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长河回望新闻的浪花
恩格斯说过,人是猴子变的,但从人的角度观察猴子,会看得更清楚。历史是由新闻积累而成的。但从历史角度看新闻,更能看清它的价值。
2005年岁末一期(12月22日)的《科教周刊》,用四个版对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一年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回顾。版面宏观大方,尽收一年风云,又细针密线,小心提炼和装扮改革亮点。让人抚之再三、不忍释手。当天我手机上就收到自发赞赏该版面的信息,可见读者也是喜不能捺。一年365天,我们报道教科方面的新闻少说也有数千条,这满足了读者即时的信息需求,但真正留在读者脑子里的不会太多。能留下的只有那些能在历史长卷上划下一道浅痕(当然深一点更好)的事件。
这种新闻得满足三个条件:一、当时看是一件新事;二、过后看是一块里程碑;三、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它仍然在起作用,还有影响力。是“一石三鸟”式的新闻。比如,教育方面,中央决定加强职业教育, “十一五”投资100亿;科技方面, “神舟六号”载人飞行成功;卫生方面,全国防控禽流感;环境方面,松花江污染事件等,都属于这一类。这几件事,当发生之时前所未有一声惊雷,改写了本行业的历史,甚至是共和国历史,而且以后若干年内,其影响不减。如,100亿投资职教,将改变我国人力资源结构;松花江污染事件,让我们警惕化工事故和水源污染,并采取措施,调整政策。
这些看似即时的新闻,实是历史的坐标。这种新闻已有政治意义或本身已转化为政治事件。抓大新闻、重要新闻就是抓政治新闻。政治是什么?简单说, “一大二公”,是关乎全体民众的大事,是全社会的公事,不是一人或小部门的小事、私事。大到什么程度?当时影响社会稳定,以后影响历史发展。记者每采访、筛选一件事时,其实已在做着双重选择。有人只采到轰动一时的新闻(甚至一时也未能轰动),有人采到了即时和后来都有影响的新闻。这就要看记者的功力,特别是政治功力。
岁末回首,对一年来的新闻稍做检点,留大去小。五年、十年、五十年后让岁月再筛选一次,再留大去小,就是真正的被历史承认了的大事,同时记者也就被载入史册。所以每年下来我们总喜欢做一个盘点,从历史角度回望新闻,让时间帮我们判断,立即可知孰重孰轻,以后再采写时,也就知道孰去孰留。
一个好的记者筛选新闻时总是一只眼盯着现在,一只眼盯着将来,有取有舍,而将主要精力用来写大新闻。那些只知追奇闻、捕花絮、掏隐私的小报记者,肯定不会成为名记者。一个好的作家创作时,总是先用一只手掂一掂,这作品现时有什么效应,再用另一只手掂一掂,在历史上能不能存留。严肃的作家很少写应景之作。那些耐不得寂寞、急于追求数量、求个脸熟的作者成不了名作家。
现在的新闻是将来的历史。当我们从历史长河上回望新闻的浪花时,发现有些浪花汇入了这条长河,有些未到河边就渗入泥土,有些则一闪就化作了轻烟,消失在尘埃中。有趣的是记者的知名度与新闻的影响力成正比。当这条新闻成为历史的坐标时,也为作者铺就了成名的基石,回望过去,让记者更自豪、更充实,也会更谦虚。我在20年前的一篇文章里曾谈到,记者是月亮,你得先捧起太阳,自己才能反射出光亮,如果你不去捧太阳,如果你总是去数那些小星星,就永远不会发光。事实上,当我们在这里盘点往日的新闻时也在盘点记者。教科文部记者赵亚辉因随珠峰高程复测、参加国际救援队赴印尼海啸灾区等采访而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记者赵永新因报道批评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破坏生态环境而被评为“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全国只有五人)。杨健、蒋建科、赵亚辉等同志还获得了年度“中国新闻奖”等奖项。教科文部的其他记者编辑也各有自己的骄傲。总之,人稿两丰,2005年的新闻年景不错。
(2005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