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用提问投石问路,降低风险
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吃饭,饭桌上有位朋友说起了他和太太的沟通趣事。当时朋友太太问了他一个问题:“老公,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朋友回答:“说吧!什么事?”“说了你不许生气啊?”“好的,我不生气。到底什么事情?”这时他太太才不好意思地揭晓谜底:“我今天买了一个一万多块的包包……”朋友只好装作大度地回应:“买了就买了吧,没事。”
朋友当时把经过讲完后,我们其他人都在笑。有好事者出主意说,那以后女人问“有件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时候,回答“那就不说吧”这样总行吧?结果当事人说试过了,完全无用,因为当时他太太回答:“你不让我说,我偏要说!”
众人皆无语。
“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这句台词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基本上变成了提建议,甚至出馊主意、讲坏话之前的标准开场,几乎所有的当事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是回答“讲”。然后对方开始滔滔不绝地提意见、讲坏话。虽然当事人可能听了不高兴,但说话者振振有词:“你看,我不想讲,是你非让我讲的!”
这类问题实际上在各种场合可以频繁使用,这也是提问的作用之一:投石问路,降低风险。沟通毕竟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做好的,因为沟通顺畅与否涉及当事人、沟通对象、沟通渠道和环境等多个维度的影响因素。有时候直接表达沟通信息,可能最终效果不甚理想,于是我们在正式开始之前,往往需要投石问路或者降低风险。
为什么用问句而不是陈述句来投石问路呢?我们可以在正式开始沟通前,通过提问让对方事先有说话或表态的机会,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或表态来选择后继的沟通方式,正所谓“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甚至很多投石问路或降低风险的试探性提问,可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甚至废话,但是这些试探性问题确实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在正式沟通开始之前,通过提问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预留后路、激发好奇或测试反应等作用。
↘ 用提问预留后路,降低风险
在正式沟通开始之前,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沟通可能导致对方不舒服、不高兴或反对,以及需要问些敏感问题或需要对方配合,于是很多沟通者会通过提问来预留后路。以下就是典型的预留后路或降低风险的问题:
· “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 “有个事情说了怕你不高兴,不说又觉得对不起你,你说我要不要说?”
· “先生,介不介意问你一个问题?”
· “有件事情挺麻烦的,不知道方不方便找你呢?”
· “有个问题,我纠结了很久,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了解?”
在对方没有说具体的内容之前,极少有人会回答“不要讲”“我介意”“不方便”,除非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同学。深究其中原因,其一,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这类问题往往利用对方的好奇心,以赢得深入沟通的机会;其二,这类试探性问题在提问时,往往会用到一些特别的语言,“介不介意”“方不方便”“能不能够”等,如果对方直接拒绝这类词语,往往会有较大的社交压力。基于上述两个理由,这类试探性问题提出后,对方都容易配合地回答“什么事情”或者“你说吧”。
在得到对方的肯定性答复后,提问的人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由“我自己想说”,变成了“你让我说的”,于是可以义正词严地提意见或者说坏话了。就算对方听完之后不高兴,但退路已经找好了:“开始的时候我问你了要不要说,是你让我说的,不能怪我。”
用提问预留后路、降低风险,不仅仅用于沟通的开场,在沟通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事先的提问,来降低对方的期望,最终降低沟通风险。
有天在我陪孩子睡觉时,在讲完故事后,要求孩子赶紧睡觉。结果孩子突然问我:“爸爸,如果我努力地闭上眼睛,结果还是没睡着,你会不会怪我呢?”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回答:“只要努力了,爸爸是不会怪你的。”孩子通过提问有效地降低了风险。
很多销售人员经常会面临客户的各类要求,如果你直接同意,可能存在万一无法达到客户期望对方生气的风险;但如果直接拒绝,可能又容易得罪客户。所以,我们在平时沟通时可以设计类似的控制期望,降低风险的问题:
· “这么低的价格就算我找领导估计也批不下来,您说我怎么办?”
· “万一我们领导最终不同意,您不会怪我吧?”
· “如果您要的价格优惠我申请不下来,您希望我申请其他什么优惠呢?”
↘ 用提问测试反应,投石问路
很多时候沟通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沟通者自身的技巧,另一方面还和对方的情绪与状态有密切关系,但是我们不能直接询问对方:“你心情好吗?”这不符合国人的习惯。于是在展开正式沟通之前,测试对方的反应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你吃了吗?”
这个问题恐怕是我们一生中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了,也是中国人沟通时的标准开场白。奇怪的是,我们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打算请对方吃饭,为什么要问对方吃了吗?有些国外的朋友一直不理解这件事情,而有时自己明明饿着肚子,面对这个问题时也会回答“吃了”。
其实因为中国人情感表达有含蓄性,很多时候问“吃了吗”,主要目的就是测试对方的反应或者心情,以决定后继的沟通内容与方式。后来和国外的朋友交流发现,这种现象不单单中国有,欧美国家也一样。
相比而言,欧美国家见面打招呼的问题是:“How are you? ”针对这个问题,有趣的是,所有中国人受到的应试英语教育的标准回答都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 ”为什么老师不告诉我们当我们心情不“fine”的时候,应该如何回应?我问外国朋友,如果你心情不好,面对朋友问你“How are you”时,你会不会告诉对方你不好呢?大部分的外国朋友的答案都是,即便心情不好也会习惯性地回答“fine”。由此我们可以理解,“How are you”和“你吃了吗”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提问的人根本不关心你是不是心情不好或者吃没吃,回答的人往往也不会据实交代。
所以这类问题最大的作用就是测试对方的反应,有时候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信息,从而判断对方心情的好坏,以决定后续的沟通内容。
例如,你打算找领导请假,又不知道领导心情如何,就可以若无其事地问:“领导,吃了吗?”如果领导满脸愉悦地和你谈论起美食,那你可以顺势请假;如果领导满脸严肃地说“太忙了,随便吃了点”,你还是收起请假的心情,顺手拍个马屁,然后老老实实地回座位干活吧。
在互联网时代,网聊成为沟通的重要形式,但是在网聊时,因为听不到对方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看不到表情和肢体语言,就很容易闹乌龙事件。
有一次在一个网络群聊中,Z女士发了一个某影星主演的最新电影的海报,D先生马上接了一句:“这个电影真不错啊!这个女星我也喜欢。”结果Z女士在群里发了一堆白眼,然后回应道:“你的品位真是差!就这个女星,除了卖身材,哪有演技?! ”围观群众只能默不作声,顿时冷场。
我相信类似场景,很多读者在网聊时都遇到过。所以为了沟通“和谐”,下次遇见此类场景时,最安全的回应是提问,而且问些不带评价的中性问题:
· “这部电影怎么了?”
· “看电影去了?”
· “喜欢这部电影?”
然后根据对方的回应,再决定后续说什么。“喜欢这个电影?”对方回答喜欢,聊天者就顺水推舟地回答“我也很喜欢”,对方要是回答不喜欢,则马上回复“我说呢,你怎么会喜欢这种电影”,此谓投石问路,降低风险。
本节小结
本节阐述了提问的第五个作用:用提问投石问路,降低风险。当后继的沟通可能导致对方不舒服时,我们可以预先通过提问预留后路,降低风险。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问来测试对方的反应,以判断后继的沟通是否应该继续或者以何种方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