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时代任务: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本强国”。教育被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出明确要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愈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促进自主创新与科技发展、解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一、机遇与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
1. 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重要使命,既面临新的机遇,又要接受新的挑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是根本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求推进教育公平。
2.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低中等收入国家之列。首先,经济地位的改变引起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在大幅度上升,对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不断高涨;其次,经济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了职业结构变化,一些传统职业内涵更新,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导致就业市场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产生深刻影响;第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教育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对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迫切。这些都为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科学技术发展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决定因素,高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高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首先,从学科发展的趋势看,一方面高度分离,另一方面又高度综合,高度综合是主要趋势。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学术机构、院系和部处设置、人事制度与用人机制等都相应受到影响,亟须深入推进改革;其次,信息量飞速增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不断缩短,大学的人才培养不再是一次性或终结性的,在培养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必须认真加以反思;第三,一些前沿学科和技术领域,特别是网络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正孕育着重大的突破,必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重要影响,高校要不断提高创新型成果的产出率,努力在重大前沿课题上谋求重大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早做准备。
4. 国际背景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交流日益密切,信息、资源、资金、人才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增加,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人才的竞争不断加剧。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综合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的指标。中国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发展必须融入国际化的潮流,为综合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在贡献中促进自身发展。
二、成绩与问题——高等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高等教育长足发展,改革建设成果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的改革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
1. 规模急剧扩大,效益显著提高
从1998年到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从108万增长到546.05万,增长了4倍;在读学生数从780万增长到2500万,增长2倍多;普通高等学校从1022所增长到1867所,增长了近1倍。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增长的幅度更大,翻了一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增长到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京沪等发达地区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进入普及化阶段;全国高考录取率达到了55%以上,北京、上海则已经超过70%;普通高校的专任教师数从40.6万增长到107.6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效益的提高。校均规模从1998年的3335人增长到2006年的8148人,教育部直属大学的校均规模已经超过万人;生师比从1998年的11.6∶1增长到2006年的18∶1。毕业生人数从1998年的87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413万人。
2. 投入平稳增加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都有显著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从1996年的2.46%上升到2005年的2.82%。国家的专项投入也有增加,如“211工程”、“985工程”、“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等”;地方政府也增加了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包括经费、土地和政策支持等。随着收费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个人教育投入年递增速度高达41.1%。国家和个人的巨大投入促成了大学投入总量每年30.6%的高增幅。
3. 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管理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下的条块分割调整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这为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今后的发展扫清了体制性障碍。二是布局结构调整。近十年来,中国有几百所大学参与了合并或合作,各地新建或升格了几百所高校,这对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增强高校综合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办学体制改革。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发展以及国际合作办学、部省(市)共建重点大学等探索,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四是投资体制改革。高等院校多种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大学生缴费上学,正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趋势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新机制。五是招生和就业体制改革。高考改革稳步推进,毕业生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这对于高校重视质量与声誉、面向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六是高校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创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如人事聘任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等。
4. 高等院校的基本功能充分发挥
高等学校加大了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了教学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中有升。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目前,有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5.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十五”期间,中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64.4%和53.57%。全国有9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高校工作,有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来自高校。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重点建设的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发展过程中矛盾凸显,质量与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需求与供给在量的方面上的矛盾。不过,另一方面,随着公众接受高等教育心理预期值的迅速变化,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还出现了前移的现象,竞争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加大投入,不断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保持规模适当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教育质量。但必须认识到,要办好一所大学、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优良校风学风和良好社会声誉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优质高质教育资源的拓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有钱就可以速成。因此,这个主要矛盾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围绕上述矛盾,高等教育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主要有:(1)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有的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有的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有的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不足。(2)办学条件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或办学空间狭小,或办学条件急需改善,已经在不少地区成为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教育投入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投入的主渠道必须保证,即政府的投入必须到位;二是有限的教育资源如何科学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效益;三是教育成本如何核算和分担。(3)大学生就业问题。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有87万毕业生,到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本科生毕业时,毕业生人数达到212万,2007年则达到了495万,形势严峻。(4)教育公平问题。大众化在“量”的层面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并使高等教育公平呈现出若干重要特征:一是入学机会总量增加,但区域失衡和阶层分化加剧;二是成本分担逐渐多元化,但收费标准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凸显;三是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形成,但资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相关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四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依然突出,地方和高校的自主性尚未充分发掘;五是高等教育公平逐步由“量”的公平向“质”的公平转变。(5)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问题。政府要依法行政,加强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高校则要创建现代大学制度,面向社会依法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在这些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是质量和公平问题,其他问题由此而派生,或为解决矛盾而必须面对。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
随着2008年中国在读博士生数量超过美国,中国将全方位地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命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
(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1. 树立多元人才观和多元质量观
社会本身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大系统,它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分层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在不断变化,高校学科专业也在不断调整,人才的内涵必然随之改变。必须重建符合时代特色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人才观,重构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和不同类型学校特点的多样化的质量观。
2. 不断完善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体系
教育评估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实现分类指导的重要手段。今后,政府主要不是依靠行政命令而是更多地依靠政策法规、经济杠杆和评估监督等手段,来指导高校的发展。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也是创建现代大学制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
3. 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近年来,中国的大学开始意识到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逐渐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大都处于实验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文化和制度。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探索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模式,不但要开设有关研究方法、创造方法、思维科学等方面的课程,而且要倡导以问题为基础、以研究为基础或以发现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要加强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鼓励教师创造性地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赋予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与创新。
4. 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六个特征:第一,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第二,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第三,自由发展的个性;第四,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第五,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第六,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方法、制度环境等方面深化改革,寻求突破。
(1)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克服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倾向,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是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重视跨学科教育,探索设立跨学科专业、跨学科课程模块和跨学科课程。
(2)注重能力的培养。中国高校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这可以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但对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较小,发展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不足。本科生早期参加科研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有效措施,要把重点放在让本科生掌握科研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和求知精神。
(3)努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长期以来,高校对于教师的激励制度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师埋首科研以求职称晋升,对于教学活动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各国大学不断改进教师激励机制,致力于重塑教学与科研的平衡,更加重视教学尤其是本科生教学,力图形成一种提升教学声望的“教学文化”,教师的教学表现成为其职业职级晋升、终身职位评定的重要参考。有鉴于此,我国大学也需调整和完善教师晋升制度、奖励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投身本科生教育、开展教育创新实验。
(4)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文化。要高度重视大学的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导师制等,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要重视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文化、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价值宽容的多元文化和全球视野的开放文化。要加强创新文化的制度建设,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发挥高等教育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努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布局不均衡、招生计划分配体制不合理、教育成本分担和助学体系不完善是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推进教育公平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目前应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 稳步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从长远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考生与高校相互选择为主、政府计划调节为补充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制度。在当前,则应通过继续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增加自主招生比例来推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建立政府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监管机制。
2. 调整高等院校的布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和建设力度。我国中央、部属高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12个省份没有部属高校,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为了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和建设力度,尽量逐渐缩小高等教育的区域差距。
3. 不断完善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补偿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立高等教育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加大资助力度,扩大受助学生比例。2007年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我国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将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国家助学金每年能资助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改进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助学贷款国家代偿制度。要进一步拓展资助渠道,吸引和扩大社会力量对贫困生的资助。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层次多样、结构比较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过去的几年里,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增长迅速,质量问题也引起政府、社会和高校的高度关注。如何在保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保证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如何保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使质量意识、公平意识深入人心,使之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先导,中国的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才能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