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005年经济形势分析和2006年经济工作建议

宁吉喆

今年经济形势是三年来最好的。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快、就业增、价格低、效益好的新特点,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①国民经济继续较快增长,1~9月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3%。②就业形势比较平稳,1~9月城镇新增就业810万人,达到全年预期目标的90%。③价格总水平趋于降低,1~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这与前两年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不同。④各方面收入增幅仍然较快,1~9月财政收入增长16.7%,增收3400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0.1%,增幅虽比去年回落,但仍属于较高水平。⑤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投资需求膨胀的压力减轻,粮食和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状况缓解。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盈亏状况差别较大,对外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等。

在此情况下,考虑2006年经济工作,一方面要立足当前,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着手解决长期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一是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经济总量大体平衡,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这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二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三农”工作力度,这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三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这应当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四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是加快农村、企业、价格、财税等方面改革的步伐。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发展服务业。今年以来,工业增长势头不减,物质生产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矛盾还在积累。解决这些问题,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服务业。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吸收就业多,物质消耗小,环境污染少。从社会需求看,服务业产值比重低,发展潜力大。从地方角度看,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改善投资与消费环境、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地方税收,从而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之,发展服务业好处很多,大有作为。

第二,着力提高企业效益。当前,在国内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正在改变,企业经营环境得到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产成品积压、应收货款增加、企业效益下降等新的问题。在国际市场上,出口竞争加剧,外贸摩擦增多,对企业成本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研究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第三,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压力。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是顺差),外汇储备大幅攀升,对经济稳定形成较大压力,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疏解。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合理控制贸易顺差。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加强对国际上“热钱”的监测和防范。鼓励企业更多地走出去,扩大海外投资合作,转移一部分富余生产能力,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同时,要按照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要求,进一步研究深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有关问题。

2005年11月5日

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效率分析与建议

孙梅君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在北京联合举办研讨会,研讨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主持、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有关人员参与完成的《中国新世纪财政扶贫资金的运行:瞄准与偏离的分析》报告。现将报告内容及研讨会的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一、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群体的瞄准率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目前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仍面临贫困人口众多、减贫速度下降、贫困人口和其他群体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剩余贫困人口分布相对分散,且集中在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状况更差的地区,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抵御灾害和防范风险能力很弱,扶贫工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行扶贫计划的脱贫效率不佳,尤其是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低效率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发现: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群体的瞄准率低,扶贫资源存在严重渗漏和偏离现象,是造成财政扶贫资金减贫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政府通过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照因素法进行扶贫资金分配,然后通过确定项目,以项目形式来与贫困群体的需求对接。从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在重点县的实际投入比重看,目前瞄准程度最高的以工代赈资金保持在65%~70%,其次是财政扶贫发展资金为59%,再次是扶贫贴息贷款为55%,这与2000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至少70%”用于重点县的要求有较大的偏离。在村级瞄准上,不同类型扶贫资金瞄准率存在明显差异。扶贫发展资金到达贫困村的比例在80%以上,但以工代赈资金村级瞄准率仅为53%。特别是在最后一个阶段,即通过扶贫项目与贫困人群需求对接阶段,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的覆盖率只有35%左右。

二、财政扶贫资金瞄准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县级目标瞄准因贫困人口的分散布局而逐渐丧失其合理性。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的县级目标瞄准机制,主要是基于贫困人口长期以来在县域水平上相对集中和资金下拨管理方便来考虑的。目前贫困人口的分布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集中在重点县,而是逐渐从区域集中转向村级社区集中,贫困群体的分布更加分散。统计显示,592个重点县只覆盖了60%左右的贫困人口。这就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在扶贫资金的分配上进行合理而不合规的操作,使得越来越多的扶贫资金流向非重点县。

二是村级目标瞄准尚未在涉及扶贫工作的各个部门达成一致。新世纪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转向村级规划、整村推进。2001年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重点村,分布在1816个县(区、市),覆盖了全国80%的贫困人口,其中重点县有重点村8.2万多个,占55.6%。研究小组通过在中西部地区4个省8个重点县的61个贫困村实地调研表明,虽然村级扶贫规划和整村推进作为扶贫的一项政策措施,要求各类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放,但事实上在涉及扶贫工作的各个部门仍未就此达成一致,不同类型的扶贫资金仍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有着不同的使用规定。财政扶贫发展资金由扶贫办系统管理,在村级规划、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捆绑使用的约束下,用于重点村的比例平均为88%,比59%的县级瞄准率高得多。而以工代赈资金由于没有到村的硬约束,村级瞄准率只有53%,低于其县级瞄准率。

三是扶贫项目难以覆盖大多数贫困农户。整村推进和村级扶贫规划的实施虽然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区域瞄准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贫困农户的瞄准。除了信贷资金外,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本身不能以现金形式直接到村到户,而均要以项目形式来与贫困群体的需求对接。由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的原因,项目的准入条件非常严格。生产型的项目需要农户掌握一定的技术并能够承担必要的启动资金;相当多的地方政府把扶贫资金作为其推动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规划并说服贫困农户参与的各种产业开发项目往往与实际需求脱节;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农户”形式的机制为大量私人企业寻租扶贫资金提供了机会。研究小组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扶贫项目尽管到了村,但对贫困农户的覆盖率只有35%左右,对中等户与富裕户的覆盖率分别为20%和4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财政扶贫资金在最后一个阶段,即对贫困农户的瞄准上发生了严重的渗漏和偏离。

四是财政贴息信贷扶贫资金的瞄准严重错位。从贷款农户比重看,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部农户中,2003年从银行、信用社借过款的农户仅有7.3%,得到过扶贫信贷的农户仅占1.5%;重点县农户人均年末借贷余额比全国农村平均低22%,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年末借贷余额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借贷款的一半以上是从亲戚朋友个人处借到的,银行及信用社商业贷款占37%,扶贫贷款仅占6%左右。从实地调研的案例也看出,扶贫信贷资源既未流向贫困农户,也未流向贫困群体主导的企业。这主要是因为针对贫困群体的信贷往往具有比较高的管理成本,中央贴息无法补偿服务贫困群体所支付的交易费用,因此商业银行在其利润驱动下只能按照最低程度的服务费用发放信贷。尽管信贷所支持的其他企业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并诱发就业,从而带动贫困农户的收入增加,但是这些企业并无明确的帮助贫困群体的责任。

五是扶贫项目使缓贫状况改善,但在提高贫困群体收入方面有局限性。近年来,贫困地区的通路率、通电率,贫困村庄的居住环境、教育、卫生状况等均有所改善。但由于扶贫项目覆盖贫困群体相对较低,与贫困群体需求之间发生错位,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资金投入增长速度,也低于同期全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多数农户拥有的生产工具没有发生变化,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改变不大;现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并没有相应导致储蓄率和获得信贷能力的改善。即出现缓贫状况改善,但贫困群体收入并无显著增加的现象。这不仅说明需要提高对贫困多元性的认识,也说明单纯使用贫困发生率指标来度量贫困状况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提高财政扶贫资金对贫困群体瞄准率的几点建议

(1)建议将扶贫资金的瞄准单元由县逐步转移到村,并尽快研究村级瞄准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以适应我国农村贫困分布更加分散和在县以下层次集中的趋势。

(2)建议开展贫困村自主管理资金模式的试点,同时推广已经证明为有效的资金捆绑、村级规划、农户实施的整村推进计划。

(3)推动村一级扶贫发展项目管理能力的建设。在实施村级规划、整村推进过程中,应考虑贫困社区自主管理能力的建设方案,包括发育由村民委员会领导的发展管理机制、培训一系列专门的乡土技术人士、发育有广泛群众参与的监管机制。建议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培训经费重点用于村一级的能力建设,增加用于培训村级管理人员的比重。

(4)村级扶贫规划需要进一步权威化、合法化。建议县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村民委员会,使村级规划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各部门应顺应扶贫工作新模式对各自管理的扶贫资金的使用规定做出修订,以确保在政策上与新的扶贫战略的实施相一致。

(5)建立以贫困社区社会发展为中心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新的扶贫开发战略,取代单纯开发式扶贫和分散式的部门扶贫模式。可以考虑在新的扶贫战略中建立诸如农村贫困户低保计划、贫困农户教育计划、贫困农户医疗安全计划、贫困村基础建设计划、贫困村农业技术服务计划、贫困户小额信贷计划等类似的缓贫方案。将中央各类扶贫资金捆绑使用,由扶贫系统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各个部门执行。

(6)建议取消扶贫贴息贷款,将扶贫贷款列为正常利息水平的小额贷款项目,由农村信用社管理;贴息部分转化为用于农户的技术支持资金,鼓励地方技术部门以及非政府部门作为扶贫信贷的技术支持系统,为农户进行技术服务。

2005年5月26日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情况及政策建议[1]

陈全生 唐元 刘健生

最近,我们就部分工业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召开座谈会,邀请国家统计局、国资委、国家信息中心、社科院等部门和单位,以及工经联、钢铁、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力等行业协会进行了专题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能过剩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钢铁、电解铝、水泥、汽车、玻璃等工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生产能力急剧扩张。

1.钢铁。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8%,2002年达39.3%,2003年则高达106.3%。2000~2004年期间,钢产量从1.29亿吨增加到2.73亿吨,生产能力从1.5亿吨猛增到4.2亿吨,预计今年底将达到5.2亿吨。目前,全国在建钢铁项目629个,拟建项目145个,仅在建项目的炼钢能力就达1.52亿吨。

2.电解铝。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不足1亿元,2003年竟达到209.6亿元,是2000年的200多倍,增速之猛前所未有。2000~2004年电解铝产量从283万吨猛增至667万吨,生产能力从334万吨扩张到947万吨,产量和生产能力分别增长了136%和184%。目前,电解铝在建项目10个,在建规模有100多万吨。

3.水泥。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加速,2003年投资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2004年投资434亿元,比2000年增长428%。预计今年水泥产量将达到10.5亿吨,比2000年增加4.5亿吨,年平均增加9000万吨,今年底生产能力将达到12.5亿吨,远远超出“十五”规划预期。

4.铜冶炼业。受国际市场铜价飙升拉动,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比上年增长90.6%。目前在建铜冶炼项目3个、列入地方或企业规划项目8个、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项目7个,如建成投产将新增产能249万吨,远超过现有生产能力。

5.煤炭行业。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436.6亿元,增长43.3%,2004年投资702亿元,增长60.8%,今年前三季度投资高达647.8亿元,增长76.8%。

6.电力行业。2004年新增装机容量5323万千瓦,目前在建容量23000万千瓦,今年将投产76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已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7.汽车。2002~2003年,我国汽车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8.8%和36.7%;汽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更快,2002和2003年增速分别达50%和66%。2004年的汽车产量达到520万辆,比2000年增长151%。

8.玻璃。2004年玻璃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24亿元、产量达到3亿重量箱,分别比2001年增长93%和50%。预计今年产量达到3.5亿重量箱,产能达到3.9亿重量箱。

由于投资快速增长,供给急剧增加,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后果已开始显现。

一是产品价格下滑。今年4月以来,国内钢材价格一路下跌,价格指数从3月份最高值138.33点降至8月份116.59点,降幅为15.72%。近两个月价格又进一步下跌,普通螺纹钢吨价跌至3000元左右,最低只有2820元,接近生产成本;热轧板卷和中板等品种的吨价也已跌破3000元,接近线材、螺纹钢的价格。2004年汽车行业大打价格战,价格平均下降13.1%,最高降幅达25.4%,今年以来汽车价格继续下跌。此外、电解铝、水泥、玻璃的价格也处于整体下降态势。

二是企业利润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建材、汽车行业利润均为负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13.4%、39.3%。煤炭、冶金、有色、建材、汽车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增加42.3%、82.1%、69.1%、63.1%、98%。据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电解铝、水泥、玻璃的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额大幅上升,亏损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9.2%、41.3%、73.53%;亏损额分别增长128.6%、110.7%、218.6%。今年上半年建成投产的140家电解铝厂能坚持生产的只有94家,其余被迫关闭。

三是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增加。前三季度,煤炭、冶金、有色、建材的累计库存分别为213亿元、1117亿元、383亿元、624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53.6%、38.7%、21.2%、19.1%;冶金、有色、建材应收账款累计净额分别为1067亿元、552亿元、1121亿元,分别增加18.7%、23.6%、18.9%。

二、产能过剩的主要特征

一是主要出现在能源、矿产和原材料领域。钢铁、煤炭、电力、铜冶炼、电解铝、水泥及玻璃等产业大多利用大型、特大型设备进行生产,属于资金投入高、环境影响大、资源依赖性强的产业。一旦产能过剩,不但加大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而且因其转产调头难,势必造成生产设备闲置,企业经营困难。另外,除汽车外,这些行业基本属于上游行业,大都属生产资料产能过剩,靠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难以有效消化过剩产能。

二是供给过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中,需求下降和供给过大均可造成产能过剩。这几年,消费需求持续增长,2001~2004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分别为10.1%、8.8%、9.1%和13.3%,今年前三季度,消费需求同比增长13%。而且,目前的消费需求统计中并不含居民住房消费,如包括住房需求,消费需求增长会更快。因此这次产能过剩主要是由于连续几年高投入,形成供给过大而造成的。

三是先进产能与落后产能并存。一方面,新增产能大都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如今年新增装机容量以高参数、大容量、环保性能好的机组为主,单机3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占64%。另一方面,落后技术的产能仍大量存在,如国家限制的立窑、旋窑水泥产能有7.2亿吨,占总产量的57.6%。钢铁行业中高端产品(冷轧薄板、电工钢)产能不足,低端产品(中线材、螺纹钢)产能过剩,今年前8个月,仅板材产品进口就达1521万吨,占钢材进口总量的87%。

三、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从根本上说,造成这次产能过剩的首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大过猛所致。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万亿元,增速为16.1%,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3年投资达5.6万亿元,增速达27.7%;2004年投资7万亿元,在上年高速的基础上再增25.8%。其次是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以2003年为例,从资金来源看,除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外,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占总投资的75%;从经济类型看,除国有经济外,集体、个体、联营、外商、港澳台及其他经济的投资占总投资的61%。第三是盲目投资,违规审批。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者不再为筹资发愁,引发盲目决策、跟风投资;投资主体多元化,加之投资管理体制有漏洞,项目管理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再有就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强烈,相当一部分项目是“大拆小”、“分次审批”或“越权审批”,如全国在建钢铁项目629个,95%属于违规审批项目。另外,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小玻璃等屡禁不止,也增加了产能。

四、产能过剩的严重后果

尽管前年以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对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有所遏制,但在建规模大,接续投资多的问题依然存在。今年前三季度完成投资5.7万亿元,同比增长26.1%。目前,已不是单一行业的产能过剩,而是不少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且是能源、原材料等重要行业出现过剩,加之投资增幅继续居高不下,在建规模继续膨胀。采取不采取措施,结局将完全不一样。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任其发展,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会进一步加剧,后果会越来越严重。

1.产能过剩局面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经济恶性循环。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下跌,效益下滑带来投资下降;投资减少,就业形势随之不好,职工收入减少;社会购买力降低,市场萎缩不振,更显产能过剩。由此,经济将进入恶性循环。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一季度为2.8%,上半年为2.3%,前三季度为2.0%,呈下降趋势。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只上涨0.9%,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增幅。

2.产能过剩局面进一步发展,将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次投资过热与过去有所不同,投资主体以非国有企业为主,2003年非国有投资比重为61%,2004年为65%,今年一季度上升到71%。这些企业效益下降、经营亏损,自行倒闭或宣布破产,将带来社会失业率上升。如果非国有经济的失业人员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城务工农民、新成长的劳动力汇合在一起,会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不安定问题。

3.产能过剩局面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加大金融风险。不论是国有或非国有企业,投入的资金除自筹外,大都来自国有银行。如果产能过剩造成大量企业破产或倒闭,银行将产生大量坏账,资本充足率将显著下降,引发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明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5周年,按照WTO有关协议,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允许其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届时,国有银行将要承受内有坏账、外有竞争的两面夹击,出现金融危机的几率增加,容易引发经济安全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五、利用和消化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处理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这次产能过剩的成因主要是供给过大所致,因此要将政策的重点放在调节供给上。一要严格遏制产能增加,二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三要积极转移产能,四要改造提升产能,五要利用国内外市场努力消化产能。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宏观调控,严控新增生产能力。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一些政府规划的项目将陆续进入立项、上马和在建过程。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尤其是对钢材、有色、电力、煤炭、建材等能源原材料行业,要严禁上新项目,严格管理,严肃法纪。继续坚持“有保有压”的政策,启动一批能够提高经济整体实力的重大工程,如重大装备制造项目、特大型水电建设项目、特大型煤电基地项目等,以保持适度的投资需求。

