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饭,妈妈怎么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用孩子的思维、语言与其进行沟通

名言点灯

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如果你想让他人对你产生兴趣,你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

戴尔·卡耐基〔美国〕

沟通是信息、思想与情感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有效的沟通会促进父母与孩子相互理解,有利于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的营造。鲁迅先生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一味蛮管,就大碍孩子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常说“三岁一代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使得代沟的存在无法避免。而沟通就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梁,可以帮助父母跨越鸿沟,与孩子平等地交流。

很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不听话,一直希望孩子可以听话懂事。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听父母的话,而是因为父母没有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共同语言与话题,谈话也就难以继续。因此,要想让孩子听话,父母就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思维方式与语言习惯去沟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认同感,从而帮助父母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让孩子乐于听话。

同理,面对不吃饭的孩子,父母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与语言来沟通,以便于孩子接受。但是实际上很多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往往会过多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交流模式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要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来沟通对于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例一析 用故事吸引孩子

立立有段时间很挑食,不爱吃青菜,也不爱吃肉,即使是他之前很喜欢的菜也几乎一口不吃。看着立立的身体一天天瘦下来,妈妈很着急,但是不论做什么菜,变换什么花样,立立还是只吃米饭。在征询了其他妈妈的意见后,立立妈妈决定利用故事来吸引孩子。于是,在一天晚餐前,立立妈妈就把点读笔的任我贴贴纸,贴在了立立的肚子上,用手指一点,立立的“肚子”就发出了声音:“青菜、肉肉,快进来陪我玩啊。”立立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奇怪地看着自己的肚子。立立妈妈说:“米饭在你肚子里很寂寞啊,快让青菜和肉到你肚子里吧,那样米饭就不寂寞了,它们也可以一起玩游戏了。”立立听到妈妈这么说,麻利地吃了几口菜,又夹了几块肉。后来,立立不吃青菜和肉的问题就解决了。

孩子是充满好奇心与想象力的,他们对各种童话故事也情有独钟。案例中的妈妈用立立感兴趣的故事来与立立交流,自然就很容易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氛围,便于立立接受妈妈的说法,并积极主动地去实施。试想一下,如果立立妈妈没有讲故事,而是强迫立立进食,那么很可能就会事与愿违,无法达到目的。

沟通交流要讲究策略与方法,尤其是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既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又要考虑孩子对于父母所说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父母劳心劳力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还会落得孩子的埋怨。因此,用孩子的思维去分析、用孩子感兴趣的语言去交流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

考虑孩子的视觉感受

壮壮3岁,不爱吃蔬菜,看起来也比一般的同龄人瘦弱。虽然壮壮妈妈多次强调蔬菜中蕴含多种营养,不吃蔬菜会导致营养不良等,但是壮壮依旧我行我素,餐桌上的蔬菜一口都不吃。后来,壮壮妈妈就去请教营养师,营养师说:“小孩子对食物的外观要求是很高的,如果食物看起来不好看,就会降低孩子的食欲,甚至会让他们产生厌恶情绪,因此,可以先将蔬菜融入某些菜式中,看看孩子的接受程度。”于是,壮壮妈妈按照营养师的建议,利用大米、胡萝卜丁、玉米粒、青椒丁、蘑菇丁制作了一道“五彩炒米饭”,壮壮看到这个饭吃了一大碗。后来,壮壮妈妈还做了多种口味的“什锦蔬菜沙拉”,炒肉时也会配一些蔬菜,煮面条会放入豆芽、白菜丝等。渐渐地,壮壮的营养跟上了,也不再厌烦吃蔬菜了。

第一印象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很重要,我们常常会根据第一印象对别人有一个主观的认识与评价,而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看到菜的第一眼就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是否吃,并单纯地认为不好看的食物就不好吃,这也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表现。仅凭妈妈的一面之词,孩子是很难改变自己的看法的。因此,将饭菜做得好看,取悦孩子的眼睛,自然也就会让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倍增。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进行沟通,有助于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理解孩子的行为。也许孩子的很多行为在父母眼中都是可笑的,但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他们却是坚定不移地相信的,比如有些孩子坚信圣诞节前夕把袜子放在床头,第二天早上就会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让孩子保持童真,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亲子关系的升华。

给妈妈的话

当孩子不吃饭时,妈妈与孩子的沟通经常会“无解”,孩子不明白妈妈在说什么,妈妈也没有弄明白孩子要表达什么,最后很可能是不欢而散。比如,孩子不爱吃胡萝卜,妈妈告诉孩子“胡萝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对身体好”,这对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无异于听天书;同样,孩子跟妈妈喊“不吃,不吃”,也会让妈妈感到烦躁。考虑到孩子的理解程度有限,妈妈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谈话内容要浅入浅出

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对成人话语的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妈妈要注意在与孩子交谈时谈话的内容尽量浅入浅出,用平白简单的语言让孩子更好地理解。面对不吃胡萝卜的孩子,妈妈可以这样说:“吃胡萝卜可以让你的眼睛看东西更清楚,让你的身体长得更结实。”这样朴实的话语就便于孩子理解、接受了。

2.语言表达要儿童化

用儿童化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可以激发孩子参与谈话的积极性。在交流“是否要吃胡萝卜”这个问题时,妈妈可以对孩子这样说:“小兔子可爱吗?小兔子每天都吃胡萝卜。你要是也想变得可爱,不吃胡萝卜可不行哦。”这样充满童真童趣的话语会很容易让孩子信服,从而可以使其在主观上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

3.用积极的语言表达感情

孩子的感性思维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妈妈的语言与情绪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因此,在与孩子交谈的过程中,妈妈要注意多说积极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肯定与鼓励。如孩子不吃胡萝卜时,妈妈可以说:“妈妈知道胡萝卜的味道特殊,你不喜欢,但是我们还可以再尝试一下啊,做个小超人,克服困难。妈妈知道你一定行的!”孩子听了这番话,一定会十分开心,并乐于尝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