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的芳香
小时候的日子,那真是鲜活啊!爬树捉虫、摔泥泡儿弹“琉琉儿”(玻璃球)、挖野菜捡豌豆、烤玉米烧麦子,不论是疯玩儿还是干活儿,都极过瘾、极开心,处处透着阳光的明朗和泥土的芳香。
那时,经常有老人这样说:“咱海伦是块儿宝地啊!正好在乌龟盖儿上,永远不会闹灾荒!”海伦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是黑龙江省中部地区的一个县级市,此海伦非希腊神话中的那个海伦,而是满语“水獭”的意思。海伦在清朝时是皇家围场,因流经的河中盛产水獭而得名。长大后,我发现老人们说得没错,海伦真的是处在风水宝地上,人们代代传说的“乌龟盖儿”原来正好坐落在松嫩平原的腹地,这片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美丽富饶,辽阔肥沃,而且风调雨顺!从小到大,周边有刮龙卷风的、有下冰雹的、有大旱不下雨的、有蝗虫吃光了庄稼的,就是我们家这儿一直都安安稳稳的。春耕秋收,夏天蔬菜水果吃个够,冬天杀猪宰羊过大年。
春天,当院子里的李子树和秋海棠花满枝头的时候,积了一冬的雪被子也在春日的暖阳下深深地融入了土地。择一个明媚的周末,父母亲就会带着我们姐妹开始拾掇那一大片菜园子,松土、施肥、播种和浇水,一个环节都不能少。我最喜欢的是松土,用力踩着铁锹的上沿,直到锹身整个没入土中,双手压住锹把儿用力一撬,一锹黑黑的泥土泛着油亮的光泽就被翻了上来,就着手上的余劲再用铁锹的背部一砸,这一锹土就松松地散开了,晒上几天备好垄沟垄台儿,就可以播种了。松土是件力气活儿,每次都是全家总动员集体劳动,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有时候我们姐妹的手还会磨出水泡,不过一想到要不了多久,菜园里就会长出餐桌上的美味,吃了一冬的白菜、土豆、大萝卜就要换成清爽鲜嫩的小青菜,还有永远吃不够的茄子和豆角儿,踩在铁锹上的小脚就格外有劲儿。当菜园的土全部翻起来的时候,满院子黑油油的一大片,散发着黑土地独有的味道,混合着暖暖的阳光,成为我记忆中不可替代的春天的气息。最好玩的是那些随着土被挖出来的长长短短的蚯蚓,睡了一个冬天的它们被我们惊醒后不慌也不恼,依然是慢吞吞、懒洋洋、一躬一躬地挪着身子,我们姐妹常常被它们吸引,用小棍儿拨弄它们,父母亲总是不忘嘱咐一句:“玩归玩啊,可别弄伤它们,地还指望它们呢!”所以小小年纪,我们都知道蚯蚓、蚂蚁是不能伤害的小生灵,再肥的地也离不开它们帮着保持土质的松软。玩玩挖挖,父母亲也并不斥责,其实小小的我们也干不了多少活儿,举家劳动是为了让我们从小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一年四季生生不息的道理。
父母亲从小都生在农村,春耕秋收、勤劳勤俭的生活习惯早已融入了血脉,两人因为参军和求学分别来到了县城,却依然喜欢侍弄田地。大约是在我九岁的时候,父亲花了二百多元在城西北稍偏一点的位置买了这个大院子,请来亲戚朋友盖起了三间大砖房,那是我住过的最明亮、最温暖的房子。父亲还挖回一车鹅卵石,在一个周日,领着我修好了从大门到房门的小路。之后在路边种上了两排向日葵,夏天路两侧是成排的葵花笑脸,冬天就有了我们嗑不完的瓜子儿。院子里还种了十几种花,春夏秋三季花开不断。在花园一样的家里长大,是父母亲给我们姐妹的完美的成长礼物,让我们虽然长在城里,却依然保持着与土地的亲近。今天看来,那真是一段无比珍贵的人生经历,那一片黑黑的土地,就是我们生命的根脉之系啊!
