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长大:亲历华德福教育(幼儿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0—7岁幼儿的发展

华德福教育思想在西方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创立于1919年,如今华德福学校遍布于世界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众多国家。

2001—2003年,我在英国的爱默生学院学习华德福教育。当我即将结束留学生涯时,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心中:究竟怎样的幼儿园或学校才能算作华德福学校,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抓紧机会,遇到老师就问,但学院里没有一位老师的回答让我释然,也许是我的英语不够好,没能透彻地领会他们的意思。

令我高兴的是,我遇到了英国华德福协会的负责人马丁·洛森(Martyn Rawson)。他告诉我,华德福教育诞生在西方国家,当它传播到其他文化背景的国家时,基于对孩子发展规律的共同理解,一定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文化传统相结合,每个地方都应该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他的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原来华德福教育没有硬性的条条框框。

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发现,人的意识是阶段性发展的,七年为一个周期;人有身(body)、心(soul)、灵(spirit),心灵有思考(thinking)、情感(feeling)及意志(willing)三种功能;思考包含着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情感包括了感官知觉和七情六欲,意志可以是动物式的本能反应,也可以是舍己救人的高尚行为;这三种功能与人体的三个系统相对应:思考与大脑和神经系统对应,情感与心脏和循环系统对应,意志与肢体和新陈代谢系统对应。

下面我参考与华德福教育有关的书籍,介绍0—7岁孩子身心成长的大体特征。0—7岁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做父母的如果能够顺应孩子的生长需要,了解其发育规律,小心地呵护娇嫩的身心,就能为孩子未来的幸福奠定基础。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发展可细分为三个阶段:0—3岁阶段,3—5岁阶段,5—7岁阶段。

(一)0—3岁的幼儿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妈妈在厨房做饭,他(她)会跟着模仿。妈妈切菜,他(她)也要切菜。他(她)不问你在做什么,也不问能帮忙吗,或你能教我切菜吗,而是直接就想动手做。这时妈妈最好给孩子一把钝刀,这样既不会割破手指,又能满足孩子动手的愿望。孩子的走路和说话也是通过模仿学来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和狼一起生活,他(她)就不会直立行走,也不会开口说话。

(二)3—5岁的幼儿开始发展想象力和记忆力。他们经常是看到什么,就对其进行联想,把一些日常用品想象为其他东西,如把筷子想象成魔术棍,把一块石头当成小船、饼干、小床等。他们有什么样的想象具有偶然性,但想象的东西都是生活中见到过的。由于想象随时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幼儿的游戏具有多变性,表现得比较无序。这样天马行空的想象期基本持续两年,渐渐进入思考期——孩子开始思考每件事的意义,如做饭是为了吃。

(三)5—7岁的孩子在做和玩中开始思考,游戏更有计划性。比如,他们会先有一个“我要开救护车”的想法,然后去找能假装当救护车的玩具,去找小朋友当病人,由自己当司机。我的老师埃瑞卡的孩子,曾提出要做一台电视机。虽然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埃瑞卡没有对孩子说“不可能”,而是帮助孩子去实现想法。实现想法的这个过程能激发孩子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比真的做出一台电视机更重要。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是孩子身体重要器官的发育阶段:从牙牙学语,到渐渐发出清晰、正确的语音;从手脚乱动、不受控制,到能够精细地抓握、爬行。到7岁左右,孩子各个器官基本发育完成,身体逐渐成为可以灵活运用的“工具”。

和成年人相比,孩子更活泼、好动。这主要源于身体成长的需要,如果身体不能充分地得到活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发育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在生命的最初七年,孩子的身体发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当身体需要能量成长发育时,尽可能不要开发智力,不要干扰大脑。倘若大脑的生理发展还没有成熟就提前使用,会阻碍它的完善。这就好像是一间还在建造的房子,急急忙忙先把家具搬进去,只会弄得乱七八糟。所以,华德福教育提倡给予孩子充分地去做、去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借此发展孩子的意志。如果我们把孩子成长的能量从手脚转移到大脑,本来应该动手做的年龄,却让其用脑,短期来看,孩子学到不少知识,但长期来看,他很可能成为一个消极的人,对生活缺乏热情,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不是通过成年人的说教,而是通过模仿。孩子的模仿能力与生俱来。马丁·洛森在《解放孩子的潜能》一书中写道:“通过感觉,孩子在接触外界的同时,也把外界吸收了,形成他们对外界的印象。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知觉活动和动手做实际上是一致的。他们学做他们看见的,他们成为他们所体验的。”7岁前的孩子,听见任何声音或看到任何动作,都有一种在模仿中去感受的渴望。他们不仅模仿成人的语言和动作,甚至体会成人的潜意识,从而形成自我。如果父母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孩子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如果父母长期焦虑,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正如荣格所言,若想教育好你的孩子,首先要教育好你自己。

儿童是一个完全的感官体,对于人们留在他内心的任何印象都会有所反应。因此,最基本的教育原则是:不要通过说教让孩子来分辨是非与好坏,而是要以身作则,了解我们在孩子四周的所作所为,都会深入他的身、心、灵,内化成他自己的一部分。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或动作,自己首先不能做;你不希望孩子有的念头,自己首先不能有。而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