2.加快重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一是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政策,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关闭一批不符合技术、安全、环保要求和违法违规经营的生产企业。二是整合重组现有产能。加快企业战略性重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集中。三是改造提升产能。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改造落后产能。

3.扩大公共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把重点放在既能消化现有产能,又能扩大公共消费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上,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一方面政府的财政资金要向公共领域倾斜,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特别是引导非公有资本投向公共领域。加大城市道路、公交、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扩大居民公共消费;加强农村教育、医疗、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物质基础;加快建设“廉租房”,供低收入人群居住,缓解城市低收入居民住房难。

4.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出口需求。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价格变化情况,灵活调整进出口政策。如钢材、电解铝、焦炭等产品,在国内产能过剩、企业亏损,而国际市场看好或尚可的情况下,应权衡利弊,及时适度地调整进出口政策,利用国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扩大销售网络;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最后一道工序”的组装加工厂,带动国内零部件、原材料和劳务出口。

5.扩大个人消费,重点投向住房汽车。房地产、汽车在今后一个时期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当前最容易拉动消费增长也是居民住房和家庭用车。应适度放松中低档住房开发的贷款条件,保持住房开发适度增长;鼓励居民汽车消费,尤其是鼓励小排量低油耗汽车的消费;健全个人消费信贷政策、拓展居民消费贷款领域;调整银行按揭政策,扩大居民购买住房和汽车的消费信用额度。

6.发展中小企业,重点放在加工制造。要高度重视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失业问题。一方面是产能过剩本身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产能过剩的一些措施也会带来新的失业,如淘汰落后产能、取缔非法经营等。因此,必须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要将政策重点放在中小加工制造业,一是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压力;二是可消化生产资料的产能过剩;三是与国有企业的辅业分离、零部件分包相衔接;四是与国际制造业的转移相配套。

2005年10月11日

日本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郭立仕

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任务。上世纪50~80年代,针对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日本通过制定产业调整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相关企业进行指导、调整和援助,成功实现了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有力地促进了产能过剩行业的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产能过剩行业总体调整情况

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开始起飞,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70年代确立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在经济高速发展、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受发展中国家追赶、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行业领域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并逐步扩大。针对这一问题,日本主要运用“临时措施法”等法律手段来调整产能过剩行业,并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从实施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20世纪50年代到1978年的“个别调整”时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日本首先出现产能过剩的是硫黄、煤炭、纺织等行业。这一时期,针对纺织、煤炭等个别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措施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系统的产业调整政策。通过这些个别性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例如,1956年至1963年,纺织业压锭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全行业共报废织机4.9万台;在产煤地区共开发新工业用地1586万平方米、新工业区113个,主要产煤地九州一跃成为日本新兴工业地区。

其二,1978年到1983年的“全面调整”时期。70年代末,受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国际比较优势发生明显变化,日本产能过剩行业也逐步增加,主要包括平电炉炼钢、制铝、合成纤维、造船、化肥等14个行业。为此,日本加大了产业调整的力度,在淘汰过剩设备、安置失业工人、援助中小企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进入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全面调整时期。在这些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据通产省统计,截止到1983年6月底,14个行业的产能淘汰目标平均完成率在90%以上,其中平电炉炼钢业为95%,制铝业为97%,造船业为105%。间时,在70、80年代西方国家结构性失业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日本失业率一直保持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

其三,1983年以来的“积极调整”时期。进入80年代,受第二次石油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明显放缓、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日本产能过剩行业进一步扩大,其中大部分是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业,主要有钢铁、金属铝、化学纤维、化肥、铁合金、西洋纸及板纸等22个行业。这一时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由消极性政策转向积极性政策,在企业转产、技术研发、资产重组、预防失业等多方面采取积极的援助措施。通过政府的主动调整,日本产业结构在80年代基本实现了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产能过剩行业也顺利完成了企业转产和产业的海外转移;失业率继续保持在3%以下,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总体来说,日本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经历了由个别调整向全面调整,由注重压缩产能向注重结构升级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节力度逐渐加大,产业调整政策在产业政策体系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

二、解决产能过剩的主要措施

日本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不是简单地采取压缩产能的消极性做法,而是坚持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出台了一系列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技术、促进产业转移、安置工人就业的政策措施。

1.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日本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竞争能力差、技术含量低的生产能力,坚决予以淘汰,主要措施包括:一是产能分析和预测。由行业协会和产业主管部门对市场供求、库存、生产设备等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判断该行业的总体产能情况,及时向产能过剩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披露。二是产能处理目标。在供求预测的基础上,产业主管部门提出产能处理的具体目标。1978年,日本制铝、炼钢、造船、合成纤维的总产能分别为164.2万吨、2079万吨、977万吨、154.5万吨。通过测算分析,日本将这些行业的产能压缩目标确定为93万吨、285万吨、342万吨、28.3万吨,分别占相应总产能的57%、14%、35%、20%。三是减产指导。为达到产能处理目标,通产省或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通过减产劝告及合理化建议等方式进行减产指导。例如,1975年,通产省向5大炼铝公司提出建议,要求各企业减产30%,以达到实际开工率70%的目标;1977年日本运输省向44家造船企业提出缩短开工时间的建议,要求各企业把1977~1979年的开工率分别限制在72%、65%、63%之内。

2.淘汰落后生产设备。一是实行政府收购报废政策。即由政府出资收购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剩机器设备并加以报废的制度。日本在纤维业率先实行这一政策,规定企业每报废一台织机,政府补贴2万日元。截止到1981年底,政府累计提供资金3800亿日元。70年代,在造船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也采用了收购报废制度。二是制定淘汰过剩设备行业计划。这是1978年“特定产业安定法”设立的一项制度,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关于过剩设备报废数量和报废时限的基本计划。为保障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信用基金”,为企业报废过剩设备提供资金保障。

3.推进产业内部升级。在削减过剩生产能力的同时,日本政府顺应产业结构变动规律,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产业升级。第一,设备更新补贴。通过提供政府补贴,加快设备更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例如,1964年纤维工业采用了“报废两台更新一台”的特别折旧原则,并由日本开发银行提供低息优惠贷款;1977年制铝业实行“关税配额”制度,将该行业进出口关税收入中的一定比例用于炼铝企业设备更新补贴。第二,技术研发援助。专门设立“产业技术升级基金”,对产能过剩行业技术改造进行特殊援助,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增强产能过剩行业的总体竞争力。该基金主要用于对企业技术研发进行补贴,对风险投资实行特别奖励等。第三,资产优化重组。按照“集中优先”的产业组织原则,鼓励产能过剩行业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例如,70年代炼钢、炼铝等行业在淘汰产能的同时,都加快了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了产业集中度。

4.鼓励企业转产与产业转移。一是积极引导产能过剩企业转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例如,日本1987年“产业结构转换临时措施法”规定,对于拓展新领域、开拓新市场的产能过剩企业,可享受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各种优惠待遇;1978年“中小企业对策法”对产能过剩的中小企业实行低息紧急贷款、转产优惠贷款、转产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其顺利转产。二是积极实施海外发展战略,鼓励产能过剩行业向海外转移。在压缩国内生产能力的同时,鼓励企业到资源丰富、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以此带动国内产业升级。日本60~70年代纺织业以及80年代以后的大部分产能过剩行业都实行了这一策略。

5.促进工人就业安置。这是解决产能过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70~80年代日本颁布了“特定产业失业人员法”、“特定地区失业人员法”和“就业安定法”等配套法规,促进和保障劳动者从产能过剩行业中顺利转出。主要措施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对雇佣产能过剩行业失业工人的企业提供雇佣补贴,补贴比例为工人工资的1/4;为预防职工失业,对进行转产培训的产能过剩企业提供培训补贴,补贴比例为工人培训期间工资的2/3等。

三、几点启示

目前,在经济体制转轨、增长方式转型及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的情况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今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将日益严峻。日本在对过剩行业的调整过程中,强调产业调整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区域政策及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了一套鼓励资本转移、促进劳动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综合性调整体系。从中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和市场预期调控,加大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节力度。行业协会和有关政府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信息调控和市场预期调控,探索建立相关行业市场供需、产成品库存、生产设备、开工率等信息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加快产能核实清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择机出台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性文件,对解决产能过剩的指导思想、产能处理目标和具体措施作出规定,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加以完善。

第二,处理好产业内部调整与产业转移的相互关系,引导资源重新优化配置,保持产业连续、稳定、健康发展。一是大力加强产业内部优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积极引导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其他行业和地区转移,在解决产能过剩的同时培育新兴产业,避免资源的巨大浪费。三是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产能过剩企业到海外投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产业的海外转移。

第三,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手段,建立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援助机制,促进产能过剩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结构调整。一是设立产业调整援助基金,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对产能过剩企业给予产能调整补贴、转产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等;二是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促进产能过剩企业顺利实现转产和产业转移;三是政府提供贷款担保或政策性低息优惠贷款,帮助有关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的生产能力。

第四,制定特殊就业安置政策,作为产业调整政策的配套措施,缓解部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压力。为防止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应研究制定特殊就业援助政策,妥善安置失业工人,以减小社会震荡。可采取的援助方式有设立专门的职业介绍机构、组织职工转产培训、提供失业人员安置补贴等。

2005年12月30日

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关于扩大消费的政策建议

刘应杰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着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情况,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内需动力不强。这成为一个比较大的经济结构问题。要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消费,形成经济发展持久稳定的内在拉动力。

一、我国消费率低的基本情况

衡量一个国家消费率的高低,有一对重要的经济指标:投资率和消费率。投资率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总值的比例;消费率是最终消费占GDP总值的比例。

近年来,我国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持续下降。2000~2003年,我国投资率分别为36.4%、38%、39.2%和42.3%,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和55.5%。2004年投资率达到43.9%,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消费率为55%左右,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投资率最高年份1959年为43.8%,1993年为43.5%;消费率最低年份1959年为56.2%,1994年为57.4%)。

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投资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消费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2002年世界平均投资率为22.5%、21.4%、19.9%。我国的投资率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以上。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2年低收入国家投资率为21%,中等收入国家为25%,高收入国家为22%。我国的投资率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世界其他国家的消费率在70%~80%,低收入国家的消费率为80%,中等收入国家为74%,高收入国家为79%。我国的消费率比其他国家的消费率平均低20多个百分点。

从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来看,都有一个投资率较高、消费率较低的时期,但都没有我国这样畸高畸低的投资率和消费率。日本战后逐步从低收入国家迈向发达国家,投资率从1952年的21.3%逐步上升到1969年的35.6%高位后,在振荡中逐步下滑到2000年的26.3%;同期消费率从73.8%逐步下降到60.4%、然后再回升到72.6%。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起飞”到90年代中后期迈入“新兴工业化”国家,投资率从1970年的25.5%逐步上升到1991年的39%高位后,逐步下滑到2002年26.7%;同期消费率从83.8%逐步下降到62.7%、然后再回升到72.6%。

二、我国消费率低、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我国投资率高、消费率低,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变的阶段,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需要较高的投资率作为支撑,这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但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造成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衡,影响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计算消费率的主要依据,但不等同于最终消费。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从居民消费来看,消费不足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储蓄率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收入差距扩大等因素造成的。

第一,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收入水平不高决定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较低。从绝对量看,我国人均GDP刚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低层次水平。从增长率看,我国人均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1%,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均低于GDP年均9.4%的增长速度。

从1990年到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只有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7%,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却达到9.3%。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成为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

第二,居民储蓄率高。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大体保持在38%~40%的水平,近年来更是高达42%,大大高于世界平均20%左右的水平。世界各国的储蓄率(总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差很大,富国的储蓄率大约在20%左右。如英国的储蓄率为16.7%,德国19.6%,加拿大23.2%。西方各国的储蓄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个人储蓄率更低。现在美国税后收入的人均储蓄率不到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个人储蓄率是负的,日本的个人储蓄率只有5%。

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也曾经历了高储蓄率时期,之后储蓄率开始下降。如韩国的储蓄率在1976年超过25%,1984年超过30%,到1988年达到顶峰40.5%,随后逐年下降,目前已稳定在30%以下。我国台湾地区储蓄率1970年超过25%,1987年达到顶峰38.5%,之后开始下降,现在已降到25%左右。

我国近年来居民储蓄出现超常规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从2000年的64332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119555亿元,四年间接近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6.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123804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240525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8.1%。储蓄的增幅大大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表明储蓄增量不仅来自居民和企业的增收,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居民的“超储蓄”。

中国的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保证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但是,过高的储蓄率必然抑制消费,造成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不利于我国融资格局的合理化。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储蓄率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老百姓有许多后顾之忧,不敢消费,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未来支出预期强化,抑制了即期消费。特别是养老、医疗、失业、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滞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有人把教育、医疗、住房称作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大量的储蓄存款都用在了这些方面。

第四,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财富不断向高收入阶层集中,制约了整个社会的消费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为2.57∶1,1985年下降到历史最低点1.8∶1;1994年达到顶峰2.86∶1,之后1997年降为2.47∶1,此后收入差距又迅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达2.9∶1,2004年进一步扩大到3.21∶1。与此同时,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2004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最高的上海是55307元,西部地区最低的贵州是4215元,上海相当于贵州的13倍多。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国际上通常使用基尼系数来衡量贫富差距的大小,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时,为中等不平等程度,是可以承受的收入差距范围。据测算,10多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1988年为0.341,2000年为0.417,2004年达到0.46左右,超过了公认的收入差距警戒线。我国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占到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2%,而最贫穷的20%家庭的收入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3%;目前城乡尚有约5000万人口处于最低生活标准以下或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和穷人的消费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消费增长和消费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政策建议

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下决心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内需,是我国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要把消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第一,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的状况,保持居民收入增长同步于经济增长,并建立起制度化的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稳定收入增长预期,扩大消费行为。要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工资、养老失业保险标准、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都能够随着经济增长及物价上涨而保持同步增长。

第二,努力增加城乡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要建立起完善的机制和严格的标准,保障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能够得到稳定增长。实行严格的最低工资标准,保证所有劳动者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我国廉价劳动力形成的低工资成本,是我国经济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但同时由于过于低廉的劳动力工资所形成的大量低价产品出口,导致国外的贸易保护,引起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适时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改善劳动条件和加强劳动保护,切实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大量农民工外出就业已经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应该合理地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针对农民工工作中存在大量的超时劳动,有必要实行并提高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以保障他们应得的劳动报酬。

第三,建立稳定的消费预期。主要是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老百姓减少后顾之忧,稳定地提高消费水平。特别要加强义务教育,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规范和减少教育收费,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公平、廉价、高效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改革医疗制度,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一个稳定的良好服务的医疗保障。通过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和整顿规范教育、医疗秩序,较大幅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医疗负担。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继续调控过高房价,让人民群众都能够住得起房、住得上房。

第四,切实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经验,在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加大对高收入者收入的税收调节力度。特别是在国家可以控制的收入分配部分,有许多手段可以使用,应该采取更有效的调节政策。现在是机关公务员收入大大落后于事业单位收入,更大大落后于垄断行业收入。对这些行业的收入分配,国家完全可以进行必要的调节,解决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问题。

2005年11月16日

关于稳定当前粮食市场价格的建议[2]

孙梅君 黄守宏

今年以来国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平稳,但近两个月以来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全线下降,主产区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从农民出售价格看,5月份粮食平均出售价格为69.6元/百斤,比上年同期下降6.1%,其中,小麦平均价格为72.5元/百斤,降幅达5.7%。湖南洞庭湖区早籼稻挂牌收购价为68元/百斤,晚籼稻平均收购价只有69.5元/百斤,均跌破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从市场价格看,5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9.5%,大豆下降9.8%,籼稻下降1.9%,小麦也有所下降。5月份湖北、江西等省籼稻市场价格在74元/百斤左右,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1%和3.9%。山东、河南目前小麦市场价格为70元/百斤,同比下降8.5%和5.4%。在鲁豫皖边界地区,目前小麦价格是68元/百斤左右,比年初下降10%以上。苏南地区小麦收购价格仅为64~66元/百斤,同比下降5.7%~13%。据测算,粮价每下跌1分钱,农民人均收入就要减少10元钱。稳定市场粮价是促进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

