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
一、反应选择模型
对于非追随耳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分析的实验结果,除Treisman提出了衰减模型以外,还提出了另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理论。这个理论可以Deutsch和Deutsch(1963)为代表。他们认为,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他们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出反应。如果更重要的刺激出现,则又会挤掉原来重要的东西,改变原来的重要性标准,作出另外的反应。显然,这种重要性的安排还依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这个理论认为注意是对反应的选择,因而它被称作反应选择模型(Response Selection Model),示于图3-3。从图中可以看到,追随耳与非追随耳的信息均能进入高级分析即知觉分析水平。只是由于实验采用了追随程序,使追随耳的信息显得比非追随耳的信息更为重要,因而能引起反应,即能被回忆并说出来,非追随耳的信息则不能,但其中的重要的刺激如被试的自己名字是可以引起反应的。这个反应选择模型也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支持。例如,Norman(1968,1976)就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一些东西之所以未被注意,只是因为对其他东西作出了反应,即注意了其他东西,使前者在识别以外未得到继续的加工,如从记忆中提取,因而未能被说出来。
图3-3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反应选择模型也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Hardwick(1969)在实验中,给被试的双耳同时呈现刺激,其中包括给右耳或左耳随机呈现特定的靶子词,要求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右耳或左耳听到靶子词时,都要分别作出反应。结果是右耳和左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都超过50%,达到59%~68%,双耳的结果十分接近。Shiffrin等(1974)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们让被试在白噪音的背景上,识别一个特定的辅音。实验条件分为3种:(1)用双耳听,同时注意双耳;(2)只用左耳听,只注意左耳;(3)只用右耳听,只注意右耳。得到的结果表明,在上述3种条件下,对特定的辅音的识别率没有显著差异。这些实验结果提示,无论是单耳或双耳都能识别输入的信息,只要所处的条件相同,就能有相同的识别率。
二、两类注意模型的比较
反应选择模型不同于知觉选择模型。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Massaro(1975)曾经用图将这个差别表示出来,见图3-4(图中的注释略加修订)。
图3-4 两类注意模型的比较
从图3-4可以看到,依照知觉选择模型,起注意作用的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见图中虚线所标明的,它意味着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进入高级分析而被识别。这个模型也称为早期选择模型。依照反应选择模型,注意的机制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它意味着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识别,但只有一部分可引起反应。这个模型也称为晚期选择模型。这两个对立的模型各有其论据,自60年代以至现在,始终引起激烈的争论,同时也推动实验研究的开展。
Treisman和Geffen(1967)曾经在一个实验里对上述各种模型进行考验。他们应用双听技术和追随程序,在同时呈现给两耳的刺激中,分别随机地安排一个特定的词(靶子词),要求被试无论是追随耳还是非追随耳听到靶子词时,都分别作出反应,如敲击左侧或右侧的电键,分别记录双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根据这种实验程序,可以作出如下的预测:
(1)依照过滤器模型:追随耳能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非追随耳则听不见并不能作出反应;
(2)依照衰减模型:追随耳和非追随耳均可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但追随耳一方的反应次数应多于非追随耳;
(3)依照反应选择模型:追随耳和非追随耳均可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由于双耳都有同样的反应形式,双耳的反应次数将相近。
