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导读
1900年,莱曼·弗兰克·鲍姆创作的童话故事《绿野仙踪》(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在美国问世,1902年便被改编成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广受欢迎。1939年,米高梅公司根据鲍姆的原著和舞台剧,将《绿野仙踪》搬上了银幕,使其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这一故事从此家喻户晓,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一个多世纪以来,《绿野仙踪》获得了无数赞誉,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美国国会图书馆更是将它誉为“美国本土最伟大、最受欢迎的童话”。
《绿野仙踪》是鲍姆“奥兹国”系列的开篇之作,也是最负盛名的一部。它讲述了美国堪萨斯州的小女孩多萝西在神奇的未知国度——奥兹国的冒险经历。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随着一阵龙卷风进入了魔法王国奥兹国,在这里,他们先后结识了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的锡皮樵夫和胆小的狮子。稻草人希望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时,他却想出一个又一个聪明的点子;锡皮樵夫希望自己有一颗跳动的心,但他善良敏感,最富爱心;狮子希望自己能获得勇气,面临危险时,却敢于迎难而上,同凶猛的怪兽搏斗。他们都希望伟大的巫师奥兹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然而,当他们几经患难、终于见到奥兹时,才发现事情和他们所期待的并不一样。事实上,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在彼此互助、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智慧、善良和勇气,实现了各自的心愿。故事的最后,多萝西和托托终于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这一温暖的结局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与流传已久的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不同,鲍姆的童话里没有王子、公主等高高在上的贵族角色,也没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情节。相反,他用具体生动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故事、引人入胜的画面和奇妙绚丽的场景,在孩子们的内心植入生活的美德与智慧,让他们勇于冒险,懂得团结互助和善良友爱。多萝西的三个朋友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稻草人浑身是草,因此他害怕点着的火柴;锡皮樵夫的外表坚硬冷酷,但他天性善良温柔;胆小的狮子拥有百兽之王的威猛形象,却内心怯懦,甚至是个爱哭鼻子的胆小鬼。这些特征让故事里的人物形象真实而丰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克服艰难险阻的旅途中,他们正是通过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才解决了各自的困惑,获得了自我的成长。正如作者在原书序言中所说,这是一部“现代的童话,里面奇妙和欢乐常在,心痛和噩梦难寻”。
《绿野仙踪》的英文书名直译为“奥兹国的伟大巫师”。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以“绿野仙踪”的译名将其引入国内。这一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译名源于清朝乾隆时期李百川创作的神怪小说《绿野仙踪》。或许是由于两部小说的内容都与访仙寻道的奇幻世界有关,“绿野”又恰好契合了奥兹居住的翡翠城,陈先生浪漫的翻译让这个美国童话在中国从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国内绝大多数读者都认为“绿野仙踪”天生就是一部外国名著的译名。
作为一部童话作品,《绿野仙踪》的经久不衰充分证明了它的魅力,在作者心里,它属于“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就让我们跟随多萝西的脚步,勇敢地去冒险吧!
(杨欣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