当前粮食价格跌势刚开始显现,中储粮公司应发挥调控作用,开始入市收购,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这样做,使各方面对粮价走势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可以很快抑制粮食价格的下跌势头,见效快、代价小。否则等新粮大量上市,市场粮价大跌趋势形成后再入市收购,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为此建议:一是中储粮公司应着手入市收购小麦。小麦目前没有最低收购价,考虑到小麦的供求状况及与早稻多年的比价关系,建议小麦收购价格维持在0.7元/斤以上,防止谷贱伤农。二是做好运用早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准备。从今年的早稻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看,需要启动最低收购价机制。但目前预案太过笼统,缺乏具体操作措施,对政策性亏损的处理也有待进一步明确。为此,要尽快细化和完善预案,争取新粮上市前,在个别市场价格已跌破最低收购价的地区立即启动预案,不必等到全省平均价格跌破最低收购价后再启动。三是新粮上市期间,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轮换应服从于稳定市场粮价的需要,目前应停止国储粮销售及相关竞拍活动,陈化粮近期也不要急于处理。过一段时间,根据市场粮价走势再作调整。四是新闻媒体一方面应加强对中储粮公司入市收购等调控措施的宣传,另一方面应把握对夏粮增产报道的分寸,避免过度渲染,以形成有利于粮价稳定的氛围。

2005年6月8日

对房地产价格的几点看法和相关建议[3]

陈文玲

近来,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对此应该怎样看,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各方面见仁见智。我的看法和建议如下。

一、几点主要看法

第一,应该充分认识房地产价格飙升可能引发的经济泡沫,防患于未然。房地产价格脱离由基本要素形成的价值极度膨胀,由此引发的泡沫经济曾给不少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日本房地产价格1990年以前连年上涨,土地供求矛盾加上投机者的炒作,形成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在经济泡沫破裂的同时,产生了大量银行坏账,产业资本大规模外移,经济连续13年萧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房地产价格飞涨和低效益产业扩张,导致外债大量增加,经济泡沫加速堆积,引发了金融危机。中国台湾从1986年至1989年房地产价格狂涨,1990年泡沫破灭,1991年不动产贬值67.43%,成为台湾经济长期萧条的重要诱因。上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香港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随后几年又急剧下降,不仅使香港居民以房产表现的财富缩水30%~50%,而且造成了香港经济景气不再。中国内地1992~1994年间,近50%银行贷款主要流向海南岛、广西北海和黑龙江黑河的房地产业,导致经济通货膨胀,为此进行了持续几年的治理整顿。如此看来,如果等房地产泡沫吹起来后再破灭,其对整个经济社会造成的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2004年我国新建商品房平均价格上涨14.4%,其中商品住宅上涨15.2%,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涨幅。我国2000~2004年房地产贷款年增幅高达43.4%,房地产贷款余额累计3.98万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2.5%。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的70%~80%靠银行贷款,到2004年底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累计达到2.38万亿,个人住房贷款也已达1.6万亿元。今年1~2月份,个别大城市房贷占新增贷款竟高达近九成。在全国金融机构17万亿元贷款额中,超过50%以上是以房产作抵押的。2004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到1.23亿平方米,其中空置1年以上的有6267万平方米,占空置房总面积的50.8%。

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堆积泡沫,不把其抑制在萌芽状态,不仅宏观调控成果不能巩固,而且来之不易的经济繁荣也有可能逐渐消退。

第二,应该以长远眼光分析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要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重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直接反映了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程度、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毋庸置疑,稳定房地产价格,是当前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决不能只考虑如何解决当前问题,而忽视解决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在调整和制定政策措施时,必须两者兼顾。

从长远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必须面对的突出矛盾有六方面:一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制约的矛盾。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2%,创造了约60%~70%的GDP,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的既定方针。从1996年10月底到2004年10月底,8年间我国耕地净减1.14亿亩。据中国宏观经济学会课题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未来25年中,城市化程度如果达到75%,按这8年的用地水平,需要土地3.5亿亩,而可继续用于城市化的耕地最多只有1.5亿亩,存在巨大的土地缺口。二是推进工业化进程与土地供给的矛盾。2004年,独立工矿新增建设用地的比例从1997年的24%上升为47%,随着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占地面积还会急剧增长。而城市可用于工业用地的土地存量严重不足。三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住房供给的矛盾。目前城市里的农民工已近1.2亿人,尚未实现“居者有其屋”,未来25年,将有7~8亿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这些人的“安居”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四是提高市民居住质量与房屋建设周期的矛盾。我国城市大规模拆迁提前释放的强制性消费需求,使很多城市居民住进了建筑水平和居住条件都不高的安居房、经济适用房等。随着城市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房屋将面临新一轮淘汰或拆迁,城市房地产建设周期将因为今天的盲目或低标准而缩短。有媒体报道,“我国房屋平均寿命不到30年,垃圾建筑时代即将到来”。五是建筑消耗及原材料价格高企与市场对此大量需求的矛盾。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原料50%以上的用来建造各类建筑,而在建设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一半左右。我国建筑建安造价成本占房价的比重平均达到33%,单位建设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消耗水多30%以上。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已经连续13个月上涨,钢材、水泥等价格居高不下。一些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的建材,今后还会长期影响房产价格。六是庞大的居民储蓄与稀缺的投资品供给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规模高于17万亿,其中储蓄余额已达12万亿。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抽样调查,居民储蓄占居民金融财产的73.7%,其余为国债、其他债券、股票、外币、保险和黄金。如果我国股市不振,短期内又难以形成新的投资品种,投资者把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热情难减。

第三,应该划清房子作为必需品和作为投资品的界限,有区别地制定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政策措施。房子既是满足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生活必需品,又是表现投资价值的投资品。因此,对作为必需品的购房和作为投资品的购房,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必须有明显区别。应保护作为必需品的合理需求,适度控制作为投资品的投资需求,抑制投机需求和恶性炒作。

从2003年的121号文件、2004年10月加息到2005年3月17日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住房贷款政策,一系列金融政策调整,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价格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大部分政策措施,没有明确区别必需品和投资品的界限,结果反而加大了老百姓购买自住房的成本,对投机炒作者来说,与其可能获得预期利润相比,增加这些成本仍不足为压力。

目前如何改革房地产税收政策,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如果在开征房地产保有税上不加区别的话,不仅会加大居民个人居住用房的负担(目前房价中已经包括近40%的各类税收),而且也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大家增加相同的成本,房子的价格还只能“水涨船高”。

如果说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应该区别对待的话,则主要应该划清房子作为必需品和投资品的界限,并据此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二、相关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个别中心城市达到4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和能力在这个发展阶段都比较强。应立足于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当前,抑制并使这一轮房地产价格回落,不可不急,不可过急,不急经济泡沫会加速膨胀,过急则可能在很多问题还没有想明白就贸然决策,或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或导致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贷款,引发今后更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对此,我的相关建议如下:

第一,调整土地供给原则。当前,我国土地供应方式非市场化程度仍然很高,行政划拨土地比重仍高达70%,有偿协议用地占30%,其中完全市场化的商住用地仅占土地供应总量的9%。建议将这样的用地比例颠倒过来,缩小“价格不管用”部分的土地占用,扩大价格可以起到调节作用的土地占用。政府应继续合理有效利用“地根”政策,包括土地投放量、土地价格、级差地租等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在当前土地供给结构中,应特别注意“4个减少”和“1个增加”。

一是减少交通道路的过度用地。目前交通道路占地总和已超过城市总体占地面积。例如每公里普通铁路占地25亩,复线铁路占地40亩,每公里一级公路占地105亩,高速路占地120亩,一个机场最少占地4500亩,一个港口最少占地也要5000亩。必须有效利用各类交通设施,整体设计和整合各种交通设施和运力,形成各种运力和交通道路合理配置的现代物流体系,减少交通道路占地。

二是减少其他公益性项目占地。目前,公益性用地除了交通道路占地外,大学城、公共绿化、政府建设也占了很大比重,我国东南沿海一些省份,公益性用地比例已接近50%。一些城市的大学城占地几十平方公里,一些城市绿化面积占城市总面积超过50%,一些政府从城市中心搬到城郊结合部,除了大量建筑占地,还都修建了相当宽阔的广场。公益性占地不减少,就不可能增加一般住宅的土地供给。

三是减少大型商业设施用地。大型商业设施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2004年商业用房占房地产开发用地总量比重高达28.2%。全国商业用房竣工面积增幅达16.2%,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存量超过3000多条,步行商业街超过200条,累计总长度1800多公里。大商场、大购物中心、大“摩尔”、大会展场馆、大CBD、大物流园区、大批发市场、大酒店宾馆等建设的力度和速度不减。据中国商业地产联盟调查,2004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亿平方米,其中商业用房空置面积达3000万平方米,占25%,比同期增加了5.2%,而同期住宅空置率却下降了15.6%。重庆市2004年竣工商业用房面积为226万平方米,年底累计商业用房空置面积竟达246万平方米,占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的43%。沈阳华锐集团即将开工建设面积45.4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安徽蚌埠市正在规划建设的“华夏第一街”面积达50万平方米。应加快出台《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管理条例》,如果立法条件不成熟,可以考虑先发布国务院指导性文件或部门规章,合理布局商业设施,减少土地浪费。

四是减少高档商品房用地。虽然从去年开始,国土部门就开始严格控制高档商品房用地,但是全国用于高档商品房的用地比重还是达到0.6%。在存量土地中,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会投入高档商品房建设,目前很多投机炒房者都奔着这些房地产而来,因此,控制住这一部分商品房建设,就扼住了房地产“高价格之喉”。

五是适度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安居房用地。应该控制城市大规模拆迁和低水平住宅建设,适度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安居房用地。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自给率虽然已达到70%~80%,但人均居住面积、住房配置和满足生活需要的功能还比较低,要在政府增加低价土地供给、降低售房价格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建筑标准和居住功能水平,延长建筑寿命周期。使这些住房在更长的时间内,既满足城市低收入无房户的需求,又满足新进入城市人口的需求。在管理上,一定要严格控制经济适用房和安居房的流向,决不允许用任何手段投机炒作。

第二,调整住宅房供给结构。调整的思路应该是,控制高档商品房,挤压空置房,激活存量房,增加廉租房,减少或延缓城市拆迁建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尤其应该重视并推进的是:

一是激活存量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民手中的存量住房很多,加速这些存量房在市场上的交易和流转,可以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压力,一方面可以替代市民的经济适用房供给,另一方面可以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价格低廉的住房。因此,应采取更为优惠的税收和相关收费政策,减少这些旧房上市交易的成本。

二是挤压空置房。大部分用户购买新建的空置房,并不准备未来使用,而是等待大幅升值。应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使这部分住房重新进入市场,如征收购买第二套房之后空置房的占用税,使之感觉长期空置不如尽早交易。

三是增加廉租房。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初期,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都是由政府组织并提供大规模公共住宅或廉租房,条件成熟后再把这些住宅卖给私人。直到上世纪90年代,香港这类住宅仍然达50%以上,新加坡高达87%。在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实现自有化后,对今后大规模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最好的办法是政府组织建设廉租房,使这些人能“安居乐业”,待这些人积累丰厚时,再将住房卖给他们。这样,既可以减少已进入城市的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同时占有土地的压力,又可以避免出现像印度、墨西哥、巴西、南非那样的大规模贫民窟。

第三,调整税收、货币、投资品供给等政策和措施。应综合运用税收、货币、资本市场等投资品管理等政策和措施,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最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一是税收政策,其取向应该是,减少交易环节税,增加作为投资品的房地产占用税;二是货币政策,其取向应该是,对购买自住房实行低利率和低首付款,对投资购房者提高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三是激活股市,恢复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这是从房地产市场分流资金的捷径;四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住房贷款的信用风险。

2005年4月11日

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有效防止房地产投资规模反弹

沈晓晖 陈祖新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基本是好的,但投资增速偏高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前不久,有关部门和地区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下一步应根据房地产市场走势,相机采取措施。

一、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投资增长偏快。今年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去年同期增长50.2%的基础上又增长27%,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5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规模偏大。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158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2.4%,是冶金、有色、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主要是水泥)三大行业投资的3.46倍。

三是价格上涨过快。去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4.4%,今年1~2月同比上涨18.9%。房价上涨的现象,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并呈现向湖北、安徽等中部地区和西部一些省会城市蔓延的态势。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偏快,既是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反弹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动因,也是拉动钢铁、水泥、铝材等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同时,房价上涨过快,明显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居民承受能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房地产投资增长偏快和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合理因素。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增加。同时,土地价格上升,商品房品质提高,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

但是,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最主要的是,商品房需求呈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度扩张,特别是非真实、不合理需求增长过快,拉动房价快速上涨;正是由于房价的大幅上涨,使得房地产开发利润丰厚,大量社会资金涌入房地产开发行业,致使房地产投资规模难以降到较为合理的水平。非真实、不合理需求主要是:

第一,城镇房屋拆迁规模过大,使得被动性住房需求大量增加。去年以来,一些城市拆迁安置需求一度占市场商品住宅需求的一半,有的甚至达到60%。

第二,国内企业和居民投机炒房、投资购房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曾经活跃一时的“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房团”,聚集几百亿元资金在一些城市进行期房的买卖。据有关资料,目前上海、北京房地产市场上炒家购房比例均在17%以上。去年下半年,杭州已购新房在一年内倒手转卖占二手房转让的12%。另外,由于住房消费信贷成本低,不少居民购房置业。

第三,部分城市出现了外资在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的现象。一段时期以来,外资为赚取外汇人民币利差、预期汇差、房价差,也参与国内房地产炒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发现,在有的沿海城市,海外个人购房一人多达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明显带有投机性质。

第四,在房价上涨预期较高的带动下,一些居民跟风提前购房消费。值得重视的是,由于近几年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只有20%,个人住房贷款实际上成为投机炒房、投资购房及非理性住房消费的主要资金来源,一旦房地产价格下降,银行将会形成大量不良贷款。此外,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建设较少,非住宅、高档住宅建设增多,也是商品房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2004年,全国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负增长,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只有4.6%,有的地区基本停止了经济适用房建设。

三、几点建议

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目的是要保持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表明,调控房地产市场,既要调控供给,也要调控需求。鉴于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下一步需要在继续搞好宏观调控、促使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的同时,特别要加强需求调控,重点是控制被动性需求、遏制投机性需求、减少投资性需求、引导合理性需求,同时着力缓解供求的结构矛盾,从根本上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1.把城市房价指数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相挂钩,真正使城市政府负起遏制房地产非正常需求和房价过快上涨的责任。

2.继续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防止城市建设规模反弹,减少被动性住房需求。

3.加大税收对需求的调控力度。可供选择的措施有,在房价上涨较快的地区,取消新房购买、次新房(已购买的商品房现房)转让中的税费优惠;对转让未竣工预售房,征收较高税率的增值税等税收;对次新房的转让依使用年限的不同加征不同税率的增值税等税收;加强不动产税、物业税研究,做好政策储备,如有必要可以择机出台。

4.加强房地产开发和消费信贷管理。严格执行新建楼房封顶后才能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的规定。进一步严格非住宅商品房开发与购买的贷款条件。加强外汇管理,遏制外资炒房。如有必要,可以再次提高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或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5.加强土地管理,改善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在不突破年度用地规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并将规划设计条件与土地出让捆绑招投标,严格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引导企业更多地开发建设中低价位商品房。减少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等建设用地,抑制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

6.加快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主动、及时公布相关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房地产市场理性发展。

2005年3月2日

(执笔人:陈祖新)

韩国稳定住房价格的做法值得借鉴[4]

熊贤良

近年来,韩国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遏制房地产投机,消除房地产泡沫,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成效比较显著。当前,我国正面临稳定住房价格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韩国的成功做法,采取综合性对策。

