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民间疾苦,题材广泛,寄意深远,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被誉为“诗史”。杜诗沉郁顿挫,语言精练,格律严谨,感情真挚,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国家,诗中代指国都。
城:长安城。
烽火:古时边关燃烟以示警,诗中代指战争。
浑:简直,几乎。
簪:束发工具,用来固定发髻。
简析
这是安史之乱中,诗人杜甫目睹长安城残破景象后的泣血之歌,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破”字点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触目之景。“深”字,加重了伤国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移情于物,看到花、鸟这样美好的意象,却无法联想到美景,而是感伤离别。诗人的心情投射在花、鸟身上,像是花鸟在流泪和心悸。
前两句写景,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开始写事。战争已经持续数月,一封家书价值万金,诗人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透露出诗人对离别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担忧。
尾联以“不胜簪”作结,用“搔更短”这一动作,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全诗语言深沉蕴藉、真挚自然,格律严谨,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背景
此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名家点评
〔元〕方回:此第一等好诗。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瀛奎律髓》)
〔明〕胡震亨: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唐音癸签》)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闺中:闺中之人,指妻子。
云鬟:如云浓密的发鬓。
虚幌:透光的窗帘和帷幕。
简析
这是杜甫诗中传诵较广的一首爱情诗,情深语工,耐人寻味。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全诗以望月开篇,设想妻子也在鄜州望着同一轮明月。从对方写起,思念之情更进一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与妻子坎坷相伴,儿女们年纪尚幼,还不懂得离开长安的苦愁。由小儿女的不懂反衬诗人与妻子的悲伤,思念更加浓烈深重。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颈联进一步想象妻子凝神望月的情景。夜深露重,鬓发被露水沾湿,月光清冷,双臂不免觉察寒意。冷清的景色中蕴含着哀伤孤寂的情绪。用词锦丽,意境朦胧。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尾联以美好的愿望结尾,使得全诗之情味回味无穷。
背景
安史之乱中,诗人孤身被禁于长安,家人远在他乡,杳无音信。这首诗作于拘押期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名家点评
〔清〕沈德潜:“只独看”正忆长安,儿女无知,未解忆长安者苦衷也。反复曲折,寻味不尽。五、六语丽情悲,非寻常秾艳。(《唐诗别裁》)
〔清〕浦起龙: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读杜心解》)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书怀:书写胸怀。
危樯:高高的桅杆。
老病休:古时官员多以年老、体病等理由告老或免官。
飘飘:飘荡的样子,指飞起之貌。
沙鸥:一种水鸟,常在岸边随潮而飞。
简析
本诗前两联写景,状景精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微风细草,高杆独舟,一柔一刚,形成对比,诗人乘船停靠在岸边,孤身一人,寂然伤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分写岸上与江面之景。夜幕下原野广阔,深沉的夜色与原野相连,星辰低落像是垂在原野之上。月色明亮,江水奔流,空阔的景象与诗人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此联境界阔大,历来为后人称道。
后两联写诗人心境。在诗人的理想中,显赫名声不应是文章带来的,辞官免职也应该是因为年老病弱,而非朝政污浊。“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尾联借景抒情,借此时之景形容自己的境况,天地之大,却只能像沙鸥一般四处飘零。至此,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深刻地传达了出来,读之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背景
这首诗是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离开夔州,经三峡朝江陵前行时所作。全诗主旨为旅夜所见所想,在苍凉的基调中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名家点评
〔明〕胡应麟:“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太白壮语也;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诗薮》)
