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下西洋的序幕(上)
片刻后。
御座之上,朱棣环视众臣,接着说道:“都督佥事陈亨劳苦功高,依制当封伯爵,朕打算封其为泾河伯,诸御史及兵部、礼部有司诸卿,可有异议?”
兵部尚书茹瑺犹豫片刻后,出列躬身道:“启奏陛下,陈亨虽然过去屡立战功,可眼下并没有立下大功,封伯有些勉强。”
礼部尚书郑沂随之出列道:“臣附议。”
兵部侍郎齐泰紧随其后道:“臣附议。”
监察御史解纶以及数名御史也附和道:“臣附议。”
“太子,你怎么看?”朱棣望向朱高煦道。
虽然朝堂之上有不少人反对此事,可朱棣还是决定坚持之前的观点,他希望朱高煦能向着他说话。
朱高煦对陈亨没多少印象,但他不想忤逆朱棣,于是躬身恭声道:“儿臣认为陈亨劳苦功高,可以封伯。”
于是,朱棣便顺势强硬的说道:“太子言之有理,朕认为陈亨封伯,合情合理合法,并无不妥,就这么定了。着有司草拟册封诏书,快马加鞭送去边塞让陈亨领旨。”
“臣等谨遵谕旨!”
兵部尚书茹瑺、礼部尚书郑沂以及御史解纶等人皆躬身领旨。
待陈亨封伯之事确定下来之后,朱棣接着说道:“朕尊太祖之制,着礼部择吉日,举行册封长子高炽为汉王、三子高燧为赵王的典礼。”
顿了顿,他却又下口谕道:“高炽、高燧,你二人暂时先住在京师内的原燕王府之中,至于修建新府邸一事以后再说,没有朕的准许,谁也不得离开王府。”
“儿臣遵旨!”
朱高炽率先跪下领命,朱高燧虽然疑惑,却也跟着跪下领了圣谕。
旁边的朱高煦觉得朱棣如此做,或许知道了朱高燧的一些阴谋举动,但他觉得只是禁足太便宜朱高燧了。
可朱高燧是朱棣的亲儿子,朱棣目前只有这三个儿子,让他杀子是不可能的。
御座之上,朱棣扫视群臣,接着道:“太祖皇帝曾下诏,欲效法宗周将诸王改封于中国之外,如今朕秉承太祖遗诏继位,自然要继承太祖遗志,继续推行这个改封诸王的国策。诸王改封于中国之外的具体事务该如何施行,卿等皆可上奏本建言,众亲王、郡王亦可上奏本进言。”
“臣等谨遵圣谕!”众臣拜道。
“可中国之外太大了,没有个参考的范围,该将诸王改封去何处?若某些地方遍布瘴气猛兽,令若干宗王葬身异域,朕岂不是成了残害宗亲的罪人?”
朱棣顿了顿,又接着说道。
“因此,朕欲派遣人出海,一路巡视过去,探一探中国之外的山川地理,绘制些图册带回来。有了舆图的参考,朕便会把诸王改封到那些土地肥沃之处建一国社稷,震慑国外宵小,教化蛮夷,进而传播华夏文明,弘扬中华文化。”
“老臣请问陛下,是打算派人出海巡洋否?”
户部尚书郁新恭声问道。
“不错,朕欲推行出海巡洋之新政,宣扬大明国威,绘制国外舆图,落实诸王改封之国策!”
朱棣肯定的答道。
郁新闻言后,便不再说话。
就在这时,群臣之中,有人一人出列反对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出海巡洋,劳民伤财,今陛下继位不久,当修生养息,不宜急功近利。”
朱高煦侧目望去,发现说话的人正是户部侍郎夏原吉。
“众位卿家可有其他看法?”
夏原吉说的在理,朱棣并没有生气,而是环视其他大臣,询问道:“本朝不因言治罪,有何建言,皆可说来。”
“启禀陛下,当年太祖认为倭寇扰民,故而施行海禁之策,陛下派人出海巡洋,怕是有违祖制。”
说话之人朱棣认识,正是之前拥护朱高炽为皇储的一名御史言官,此人姓桂,名湛,出身于浙江慈溪桂氏望族。
“你知道海禁之令?”
朱棣知道桂湛是一位颇为正直的人,只是有些迂腐,于是询问道。
桂湛道:“启禀陛下,太祖开国之后,考虑到天下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便实行休养生息,重农抑商之策,并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下令曰‘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民间片板不许下海’。”
“你说的这事朕知道,朕是问你太祖施行此禁令的原因有哪些?”
朱棣微微有些不悦道。
桂湛道:“回禀陛下,此禁令使得许多沿海渔民被迫内迁,改为垦殖农业,乃是基于三个原因。”
“一是当时沿海地区和近海岛屿之上尚有贼寇盘踞,海禁可切断贼寇的物资来源,从而减轻朝廷在海防上的压力,将更多的军事力量转向北方负责边防。”
“二是众多渔民内迁后,将会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如此朝廷的粮食和田赋收入便会得到快速的增加。”
“三是历朝历代皆以盐铁专营,本朝亦然,沿海居民内迁可保海盐为朝廷所掌握,减少走私。”
其实朱高煦曾与朱元璋探讨过海禁之策,当时朱元璋说他最初施行海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断绝倭寇,至于增加粮食与田赋收入,减少私盐贩子,都是附带的作用。
早在蒙元初期,东南沿海一带就出现了倭寇掠劫的情况,尽管那时倭寇组成相对单一,几乎全是倭人,却也形成了很大的匪患。
蒙元最鼎盛时,周边小国皆选择臣服成为其附属国,唯有倭国不服,于是忽必烈发动大军两次东征倭国,意外的是竟然两次都在途中遇到了大风,最终功败垂成。
倭人自以为有神灵保佑,欣喜若狂,便不在把蒙元放在眼里,于是倭国内那些无田产的浪人流民、低层武士等亡命之徒,时常聚集起来,乘船跑到华夏东南沿海一带肆意抢掠,给沿海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即便后来华夏大地改朝换代,朱元璋建立大明,倭寇们照样不惧,还是经常到沿海一带抢掠。
他们打不过明军,就会逃往海外,等明军撤退后再来,或换个地方接着抢。
甚至许多华夏本土海盗、走私商人,也纷纷加入倭寇或假冒倭寇,抢劫过往船只和沿海百姓。
这些本土的华夏人,穿上大明服饰就是明人,明军很难辨认出他们的倭寇身份。
如此一来,朝廷总是难以将沿海地区的倭寇彻底消灭。
当时朱元璋一怒之下,下令执行“寸板不许下海”的禁海政策,就是要让倭寇失去在华夏的内应,历史也证明这种做法确实到了一定的抗倭作用。
朱高煦知道海禁国策在洪武年间,确实对新生的大明政权起到了显著的稳定作用,但同样也起到了负面影响。
就在他决定出言策应朱棣的开海决定之时,有一官员站出来说了一番话。
PS:明天的第一章我会尽量在凌晨1点之前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