一、韩国住房价格变动简况

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曾给韩国的房地产业以沉重打击,住房价格较大幅度下降,新建住房锐减,一些开发商和建筑商破产。政府以降低利率、减免税收等政策刺激住房需求,以放松对住房建设和上市交易的管制等措施刺激住房供应,房地产业开始复苏,房地产价格回升。2001年8月的住房价格,已上升到1995年12月的水平。此后,受房地产投机增多、低利率引发住房消费贷款扩张、新增住房供给量与需求量差距扩大等因素影响,住房价格出现快速上涨。从2001年9月开始,在一年时间内,全国城市住房购买价格指数上涨17%,首都汉城上涨更快,超过22%;在15个月时间内,两者分别上涨20%和27%。这一情况引起韩国政府高度关注,有关政府部门迅速研究对策,先后采取了遏制房地产投机、增加面向无房户和租房户的公房供应、改善住房建设金融服务等多种措施,稳定住房价格。从2003年11月开始,韩国住房价格总体上表现平稳:2005年2月房价与2004年8月持平,比2003年9月低约2%。

二、韩国稳定住房价格的主要政策

1.以税收等政策遏制房地产投机。抑制住房投机是韩国房地产政策的一个基点。2005年3月,韩国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部长李宪宰及建设交通部长姜东锡,均因家人涉嫌房地产投机,在舆论压力下辞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韩国政府的有关政策得到严格执行。

第一,税收政策。在韩国,购买、保有和转让(出售)住房的各个环节都要交纳多种不同的税。一般在购买时,要以购买价为基础交纳获得税、登记税和教育税;在保有过程中,每年要交纳土地税、财产税和教育税;在出售时,根据保有时间的长短,以占转让净收益20%~40%之间的一个比例,交纳资产收益税。为了进一步以税收政策遏制房地产投机,韩国政府强化了住房保有、转让环节的税收政策。比如,减少了对一些地区新建住房资产收益税的优惠;对拥有3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征收60%的资产收益税,取消因保有时间长而给予的优惠;以综合不动产税代替分别征收的土地税和财产税,并由按面积征收改为按价值征收,使保有不动产时的税收与其实际价值挂钩,提高不动产保有人的实际税负水平。与之配套,并为减少偷漏税行为所采取的措施有:引入不动产价格公共评价体系,核定不动产税基;进行全国住房情况普查,建立包含每个家庭住房信息的数据库;建立不动产交易报告体系,要求不动产经纪机构实行交易登记制度;政府税务部门动用大量人力加大针对不动产投机者及交易中介机构的财务、税务稽查,加大对偷漏税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二,中央政府将一些区域列入受不动产投机控制地区的名单。中央政府成立跨部门的专门工作班子,保持对全国不动产市场供求、价格的跟踪评估,并不断将一些土地和住房价格上涨较快的城市或城市里的某些区域列入受投机控制的地区名单。在这些地区购买土地、住房的准入条件比较严格。比如,已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不能进入预购名单,5年内已购买新套房的人不能再预购等。在这些地区进行房地产转让的条件也更为严格。比如,转售进一步细分的住房所有权的时间被限定在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之后,而不是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后。一些受投机控制区域还要实行比其他地区更详尽的房地产交易报告制度。这些地区的房地产价格稳定后,由中央政府从有关名单上除名。

第三,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不断降低贷款购房者抵押贷款占住房价值的比率,由70%~80%逐步降至40%~50%;对投资于证券市场所获得的金融资产溢价或红利给予税收减免方面的刺激,引导社会游资由不动产市场转入证券市场。

2.政府主持制定中长期住房供应计划,确保住房供应量不断增长。这是韩国房地产政策的另一基点。在卢武铉总统就职前夕,韩国有关部门就制定了5年住房供应计划,提出在2003~2007年间,共建造250万户住房(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建造、面向低收入家庭的50万户公共租赁住房),使全国的住房供应率在2007年达到110%。卢武铉总统上任后,以该计划为基础,进一步制定了更长期的全国住房综合计划,提出在2004~2012年间,每年新建50万户住房,到2012年,将全国住房供应率提高到116.7%。为确保向30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提供宜居、价廉的住房,将到2012年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量提高到150万户。为落实这一目标,还制定了《国民租赁住房特别法》,落实资金来源等具体措施。根据计划,韩国2003、2004年分别建设了64万和64.3万户住房,2005年将建设52万户住房。中长期住房供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对稳定韩国的住房市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土地政策。韩国的相关土地政策有三个特点:一是抑制土地投机,避免地价过快上涨影响房价。二是制定城市开发规划以及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时,都优先保证住房用地,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用地;在进行旧城改造和再开发时,还往往要求开发商建设一定比例的租赁住房。三是在土地价格上,对建造小户型住房的用地实行限价制度。

4.其他措施。韩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房地产政策过程中,特别注意及时向公众传递准确、坚定的政策信号。卢武铉总统就职时提出的“十二大优先考虑解决的国政课题”中,就包含有“稳定住房价格”方面的内容。其他政府官员如总理、分管副总理,以及财政经济部和建设交通部等部门负责人,也都多次明确、公开表示要抑制不动产投机,稳定住房价格。中央政府成立的跨部门副部长级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更是多次发布政策信息。这些做法充分显示出政府解决房地产价格上涨问题的决心,对稳定住房需求者心理、稳定房地产市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4月8日

香港完善公共住房体系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借鉴

肖炎舜

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稳定房地产市场既要有短期政策措施,也应有长期的制度保障。香港的公共房屋政策实施了50多年,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在稳定社会、稳定房地产市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们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香港完善公共住房体系的主要经验

1.制订正确的房屋政策,充分发挥公共房屋在满足住房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香港政府对私人房地产市场采取不干预政策,只是通过有关法规进行监管,并通过提供充足的土地、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保证其顺畅运作。政府房屋政策的重心,一直是通过提供合理的、足够的公共房屋供应,为没有能力在私人市场租房或买房的人士解决居住问题。截至2003年底,香港共有236万个房屋单位,其中公共租住房屋(简称“公屋”)69万个,占29%;资助自置居所单位40万个,占17%;私营房屋127万个,占54%。2004年6月底,香港人口49.8%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公屋31.2%,资助自置居所单位18.4%。

2.实行可持续的公屋政策,为低收入者提供长期稳定的住房保证。香港公屋政策始于1954年开始推行的“徙置计划”和“廉租屋计划”。前者由政府出资兴建“徙置大厦”,以低廉租金出租,安置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灾民和拆迁居民;后者由政府以半价拨地和低息贷款支持,由半独立性的屋宇建设委员会负责,为中低收入家庭建设“廉租屋”。1973年,政府推行“十年建屋计划”,通过政府拨地,由新组建的香港房屋委员会负责兴建房屋,出租给合资格人士。至此,香港公屋政策得到统一,并从“临时性对策”转变为“长期性政策”。现行公屋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1)入住公屋的条件。一是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必须居于香港并有居留权,至少一半家庭成员在香港住满7年。二是申请人及家庭成员不得拥有任何住宅。三是按申请人家庭人数,确定其全家每月总收入、净资产最高限额。如按现行规定,三口之家月收入总额不得超过1.19万港元,资产净值不得超过30万港元。

(2)公屋租金政策。一是低租金政策。制定租金水平主要考虑差饷、管理维修费用和租户负担能力。2004年第二季度公屋的租金与家庭收入中位数的比例为14.4%,公屋租金水平大约为市场水平的一半左右。二是租金援助政策。若租户收入水平低于收入限额50%;或为限额的50%~60%,而租金超过收入的15%;或租金占收入的比重超过25%,均可申请租金援助,减免一半租金。三是“富户”政策。在公屋居住10年以上的家庭,每两年必须申报收入一次,如果收入超过限额2倍,必须缴纳1.5倍租金;如果收入超过限额3倍,或者不申报收入,则必须缴纳2倍租金。

(3)维护公屋资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缴纳2倍租金的住户每两年必须申报家庭资产净值一次,如果资产净值超过收入限额的84倍,或者不申报家庭资产,就必须迁出公屋。

3.不断完善居屋政策,重点是弥补市场不足和协助中低收入者购房。从1978年起,香港政府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累计将30多万个住宅以折扣价出售给合资格的家庭及人士。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重大变化,目前香港政府已停建居屋,但居屋政策的历史作用仍然值得重视。

居屋政策的核心,是协助有需要的中低收入家庭以符合其负担能力的价格购买房屋。通过政府兴建居屋,供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屋住户购买。为加快建屋进度,政府还推出了“私人机构参建居屋计划”,以招标方式售地予私人发展商,由其负责设计、投资和建设,政府规定主要房屋基本规格和售价,监督工程进度。

居屋政策的主要特点:一是始终把不牟利、自负盈亏以及不损害私人房地产市场作为主要原则。二是政府豁免地价,使居屋价格比市场价格低30%~50%。三是严格限制购房者资格。私人住宅住户,在申请居屋两年前不得拥有住宅物业,其家庭月收入不得超过规定限额(1978年第一期居屋推出时为3500港元)。四是转售限制。现行规定是:居屋单位由首次售出日期起计,两年内可按原价售回房委会;3至5年可按市值减去购买折扣售回房委会,或在居屋第二市场转售给合资格人士;5年以上可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但须按规定比率向政府补价。五是居屋只限自住,不得转租。

二、几点建议

1.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作为政府房屋政策和工作的重点。在房地产政策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住房供给、市场调控等方面,各级政府要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问题,不断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作为房屋政策的重点,中高档商品房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2.扩大廉租房覆盖面应成为解决我国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虽已建立廉租房制度,但仅以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为目标,大多数地区以生活、住房“双困”家庭为廉租房保障对象。目前低收入家庭中,不少家庭生活水平在最低收入家庭之上,但买不起经济适用房。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住房保障工作的难点。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廉租房制度:第一,扩大廉租房覆盖面,将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家庭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第二,把建设城镇廉租房作为政府一项重要公共职能,财政预算内设立专门的支出科目,安排专项资金。第三,防止回归过去的福利分房制度。一方面,明确配置廉租房的家庭收入、资产净额等限制条件,确保用来满足低收入家庭最基本的住房需求。任何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私营房屋后,要及时交回廉租房。另一方面,合理确定租金水平,以满足廉租房维修、管理费用需要。对特困家庭可减免租金。

3.改革和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严格销售对象、建设标准和流通体制。目前经济适用房是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主要方式,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出售不规范,还没有摆脱福利分房制度的影响,存在把经济适用房当作部门利益的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制定清晰标准,明确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把公务员经济适用房和一般经济适用房区分开来。对购买一般经济适用房,要严格家庭收入、资产净额等限制条件,保证其销售对象为中低收入者。第二,明确经济适用房与私营房屋的界线。政府对经济适用房提供了大量资助,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标准、销售价格应由政府统一确定。经济适用房要以中小型住房为主,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督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进度和质量的责任。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原则上应等于同区商品房价格减去政府资助(包括无偿拨地、低息贷款支持和税费减免等)。不宜采取统一价格,其价格要能够反映不同地段、建筑质量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招标确定参与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房地产商。第三,建立经济适用房进入二级市场的渠道。一方面,建立经济适用房第二市场,方便经济适用房转让,在第二市场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必须符合有关条件。另一方面,为经济适用房建立清晰、合理的补价制度,便于其在补价后以完整的产权形式进入私人房地产市场。

4.做好公共住房与私人商品房之间的政策衔接。第一,对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不宜同时给予私人商品房,以免混淆公共住房与私人房地产市场的界线。对私人房地产市场而言,土地、税收等优惠措施,只会增加房地产商获利的空间,达不到降低价格的效果。第二,对私人商品房建设,可在土地供应环节附加建筑高度、容积率和套型面积等限制性条件,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的有效供应。但不宜直接确定其销售价位,以充分发挥市场定价作用,避免扭曲市场供求关系。第三,既要充分发挥经济适用房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也要防止过度挤压私人房地产市场空间,影响私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5.制定长远房屋政策,稳定市场预期。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房地产需求预测,制定长远房屋政策,明确各类房屋供应量,并制定相应的土地供应计划,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增加政策透明度。长远房屋政策可以采取滚动计划形式,不断调整和向前推进。

2005年5月20日

国外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措施和经验

向东

目前,我国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央行提高房贷利率,试图以此抑制房价过快增长。房价没有降下来,地产商不为所动,倒是消费者反应强烈。房地产等不动产市场应该怎样管理,国外的一些有效调控手段,值得我们借鉴。

一、英国:供需双管齐下抑制房地产热

英国房价自2001年初进入新的上涨周期后,3年多时间里连续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分火爆,政府和中央银行从供需两方面入手,采取“双管齐下”的政策和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到去年8月,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多家抵押贷款银行预计今年英国房价增速将降低至10%左右。

房地产市场是支撑英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柱之一。为防止房地产过热给经济发展带来风险,英国央行和政府主要从两方面为房地产降温:一是发挥利率的杠杆调节作用,通过提息对购房热进行“釜底抽薪”;二是为增加房源提供政策扶持和引导,以缓解供求矛盾。从“釜底抽薪”方面看,英国主要采取通过央行提高利率导致借贷成本增加的措施。在没有通胀担忧的前提下,为了遏制房地产市场和消费信贷过热的现象,英格兰银行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8月连续5次上调利率,把利率从3.5%这一48年来的最低水平提高至4.75%,导致抵押贷款成本增加,房主还本付息压力增大,有效地遏制了购房出租和首次置业者的入市热情。据一家咨询公司调查,2004年年中,贷款购房用于出租的个人贷款行为从5年前的7.3万英镑猛增至47.3万英镑,成为住房需求的重要来源。但是,到2003年底,购房出租行为基本见顶,2004年更见收敛。而首次置业者也因利率上调带来的成本增加而大规模撤出市场,2004年首次置业人数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最少的年份,这批人购买住房的贷款在抵押贷款总额中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49%下降到28%。

从增加房源方面看,英国政府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通过政策鼓励增加住房建造。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凯特·巴克于去年3月初提交报告建议,为满足需求和抑制房价,每年必须再多建造7万所住房。根据他的建议,财政大臣布朗在2004~2005年度的财政报告中宣布,政府将建立房地产投资基金,并对这种投资予以免税,使零散投资者更容易投资房地产开发。二是对城市改造中夷旧建新给予政策扶持。在这方面,政府拿出更多公共土地用于房屋建筑,并增加对废旧建筑进行除旧布新的贷款。

英国政府于去年底通过了《住房法》,就如何确保建造足够的低收入群体买得起的“社会性”住房、创建更加公平和良好的住房市场,以及加快实现政府关于2010年“体面”住房目标等作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定。同时政府还于今年2月份公布了督促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可获得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的讨论文件。分析认为,如果当前英国政府的住房政策和法规得以顺利实施,可以预见,今后数年内,英国将出现一个25年来房屋建造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建房高潮。

此外,政府部门对用于住房建设的公有地皮从批准到开工的时间都有严格规定,以防地皮被搁置或挪作他用。政府监管部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人为扭曲市场正常运作和哄抬价格的现象发生。

二、美国:靠联邦基金利率调控房价

美国对住房价格的调控主要是依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调节联邦基金利率来实现的。

联邦基金利率变化对美国住房市场影响显著,最近几年的情况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征。为尽快摆脱周期性衰退和期性“9·11事件”对经济的影响,美联储从2001年初开始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1%这一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长达1年之久。随之而来的是,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不断下降。根据美国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公布的报告,美国人最常用的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的平均水平前年和去年分别为5.83%和5.84%,是1971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罕见的低利率大大刺激了人们的购房热情,美国住房销售量前年和去年连创历史新高。住房市场持续繁荣促使住房价格不断上涨。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的新房销售中间价今年2月涨至创纪录的高位;旧房销售中间价2001年至2003年间上涨了15%,今年2月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1%。房价持续上涨引起舆论关注,有人担心房价上涨已开始脱离经济环境的基本面,进入泡沫化增长阶段。但业内分析人士眼下对美国住房市场泡沫化危险并不特别担心,他们相信,由于经济稳定增长,美联储今后一个时期内将继续采取提息行动,住房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势必因此受到抑制。

美联储去年6月开始至今连续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也逐渐呈现上升态势。30年期利率现已连续7周上升,并已升至8个月来的最高点。其他种类抵押贷款利率也有不同程度上升。从销售量和价格来看,利率上升目前还没有对住房市场产生降温作用。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利率目前仍处于相对低水平,人们纷纷赶在利率进一步提高之前购买房屋。在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降温效果就会变得比较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今后一个时期内不仅将继续提高利率,而且有可能加快提息的步伐。考虑到利率上升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分析人士预计今年美国的住房销售量将低于去年,供求关系逐渐趋向平衡,住房市场将走出“白热化”阶段。