〔清〕沈德潜: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唐诗别裁》)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释
左省:唐中央官署名,门下省的别称。
掖垣:指在禁中左右掖的门下、中书两省。
九霄:传说天有九重,表示天之高。
金钥:诗中指钥匙开门的声音。
玉珂:马络头上的玉制装饰物。
封事:指皂囊密封的奏章。
简析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首联描写开始值夜时左省中的景色。诗人夜晚在职所无心睡眠,看到沉暮的夜色里,花枝遮掩着两省的院墙,鸟儿栖在树上啾啾鸣叫,时节应是春季。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颔联对仗工稳妥帖,境界阔大,生动传神。“动”字和“多”字极精练,可谓“句眼”,二字一下,境界全出。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诗人难以成眠,不时注意着宫门钥匙响动的声音,随风传来马络头上的环佩撞击声,思绪也随之飘远。颈联生动地刻画出诗人辗转反侧、紧张不安的情状。
尾联交代了“不寝”的原因,是因为天明后有封事要上奏。“数问夜如何”,表现了诗人恪尽职守、尽心国事的胸怀。
背景
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杜甫时在长安任左拾遗。此诗描述了夜晚诗人无心睡眠的所见所闻,传达出对国事的忧虑和不安。
名家点评
〔清〕金圣叹:此诗之妙,妙于将题劈头写尽,却出己意,得大宽转。(《杜诗解》)
〔清〕浦起龙:按三、四,只是写景,而帝居高迥,全已画出。后四,本贴“宿”字,反用“不寝”二字,翻出远神,都无滞相。(《读杜心解》)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客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注释
著:睡着。
卷帘:古时帘子多为滚筒状,上卷下放。
计拙:指拙于生计,即谋生艰难。
友生:友人。
简析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首联开门见山,写出了长夜难眼的痛苦情状。“不肯”二字用得极为含蓄,将愁怀表露无遗。“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颔联写不寐时的所见所闻。寥寥十个字,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山城夜景图。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颈联慨叹计拙途穷,言生活困窘,常常不能温饱,缺衣少食;漂泊的路途颠簸跌宕,不时要依靠友人的帮助,诗人生活之清苦可见一斑。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尾联写诗人无心睡眠,起身给妻子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信,希望她能了解自己未能归家的隐情。简陋的旅舍里,诗人由景到情,回想辛酸经历,孤寂哀伤的情绪迸发而出。
全诗语言朴实,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背景
此诗当作于宝应元年(762)秋。时杜甫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诗人在外漂泊,因战乱无法返回成都家中,思亲心切,感慨万千,表达了生活窘迫、漂泊未定的愁闷心情。
名家点评
〔清〕金圣叹:“何曾”, “曾”字妙,若有人冤其曾著者;“不肯”, “肯”字妙,便似天有心与客作冤然。“残月”句妙于“入帘”字,看其渐渐移来;“远江”句妙于“高枕”字,写出忽忽听去。(《杜诗解》)
〔清〕屈复:起二句皆用俗语,却雅绝,可为知者道。(《唐诗成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戍鼓:戍楼的宵鼓,击鼓以示宵禁。
秋边:边塞的秋日。
休兵:指战争停止。
简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诗句开篇点明诗人身在边关,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楼上的鼓声、秋日大雁的哀鸣,共同渲染出幽冷哀切的氛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既写景,也点明了时令。诗人所写的并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极深刻地表现了思乡之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战乱持续数月,家人四散流离,无家可归,连生死的音信都无法得知。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寄封家信,路途遥远难以抵达,况且现在还在战乱之中,诗人的担忧悲切只能托于清冷的月色,哀婉深重。
背景
此诗为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时在乾元二年(759)秋日。战火连绵数年,家人已有数月杳无音信,诗人月夜思亲,抒发了战争流离的悲痛,以及对亲人的浓浓思念。
名家点评
〔明〕王嗣爽:只“一雁声”便是忆弟。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杜臆》)
〔清〕吴乔:《月夜忆舍弟》之悲苦,后四句一步深一步。(《围炉诗话》)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绝句六首(其六)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注释