Treisman等得到的实际结果为:追随耳的反应率为87%,非追随耳的反应率为8%。这个实验结果有利于衰减模型,或者可以说,支持知觉选择模型。因此Treisman认为,注意选择不是反应性质的。这个实验报告刚一发表,立即引起主张反应选择模型的心理学家的责难。Deutsch等(1967)指出,Treisman的实验设计使两耳处于不等的地位,一耳为追随耳,另一耳则不是;在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既要复述(追随)又要作出敲键反应,即要作出两次反应,但在非追随耳一方,对靶子词只要作出一次敲键反应;这些无疑都要影响双耳信号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追随耳的信号会显得比非追随耳的信号更为重要,所以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次数要超过非追随耳很多。应当承认,Deutsch等的反驳不是没有道理的。后来Treisman和Riley(1969)显然考虑到提出的批评意见,对上述实验加以改变,重又进行了另一个实验。这次要求被试当从追随耳中听到靶子词后,不对靶子词进行复述,使两耳在接收靶子词的条件上相一致,其他安排与上述实验相同。结果是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76%,非追随耳为33%。这个实验结果仍然保持同样的趋势,还是追随耳的反应率高于非追随耳,看来似仍支持知觉选择模型。但是,从反应选择模型的角度来看,Treisman的这个新的实验仍然使双耳处于不等的条件。这不仅因为一耳被安排为追随耳,而且即使从靶子词本身来看,双耳也未必保持相同的条件,当追随耳的刺激受到逐个复述,只是到靶子词时停止复述,反而会显得突出而变得重要,以致影响反应输出,使追随耳的反应率高于非追随耳。总起来看,从Treisman的这两个实验,目前还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结论。
反应选择模型的核心是输出的重要性标准,因此进行信号觉察论的分析,查明追随耳和非追随耳在感受性(d′)和判定标准(β)上是否有区别,对两类模型的争论是有意义的。Moray和O'Brein(1967)在应用双听技术和追随程序的实验中,给被试双耳同时呈现数字并随机地插入字母,被试从追随耳或非追随耳中听到字母后,要分别作出按键反应。根据双耳对字母的反应次数来计算d′和β。结果发现,双耳的d′有显著差异,追随耳高于非追随耳,但双耳在β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他一些人的实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这些结果说明,双耳觉察靶子的次数不同,并非由于标准不同而造成的。这个结论支持知觉选择模型,而不支持反应选择模型。
从有关的实验研究中,还应提到应用皮肤电反射的研究。Moray等(1970)在应用追随程序的双听实验中,对追随耳中出现的特定字词伴以对被试的电刺激,形成条件性的皮肤电反射。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当已成为皮肤电反射的条件信号的字词从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尽管该字词未被识别,但仍发现有皮肤电反应存在。后来还有人发现,甚至同义词或同音词也能在非追随耳中引起同样的皮肤电反应。这些结果早先被用来支持衰减模型,它们说明另一通道的信号即使未被识别,也是受到一定水平的加工的。但是反应选择模型对这些结果也是可以解释的,特别是对同义词的反应说明,尽管这个词未被意识到,然而它还是经受了语义分析的。
现在,对于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心理学还没有充分根据来肯定其中一个并否定另一个。但是,较多的心理学家倾向知觉选择模型,原因之一是反应选择模型显得太不经济了:所有的输入都得到包括高级分析在内的全部加工,然后大多数经过分析的信息几乎立即被忘记了。不过这还不是有力的论据,像这种看起来不经济的过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类似的现象在认知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中也是存在的,如Sternberg提出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模型。
其实,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似乎也不像有关双方所想象的那样尖锐地对立着。反应选择实际上是一种记忆堵塞现象,它也是与认知系统加工能力有限联系着的。而且,这两个模型也都认为,几个通道的信息可以同时受到注意,即都承认注意的分配。这就是一些实验结果既可以从知觉选择模型,也可以从反应选择模型得到解释的重要原因。现在可以设想,注意既可是知觉选择;也可是反应选择,而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有不同的选择。当然,这两类模型在性质上的差别不应被忽视,而应进一步加以研究。
从目前有关的实验研究来看,有两点似应加以改进。其一,在迄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人多利用附加追随程序的双听技术,将注意引向一个通道,再来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他们所研究的是集中性注意(Focused Attention);而支持反应选择模型的人多应用不附加追随程序的双耳作业,使注意分配到双耳,他们所研究的是分配性注意(Divided Attention)。这两种实验的差别会反映在实验结果上,并影响理论分析。对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来说,改变这种对某一个方法的侧重并应用多种方法无疑是有益的。其二,以前的实验研究几乎都是在听觉道内进行的,很少涉及其他的感觉道。在发展出双听技术和追随程序以后,听觉道的实验有一定优点。但也应看到不同感觉道的特点,如与视觉道的有关实验相比,听觉道注意实验的刺激呈现速度较慢,一次同时呈现的刺激数量较小,以及刺激的空间特点不突出,等等。因此,利用其他感觉道特别是同时利用不同的感觉道进行实验,将会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有利于揭示注意的实质和机制。这里提到的两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还要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