三、新加坡:住房政府分配为主,市场出售为辅

国土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的新加坡是市场经济国家,但在住房建设与分配上却并不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而是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政府分配为主,市场出售为辅。

新加坡民用住宅房地产市场主要由组屋和商品房两部分组成。组屋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建设并实行有偿提供,价格由政府统一规定;包括高级公寓和私人住宅在内的商品房则由私人投资建设,按市场价格出售。截至2003年底,新加坡政府在40多年的时间里共建成组屋96.8万余套,全国约84%的人口居住在组屋中。组屋的投资、建设和分配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统一负责。房屋建成后,该局以公民的收入水平为标准,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分配。符合政府配房条件的住户一律排队轮候政府分配住房,低收入者可以享受廉价租房待遇,中等收入者可以享受廉价购房待遇。一般来说,新加坡公民结婚后即可到建屋发展局申请购房,两年内便能拥有一套组屋。随着政府兴建组屋的数量不断增加,住房供求矛盾渐趋缓解。但对于那些地段较好、交通便利的现房,购房者仍趋之若鹜。2004年1月就曾出现近4000人熬夜排队领号抢购1700余套组屋的情形。除直接购买现房外,建屋发展局还将未来半年内计划开工兴建组屋的详细资料向社会公布,让申请者预购,并根据预购结果调整建房计划,一些预购率不高的项目可能被取消。

组屋按地段、面积不同,价格从15万新加坡元(约合75万元人民币)到25万新元不等。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可以向建屋发展局申请优惠按揭贷款,而中央公积金则是新加坡人购房的主要资金来源。新加坡自1955年开始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由员工和雇主每月按一定比例交纳。新加坡人在购买组屋时,公积金可以用来支付购房的首付款,也可以用于支付“月供”。此外,政府还以各种形式向公民提供大量的住房补贴,从而使组屋价格保持在一般新加坡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新加坡政府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建屋发展局可无偿得到政府划拨的土地,而私人房地产开发商则必须通过土地批租,有偿获得土地使用权。政府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为了防止房地产开发商的炒作,新加坡政府还制定了细致和周全的法律法规,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严格监控。例如,建屋发展局的政策定位是“以自住为主”,对居民购买组屋的次数作出严格限定;居民购买组屋后一定年限内不得整房出租,仅允许房主与租户合住;组屋在购买后5年之内不得转让,也不能用于商业性经营,否则将受到法律严惩;新加坡公民购买商品房后如不愿退回已购组屋,就必须继续在组屋居住,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此外,新加坡已开始征收房产税。按照规定,业主出售购买不足一年的房屋,要缴纳高额房产税。这对平抑商品房价、杜绝“炒房”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墨西哥:住房政策向低收入阶层倾斜

鉴于墨西哥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中低收入人口的住房问题已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与此同时,多数开发商选择建造面向社会中上阶层的高价豪华住宅,使得社会福利房的开发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墨西哥政府最近采取了向低收入阶层倾斜的住房政策。

今年初,为抑制高档住宅的开发,墨西哥政府上调了此类住宅土地使用许可申请费和抵押贷款利率,控制贷款规模,同时提高产权评估等行政收费和税收标准。此外,银行和全国性抵押贷款机构也根据房屋预定售价规定阶梯式贷款利率,房价和利率成正比,以减少高价房的开发。

与此同时,墨政府还通过全国劳动者住房基金机构推动低价房的建设。对于每套房价在15.5万比索(1美元约合11比索)以下的房地产项目,该机构可以低于市场利率两个百分点的利率为开发商提供贷款;中央政府和各州政府降低甚至免除其获得土地使用许可的费用,同时由政府拨款在项目周围兴建道路、学校及医疗机构等配套设施。为了防止投机商炒房,政府规定只有在全国劳动者住房基金机构注册的正式职工才可以申请购买此类房屋,同时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该机构社会联络部主任比森特·罗德里格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墨西哥宪法规定雇主必须在全国劳动者住房基金机构为雇员设立住房基金账户,并每月缴纳相当于雇员工资5%的住房补贴,因此他们可掌握全国80%的住房需求动向。全国劳动者住房基金机构依据各城市申请购房贷款的数量向开发商传递市场需求的信号,引导他们到供不应求的区域投资。同时新开发项目和二手房必须依法在该机构进行评估和验收注册,从而成为该机构房源的正式供应方。为了防止出现囤积居奇、哄抬房价的情况,该机构采取了限制最高空房率、设定最高房价以及提供官方参考房价等措施,确保住房价格如实反映市场供需状况。

近4年,建筑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开发成本上升,房价也随之上调,但雇主为雇员提供的住房补贴占工资的比例仍然停留在10年前的水平,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购买能力。墨西哥政府已考虑把该比例提高至6%。此外,墨政府除了要求对在全国劳动者住房基金机构注册的职工实行低利率购房贷款政策外,对超低收入阶层还实行梯级利率制度,即在一定收入水平线以下,购房贷款利率随收入减少而降低,从而减轻还贷负担。

另外,任何新开发楼盘和二手房在上市前,必须经过国有联邦抵押贷款公司授权的商品房和经济房价值网上评估系统评估房屋的“参考价值”,评估参数包括地理位置、配套设施、破损率等,这么做可让购房者对欲购买的房屋的真正价值有正确了解,防止房价虚高。

五、西班牙:要建微小户型的政府保护房

不久前,西班牙住房大臣特鲁希略提出一项建设建筑面积为25到30平方米的微小户型政府保护房计划,以解决无房青年和外国移民的住宅问题。

特鲁希略说,这种住房面积虽然小,但具备厨房和卫生间,还有公用的洗衣间和储藏室等。另外,也可以根据情况两套合并,变成两室住宅。目前,首都马德里也有部分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特鲁希略的这一计划遭到最大的反对党人民党,以及工会、青年组织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反对,他们认为这种住房缺乏尊严。特鲁希略反驳说,尊严不是用平方米数来计算的,一些收入比较高的北欧国家都是用政府提供小户型住宅来解决住房问题的。西班牙人均国民收入在欧元区国家中比较低,完全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

多年来,西班牙政府向收入比较低的居民提供廉价的政府保护房,并规定每套住房面积不得小于90平方米。但从1997年开始,政府保护房竣工面积锐减,因为房地产商不愿意承建利润比较低的政府保护房,而去大量建设商品房。西班牙商品房的价格从1997年到2004年共上涨了150%,今年预计将上升13%。1997年到2004年,西班牙共建成65万套商品房,而只建成了5万套政府保护房和8000多套政府保护的出租房。因此,特鲁希略建议修改现行关于政府保护房的法律规定,为此政府将花费58万欧元进行可行性研究。

西班牙是欧洲建造住房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西班牙共有2000万套住房,平均每两个人一套住房,许多人都有两套以上住房。西班牙是欧洲私人拥有住房率最高的国家,私人住房拥有率为90%,只有10%的人租房住。而其他欧洲国家私人拥有住房率一般都在40%到50%之间。据西班牙住房部公布的材料,1989年到2002年间,荷兰租房率为60%,德国为50%,英国、奥地利、瑞典、卢森堡、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和丹麦等国租房率均为40%。

西班牙青年人结婚后一般都不再与父母住在一起,而是自己买房或者租房住。因此,西班牙青年人一般来说永远都处于缺房状态,这一直是政府头疼的问题。此外,西班牙全国共有300万外国移民,其中的合法移民也可以得到政府保护房待遇。萨帕特罗工人社会党政府在去年大选时曾经许诺要解决年轻人缺房问题。住房大臣特鲁希略提出的建设微小户型住房的计划就是为了兑现大选诺言。

六、法国:租房者远多于买房者

法国平均房价自1999年以来已上涨43%,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不绝于耳。社会普遍认为,法国一些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或多或少存在泡沫,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房贷利率过低。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法国房贷利率近年来不断降低,今年2月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其15年期房贷年利率仅为3.6%。在低房贷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双重作用下,法国人纷纷投资房地产,导致房价一路上扬。

法国央行法兰西银行日前就房地产业现状作出评论:如果房价以目前的速度增长,未来几年房地产市场因投机而形成泡沫的概率很大。有人认为,法国房价是被投资者和销售商人为拉高的,其价格可能高出实际价值一倍,如果任由房价飙升,房市一旦崩盘将对国民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正是看到房地产泡沫破碎的危险性,自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呼吁抑制房价。

法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帕斯卡尔·布朗凯说,5年来,法国房价涨幅为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率的5倍,这种状况不可能长期存在。他说,法国人口继续老龄化,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将越来越小,这将进一步遏制房价上涨。对于房地产价格是否会在近期回落,法国经济界仍存在争议。一些房地产交易商认为房价不仅不会回落,近期还将稳步上升,并就此提出四大论据:法国房市需求仍然旺盛;房屋投机商减少保证了房价的稳定;买房者大多是住户或长期投资者;房贷利率较低且近期内不会大幅度提高。

分析人士认为,低房贷利率是房价维持高位的主要因素之一。鉴于欧盟总体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央行近期不可能提高指导利率,法国房贷利率也将处于稳定状态。由于银行存款无利可图,法国股市也缺乏吸引力,稍有积蓄的人都把资金投在房地产市场。有专家指出,要想有效控制房价上涨,房贷年利率至少要升至6%。

分析人士说,法国房地产业需要银行加息以挤掉泡沫,但由于受欧洲央行指导利率掣肘,法国银行目前很难有所作为。就欧洲央行而言,它也因欧盟各成员国房地产业状况各不相同而左右为难。法国房价猛涨需要加息,而德国却因房市低迷需要降息,欧洲央行只能保持利率基本不变。

分析人士认为,法国房地产业“底盘”较小,2004年全国出售新房仅为11万套。即使泡沫破碎,也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致命打击。此外,由于法国政府长期推行廉租房和租房补贴制度,房屋租赁远大于房屋买卖,无房户不用买房照样可以住上舒适的住宅。

2005年4月25日

(本文根据新华每日电讯文章改编)

深刻汲取世界各国房地产泡沫的前车之鉴

向东

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事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破裂,由于其经济基础和金融体系较好,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另一类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房地产泡沫破裂,由于其经济基础和金融体系欠佳,对日本和相关各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西方国家经济受房地产泡沫影响远比股市泡沫大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挪威)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房价分别下降了27.3%和28.5%(从高点到谷底),持续时间分别为19个季度和16个季度。70年代和80年代主要工业国家股市泡沫破裂,导致股票价格分别下降了49.5%和47.6%,持续时间都达到了10个季度。而且,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以前,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于建筑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5%和10.4%,但破裂以后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6.5%和32.7%,GDP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前后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4%和0.8%。股市泡沫破裂对经济的影响不如房地产泡沫破裂那么大,股市泡沫破裂前后,私人消费仅有轻微的下降,从57.4%下降至55.2%,私人在建筑上的固定投资由7.7%变为下降1.4%,GDP年均增长率由4%下降至2.6%。英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受利率相对较低和房地产需求上升的影响,英国自1950年以来,已出现过3次房地产泡沫:1970年至1975年,1974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泡沫破裂;1977年至1981年,1980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泡沫破裂;1988年至1990年,1989年第四季度房地产泡沫破裂。

不过,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工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是被动的,前两次泡沫破裂主要是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导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泡沫破裂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危机。第三次泡沫破裂也有着国际经济环境不佳的背景,主要是发达工业国家中央银行在面临着经济危机和通胀大幅上升时,不得已大幅提高利率,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增长稳定、通胀温和、失业率下降和利率保持相对较低水平的环境下,全球房地产进入了一个持续增长的时期。近年,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居民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在过去5年里,澳大利亚、爱尔兰、荷兰、西班牙和英国等国房地产价格增长超过了50%,形成了房地产资产的泡沫。而且,主要工业国家房地产价格具有国际化同步运动的特征,主要源于21世纪初全球经济衰退和利率同步下降至几十年历史低点这样一个结果。美国的房屋价格影响着全球房屋的价格,主要是因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引导着全球的利率,美国的房屋价格和利率水平是全球房屋价格波动的关键性因素。

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集中在大城市

2003年,美国房地产产值占GDP的比重在12%左右,占金融房地产租赁的比重超过了60%,对美国经济的意义重大。同时,房地产业对于美国金融业和家庭财富的影响也很大。2003年住房按揭贷款占GDP的比重达63.73%。2002年,房地产资产占全社会总资产的28.11%,住宅按揭贷款占全社会总负债的68.34%;房地产净资产达13.4万亿美元,占全社会总净资产的33.85%。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02年曾否认房地产泡沫的存在,但许多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房地产泡沫其实很大。理查德·福尔曼曾经指出,截至2001年,美国所有住宅的价值达12.04万亿美元,仅比美国所有交易的股票价值低3万亿美元,按揭贷款和在二级住房市场发行的债券达10.76万亿美元,是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他主要把房地产泡沫归结为美国房地产金融制度,认为房利美和房迪美两个机构的存在是房地产泡沫的主要来源,因为这两个机构自1995年至2001年购买了美国所有房地产按揭贷款的3/4,而商业银行持有的按揭贷款仅占1/4,商业银行利用出售按揭贷款所获得的资金继续放贷。

事实上,美国整体房地产泡沫并没有理查德·福尔曼所称的那么大,也不能把以房地产按揭贷款作抵押发行的证券都当作泡沫。1970年至2003年,美国房价增长率尽管也曾出现了3次上升下跌的过程,但整体波动幅度并不大。1978年、1986年和2002年3次高峰,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分别为6.21%、5.09%和5.37%,1981年和1991年的两次低谷,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分别为-4.4%和-2.15%。从2000年始,股市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导致近40年来最低的利率和低收入增长率,美国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出现了与房主收入增长率相反的趋势,房地产泡沫有所上升,房屋价格增长率在2002年达到高峰后开始回落。房地产泡沫在局部地区比较明显,如纽约、佛罗里达、加州和大华盛顿特区等地区。

从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不顾经济仍处于“松软地带”,连续3次调高基准利率达75基点,力图使利率回调至中性水平。尽管美联储没有明言,这其中不乏有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考虑。

三、日本房地产泡沫导致经济长期不振

经济的恢复性发展是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前提条件。1987年和1988年,日本经济摆脱了“石油危机”的影响后快速回升,处于高速发展和繁荣时期,企业和居民手中有大量的剩余资金。1984至1991财年,日本受薪者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78%和3.04%;1987至1989财年,企业盈利分别增长22%、23.5%和8.5%。金融体系的脆弱和宽松的金融政策是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决定因素。日本金融体系没有限制商业银行的资金最终流入股市的规定,从而为股市与房地产双重泡沫的形成开启了地狱之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央行为了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政策,1970年至1980年,日本M2加存单的月年增长率平均值为15.7%,1980年至1990年日本M2加存单的月年增长率,平均值为9.3%。日本的国民储蓄率长期以来保持较高的水平,受低利率的影响,1985年后金融机构为大量过剩的资金寻找出路,大量剩余资金不断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最后,房地产商、建筑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都利用土地担保向银行贷款,再购买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致使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最终形成了房地产不断升值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裂还与其土地价格直接相关。日本地域狭窄,可扩展余地不大,土地价格成为其房地产价格的决定性因素。1985年,东京都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1980年为100),但到了1988年就暴涨到了334.2,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其泡沫现象异常惊人。

1991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同时暴跌,房地产泡沫破裂。1985年日经指数仅12000点左右,1989年12月底已高达38182点,上升了219%;而1992年8月13日仅为15401点,较高点下跌了近60%,目前为11142点。新住宅开工数于1987财年(日本的财年从每年的4月1日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止)达到了173万单元的高点,年增长率达23.5%,但1991财年,其新宅开工数仅134万单元,较上年下降了19.4%,1991至2003财年,其年均增长率为-2.25%。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土地价格也大幅下跌。1991年第三季度末,日本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和神户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指数从291下降至71.30,商业房地产土地价格指数从525.4下降至67.8,居民房地产土地价格指数从231.5下降至79.8。日本房地产业尚未从上一轮房地产泡沫破裂中恢复过来,也就避免了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

