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管理创新概论
什么是管理创新?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给出各自的定义。在中国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人常修泽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一种有效而尚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经济史中企业产权结构的每一次变迁,都应伴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一次管理创新是现代股份公司兴起后,出现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导致管理等级制度成为现代工商业的一个显著特征。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是试图设计一套规则和程序以降低交易费用,因为随着现在大批量生产的兴起,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程度大大提升,导致生产过程中交换次数倍增,大量资源耗费到交易费上”。
第二种观点的代表人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这两种观点的内容有些不同,但他们都是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管理创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中国化。
郑郁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力量,研究并运用新的生产经营过程,对传统管理思想、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改造和改革,实现技术创新目的的配套系统工程。企业生产都清楚地表明,技术创新活动不是仅凭技术思想、技术发明和技术转化过程就能完全实现的,它必须依赖于企业中更为广泛的人力组织、资源与物资组织、资金组织、市场与营销组织等复杂有效的管理活动才能完成和实现。经常会看到在企业和经济的发展中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一种技术发明引起了明显的市场机会,但是经过企业的努力经营却不能实现理想的利润,或者同行业企业依赖于同样的技术基础,却表现出市场运行和利润获取的不同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在发展,有些企业则亏损或倒闭,这就是管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不是一次完成的,因而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活动,也就是一个在动态中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管理创新过程。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管理创新的动力来源却较为复杂,可分为系统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外在动因表现为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技术环境改变、市场竞争的压力、社会经济体制环境的变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等;内在动因则是企业生产各要素之间的固有的和不断变动中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的,如劳资关系、劳酬关系、人机关系以及与人、财、物的运行结构等,还包括企业家某种个人需求特点与转变如扩张财富、心理满足、责任感与自我价值实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