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改革遇见王安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 有志者得志

有志之士不一定就能“得志”,他还须具备得志的条件。以宋朝为例,士子必须首先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进入仕途;然后还要有人荐举,以利升迁。

荐举制是宋朝的一项重要选官制度,涉及官员差遣、考核、升迁等。在文官体系中处于初等序列的判官、推官、司理、司法参军等属官,以及知县事、县令、主簿、县尉等县级官员,统称为“幕职、州县官”,又称“选人”。选人只有升改京官后,才能得到升迁中高级官员的机会。不能顺利改官,老死于选人者,比比皆是。而改官,必须通过高级别大臣的荐举方能实现。

太祖、太宗朝,荐举范围主要是幕职、州县官,到真宗朝后,台谏官、学官、武官等均纳入,成为一项常设制度。庆历名臣范仲淹便是在宰相王曾、枢密使晏殊的荐举下入职秘阁校理,成为清耀的馆阁之臣,逐步进入中高级官员行列。

首先极力举荐王安石的大臣是文坛领袖欧阳修。

欧阳修本不知王安石其人,他的学生曾巩屡次说王安石的文章写得好。曾巩长王安石两岁,二人是同乡,两家还是姻亲。1042年,王安石顺利登第,曾巩名落孙山,再考仍不中,于是上书求教欧阳修。欧阳修看了曾巩的文章,认为像“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与之结为师生关系。

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两年后,曾巩取道滁州拜谒他,并专门带去王安石、王回等人文章,请欧阳修品评。

1054年,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听候差遣。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力荐王安石任集贤校理一职。按规定,馆阁之职须经考试任命,由于欧阳修力荐,仁宗决定免试直接授予。但王安石想继续做地方官,力辞不就。后改任群牧判官。

1056年,欧阳修在《再论水灾状》中对知池州包拯、知襄州张瑰、崇文院检讨吕公著和王安石大加褒扬,举荐说:“太常博士、群牧判官王安石,学问文章,知名当世,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论议通明,兼有时才之用,所谓无施不可者。”

不久,欧阳修又上《荐王安石吕公著札子》,荐举王安石、吕公著任台谏之职,说:“伏见殿中丞王安石,德行文学,为众所推,守道安贫,刚而不屈……安石久更吏事,兼有时才,曾召试馆职,固辞不就。”朝廷欲重用二人,但王安石却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由推辞。

也是在这一年,欧阳修、王安石终于第一次相见,欧阳修四十九岁,王安石三十五岁。欧阳修时任礼部尚书、权知审刑院,王安石为群牧判官。欧阳修见到王安石,喜欢得不行,他在《赠王介甫》诗中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樽酒盍留连。”欧阳修把王安石比作李白、韩愈,认为后人无法超越。但王安石在《酬永叔见寄》诗中作答说:“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安敢望韩公。”说自己不愿做韩愈那样的文学家,而是希望追循孟子,以仁义之道匡时济世,表达了更为远大的志向。

次年,王安石改知常州,欧阳修亲自为他饯行。这年秋天,欧阳修致书王安石,表达了“自拜别,无日不瞻企”的思念之情,并向王安石推荐吕惠卿。此后二人不断有书信联系。

宰相文彦博也做过王安石的荐主。1051年春,王安石在鄞县任满,回到京师。文彦博在五月的上疏中向仁宗推荐王安石说:“馆阁之职,士人所欲,而安石恬然自守,未易多得。”后王安石辞试馆职,授为舒州通判。

王安石任群牧判官时,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荐主—世家子弟韩维。

宋人笔记《石林燕语》载:王安石任职群牧司时,吴充与他同僚,韩维任馆职,三人关系很好,“无日不过从”。他们相约,每一两月便一块去洗澡。吴、韩二人每次还给他准备新衣服,王安石洗完后见到新衣服就穿,也不问这衣服到底是谁的。

韩维来自显赫的韩氏家族。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说:做大官的,不是姓韩的,就是姓吕的。韩氏家族的族长是韩亿,他是真定人,科举及第后被宰相王旦召为快婿,官至大理寺丞、参知政事。韩亿教子有方,八个儿子都做了朝廷重臣,其中,第三子韩绛、第五子韩维、第六子韩缜先后做到宰相。世人把韩亿与他的这三子称为“四韩”。与“四韩”并提的是“三吕”,即吕夷简、吕公弼、吕公著父子。吕氏家族祖籍山东莱州,吕夷简的伯父吕蒙正是太祖朝宰相。吕夷简在仁宗朝三度拜相,他的次子吕公弼官至枢密副使,另一子吕公著在哲宗朝做到了宰相。

韩维以父荫为官,欧阳修举荐他知太常礼院,1059年出判泾州。又回京任淮南郡王府记室参军,当淮南郡王的老师。这位淮南郡王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神宗赵顼。王安石后来得遇神宗,便是由韩维举荐的。

从嘉祐三年(1058)十月任三司度支判官,到嘉祐八年(1063)八月近五年间,王安石回到京师任职,延续了与韩维的友谊,因他与韩维、司马光、吕公著交往密切,被时人称为“嘉祐四友”。

《宋史·王安石传》称,王安石进京时,因为没有家族背景和政治根基,有意通过结交韩氏、吕氏兄弟,引起最高当局的注意和赏识。

韩维确实为王安石步入朝廷中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王安石在嘉祐年间便能预测这些交友若干年后有用于仕途,显得牵强。众多史料显示,“嘉祐四友”中,王安石的才华最为突出,名声最大,为众人所折服。实际的情况,或许不是王安石有意结交韩氏、吕氏兄弟,而是韩氏、吕氏兄弟有意结交王安石。

1060年,仁宗同时任司马光、王安石同修起居注。二人均力辞不受。王安石上章请辞七次,不肯受命。司马光也先后辞了五次。仁宗不许,二人只得受命。嘉祐年间,官员辞官已非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独特的官场文化。仁宗对辞官行为暗含鼓励,目的是想激励辞让士风,反对“奔竞”、跑官恶习。在《辞修起居注第四状》中,司马光说:“王安石文辞宏富,当世少伦,四方士大夫,素所推服,授以此职,犹恳恻固让,终不肯为,如臣空疏,何足称道,比于安石,相去远甚,乃敢不自愧耻,以当非常之命乎?”又说:“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一二,则臣闻命之日,受而不辞。”司马光以才识不如王安石为由辞官,足见王安石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至于王安石为何与韩氏、吕氏兄弟交好,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王安石与韩绛、韩缜、吕公著是庆历二年(1042)的同榜进士。唐宋时,科举同时及第的称为“同年”。宋人有强烈的同年观念。宋初名臣柳开在给同年李巨源的信中就说:“同时登第者,指呼为同年。其情爱相视如兄弟,以至子孙累代,莫不为昵比。”当然,同年只是为相交提供了条件、契机,真正要成为好友、知己,还需彼此性情相投,心意相通,相互欣赏。王安石先是与韩绛、韩缜交好,继而与韩维结成挚友。

今天的成功学认为,一个人如果在人生、事业上屡遇贵人,说明这个人不仅学识与能力有过人之处,而且情商很高。王安石后来位极人臣,并不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