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暴跌重创了日本金融业。除房地产商和建筑公司之外,日本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房地产行业,一些涉足房地产业较深的大企业因此纷纷倒闭。尽管房地产公司在向银行贷款时虽然基本上都有房地产作担保,但随着土地价格的不断下跌,担保的价值也不断下降,致使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大幅增长。从1992至2001财年,不良贷款累计高达74万亿日元,政府累计资助亦高达23万亿日元。除去银行自身利用利润冲销方式处置的不良贷款外,截至2001财年末,日本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35万亿日元(也有估计达43万亿日元)。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也重创了日本经济。尽管日本房地产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仅占13%左右,但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给企业和银行带来的损失,以及给消费者支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制约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着内需不足的问题。据日本内阁府的统计,1990至2003财年名义和实质GDP年(1995年日元)增长率均值分别为1.39%和1.66%,GDP缩减指数为负增长0.25%。1992至2003财年,日本受薪者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53%和-0.55%。

日本房地产泡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亚洲地区房地产泡沫(其他还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中国海南、香港和台湾地区等)的典型代表。首先,大多数亚洲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金融体系并没有得到与实体经济同步的发展,金融体系内部资金在银行、资本市场和企业之间缺乏恰当的限制,监管也比较紊乱,使股市和房地产成为相互利用的投机工具,资金在局部地区大量集中而失去控制。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还有外资大量拥入其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最终形成泡沫。其次,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局部地区相对有限,管理比较混乱。从而使土地成为房地产市场最稀缺最昂贵的商品,真实的需求往往被忽略。最后,出现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同步破裂的情况,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重大伤害,形成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直接影响了相关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几点启示

1.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都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带给经济发展的创伤。尽管轻重不一,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比股市泡沫破灭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危害更大。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危害性,未雨绸缪,早做防范。

2.房地产泡沫破灭往往对金融体系造成最大的创伤,从而伤及经济整体。针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和问题,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使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能够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3.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房地产泡沫形成和发展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集中在大城市,有的表现在局部地区。出台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和措施,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通过运用利率、财税等多种经济的调控手段,把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损害程度降到最小,确保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良性发展,而又不伤及经济全局。

2005年4月26日

(本文根据金融时报文章编写)

完善农资市场调控和管理的建议

郭玮 张顺喜

一段时期以来,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市场流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当前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农资市场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煤电油运供应偏紧、农资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市场肥价上涨以及我国农资市场发育不完善造成的。但也必须看到,农资市场调控和管理的一些政策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限价政策应进一步完善

化肥限价政策为遏止化肥价格过快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很理想,农民怨肥贵,企业喊赔本,一些地方限价肥到不了农民手中。限价政策落实不好的地方,肥价普遍超过国家限价;限价政策执行较好的地方,货源减少,最终也难以控制价格上涨。以化肥生产大省四川为例,全省生产能力300万吨,实际需求只有150万吨,但由于限价控制较严,大量化肥流向其他省份,造成省内货源紧张,价格大幅上涨。春节前后的用肥旺季,四川很多地方尿素价格都在每吨2000元以上,最高竟达每吨3000元的“天价”。

在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国家最高限价变成生产企业的基本出厂价。石油等价格上涨对化肥生产成本有一定影响,很多化肥企业都反映,国家限价使企业微利保本经营。但从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来看,去年尿素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上涨60%以上,今年1季度化肥类上市公司的业绩进一步提升,利润又有大幅增加。化肥生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以天然气为原料,大型化肥企业所使用的天然气和电都享受国家的优惠价,近两年基本没有变化,化肥价格上涨给这类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比如四川的两家大型化肥企业泸天化、川天华,每吨尿素的生产成本在1200元左右,但两家企业的尿素都是顶着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即1650元外销的,企业利润是近几年最好的。

一些生产企业绕开国家限价变相提高出厂价格。不少经销企业反映,按照国家最高限价难从化肥厂拿到货。有的生产企业销售尿素一货两票,先按国家限价结算,另向购买方收取尿素差价款;有的企业在尿素出厂价外收取加工费、运杂费或服务费等;还有的企业将化肥卖给自己下属的经销公司,经销公司在国家限价的基础上再增添经销差率和运输费等,人为增加经销环节,提高价格。

在农资价格上涨较快时,制定最高限价是必要的,但限价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市场供求的总体形势,要有利于农资的生产,有利于扩大农资供应。在供应总量不足、市场放开的情况下,限价往往难以真正落实,限价政策能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会大打折扣。

二、农资补贴政策应向农民倾斜

为保护农民利益,去年以来国家对农资生产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包括,对化肥生产实行优惠电价,对化肥铁路运输实行优惠运价,对尿素产品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50%,对国产和进口磷肥每吨定额补贴100元等。这些政策促进了化肥生产。据测算,去年每吨尿素因享受各种价格和税收优惠政策,可降低生产经营成本150~160元。但从政策执行情况看,对农资生产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给农民的好处。一方面农民购买农资的价格继续上涨,另一方面农资企业的效益大幅提升,这说明国家政策要给农民的好处很多被企业截留。

为鼓励农资生产,在税收等方面对农资企业实行优惠是必要的。但农资补贴的环节应当后移,向农民倾斜。与其他国家比,目前我国化肥的价格并不高,我国化肥的使用量也不低,但化肥施用不科学、化肥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相当突出。因此,农资补贴在转变为对农民直接补贴时,要避免使补贴政策成为鼓励农民更多施用化肥的政策,要把化肥补贴的政策重点放到鼓励农民科学用肥、合理用肥上。当前的化肥补贴主要应用于推广测土施肥、平衡施肥,重点用于短缺肥种的生产和复合肥生产技术的改造。这不仅对减少化肥过度施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农民增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

三、打击假劣政策应真正扶优打劣

由于我国农资市场还不规范,一些厂家和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虚假宣传,误导农民,给农民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整顿,坚决打击假劣农资。目前参与农资检查的部门有物价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农业部门等,不少地方都存在多部门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由于不少基层执法部门经费紧张,一些地方的农资市场检查成为执法部门创收的重要途径。那些经营假劣农资的经营者,为了谋取暴利总是利用各种手段提前疏通关系,结果一些地方出现了“打真不打假”的怪事。在农资检查中,往往本地小企业的产品容易通过检查,而一些正规厂家的产品却不一定容易通过。一位大型农资经营企业负责人反映,大型农资企业产品质量普遍较高,价格也相对合理,但在市场检查中往往成为各种检查罚款的重点。一种产品要经过好几次检查,质量检查、份量检查、标识检查,稍不注意就会出现不合格产品。即使没有问题,检查结果出来之前,产品要被封存,这可能会错过农时,使企业错过销售季节。

规范农资市场,打击假劣产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一要推进农资监管工作制度化。在抓好季节性市场整顿的同时,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的行动长期化,避免“打一阵,松一季”。二要推进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尽快建立农资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各部门农资监管职责,强化监督职能,形成监管合力,坚决纠正农资监管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坚决纠正以罚代管的做法,使农资监管真正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三要把打击假劣的重点放到农资生产环节,狠抓假劣农资的源头治理。四要加快建立农资行业信用体系制度。

四、淡储政策应注意保护多方积极性

由于国家对化肥售价进行限制,在去年冬季开始的化肥销售淡季,化肥经营企业淡季储备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为解决化肥“淡储旺销”问题,国家建立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通过财政贴息对承储企业淡季储备化肥给予信贷支持。这项政策减少了企业淡季储备的风险,但由于国家淡储指标只分给20余家企业,这使不同企业在淡季储备上处在不公平的竞争之中,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支出,也不利于调动更多企业参与淡季储备。往年冬储尿素的企业几乎都有比较丰厚的利润,但今年不少企业的冬储尿素陷入亏损。

解决好化肥“淡储旺销”问题,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一方面要给企业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促进市场的平稳运行。要避免在冬储时放松价格管制,在春耕旺销季节强化价格管制,人为加大经销商的经营风险。

五、市场管理政策应更多扶强扶大

目前我国农资流通已实现经营主体多元化,但农资流通领域缺乏大型现代企业。农资市场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相互缺乏合作与联合,市场竞争力弱。化肥等的零售主要是个体承包经营或者“挂牌”销售,流通环节多,全国几十万户农资零售网点普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不利于控制农资进销渠道,质量难以保证。农资流通体系不健全是农资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

九亿农民的农资需求,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且充满吸引力的一个“大市场”。根据加入WTO有关协议,2006年我国将放开化肥分销权。届时,外国公司可以在我国建立自己的网络和分销体系。目前已有国外化肥公司委托我大学培训自己的经销队伍,为进入中国市场精心准备。为迎接国际竞争者的挑战,促进农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注意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逐步改变分散进货、分散销售的营销方式,鼓励并扶持有一定实力、合法经营的农资企业通过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农资超市等经营业态,建立统一购进、统一配送、保质销售的服务网络。大型农资企业在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促进农民增收等很多方面都大有可为,完全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带动力量。有关部门应将具备条件的农资企业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使其享受龙头企业的有关政策。

2005年5月25日

重视缓解生产资料价格向消费品价格传导压力

郭克莎

今年以来,生产资料环比价格再度上升,同比价格继续较大幅度上涨,向消费品价格传导的压力增大。对此,应加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消费价格上涨压力。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态势及其动因

今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较大幅度上涨。1~2月,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同比上升6.2%,出厂价格同比上升7.5%;其中2月份环比价格分别上升0.7和0.4个百分点,改变了前两个月环比价格回落走势。同时,影响面大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涨幅较大。1~2月,全部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10.3%,其中燃料和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化工原料类价格分别上涨12.9%、12.7%、16.2%、13.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0.6%,其中化肥、农用机油、饲料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别上涨13.9%、10.6%、10%和8.1%。许多生产资料产品价格已处于历史最高价位,对下游产品价格的传导压力进一步增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市场需求拉动的。1~2月,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87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3%。需求增长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增长速度回升。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比上年四季度回升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也加快0.3个百分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较快。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这是在上年同期增长53%的高基数上的较快增长,比上年四季度也快了0.9个百分点。三是生产资料产品出口强劲增长,进口则明显下降。据对30种主要生产资料统计,1~2月市场总需求同比增长13.7%,其中出口需求平均增长53.4%,拉动市场总需求增速提高2.25个百分点;市场总资源同比增长9.8%,其中进口资源平均下降17.7%,拉动市场总资源增速下降2.63个百分点。

由于国际油价高位运行、铁矿石大幅度涨价、煤电油运供求紧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生产资料价格还有继续上涨的态势。

二、生产资料价格向消费品价格传导的压力增大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导致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其对消费品价格的传导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潜在性传导,阻止供过于求的消费品价格下降;二是累积性传导,涨价因素为多数企业所消化,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但成本上升—价格上升的压力并没有完全消除,而是累积起来;三是直接性传导,转化为消费品价格的等比例或不等比例上涨。这三种传导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一般具有向直接性传导发展的趋势。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较大幅度上涨,已经通过以上三种形式向消费品价格传导,其中潜在性传导和累积性传导的作用较大,直接性传导的作用较小,总的趋势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

随之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向消费品价格传导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传导的比重将逐步上升。第一,从价格传导机制看,生产资料涨价向消费品价格传导的时间已经到位。研究表明,生产资料价格全部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的时间为15~20个月。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多部门价格模型》测算,如果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向工业消费品零售价格的传导顺畅,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6%,将推动2005年工业消费品价格上升6%左右,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6%;如果加上今年生产资料新涨价因素的部分传导,对居民消费价格的拉动将超过3%。第二,从经济运行过程看,企业消化生产资料涨价因素的空间已经很小。近两年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已经大幅度挤压了下游产业尤其是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根据我们最近的调研,不少相关工业行业协会认为,很多企业已没有继续消化涨价因素的能力,面对钢材等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除了承担亏损压力外,只能冒提价引起产品滞销积压的风险。如果多数企业选择了涨价行为,那么市场需求将失去约束作用,价格传导就转化为直接性传导,表现为消费品价格普遍上升。《经济日报》3月24日报道,在北京大中电器的卖场里,松下、西门子的洗衣机和冰箱已经开始涨价,其个别型号产品的价格有2%~3%的上调。而伊莱克斯、LG、新飞、美菱等品牌的个别型号也有了100元到200元的上调。在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的卖场中,包括海尔、西门子、松下等诸多品牌的冰箱和空调产品均已悄然提价。如果供过于求明显的家电产品出现涨价,其他工业消费品的涨价倾向将更加突出。

三、缓解生产资料价格传导压力的思路建议

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较多,除了0.8%左右的价格翘尾因素外,公共产品和服务项目调价,水、电、燃料等资源性价格调整,粮价及其他食品价格上升等因素,都会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如果生产资料价格较大幅度向消费品价格传导,将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因此,我们既要通过控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服务价格调整连锁影响等方面减少居民消费价格本身上涨的压力,又要重视缓解生产资料价格向消费品价格传导的压力。

第一,调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态势。只有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其向消费品价格传导的压力。要继续控制工业过快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投资和经济增速反弹,调控原材料出口增长态势,遏制生产资料市场需求过度扩张,减弱其对生产资料价格的拉动作用。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等价格上涨对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及时提出因应对策。

第二,推动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促使下游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比重,是化解生产资料涨价压力的根本出路。要以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为契机,加强产业政策、金融财税政策的导向和调控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能源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技术支撑体系,支持企业并购、联合和重组,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物耗,增强消化生产资料涨价因素的能力。

第三,促进社会消费需求扩大。我国消费品工业的产能过剩相当突出,扩大消费需求不会改变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不会支持消费品价格上升,而是有利于生产企业扩大经济规模,扩大消化生产资料涨价因素的空间。要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实施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努力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促进消费需求特别是工业消费品需求较快增长。

2005年4月1日

珍惜焦煤资源 强化焦炭管理

唐元 张军立 潘维尔

炼焦煤是世界性稀缺资源,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世界焦炭日益紧缺和我国焦炭出口在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我国焦炭生产和炼焦煤开发备受世人关注。进一步加强炼焦煤资源管理,合理有序开采炼焦煤,规范焦炭生产、流通秩序,增强焦炭行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应当予以重视。

一、基本情况

1.主焦煤资源稀缺,分布不均衡。世界炼焦煤资源十分短缺,在世界煤资源中炼焦煤资源仅占1/10。我国炼焦煤资源储量1477亿吨,约占世界的13%,主要分布在晋陕蒙地区,占全国的60.3%,其中山西约占全国的56%。在我国炼焦煤中,几大主焦煤资源非常稀缺,肥煤、焦煤和瘦煤分别只占炼焦煤资源总量的3.3%、6.1%和4.2%。

2.炼焦煤产量大,生产集中度低。2003年,我国炼焦煤原煤产量约8亿吨,精煤2.3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19%和8%,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炼焦精煤产量居全国前4位的企业集团的产量约占全国的23%,尽管比煤炭产业集中度要高(2001年我国前4家煤炭企业的集中度只有13.6%),但比正常值低约10个百分点。目前,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企业。

3.炼焦煤需求旺盛,国内消费为主。炼焦煤消费以国内为主,2003年,国内消费炼焦精煤2.3亿吨,比2002年增长约9%;出口炼焦精煤约1540万吨,只占全国炼焦精煤消费量的6.7%。国内炼焦煤消费主要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为主,约占80%,化工、机械制造等其他行业用量约占20%。

4.焦炭产销两旺,价格大幅飙升。2003年,我国焦炭产量达17775万吨,同比增长20%,约占全球焦炭产量的46%,是全球最大焦炭生产国。2003年,我国焦炭出口量1472万吨,占焦炭产量的8.28%,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56%,居世界第一。我国焦炭出口到亚洲和欧洲约各占35%,美洲约占22%。2003年国内焦炭平均价格达900元/吨,比2002年提高75%;焦炭出口平均离岸价为113.6美元/吨,比2002年上涨了61%。估计2004年我国焦炭产量已经突破2亿吨,出口1500万吨,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60%,焦炭出口平均离岸价为263美元/吨,同比增长130%。