种子播撒到土里,我们姐妹就开始期待它快点发芽,每天上学、放学都忍不住看看菜园,盼着小苗早点儿破土,常常是一个不留神,一片嫩绿就冒了出来,先长出来的多是菠菜、生菜、水萝卜、青蒜和小葱,只要水分充足,十来天就可以被端上饭桌!各样摘上一把,清洗干净,蘸上新炸的鸡蛋酱,哇!鲜香脆嫩,满口回味,仿佛是把春天吃进了肚里,那绝对是东北人在春季最喜欢的美味下饭菜,没有之一!地里的青菜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母亲的拿手活就开始了,她从育苗的农民那里买来茄子、辣椒和柿子的秧苗栽到院子里,这可是个技术活!首先买的苗品质要好,其次要掌握好栽种的数量和间距,水也要浇得适量,否则秧苗很容易发黄枯萎,再去买就难了。母亲的好眼力和好技术每年都能让菜园大获丰收,她还经常会栽种一些新品种,让我们姐妹既饱口福又新奇不已。有一年,母亲栽了一垄“贼不偷”,看到这仨字您想到了什么呢?直接揭秘吧:这是一个西红柿的品种,即使熟透了也依然是青绿色的,只是细看略有些发黄,手感有一些绵软,贼看见了以为没熟就不会偷,所以幽默的老乡就给取了个“贼不偷”的名字。我们姐妹也和贼一样没有眼光,柿子熟了也不知道,还抱怨母亲栽的柿子品种不好,都七月了怎么还不红。母亲不露声色地摘了一盆青青的柿子,洗好端上饭桌,随手掰开一个,让我们品尝,我迟疑着接过半个柿子,顿时一种独特的清香在我面前散开,轻轻地咬一口,酸酸的、沙沙的、软软的、面面的,还有一丝甜甜的回味,实在是太好吃了!从此,“贼不偷”成了我们家最受欢迎的西红柿品种。每年的七月开始,我们都会有一整个夏天和秋天的口福,黄瓜蘸酱、扒茄子、炖豆角可着劲儿吃!到了八月,香瓜、西瓜也成熟了,父亲常常买回来几麻袋,存到地窖里,可以吃到中秋节。黑土大地丰厚的馈赠与父亲母亲毫无保留的爱,就这样一点点一层层沉淀成永不磨灭的家园记忆。
吃饱喝足,阳光充沛,我们这帮孩子也趁机使劲长个儿,使劲玩。从我家后院小门出去,不到一公里就是当时公社的大田,最近的是卷心菜地,过一道沟坎就是望不到边的麦田。假期不上学的日子,这一望无际的大地就成了远近孩子们的乐园,一玩就是一天。男孩子一般都是撅个树枝玩打仗,打着打着就较了真,常常滚得一身土一身泥,还没分出胜负,莫名的又和好了接着玩。我们女孩子就喜欢流连于卷心菜地,追逐飞来飞去的菜粉蝶和翅膀透明闪亮的蜻蜓,捉了放,放了捉,嘻嘻哈哈,乐此不疲,偶尔有人被盘在卷心菜上肥肥绿绿的肉虫儿吓得一跳一叫,便会引发大面积没心没肺的大笑,那叫一个无忧无虑啊!跑累了疯够了随便找个地方一趴一坐,运气好的话,可以找到成熟的“黑悠悠”,圆圆的、小小的、黑紫黑紫的、酸甜酸甜的、一簇一簇的,每次吃完就后悔,因为听大人说有微毒不能多吃,好在倒也没听有谁因吃多了“黑悠悠”中毒的事,慢慢也就放心了。讲给女儿听的时候,她吧嗒着小嘴儿,一副馋馋的样子,还不忘给我科普,说“黑悠悠”的名字不准确,应该是叫龙葵,幸好有一次偶然的机会,给女儿吃到了几颗,至少让她理解了为什么我会念念不忘那野地里的小野果。
卷心菜田是我们的乐园,不远处的麦田却是神圣的地方,也是家乡最华彩、最壮观的景色。春天麦苗小小的,远远看去一片片绿茸茸的,到了端午就能长到半尺高了。端午节这天,孩子们都会在大人的带领下出门踏青,麦田是必去的地方。早上四五点钟,父亲就会带着我们姐妹出门,说是晚了,露水就蒸发了。他把迷迷糊糊的我们带到麦地边上,每次都是先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诫我们别踩到麦苗,然后才允许我们去取麦苗叶脉上的露水,洗脸洁面。其实我们从小就被反复教育麦子就是白面,一棵苗也不能伤,孩子的心很单纯,小草一样的麦苗一旦和热腾腾的馒头画上了等号,就立刻变得神圣起来,再也不会舍得去伤害了。端午凌晨的露水清清凉凉,用来洗脸让人格外精神。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熟透的麦田一片金色,若是这个时候航拍,《记住乡愁》一定又会多了一幅经典的丰收画面。那时候的麦地还是生产大队统一耕种、统一收割,社员们分工明确,干净利落,一天能收一大片。