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技术的界定与历史
一、技术的界定
1.技术的语义认识
汉语的“技术”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汉书·艺文志·方技》中亦有“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这些话语中的“技术”一词均作“技艺”或“方术”讲。技术一词还可从“技”与“术”分别理解,古代汉语中“技”与“巧”相关,用以指工匠的灵巧动作,而“术”乃道也,可指方法、策略,还可指学术,同“述”。汉语的“技”与“术”合起来的“技术”一词,其解释学的理解与英语单词的技术十分相近。
英语中的“技术”有两个相应的单词“technology”和“technique”。从词语上看,“technology”由techne和logos组成,其中“techne”一般表示技艺、技能、工艺,“logos”是逻辑(言辞),因此,“technology”所表达的技术不仅表达人类技能型的劳动(活动),更表达了人类的思维能力、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言辞表述能力、技艺(技能)的应用能力及其创造力。从技术一词的使用上看,“technology”最初只是指“技艺”,在工业革命后被用来指工具、机器及其使用的方法和过程,到了20世纪后,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另一常被使用的技术一词“technique”,主要是指具有“技艺”“技巧”“技能”之意的“实践”活动、劳动(生产)方法和劳动(生产)过程。埃吕尔将“technique”和“technology”称为“技术操作”(technical operations)和“技术现象”(technical phenomenon),他认为“技术操作指的是‘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根据某种方法进行的’任何人类活动……也被称为技能”。在本书中“技术”一词应该是包括了“technology”和“technique”的所有概念的内涵。
2.技术定义的多样性
要对技术进行确切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美国社会学家奥格伯恩就说过:“技术像一座山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它的形象就不同。”这是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所致。另外,由于我们对技术现象的理解与认识受到自身的知识背景和价值取向,以及研究出发点和问题视角的影响,更使得技术的定义众说纷纭。下面关于技术的定义,将有助于我们从技术教育的视角去理解技术的定义。
捷克技术哲学家汤德尔(L.Todle)认为“技术是人为了按照他的需要和目的改造世界而置于他自己和客观世界及其个别部分之间的东西”,而同时技术又是“增加人类活动效率的全部资源之和”,即是人为了得到某种预想结果的“某些综合”。上述认识确实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一种广义的理解。汤德尔在进一步的分析中还指出,“技术的综合,都要以一定知识水平为先决条件”,而且“综合的任务越复杂,要求的知识水平就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显然会使更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成为技术的基础”。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技术总是源于人们的需要和某种目的,是介于人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媒介物,这样的媒介物甚至可以是某种复杂的综合体。如此抽象而模糊的技术定义,尽管不能让我们容易地形而上地辨识技术,但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技术内涵的复杂性,也提示我们需要以复杂思维去认识技术和技术教育。
加拿大哲学教授邦格(M.Bunge)是技术知识论的代表之一,也是持技术是应用科学观点的哲学家。邦格认为今天的技术工作者不同于仅是使用工具的手艺人或技巧者(技能者),而是需要具有“最先进的技术知识——不是纯粹的科学知识”的“实干家”,而这些“包括理论、基本规则和数据在内的技术知识又是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结果”。在这里,技术知识被认为是“实体性的和操作性的”,是关于行动的科学理论,“它们的目的不是认识而是实践”。邦格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今天的高等技术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尽管从技术哲学讨论的领域看,还是有很多哲学家不赞成技术是应用科学的观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认识技术本身的知识属性,也并不妨碍我们对技术独立性的肯定。
我国技术哲学家陈昌曙认为要给技术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他从技术的特征出发给出了对技术的理解:首先,“技术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人工化转换。这是技术的功能特征,是技术的最基本的特征”。其次,“技术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加工制作活动”。最后,“技术是实体性因素(工具、机器、设备等)、智能性因素(知识、经验、技能等)和协调性因素(工艺、流程等)组成的体系”。上述对技术的认识既具有了广义技术的理解,也包括了狭义技术的理解,因为第一层的认识表达了技术对象的广泛性,第二层的认识表达了人们活动的多样性,第三层则具体到了技术的实体性因素和基于实体的非实体因素。尽管有学者指出其存在逻辑漏洞,但其仍然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认识。
二、技术的历史
1.技术起源及其发展
技术是历史的产物,作为人类目的性的活动,技术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人的本能到有意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据考证,数百万年前,石器作为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标志着从原始人向现代人的革命性进化,也标志着从原始技术向现代技术的发展。本能性的动作技能,以及使用外物作为工具获取食物或抵御外敌,并不是人类的专享和特有,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同样具有这种原始性技术,但是有意识地去制造工具则是人类特有的技术行为,因此制造工具应该是人类最早的具有理智性的技术活动。
就人类的技术而言,其发展按照历史的维度去看,汤德尔(L.Tondle)认为“工具”“机器”“自动机”作为技术的基本类型,代表了技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当然这些基本类型,“只是在抽象中才以绝对纯粹的形式存在”。敖德嘉从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技术演化具有三个主要阶段:“偶然性技术、手艺人—工匠技术、技(术)师技术”。我国学者王伯鲁持与上述看法相类似的观点,认为技术发展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基于躯体的动作技能—基于工具体系的技术—基于自动控制体系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除了上面三个阶段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个阶段,就是基于智能信息化的技术。动作技能既是人类最早表现出的技术形态,也是始终伴随人类发展的、必需的基本技术形态,其特征是多以肢体器官为“工具”的动作序列,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基于工具体系的技术形态是人们使用工具、机器设备等技术单元实现人类目的的活动,从历史的角度看,使用工具意味着以个体活动为特点的手工业技术,使用机器则是以集体劳动方式的近代工业技术。基于自动控制体系的技术是将物化的控制物置于人们的目的性活动序列,部分甚至全部以自动的方式替代人的活动,一方面降低了人的劳动力支出,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的劳动成本。信息技术是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其技术特征在于方法的科学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经验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其技术特征是利用计算机替代人的重复性的、复杂性的脑力劳动。信息与智能技术已经改变了当今世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方式。