二、存在的问题

1.炼焦能力重复建设严重。受焦炭价格高涨的影响,大量资金流向炼焦业。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00多家炼焦企业,各类焦炉2000多座,2004年机焦生产能力超过2亿吨,在建近1亿吨,2005年产能将超过3亿吨(不含土焦),并将出现供大于求格局。带来焦炭产能大幅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投资需求旺盛,地方政府在企业和地方利益的双重“压力”下,对焦炭行业管理不力,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上马。一是一些地方焦炭企业为获取局部和短期利益,不顾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纷纷扩建、新建低水平炼焦炉,盲目扩张生产规模。二是作为焦炭的主要用户,国内一些大型钢铁企业为保障原料供给、降低生产成本,以各种方式在山西等地争相建立焦炭基地。三是一些民营企业家,携大量资本进入焦化行业,许多未经审批的民营焦化项目直接上马。

2.炼焦煤乱采滥挖问题突出。受焦炭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拉动,形成了新一轮抢占资源、乱采滥挖炼焦煤的高潮。一些地方受利益驱使越权审批,默许企业跑马圈地、抢占资源,一些可供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整装煤田被随意分割肢解;一些企业违反煤矿建设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在没有精查甚至没有详查资料的情况下,采用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投资建矿,对宝贵的炼焦煤资源进行破坏性开采;开采环节中“吃肥丢瘦”、浪费资源现象突出。全国炼焦煤煤矿平均资源综合回收率在35%左右,一些小煤矿不足15%。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煤炭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滞后,不适应新形势下炼焦煤资源管理的需要。

3.炼焦煤利用率低。一是炼焦煤资源被用作非炼焦用。2003年炼焦煤原煤产量8亿吨,占总产量的近50%,而作炼焦煤用途的仅4亿吨左右,有约50%的炼焦煤资源被非炼焦用。二是土法炼焦浪费大量炼焦煤。土焦比机焦平均多消耗20%的炼焦精煤。在2003年全国焦炭产量中,土焦4555万吨,占26%,仅此一项就多消耗炼焦精煤911万吨。2004年土焦占30%左右。同时一些土焦炉不配煤,浪费了非常稀缺的主焦煤资源。三是焦炭生产企业“只焦不化”。按2003年我国土焦4555万吨算,浪费煤气约205亿立方米,约相当于西气东输工程一年的输气量,煤焦油182.2万吨,粗苯61.9万吨。山西省一年焦炭生产过程中浪费的煤气就足够山西3000万人用3年。

4.炼焦业环境污染触目惊心。在当前的焦炭生产中,大机焦只占一半,土焦占30%。土焦生产工艺落后,排放废水、废气、苯等大量污染物。煤气排向大气污染空气,“点天灯”现象到处可见;煤焦油和粗笨等排向土壤和河流,造成严重污染。山西焦化行业废气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40%,废水排放量占全省的30%,使山西成为全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另外,新上焦化项目环保失控,潜藏着污染因素。据环保部门调查,山西全省新上焦化项目违法建设问题十分严重,共抽查出105个焦化项目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违规建设项目规模达到1100多万吨。

5.焦炭出口配额管制有待改善。我国焦炭出口实施的配额管制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既避免了国内企业在焦炭出口市场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也规范了焦炭生产和流通市场。但是在出口配额分配等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主要是配额分配不合理和配额倒卖现象严重。据了解,焦炭出口配额由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分配,历史上形成了配额多分配在外贸公司、生产企业只能得到很少出口配额的状况。如2004年,生产企业配额只占总数的14%。这种分配结构的比例倒挂,使得生产焦炭的出口企业得不到足够配额,为了多出口,只能从外贸企业或从中间商手中购买配额指标,焦炭出口价格涨价利润主要被外贸企业或中间倒卖者获得,导致倒卖出口配额现象猖獗,扰乱了焦炭出口市场秩序。

三、几点建议

1.加强炼焦煤资源管理,遏制乱采滥挖。一是把炼焦煤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在国家集中搞好炼焦煤资源勘探基础上,编制统一的炼焦煤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项目审批和开发建设。对炼焦煤中的焦煤、肥煤和瘦煤三个特殊煤种,实行定点、定量保护性开采。炼焦煤资源开采审批权必须集中在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二是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竞价出售炼焦煤资源二级开采权和勘探权,形成炼焦煤资源有偿使用的良性机制。同时,根据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需要,优先保证国有优强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需求,对其新批或收购、兼并地方小煤矿的资源价款可转增国家资本金。三是坚决取缔非法开采炼焦煤矿。要严格办矿标准,依法关闭非法开采小煤矿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着力抓好重点省、重点矿区的乱挖滥采治理,如山西的河东煤田、西山煤田、霍西煤田,河北的开滦煤矿等。特别要严厉打击官员办矿等腐败行为。

2.鼓励炼焦煤生产企业重组,提高炼焦煤生产集中度。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国有大型重点煤矿通过采矿权出让、产权置换等形式兼并、改造地方中小煤矿,实现资源整合、减少矿点、扩大规模、提高装备水平,达到提高资源回收率的目的。对非国有煤炭企业,应疏堵结合,鼓励其依法进入大中型煤矿建设项目。

3.整顿小炼焦企业,强化环保执法。要继续整顿和规范小炼焦企业,依法取缔和关闭土焦炉。修改焦炭生产的有关法规,禁止“只焦不化”行为,规定“炼焦必化”。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瓦斯、废水、废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焦炭生产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严格处罚。

4.完善焦炭出口管理,增强国际竞争力。要加强焦炭出口管理,根据国际市场变化适当调整出口配额额度,科学确定焦炭出口企业名单。焦炭出口配额应更多地直接发放到出口企业,打击盗卖出口配额行为。

2005年2月18日

国际油价上涨分析及对策

陈全生 向东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振荡上升。8月30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创出每桶70.85美元的历史新高,与年初相比,涨幅达70%。油价大幅上涨,对世界经济影响已引起各国政府广泛关注。

一、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

这轮国际油价上涨,原因错综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持续好转带动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5.1%,今年将延续增长的态势,预计将达4.3%。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继续呈现复苏和增长的势头,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也持续高速增长。这为拉动原油消费和推高国际油价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全球供油和炼油产能相对不足,进一步加剧了石油市场供应的紧张。欧佩克国家油田基础设施老化,增产能力有限。一些非欧佩克国家原油产量的增幅下降,如俄罗斯上半年石油仅增产2.7%。特别是全球新增炼油能力有限,美国过去30年、欧洲过去10年没有新建炼油厂,全球炼油设施生产能力几乎饱和。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不断扩充战略石油储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球原油的需求压力。

第二,国际期货市场的投机资本推波助澜。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的“新贵”已并非石油及相关公司,而是与现货石油没有任何瓜葛、实力雄厚的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统计,期货市场上日交易量达到1.2~1.6亿桶,最高曾达到2.4亿桶,投机性购买远远高出现货市场的真实需求。投机资本的动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原油期价,并使油价走势离基本面越来越远。有专家估计,目前国际油价中投机溢价达到15~20美元。据报载,高盛和摩根士坦利两家在能源方面的交易,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还有更多私募基金,可随时调到数十亿美元进入期货市场。

第三,国际局势动荡和天灾等非经济因素增多。世界主要产油国局势动荡,沙特国王去世,伊拉克局势持续不稳,伊朗核问题浮出水面,基地组织全球恐怖活动,尼日利亚工人大罢工,委内瑞拉政局变动以及俄罗斯的尤科斯事件等等,都引起了国际原油市场的强烈反应。自然灾害也给国际原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去年飓风“伊万”袭击,今年“卡特里娜”、“丽塔”直扑墨西哥湾,占近1/3原油的生产和海上作业中断,给美国核心石油生产基地造成重大损失,而去年同期的供应紧张使油价上涨了22%。大西洋的风暴季节要到11月份才能结束,北美冬季用油高峰即将来临,油价还要经受天气和季节变换等因素的考验。

第四,美元贬值牵引油价上升。国际原油以美元标价,美元走势与油价变动有较强的关联性。欧元问世以来,美元由强转弱,尽管也曾一度走强,但比坚挺时下跌50%。美元贬值使产油国原油出口实际收入减少,这些国家希望推高油价以保持和增加收入。同时,美元贬值也提高了其他货币对原油的购买能力。有研究者分析,2001年1月至今年6月,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5美元上升到54美元,上涨的29美元中有近58%是因美元通胀和汇率变化造成的。

二、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高油价将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1.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我国工业占石油消费总量一半左右,油价上涨加大了航空运输、石油化工、水陆运输、公交及出租车、发电供热等行业的运营成本,受价格传导机制影响,还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和间接影响。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我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的巨额亏损,中石油、中石化炼油环节已亏损227亿元和280亿元。

2.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用油在我国石油消费总量中尽管只占7%左右的比例,但油价上涨不仅加大了机耕、机收、机灌、运输和渔业的运营成本,还助长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从而抵消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据重庆市北碚区200户农村住户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人均增加29元,几乎冲抵了免征农业税等政策惠农作用。

3.增加通胀压力。现在,石油不仅是优质能源,还是最重要的原材料,国际油价从能源和原材料两个角度影响和拉动国内物价。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7月原油出厂价比去年同月上涨36.2%,使得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1.2个百分点。8月份汽油出厂价格上涨32.8%,煤油价格上涨22.8%,柴油价格上涨26.4%;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3%,涨幅比7月上升0.1个百分点。

4.增加外汇支出。去年我国进口原油1.2亿吨,成品油3788万吨,石油海外资源依存度达到45.7%。专家估算,我国去年因为油价上涨而多支出了89亿美元。今年我国前7个月进口原油745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4%,进口还将继续增加,由于今年油价涨幅屡创新高,必将进一步加大外汇支出。

5.增加居民支出。今年以来,已五次调整油价,高油价给城乡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据新华社提供的数据,5月以来,广西各地液化气价格呈现较大幅度上涨,从5月的每瓶68元上涨到9月的85元,上涨幅度达25%。

有分析认为,如果国际油价每桶提高1美元,我国将多耗费46亿元。从现在油价走势看,高油价不仅将减缓我国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还将使明年GDP减少1个百分点,并对今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加大压力。

三、对国际油价走势的基本判断

油价走势既受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又受投机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使得油价的走势更为复杂。对世界油价走势的各种预测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一是继续看涨。美国一些石油分析师在油价突破每桶70美元后预测,油价还可能挺进80美元。高盛集团资深石油分析师、常务董事阿骏·摩提预测,石油价格将达到每桶105美元。美国全球财经研究公司认为,原油每桶接近100美元和汽油每加仑3.5美元上下可能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生死线,美国经济应能承受每桶原油价格再上涨20一30美元左右的冲击。欧盟官员认为,目前油价对欧元区经济影响不是很大。

二是可能回落。8月29日,商业权威机构福布斯集团主席兼总裁史蒂夫·福布斯预测说,随着投机市场泡沫破灭,石油价格将会从70美元创纪录的新高一跌到底。他甚至说,12个月之内油价将回落到每桶35~40美元。9月13日,经济学人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宾·比尤预测,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在未来两年内将呈逐渐放缓趋势,预计国际油价将会缓慢回落至每桶50美元左右。

三是高位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出警告称,欧佩克与各国际石油公司目前石油生产及炼油的投资过少,在今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难以降低高油价。美国最大期货交易商瑞富公司称,未来一段时间油价将围绕65美元的价格中枢震荡。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说,美国联手25国投放石油储备,固然可以收到短期调剂余缺之效,但解决不了石油市场的长期问题。到今年年底以前的几个月,油价将在每桶60美元以上徘徊。

我们认为,分析油价走势,要从石油的三种属性着眼。

一是石油的商品属性。其价格受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制约。最新资料表明,世界原油日供应量为8400万桶,全球日消费量为8112.8万桶,每天有近300万桶剩余原油。全球石油供求基本平衡,供给略大于需求。按照商品供求规律似很难解释目前油价上涨的原因。中东地区生产1桶原油的成本为5~10美元,我国约为10~15美元,而目前原油的价格在每桶60美元以上,价格已完全背离了价值的基本面。完全按照商品价值规律也很难解释目前的高油价现象。

二是石油的金融属性。上世纪70年代末,石油就有了“石油美元”的称谓,其已不是一般商品,已演变成一种金融衍生品种,成为金融炒家的赚钱工具。据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估计,目前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70%属投机性交易,真正的石油需求型交易只占30%。尤其是世界几个产油大国纷纷曝出可以炒作的“题材”,加之全球石油每天仅剩余300万桶,如有一个产油大国出问题,300万桶剩余量则是杯水车薪。国际炒家正是利用这些炒作题材,造成交易商的恐慌心理,一波又一波推高油价。

三是石油的政治属性。欧佩克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明显大于其经济影响力。欧佩克生产国拿高油价与消费国进行博弈,意在推高油价,其实质是国家利益层面的政治较量。在去年和今年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下,美国不但不动用石油储备平抑油价,反而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客观上对油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从全球角度看,受高油价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尽管中国进口原油仅占世界原油贸易量的6%,却占2004年世界原油贸易增量的30%,原油进口的对外依存度已达40%以上。这一届美国政府中鹰派力量占优势,视中国为潜在对手,高油价正可作为美遏制中国的一件新武器。有美国石油专家直言,控制原油价格就等于控制了中国这台世界经济发动机的“油箱”。需要特别指出,最近美国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不是因油价冲破70美元,而是因“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石油基地。另外,因美国国会干预,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未果,也说明石油所具有的政治属性。

当然,石油最本质的还是商品属性,根本上还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虽然世界石油供给基本能满足需求,但从沙特、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尼日利亚、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复杂而动荡的局势看,石油供需仅是一种脆弱的平衡。一个产油国出问题,世界石油供给链就可能出现断裂。从长期看,当世界经济因石油高价造成衰退降低石油消费,或因石油替代品出现而减少石油消费时,生产国对消费国的高油价博弈就会停止,油价将必然会下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研究国际油价走势,不仅要看其经济属性,更要看其政治属性。要从国际政治角度,分析“高油价”对谁最不利、对谁最有利,谁最有能力平抑国际油价,却又任由其飞涨,才能较好地把握油价的走势。从目前情况看,国际油价既不会马上大涨,也不会立即大跌,高油价的格局不会改变(现在纽约期货市场远期价格仍保持在60~65美元,从而对即期高油价形成重要支撑)。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将高位运行,并在50至70美元区间上下波动。

四、对策与建议

当前,高油价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我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较快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谋划,正确应对,减少高油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尽快理顺国内外油价的关系,用市场机制抑制石油需求过快增长。当前,在仍不具备一步到位条件的情况下,可加快国内石油价格调整的频率和幅度,缩短调价滞后期和价差。建立石油涨价收益的财政调节机制,对涨价收益收取特别收益税(费),一部分用于“补贴”,一部分用于我炼油企业的扩建改造。改暗补为明补,适时推出燃油税。充分利用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进口大国和产油大国的优势,争取在国际油价上的更多话语权。目前国内石油尚处于垄断经营格局,建立中国石油期货市场的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但要积极参与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利用远期合同化解和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第二,加强进口原油的统一协调,联合采购,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我国原油进口由于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没有较好地发挥集中购买的优势。应加强统一管理,联合采购,协调价格,一致对外;合理划分国别市场,加强协调,对沙特、伊朗、哈萨克斯坦等重要资源国家和敏感市场,确定一家公司为主谈判,其他公司跟进。利用国际石油大公司垂涎中国市场的意愿,制定成品油销售与石油炼制紧密挂钩的政策,引导产油国来我国设立大型炼油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合作开发保障稳定的进口油源。同时,注意舆论宣传,少说多做,甚至秘而不宣,避免引起不必要炒作。

第三,内外结合,以国内石油资源为主加快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要加快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设进度,建立政府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制度。在高油价背景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要以储备国内开发的石油资源为主,以国外进口为辅。要制定具备条件的企业必须进行商业储备的规定。同时,鼓励沿海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建立地方石油储备。储油于企业,储油于地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和石油的稳定供应。此外,还要加快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立法进程。

第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和利用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减少石油消耗所占比重,积极开发各种替代能源。现在世界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且价格为汽油的一半,我国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和部分电厂可以烧油为主转向以天然气为主。同时,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如稠油、沥青、焦油砂、油页岩和煤层气等。制定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财税政策,促进能源结构多样化。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实行财政补贴,在全社会大兴节约之风,加快建设节油型社会。