我们小孩子就跟在大人身后帮着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刚刚成熟的麦粒儿虽然饱满,但还没有凝固,捏破后就是一汪浓浓的麦浆,泛着浓浓的麦香。孩子干什么都打打闹闹的,捡个麦子也要比谁的麦穗儿大,不厌其烦地数麦粒儿,记得我捡到的最大的麦穗儿好像有三四十颗麦粒儿,可能是有过这种细细观察的经验的原因,小学美术课上我画的麦子全班最好。收割麦子非常辛苦,要顶着烈日抢工期,万一下了雨,熟透的麦粒儿就容易发霉。到中午时分,大人们累得几乎脱了力,就坐在地头上歇会晌、唠会嗑。我们也会凑上去听故事。有一次,一个老伯一时兴起,说是要犒劳我们小孩子的工作,让我们尝尝新麦子的味道。只见他用麦秆儿拢起了一小团火,抱了一大捧我们捡来的麦穗儿放到了火里,麦穗儿遇火即燃,顿时香味四溢。灭了火后,老伯吹散了麦秆儿灰,一粒粒黑乎乎的麦粒儿露出来,一人一小把,搓掉浮灰,热乎乎的麦粒儿咬起来很有弹性,新小麦的味道,原汁原味,又香又甜。看我们吃的是一脸的满足,老伯便趁机说:“自己劳动得来的,就是好吃吧!娃啊,祸害啥也不能祸害粮食啊!这一粒粒的,不容易,可得稀罕着啊!”现在每周审看《记住乡愁》的节目,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情景,伴随着的是当时定格在心里的香甜的幸福。
记得1998年,单位派我到黑龙江采访报道抗洪抢险的新闻,采访范围也包括海伦,我终于有一次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家乡的机会了。原来海伦的历史也很悠久,秦汉以来,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令我自豪的是,中国第一个抗日省政府就设在海伦,海伦一直是黑龙江省(北满)抗日指挥中心,北满省委也长期隐蔽在这里。赵一曼、夏尚志、雷炎等英雄儿女曾在这里战斗过,海伦有2000多人牺牲在抗日战场上,3000多人因为支持抗日部队而遭到日伪军的屠杀和迫害。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长眠着无数先烈的英魂。1949年后,勤劳的人们带着对新生活的无限期待和热情在这片沃土上耕耘,不仅养育了全县的80万乡亲,还在国家粮食生产困难的时期,救了很多同胞的命。仅1958年一年,海伦人就上交粮食6亿斤,相当于当时全国6亿人每人吃海伦一斤粮,这样的壮举对正处于特殊时期的国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国务院为此特别嘉奖海伦人民,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了“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面对着政府精心保管的那张奖状,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问起当年交粮的一位老公社书记:“交了那么多粮食,农民还有饭吃么?”老人说:“留了种子,留出差不多吃个半饱的粮,余下的都交了。”末了,老书记还补了一句:“能吃半饱很好了,那时候很多地方都吃不上饭。咱们的地肥,只要有种子,转年儿还丰收!”明明可以吃得饱饱的还有富余,却宁愿一家老小勒紧裤带忍饥挨饿!自家辛苦劳作生产的粮食不知运到了哪里,端上了谁家的饭桌,只为了支持国家,为了支援同胞,家乡人心甘情愿地以半饱的肚腹熬过严寒而漫长的冬季!年轻的我,突然面对那段历史,对老书记、对家乡又生出了一份深深的敬重!
最近三年,我参与纪录片《记住乡愁》项目的工作。180多集节目一遍遍看下来,关于家乡的一幕幕片段也会时常在脑海显现。那是我对大气的故乡、大义的海伦、大地的馈赠的无比思念!从大学起离开家乡至今已26年有余,真的应了那句“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的歌词,但是永远难忘的是家乡那一捧黑土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