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悄无声
1993年中国新闻奖的参评稿中有一篇《北大女生拒绝选美》(《北京青年报》1993年4月27日),写得不错。可谓:冷眼观事变,导向悄无声。
有一段时间选美活动在社会上沸沸扬扬,一些传媒机构也推波助澜,甚至形成了一种导向,好像青年人,特别是女青年,不必求才学、追事业,靠脸蛋、靠腰肢,就可成名发财。一次选美奖金多达五万、八万,以至于全国妇联负责人不得不正式发表谈话明确反对这种做法。她说:这个数字是我们一个普通女工、女知识分子十年、二十年的工资。这种选美只能鼓励青年人更轻视诚实的劳动。就在官方正式表态前的两个多月,《北京青年报》就发表了这条消息,我们不能不佩服记者和编辑的眼光。
报纸有一种作用就是舆论导向,这是宣传教育功能的具体运用。世界上没有不讲导向的报纸,也没有没有自己观点的记者。只要你在办报,写文章,你就在宣传一种思想,一种世界观。这一点毋庸讳言。相反,倒是要提醒记者时刻勿忘社会职责,勿忘正确导向。问题是这个向怎么导。记者不能像官员那样发表讲话布置工作,也不能像评论员写文章那样摆观点谈看法,他只能选择事实,选择适合自己观点的事实,如实摆出来,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这篇稿子中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两点:一是记者观点分明,自觉导向的责任意识;二是他不露声色,不强加于人的导向艺术。
我们先看看材料的选择。在这之前社会上多次的选美,作者一定是早有所闻。但是他不说话(如果是评论家、杂文家是可以说的),单等到北大出现拒绝选美时,他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哗啦啦抖开了这面旗。首先材料的主体选得好,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它的位置,其师生所具有的文化素质以及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无疑很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其次是材料的细节。这篇约800字的短文,仔细筛选出了三个“材料点”。这就是:虽经十天的大肆宣传,八万元悬赏,报名者仍门可罗雀;几位“星”级人物,无一参加;一个月前虽曾有一学生在校外入选,校内却反应冷淡。再看看作者怎样使用这材料来导向。本来材料的摆出已经是一种导向,但是作者又进一步强化它,把无声材料变成有声材料。这里推出三种人来说话,一是老师的感慨:“我看了报上登的照片,奥运先生西装革履,奥运小姐却只能穿泳装,妇女解放运动任重道远。”二是一位有可能入选的女生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是男女的不平等。三是一般同学的话:这是因为校园文化与娱乐圈有天壤之别,选美与最高学府的形象不符。这种“冷材料”加“热材料”的方法,好像是把事件托在你的面前,说:你看,你看,你听,你听。文中通篇没有作者自己的话,但是他自始至终在字里行间保持了一种冷静的批判(原来我想说静静的鄙视,似乎言重了)。这一点从导语中可以集中体现出来:“春暖花开,被色彩缤纷的春装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的上千名北大女孩,却以千篇一律的冷面孔,给了校学生会当头一棒——由学生会主办的‘北大小姐’竞选,成为近年来北京大学参加人数最少的活动之一。”文章的视角选得好,可以说作者是静静地观察着“选美”这件事在社会上、在北大的变化,然后又悄无声息地进行导向。就像太极拳的推手一样妙在借力和化解。正是:
冷眼观事变,
导向悄无声。
顾盼即有意,
抑扬墨色中。
(1994年10月28日)
附5 北大女生拒绝选美
本报讯 春暖花开,被色彩缤纷的春装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的上千名北大女孩,却以千篇一律的冷面孔,给了校学生会当头一棒——由学生会主办的“北大小姐”竞选,成为近年来北京大学参加人数最少的活动之一。
主办者原计划选出21名获奖者,怎料经过近十天广告宣传和校、系学生会干部苦口婆心的动员,参加者仍然只有12名。
数日前,一次颇有影响的“选美”活动在北大选区的报名工作再度受挫,组委会特为北大女生延长五天报名时间,不断贴出的大幅广告更是一再强调八万元奖金、空调、纯金王冠等“重要内容”,但报名处依旧门可罗雀,被同学公认“起码能得5000元”的几位“星”级人物,则无一人参加。
3月,正当北京各传媒纷纷报道北大英语系毕业生何薇小姐在“奥运风采”大赛中夺冠消息之时,何薇的老师却站在讲台上对何薇的师妹师弟大发感慨:“我看了报上登的照片,奥运先生西装革履,奥运小姐却只能穿泳装,妇女解放运动任重道远。”男女学生均洗耳恭听。
从“选美”活动在北大两次受挫的情况看,这位教授的话似乎反映出不少学生的心态。一位据说完全有实力问鼎“北大小姐”前十名的女生表示:从本质上看,“选美”的出发点依然是把女性作为生活中的一种点缀,参赛人员须知道一点儿并不复杂的常识,各项标准无一不是从男性的审美需要考虑。
而且,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各种动作,被人品头论足,这对大多数知识女性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表演时要穿泳装。
更多的学生则认为,美与不美,一靠个人自我感觉,二靠周围公众认定,何必再由所谓专家评判。再者,校园文化对于这种单纯的娱乐圈活动似乎有天然抵触,二者审美标准常常大相径庭。
于是,北大人希望通过不理睬来维护学校的传统,证明自己的清高。
同时也有人担心,一旦入选,虽能引起轰动效应,在校园环境中却未必能得到真诚的羡慕和尊重。
对于“北大小姐”这种校园内部的选美活动,绝大部分师生持反对态度,认为与最高学府的形象不符。
(《北京青年报》1993年4月27日,作者:高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