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温和交流,打骂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名言点灯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有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戴尔·卡耐基〔美国〕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一句理解的话会给人以安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温暖;而一句嘲讽消极的话则犹如一把利剑,会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季也感到寒冷。孩子的心灵是十分敏感而脆弱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要采用温和的方式,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以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孩子从两三岁起,就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因此,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商量的语气、温和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从而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做该做的事情。如果父母的态度粗暴,语气强硬,甚至采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虽然孩子听从了命令,但是他们的内心是不服气的,也会对父母产生反感与排斥。
当孩子决定不吃饭时,父母要以温和的态度、语言与孩子沟通,并通过适当的劝告与温和的教育来提出建议,让孩子可以采取更好的方法处理这个问题,进而缩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一例一析 不吃了
孩子:“妈妈,我不吃今天的晚饭了。”
妈妈:“不行,怎么能不吃晚饭呢,不吃饭会饿的。”
孩子:“我不饿,不吃了。”
妈妈:“饿不饿都得吃晚饭,不吃晚饭也不能吃零食。以后不给你买零食了。”
孩子:“呜呜呜……”
用温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符合孩子的心理要求,更有助于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而采用粗暴的方式命令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导致交流很难进行下去。案例中的妈妈不想孩子因为吃零食而不吃晚饭,这是从孩子的健康方面考虑的,但是采用的交流方式却欠妥当,导致孩子的情绪激化,沟通未果。
如果案例中的妈妈可以改变自己对孩子居高临下的态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以温和的方式与孩子交流,那么就会是另一种皆大欢喜的结局。
不吃了
孩子:“妈妈,我不吃今天的晚饭了。”
妈妈:“为什么不吃了呢?”
孩子:“我还不饿。”
妈妈:“那今晚妈妈晚一点做饭,到时候你就饿了。”
孩子:“不用了,妈妈。”
妈妈:“那好吧,晚饭做好后我给你留出来一点,等你饿的时候再吃,好吗?”
孩子:“好的,谢谢妈妈。”
面对同一个问题,妈妈对待问题的态度与所采取的沟通方式不同,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父母用命令、呵斥的口吻与孩子交流时,孩子的态度往往也会变得强硬起来,并因此而拒绝与父母进行沟通,如采用喊叫、哭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而父母与孩子温和地交流,心平气和地就事论事,则会对孩子产生良性的心理暗示,让他们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
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表达同一个意思,采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就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如果父母只顾自己一时解气,什么话都对孩子说,那么对于孩子积极心理的形成会很不利,长此以往,孩子也会产生逆反心理,专门跟父母对着干,不管父母说什么,他们都会排斥。因此,父母在与孩子交谈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运用语言的艺术,采用温和的态度与商量的口吻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使得亲子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
给妈妈的话
父母与孩子交流时的态度与方式决定着孩子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孩子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粗暴武断的交流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要想让孩子接受建议,父母就必须要学会说话。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以协商的口吻交流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更乐于与父母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以平等的地位与方式来和父母交流。因此,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商量的口吻与孩子交流。如孩子不吃西红柿时,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那你说怎么办才好呢?不喜欢西红柿,那要吃黄瓜吗?”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孩子会感受到尊重,从而会积极地与妈妈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2.以委托的方式交流
父母可以适当地信任孩子,委托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在吃完饭后,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今天妈妈太累了,你可以帮妈妈收拾一下碗筷吗?”这样委婉的请求会让孩子感觉到信任与被需要,他们当然也就会乐于行动。很多孩子都反感被当成小孩,而父母的信任与委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从而激励孩子更加懂事。
3.以鼓励的方式交流
充满鼓励的语言会给孩子以力量,而消极的语言会打击孩子做事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因此,妈妈在与孩子交流时要善于鼓励孩子。如孩子不吃西红柿时,妈妈可以鼓励孩子:“西红柿吃起来确实有点酸,但是你不想克服困难吗?男子汉才不会怕吃西红柿呢!”这样的话语会调动起孩子的情绪,从而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