第五,学习美欧、日本经验,提高抵御高油价风险的能力。如美国国会通过各种法案,如高速公路实行限速,白天限制用电时间,提高汽车用油效率,对采用风能或太阳能其他能源的公司免税,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等。日本所需石油的99%依靠进口,但其经济受油价上涨影响却较轻,主要原因之一是采取有效节约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比经合组织成员国水平高出一倍。我国企业尚缺乏对石油等能源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和经验,要认真学习美国、日本抵御高油价冲击的经验,避免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

2005年10月9日

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李萌

钢铁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金属原材料,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目前,随着经济运行周期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钢铁行业正经受严峻的考验,急需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钢铁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涨。2004年钢铁行业曾是我国工业增加值统计中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05年一季度,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市场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年初为125.21点,3月末达到最高值138.33点。但4月份以来钢价持续下滑,9月份已经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9月末,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12.46点,比3月末下跌了18.7%,占钢材品种大头的普通螺纹钢吨价已经跌至3000元以下,接近钢厂成本。中板、热扎薄板、冷扎薄板降幅接近30%。10月份,钢材价格进一步下降,流通环节钢材价格环比下降6.90%,每吨下降314元。原材料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9月末至10月末,普碳坯(钢坯)、生铁、废钢、铁精粉价格分别下降了70~120元/吨、50~80元/吨、80~100元/吨、20~30元/吨,预计后市国内钢材价格将继续走低。与此同时,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在不断缩小。今年国际海运铁矿石贸易公开价上涨71.5%和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煤电、运输市场价格持续坚挺,国内钢厂成本呈上升态势。预计今年全行业生产成本在去年上升47%的基础上,还将上涨15%左右。近期,花旗等机构预测钢价继续下跌的话,我国钢铁业有可能出现“硬着陆”,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应当说,一些钢铁产品价位下降,是对前一段时间非理性上涨的一种合理回归。但由于2004年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相比较而言波动范围较大,给人一种大起大落的感觉,这种大起大落实际上反映了钢铁行业隐藏着的结构性矛盾到了非常突出的境地。

第一,既存在总体产能过剩,又存在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2004年到2005年初出现了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热的局面,钢材价格一路高涨,促使钢材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增加钢材供应,而且这些企业主要生产以线材、螺纹钢为代表的低端产品。2005年1~9月长材生产量已达13782.2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270.09万吨,占钢材产量的51%。随着宏观调控各项措施逐步到位,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热的形势得到了控制,抑制了建筑类钢材市场需求不正常的增长,钢铁产品的需求降低。但钢铁企业由于固定投资回收的问题,有一个滞后的调整过程,目前产量增长依然比较多地超过了需求增长。1~9月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733亿元,同比增长28.1%(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2个百分点);钢材产量26881.94万吨,增长了26.34%;而表观消费量只有27302万吨(含重复材),增长不到20%,造成供求失衡和资源浪费。1~9月钢铁协会重点统计的会员企业钢材库存已经由年初的359万吨上升至509万吨,上升41.7%,其中线材增长了55.9%。

从产能上看,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是先进产能与落后产能并存。先进产能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落后产能则严重过剩,造成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当前,全行业能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差的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其中,300立方米及以下的小高炉产能约1亿吨,30吨以下的小转炉、小电炉产能约8000万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钢铁行业的总体竞争力已经成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大任务。

第二,中小钢铁企业多,产业集中度低。目前,中国大概有800多家钢铁企业,去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72亿吨,其中15家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5%。而美、德等国家前五名的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90%,日本的前六大钢铁企业的产量就占据了日本全国产量的90%,韩国仅浦项一家钢铁企业就占了国内钢产量的65%以上,欧盟前六大钢铁企业市场集中度为74%。相对于国外钢厂的高集中度,国内近十年的行业集中度却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目前以排名前五位的钢厂为统计指标的钢铁行业集中度仅为20%左右。2005年1~9月份,重点大中型企业(钢铁协会会员企业)钢、铁、材产量占全国产量81.3%,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在今年1~9月增加的产量中,粗钢和生铁增产的1/3以上、钢材增产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小企业。钢铁行业集中度持续下降,加剧了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制约了钢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环境污染和市场混乱,也使得行业自律、调控市场能力减弱。这是造成价格大起大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流通秩序混乱,缺乏规范的价格形成机制。目前绝大多数钢铁企业的产品流通方式为经销商销售模式,即中间商通过买断钢铁企业产品所有权,再进行转手。但是,现在全国从事钢材贸易的流通贸易企业已经超过3万家,渠道环节与层次过多,价格很难有效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此外,一些钢铁企业不通过经销商,以自身产品直接与终端市场的需求“接轨”。这些情况加剧了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钢铁企业之间的流通利益冲突,也导致流通渠道中竞争秩序、流通秩序混乱,价格失控。

第四,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使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预期。我国是铁矿石的进口大国。2004年我国进口铁矿石2.08亿吨,同比增长40.49%,进口金额同比上涨了161.77%。2005年前3个季度,我国已经进口铁矿石1.98亿吨,即将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占了国际铁矿石贸易市场的1/3左右。与此同时,铁矿石的国际价格不断上扬,从2003年的每吨32.79美元到2004年的61.1美元,上涨幅度达到86.34%,今年初铁矿石价格再度上涨71.5%。目前,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即将进行。铁矿石价格的不确定性上涨直接影响我国的钢铁生产成本和企业利润,长此以往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加快钢铁行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一些企业陷入了困境,行业内部采取限产稳价等措施,力图缓解供求关系,但这只是权益之计,而且以钢铁行业现有的分散状况,这些措施能否得到贯彻也值得怀疑。因此,必须充分利用钢材价格下跌的时机,加快钢铁行业战略性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推动企业重组,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路子,打造具有较高竞争能力的钢铁业。这是长久之计。

第一,加大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提高钢材质量。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在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却不合理,一方面,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甚至需要大量进口;另一方面,许多长线产品却出现过剩,而且产品质量也不高。因此,必须在控制总量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在产品结构上,要在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提高普通钢材产品质量两方面下功夫,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重点淘汰落后的叠轧薄板、热轧硅钢片和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抑制窄带钢、螺纹钢及线材产品产能的扩张;发展高端板带材和高效钢材,产品品种应以热轧板、冷轧板、不锈钢板、镀层板、冷轧硅钢片、宽厚板、高速铁路用钢以及满足机械、军工、汽车等行业需要的特殊钢材为主。在建筑行业要推广使用三级及以上高效螺纹钢。在技术结构上,要向减少工序和工序紧凑化、一体化、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创新,对企业科研提供资金支持,研发发展高端产品,大力发展循环技术、节能和环保技术。

第二,推动企业重组:加快发展大企业集团,限制中小企业发展,提高钢铁企业和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对产品结构升级造成不利影响,对价格的大起大落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不利于提高钢铁行业在国际上的谈判能力。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推动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壮大企业规模是提高行业集中度较为有效的方式。可以借鉴以前的重组经验,例如宝钢就是将上海市冶金系统的钢铁企业进行整合重组,通过上市集资100亿元来改造原有的上海冶金企业,最后形成产权集中的新宝钢集团。再如近期鞍钢和本钢的联合,大连钢铁与抚顺钢铁的联合,都是把实力相当的大型钢材联合成集团的形式,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另一方面,应当采用一定措施,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禁止对耗能水平高的企业的审批,减少对中小钢铁企业的贷款,限制中小型钢铁企业的建立,提高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第三,调整空间布局:促进钢铁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地区集中。根据我国资源条件,从宏观上来看,考虑钢铁工业布局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一是充足的水资源。二是低价便捷的交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水运条件,降低能源、铁矿石和产成品的运输成本。三是接近庞大的消费市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两大产能重点区域:一是以宝钢、武钢为龙头的长三角与长江下游沿线地区,一是以鞍钢、本钢和首钢等为龙头的环渤海与华北地区。要以这两大区域为重点,扬长避短,优化钢铁资源配置和生产能力布局。华北平原由于严重的水资源不足,不宜再扩大产能。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区内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区域内进一步向环渤海地区集中。华东地区钢材产销都是全国第一大地区,2004年产量为10295万吨,占全国的35.29%;消费量达8345万吨,占全国的40.63%。特别是长三角外围以及长江下游沿线地区,水资源丰富,有长江黄金水运通道,又是钢材的主要消费区,应成为我国钢铁行业生产力布局的首选地区,特别是新增优质钢材产能应重点在这个地区布局。

第四,加强钢铁行业的国际合作:建立稳定原料基地,增加在国际钢铁行业中的话语权。针对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的不利情况,我国应当加强本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与其他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国家之间的合作。要建立联合购买和谈判机制,发挥钢铁企业协会的功能,组织国内主要企业共同参与铁矿石价格的国际谈判,防止竞相抬价、恶性竞争,维护本国钢铁企业的利益。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铁矿石的合作勘查开发工作,加强与西亚、南美、非洲等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的合作,建立一批国外供矿基地,在国际矿产资源竞争中尽快占有一定份额。

第五,研究开办钢材期货:建立规范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钢铁行业调整结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和钢材消费大国,建立竞争有序的钢材市场秩序,对稳定钢材价格、保证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面对钢材流通秩序比较混乱的情况,如何规范市场,发现价格,引导结构调整,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推出钢材期货。按照交易所确定的交割等级标准,选择适合的品种作为合约标的,并选择国有大中型钢厂的著名品牌产品进行交割,可以引导生产企业改进工艺、提高钢铁产品质量,也可以限制小钢厂的低质量线材生产,落实“关小、汰劣、限长”的调控措施。同时,还可以利用钢材期货的发现价格功能,形成一个充分反映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改善当前的市场流通秩序。

2005年12月2日

“十一五”时期投资形势估量及政府投资战略

张昌彩

一、“十一五”时期投资形势预测与判断

1.投资总量的基本估计。由充足的资金供给和旺盛的投资需求所决定,“十一五”期间我国投资规模仍将保持在高位。但由于经济周期规律的影响(我国历次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表明,上升阶段往往只有一二年的时间,到达回升期后就很快冲向高点,紧接着就转为下行阶段),与“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平均投资增长速度将可能有所下降,投资完成额增长将快于GDP增长,资本形成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或略有下降。

假定“十一五”期间GDP平均增速为7.8%,则“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将达到404600亿元(2004年价,下同),平均每年8092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为6.5%(具体数据见附表)。根据2001~2004年的统计数据,如果2006~2010年CPI保持在2%左右,估计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保持在3%左右,则“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形成名义年均增速将在9.5%左右。若“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固定资产形成增速之差保持在“十五”期间的水平(即平均为4个百分点),则“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年均增速将在13.5%左右。这是根据过去长期走势用回归模型分析推测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作用,特别是经济周期规律的作用,但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将可能会大大高于此。

2.投资结构的变动趋势。从投资产业结构变动来看,“十一五”时期,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仍将继续提高,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会相对下降较多,第一产业略有下降。预计2010年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2.60∶44.76∶52.64。

从投资地区结构变动来看,“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投资比重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中部地区投资比重也会有所上升,而西部地区将会有所下降。预计到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投资比例为61.0∶24.8∶14.2。

从投资所有制结构变动来看,“十一五”时期,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将因民营投资更为快速的增长而使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民营投资的比重将继续上升。预计到2010年,国有投资、民营投资与外商投资的比例为31.5∶60.9∶7.6。

二、“十一五”时期投资调控的基本思路“十一五”期间,政府对投资的调控要有新的思路,应建立新的调控方式。其基本特征是,总量上不直接以投资率、投资增长速度为调控目标,结构上不直接调控各行业的比例和发展速度,转而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建立一个新的控制框架。其主要指标包括:物价水平,金融安全,储蓄与投资的平衡,城乡发展规划,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劳动者权益保障等。这些指标实际上构成了投资调控方向的中间变量,其中大多数是可直接定义的(如对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标准国家有一系列规定),可操作性较强。这些中间变量的整体形成了一个调控框架、一个新的“鸟笼子”。从投资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只要这些指标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物价平稳,环境和生态保护到位,城乡发展规划得以执行,职工生产安全有相应的保障,即使投资增长快一点,某个行业或地区发展突出一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按照新的调控方式,对投资规模等传统指标就不必盯得那么紧,不必去刻意调控速度,也不必去刻意追求投资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间的比例关系(实际上也做不到),而可以顺其自然,让投资在新的“鸟笼子”中“尽情翱翔”。

在这一调控过程中,政府应主要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其具体途径是通过设立一系列功能性的政策和制度,着力规范政府与企业行为,消除市场进入壁垒,创建公平竞争的环境,为市场和企业提供一个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和平台。政府可以采取向非政府投资进行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研发费委托等方式,引导和激励社会投资投向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部门和部分准公共产品领域。要加强和改进投资信息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类投资信息,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此外,“十一五”期间,要将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平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自“九五”以来,有一个现象值得决策部门进一步关注,即国内储蓄一直大于投资。这意味着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搞资本输出,而且输出规模有逐年加大的趋势,2004年竟高达3517亿元之多。这个数字比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和海南五省区2004年的GDP总和还多,比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和也多。面对我国的巨大就业压力和投资需求,在消费投资关系调整方面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转变储蓄大于投资的局面,争取实现储蓄向国内投资的充分转化,变资本输出为国内投资。为此,“十一五”时期要从两个方面着力深化融资体制机制的改革。一是大力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规范股市和债市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二是加速银行体制的改革。

三、“十一五”时期政府投资战略

当前,我国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因其特殊性质,其作用却十分显著,是政府对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进行调控的最重要渠道之一。为此,“十一五”期间制订正确的政府投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战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十一五”时期政府投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战略目标:一是通过政府投资向农村、不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的倾斜,促进公众在享受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上的公平;二是通过调整重点投资领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通过政府投资高效地引导和调控全社会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效益。

2.战略重点。“十一五”时期政府投资的战略重点主要在以下三大类领域。

第一类:成熟市场体制下需要政府重点投资且长期投入不足的领域,即外部性明显的部分公共产品领域,包括生态环境、防(减、救)灾、公共卫生、社会福利、重大基础科研、基础教育等。

第二类:政府和市场投资分工受市场发育水平影响较大且目前薄弱的准公共产品领域,包括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尖端科技、个别大型基础设施(如南水北调工程)等。这些领域在“十一五”甚至今后相当长时期都需要政府以某种方式重点投入。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在这一领域投资比重可以逐步降低,非政府投资比重逐步提高。

第三类:从社会制度属性出发,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投资应该更多关注和倾斜的领域,包括农村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城市低收入者住宅投资等。

中央政府投资领域应为更多地体现稳定和分配职能且受益范围为全国性和区域性(跨省级行政区)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部分需要全国统一行动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如“三北防护林”建设、大气和流域水污染防治、全国性交通骨干路网建设等。

3.国企投资是政府投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国有企业投资纳入到政府投资战略。“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投资要继续推行“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方针,加强准公共产品领域和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国防实力的领域。其投资结构应体现政府投资的职能和政府结构调整的意图,投资重点除控制力要求外,应当向科教文卫等社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发展、中西部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倾斜。同时,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改变目前国家投资、企业所有的现象,变国有企业“企业化”为国有企业“国有化”,使国企真正体现国家所有、全民所有的本质,为社会投资的结构调整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4.深化改革是落实政府投资战略的关键。“十一五”时期,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是,完善政府投资决策过程的民主化机制,加强对政府投资结果的检验和建立问责制。

(1)建立“分权问责”机制,改变政府投资管理“有权少责”的现状。一是向公众和人大分离部分决策权,提高投资决策特别是项目决策的民主化水平。要强化人大对投资决策的作用;实行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分离;实施项目决策听证。二是建立重点项目后评价制度。三是建立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2)强化政府投资的资金管理。一是适度集中财政性资金的分配权,逐步取消目前由行业主管部门使用的专项建设基金,整合财政资金对长期政府投入不足的公共产品领域进行相对集中的投入。二是建立政府投资资金来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中央预算内资金增长中应有相对稳定的比例用于扩大政府投资,以满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府投资资金的需求。三是进一步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适度集中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权与资金的使用分配权。

2005年10月31日

(本文根据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提供的课题报告编写)Do a Solid Work in the Fields of“Agriculture Sector,Rural Areas and Farmers”

注释

[1]此文获得国务院研究室2005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此文获得国务院研究室2005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3]此文获得国务院研究室2005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4]此文获得国务院研究室2005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