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将成为常态
按照世界银行最新收入分档,人均GDP在1025美元以下,为低收入水平,属于生存型消费需求主导,以基本的吃穿用需求为主,就是我们所说的温饱型消费,能够吃饱,能够穿暖。
人均GDP在1026~4035美元,为中下收入水平,属于发展型消费需求主导,也是以基本的住、行、用需求为主,如住房需求、交通工具的需求等。
当人均GDP达到4036~12495美元,为中高收入水平。这个阶段人们的需求属于享受型消费需求主导,人们的消费以高级食品、娱乐用品、精神文化用品及服务为主,因为这些消费资料能满足人们舒适、快乐的需要。享受型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人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会要求满足享受和发展的需要。
人均GDP达到1249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水平。这个阶段可以称为价值型消费需求主导。价值型消费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提升完善自我价值而进行的消费,最典型的消费是教育消费和健康消费。多读书、多接受教育可以提高自身水平,为获得更高的职务、更高的薪水奠定基础;在健康上投资,可以让自己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同样也是为寻求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这些都属于价值型消费。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GDP在2015年已经达到8280美元。按照上述分类,中国已达到中高收入水平,进入享受型消费主导阶段。这个数据印证了前面提到的为什么中国消费者要到国外买马桶,为什么“海淘团”连年大幅增加。因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了,而且未来,中国高收入群体会继续增加,人们期望享受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品牌、更有价值的生活,可是,企业没有跟上来。
中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迅猛的发展,增长率在9%甚至10%以上。那些生存了10年、20年的企业以为那就是经济发展的常态。所以,当前经济增长率回落到7%的时候,便开始抱怨:中国经济进入谷底了,什么时候中国经济才能恢复发展的状态?
在某企业家论坛上,某企业老板抱怨:企业太难做了,销量下降了30%,没有钱赚了,没法活了!问他为什么,老板说:“中国经济现在都破七了,过去经济形势那么好,企业自然好过,现在经济形势这么差,让我们的日子怎么过呀!”
看看,他把企业经营不好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形势不好。
不用说,当前中国民营企业老板,很多人有和他一样的想法。
换一个角度看看,放眼当今全世界,还有哪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超过6%?超过了中国?在全世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是最高了,凭什么说中国经济大环境不好?
所以,如果企业老板还在做梦,妄想中国经济增速再回到过去十年前的状态,恐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可能了。
中央把当前的经济形势定位为“新常态”。要我说,这才是真正的“常态”,是当前世界环境下正常的发展状态。如果有企业老板认为中国经济不正常,那是因为你自己“不正常”!
为什么是企业不正常?
回头看看中国民营企业群体,有多少企业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看看许多企业的产品,从钢材、金属、纺织品到快消品、日用品,10年前和现在有多少变化?做了10年、20年,依然固守着原来的产品和陈旧的品牌。做了20年的洗衣机,除了外观和按键外,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有没有变化?做了20年的空调,除了外观更花哨了,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有没有变化?还有食品、饮料,更不要说农产品了,20年前摆摊卖,今天也一样。有人说,中国的家电制造业,和10年前相比,除了质量更差之外,再也找不出别的变化。这话当然过激,但也值得制造业反思。
一方面,我们的市场上很少有优质产品,高端的基本上被外国有实力的企业所占据。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企业不肯下功夫,以为包装好一点就可以忽悠客户,所以只在包装上、忽悠(广告)上动脑筋,产品档次就是提不上去。结果,我们的经济喊了多少年要转型,就是转不过来。
问问那些生产马桶的企业,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要去日本买马桶?有人说,去日本买回来的马桶本来是中国制造的,那更要问问,既然质量一样,人们为什么要去日本买?仅仅是因为崇洋媚外吗?难道我们能做的只有再三地寻找开脱的理由?
消费者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收入早已经是十年前的几倍了,中国人早已不是停留在温饱型消费阶段了,可是企业产品却依然停留在过去,企图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