移石:指江水的流动,像是月光移动着水边的石头一般。
溪虚:形容溪水之清。
故道:鸟儿归巢的旧路。
帆:诗中代指船只。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组诗《绝句六首》中的第六首,写江溪春夜之景。
“江动月移石”,夜间江水流动渐慢,水波平缓,月光铺洒下粼粼微光,映出石影闪动的轮廓,不像是江水在流动,更像是月光移动着岸边的石头,才让石影在水中显现出变幻的情状。“溪虚云傍花”,溪水清澈,天上的云彩在水里依然看得清楚分明,与水边的野草野花相互依偎,景色奇丽,以至于溪水像是空空的一样,以抽象写实景,生动传神。诗人只写漫天夜色的一个微处,用词精妙,毫不着力,更显神韵。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鸟儿每日归巢都沿着旧的路径,而诗人乘坐的船只却不知该停靠何处。鸟儿不通人情都有家可归,更衬托出诗人无处可依的寂寥落寞。
背景
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时杜甫居住于成都浣花草堂。诗人一生漂泊,回到成都草堂,对此前不安定的生活心有感伤,借夜景一角表达孤寂愁闷的忧思。
名家点评
〔明〕王嗣奭:公奔窜既久,初归草堂,凡目之所见,景之所触,情所感,皆掇拾成诗,犹之漫兴也。(《杜臆》)
〔清〕仇兆鳌:六章,江溪春夜之景。江动月翻,恍如移石而去;溪虚云度,隐然傍花而迷;写景俱在空际。鸟归溪畔,帆迅江流,二句分承,而意则有感,见客帆之不如栖鸟也。(《杜诗详注》)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
荆门:地名,在湖北境内,与王昭君故乡秭归相近。
明妃:指西汉元帝时出塞和亲的王昭君,西晋时避司马昭名讳,又称为明妃。
紫台:帝王居所,指宫廷。
朔漠:北方沙漠。
青冢:坟冢被草包围,故称青冢。
省识:略识。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
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简析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首联以“群山万壑”起笔,气势雄壮,不留偏隘。一个“赴”字,写出了情感上的气势,也点出了昭君家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诗人回想昭君故事,史书只叙汉匈和亲的功绩,却无人知晓昭君远离家乡老死大漠的孤寂和幽怨。时过境迁,当年的盛事只剩黄昏下寂寥的坟茔。诗人以简洁之笔,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描绘出了一幅空旷、凄清的画面。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颈联紧承前两句,进一步提示造成昭君不幸命运的原因。“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诗人的设想中,昭君的琵琶后来奏出的都是胡人的乐曲,诉说着怨恨和孤寂。
这首怀古诗,诗人借古讽今,借咏王昭君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壮志不酬、漂泊孤寂的悲愤之情。全诗感情深沉,诗风沉郁顿挫,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
背景
此诗写于大历元年(766),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写下了这首幽怨悲壮的咏歌。
名家点评
〔清〕吴乔:子美“群山万壑赴荆门”等语,浩然一往中,复有委婉曲折之致。(《围炉诗话》)
〔清〕沈德潜: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余皆平平。(《唐诗别裁》)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释
洛城:洛阳城。
胡骑:胡人骑兵,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剑外:指剑门关以南的地区,即诗人所居的蜀地。
兵戈:此指安史之乱。
闻道:听说。
河阳:指黄河北岸。
司徒:官职,代指此时任司徒的李光弼。
幽燕:大致包括今京津冀地区,古时为燕国,后为幽州。
简析
这是一首恨别思乡诗。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首联写诗人离开洛阳,辗转了四千里路途才有了栖身之所,朝廷与叛军已经相战了五六个年头,战火仍未平息。“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羁旅的路途跌宕坎坷,年复一年,周遭草木衰败,诗人终于到了蜀地安顿。回想自己半生困窘起伏,今后可能就要在这战火未沾的江边蜀地老此一生。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颈联写诗人因思念家乡、想念弟弟而在月下徘徊,难以入睡,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与家人的深厚感情。“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尾联写听闻河阳收复,李司徒着急攻打幽燕之地,显露出诗人渴望战争早日胜利、国家安定的殷切祈愿。
全诗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背景
此诗当作于上元元年(760)秋,时杜甫寓居成都草堂。当时国家仍承受着战乱之苦,诗人念及自身年老衰颓,思念远方的亲人,忧思深重,期望战争早日结束,作下此诗。
名家点评
〔明〕王嗣奭:宵立昼眠,起居舛戾,恨极故然。“司徒急为破幽燕”,则故乡可归,别可免矣。(《杜臆》)
〔清〕沈德潜: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