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爷太妖娆(18)
秋秋正给落星扫着眉,手中的眉笔顿住,有些疑惑不解,“小姐,如何是一石三鸟?”
“罗氏执掌中馈那么多年,怎么可能不动我母妃的嫁妆,难民抢夺,到时候我出嫁时的陪嫁,她便可从中谋取私利,此为其一。难民闯入府中给我添堵,此为其二。这么多男子闯入府中,府里除了外院一点护院的护卫,都是弱女子,发生点什么事,拦都拦不住,以此来污我名节,此为其三,恐怕我名节有损的事,此时已经传遍大街小巷了。”
“这……小姐,这个罗氏怎么这么恶毒,女子的名节最是重要,现在可怎么办?”秋秋愤愤的捏紧小粉拳。
落星抬眸看着铜镜中昏黄的美人脸,素白纤长的手指,将垂落下来的发丝拨到耳后,露出一抹皎洁灵动的笑意,“你说和亲王妃怀有身孕的事传出去会怎么样?”
“那和亲王妃岂不是更加嚣张。”
“孩子不是和亲王的呢?”
秋秋:“……”
不会吧!
坊间都传和亲王妃和和亲王的感情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和亲王妃应该不会自毁前程吧?
-
茶馆里茶香四溢,说书人站在台上慷慨激昂。
在这里难得的有一份闹市之中的宁静。
柳萍在柜台打着算盘,半晌走到落星身边,“郡主,这个月盈利了一百一十三两银子。”
柳萍在郡主府做了几天厨娘,落星觉得她还是泡茶的手艺好,便出钱开了这家茶馆。
叶飞在这里,做了一个管事,手底下管着六七个人,将茶馆办得红红火火。
“嗯,把本金给我,这个茶馆就是你的了。”
柳萍惊讶的张着小嘴,“这……这怎么能行?”
“凭本事赚钱,有什么不能行?我对经营产业可没有兴致。”
柳萍目光深深地凝着在落星身上,而后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多谢郡主再造之恩。”
她哭得泪花带雨,平素严谨的脸上,露出一抹柔软。
落星最是见不得眼泪,站起身,“好了,你做生意吧,听闻最近我名震国都,我带秋秋出去走走。”
柳萍起身,拉住落星,“郡主,那些人传的话十分难听,您何必去找不自在?”
落星笑得无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点点流言而已,她都不屑于派人去处理。
柳萍只好点点头,“是我多虑了,郡主是有大智慧的人,想来是不将这些流言放入眼中的。”
从柳叶茶馆出来,落星带着秋秋走在大街上。
因为难民的事还没有解决,街上出来做生意的人都少了许多。
一整条街,都看不到什么人,显得十分不景气。
这个状态下传的流言,都没几个人讨论,罗氏收买了不少百姓让他们带节奏,此情此景,节奏都带不起来。
“我还以为传得有多难听,也没几个人说我。”
“……”秋秋抽了一下嘴角,怎么感觉小姐好像很失望的样子。
没有人说自己坏话,难道不好吗?
在街上转了一圈,又有难民闯进城。
那些难民都抢出经验来了,抢到吃的和值钱的就往城外跑。官兵不管城外的难民,东西的主人又不敢和这群人去要东西,最后东西就成了难民的。
“这都快两个月了,朝堂上怎么还不管一管这些难民,这样闹得整个国都里都人心惶惶的。”秋秋护在落星身前,小声的嘀咕着。
这样下去,不止城里的百姓怨声载道,只怕也会失了民心吧。
落星收回目光,笑了笑,“边关胜仗,降低赋税的事,会提上日程,闹不了多久了。”这么闹一闹,每日里鸡飞狗跳的,其实也很有意思。
这个时代本就没有什么娱乐的东西,不弄点糟心的事斗智斗勇,还不得抑郁死。
-
边关胜仗的消息八百里加急传上朝堂,宣武帝上朝都走路带风。
坐在龙椅上,有官员还不及宣武帝来得早,进了议政殿的大门,看到端坐的皇帝差点没一屁股坐在地上。
今日陛下来这么早做什么?
几个人苦哈哈的行礼。
宣武帝心情好,都没有怪罪他们,“都回自己位置做好吧。”
“是,陛下。”
几人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开始早朝,边关胜仗的消息一出,连日里萎靡不振的朝臣脸上都露出了一个笑容。
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难民的事情解决,他们也能睡一段时日的安稳觉了。
“最近这段时间难民的事难得国都里人心惶惶,众卿现在可有什么解决办法了?”宣武帝端正的坐在龙椅上,说道。
“回陛下的话,臣以为,应到降低赋税,之前因为战事,赋税过重,天灾来了,这些难民不愿从事农桑,继续过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若是我们降低赋税,难民生活无忧,自然也就不会闹事了。”执掌国库的司税司大臣李从恒说道。
“其他卿家怎么看?”宣武帝沉吟一会儿,看向其他人。
好几个大臣从自己的位置起身,跪在地上。
“臣附议。”
“臣附议……”
场面沉寂了一会儿,宣武帝眸光锐利的盯着下方这群人,“你们有没有要补充的?还是你们觉得只有降低赋税就可以解决难民的事?”安逸日子过久了,这些世家朝臣也变成了酒囊饭袋了?
坐着的人稳如泰山,跪着的人面面相觑。
降低赋税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那不过是群难民,总不能还给他们惩罚再放回蠡县吧?
“和亲王,难民的事一直是你在处理,你怎么看?”宣武帝抿紧了唇,不再看众人,好不容易好一点的心情一时间被破坏得七零八落。
和亲王从自己的位置上站起身,走到中间微微低着头,亲王在皇帝面前可以不用下跪。
他从袖袋里拿出一份奏折,“臣的想法,皆在这份奏折里,请陛下过目。”
宣武帝身侧的小太监走上前,接过和亲王手中的奏折,呈了上去。
宣武帝拿起呈上来的奏章,安静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