技术尽管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创造奇迹,但是就技术形态发展的四个阶段而言,并不是后一个阶段替代了前一个阶段,而是每一种技术形态都会继续存在于以后的技术形态之中,每一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技术形态和之前的技术形态继续共同存在于人类世界,事实上,每一种形态的技术至今都仍然是我们所需要和依靠的,只是每一种技术形态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范围发生了变化。相反地,有些形态的技术将永远都不会被抛弃和遗失,比如人的动作技能和工具技能。
2.技术与社会发展
从已有考古学的成就看,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已经有400多万年了,在经历了漫长的数百万年的从类人猿进化到人类后,真正的具有人类思维能力的智人在四万年前形成,此后人类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农业社会时代、工业社会时代,以及今天被一些学者称作的后工业社会时代。以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500年间进入了古典文明时代。历史学家认为文明时代的标志除了国家形成、国家制度建立、文字形成等以外,以城市与大型建筑物为特征的技术进步也是人类社会进入人类古典文明时代的推动力。之后是被西方称为中世纪文明(500—1500年)的时期。当然,无论是古典文明还是中世纪文明,都还是以农业技术为特征的农业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是在农业技术发展推动下经历了农业革命所形成的,人类通过农耕技术实现了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重大转变,如动物驯化、耕作用的犁、运输用的轮车、生活用的陶罐、制衣用的纺织技术等。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之后,由于欧洲文艺复兴突破了中世纪宗教统治,和伴随着欧洲政治革命的西方工业革命,世界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这是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技术发展历史。
在人类社会文明的技术发展史上,值得我们思考,并对我们今天技术教育有重要意义的认识是,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或社会进步对技术发展的作用是相互的,而社会进步的标志则在于社会制度的进步,即社会制度进步与技术进步是相互作用的。这一关系得到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认同,其中重要的证据就是,为什么在史前至近代文明初期,人类社会的技术发明处于严重停滞状态,现有的证据表明人类文明之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技术有过可以与近现代文明相媲美的空前发展的时期,如带轮子的车、帆船、农耕用的犁,甚至包括冶金工艺等,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被发明。而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后,相对的技术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也许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此的评述对我们认识这一现象会有所启示。他认为,数千年农业社会的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其社会制度,特别是奴隶制成为农业社会技术发展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统治者宁愿使用人力,而不是节省劳力,那时的技术发明或技术创造主要是用于统治者的娱乐,以及宗教祭祀活动的场所建造和用具制造。另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在公元元年前后的数百年间的哲学发展到了人类历史的顶峰,即使到了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没有得到真正的突破,但是那个时期哲学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发展,因为哲学让人们以知识为荣耀,而手工业劳动者与商人则不被哲学家和统治者重视。亚里士多德就在其《政治学》中提到,最好的城邦公民是既不从事手工业,也不经商。他认为手工业者和商人“毫无高贵可言”。正是由于哲学家与工匠的分离,阻止了欧洲与亚洲诸国家的技术发展。
当然,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技术发展尽管缓慢,但还是产生了许多对社会发展和近现代技术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技术,包括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以及最初发明于高加索山脉边远地区和爱琴海沿岸商业城市的制铁、铸币、文字字母,等等。尽管如此,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引用的W.W.罗斯托的一段话,似乎能够说明农业文明时期技术不能获得重要发展的原因。罗斯托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文明“并不缺乏发明、革新和某些较高的生产率,但它对所处的自然环境的确缺乏系统的认识;这种认识能使发明成为多少有点规律的发展趋势,而不是对过去遗留的特别成就的继承”。
这里所提到的“系统的认识”应该是指欧洲的科学革命为人类所带来的自然科学——科学知识。科学革命前夜的文艺复兴使匠人的地位提高了,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在缩小,并且有了相互的联合,即有了“创造性的学习与体力劳动的相结合”的可能,这也成为科学革命的重要根源。从技术史看,18世纪30年代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是在近代前期的自然科学获得重大发展后出现的,如伽利略的早期经典力学、开普勒的天体力学、牛顿的经典力学、笛卡儿的几何学、莱布尼茨和牛顿的微积分等。而以电力技术、自动化生产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则是与近代后期科学进步分不开的,包括电磁理论、热力学理论在内的物理学成就。这一段历史充分证实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像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样,是相互影响、改变和促进作用的关系。从技术学习的意义看,必要的科学知识应该被看作技术人才培养之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