生产行为的因素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农户的经济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行为选择,它既是与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结果,也是根据环境调整自己行为方式的表现。在目前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的宏观背景下,农户的经济行为无疑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鲁礼新,周杉,刘文升,2005)。农业补贴扶持政策向种粮农民传达一种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强烈信号,但各项政策对农民的具体生产经营行为影响不大,没有消除种粮农民对种植粮食的各种担心。要使我国的农业补贴扶持政策达到预期目的,仅仅强调农业补贴扶持政策本身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刘小春,翁贞林,朱红根,2008)。对政府农业政策的选择行为会影响农业规模、农业区域结构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农户对农业生产的微观决策行为(屈小博,2008)。

鉴于此,本书旨在了解农业补贴政策的认知情况、差异及影响因素,农业补贴政策认知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

1.1.2 研究意义

本书在公共财政理论、农业发展理论、传播学理论、认知理论等理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大量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及对其农业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有利于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的维度、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差异及影响因素、农户农业政策认知差异对其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机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从而丰富了现代农业经济理论体系内容。

本书的实践意义有三点:一是有利于深入了解现阶段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方面最真实、最基础的落地数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户对农业政策的认知度,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落实农业补贴政策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二是有利于深入了解造成农户农业补贴政策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科学地制定农业补贴政策以及提高农业补贴政策认知水平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三是有利于充分了解农业补贴认知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政府出台农业政策的意图与农户意愿的耦合度,为有效制定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科学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