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什么是全球供应链

上次我们谈供应链,作者的看法,供应链就是契约链,任何一个契约不能履行,要影响整个契约责任链条。我们也指出,转型的中国经济还要外加一个“因市场以外因素不能履约”的特别困难。如何对付上述双重难题,是研究实际经验的一个重点。本文讨论其中的一个题目:中国公司介入全球供应链。

无处不在的跨国化

令人感叹,现在找一家与全球供应链完全无关的公司不容易。不是吗?从珠江三角洲的鞋厂、成衣厂、锂电池厂到内蒙古的乳品厂,车间里的当家设备,差不多都是德国制造。四年前在晋中,看一家民企用煤渣“冷制”建材,设备也是从德国进口的。走进海螺集团在芜湖开发区大如飞机仓库的厂房,几十条塑钢型材生产线一字排开,全部是最新的德国机器。是的,中国公司用德国设备(或其他国家机器)制造中国产品,司空见惯,不是新闻了。

产出品呢?开放早期,好像还有个“国产化率”的管制政策,规定怎样提高国产化率。记得那时候的上海桑塔纳轿车,开车师傅的脸色随国产化指数提高而难看。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了。从汽车、手机、电脑到家用品,把最终产品“解析”开来:部分进口,部分欧美品牌亚洲制造(比如印尼、马来西亚制造),部分国际品牌中国制造,部分中国牌子中国制造,部分中国牌子外国制造。各种组合,应有尽有。不妨看看你的手机吧:举凡外壳、涂料、造型、屏幕、天线、电路板、芯片、电池,再追溯原材料、配件、专利和生产设备。如果你一追到底,不涉及8国至少也有3国。

用人方面的国际化也出现了。最早引起注意是听科龙创业老总潘宁谈,日本家电技术人才“过剩”,于是科龙到日本设研究所,雇日本工程师开发产品。后来看到江门市一家摩托车公司,聘来十几位日本工程师——连同全家——到公司工作。上个月在浙江横店集团,见一位日本工程师正襟危坐在研发部办公室上班,谁也不特别介绍,原来已聘用了2年。年前在华为公司听孙董事长讲:22000名员工当中,外籍雇员3400人!这不是逛上海淮海路,也不是坐国际航班,这是中国公司的日常工作,华洋杂处,见多了就不怪。

牌子也是全球链中的一环。在美国读书时,听过不少日本公司大肆收购国际名牌的故事。现在似乎开始轮到中国。作者以前介绍过的中集集团——去年生产了全球集装箱总产量的58%——下一个目标是进入每年200亿美元的全球挂斗车(trailer)市场,为此它们先收购一家美国公司,以“中国成本”制造的部件到美国组装,再用美国牌子卖。去年两大经济新闻,TCL和联想的跨国收购,均是更大的手笔。据说市场上不看好者甚众。我的看法,不管别人怎样看,选走这条路线的中国公司将越来越多。

“成本压力”急升

为什么呢?容易得出的答案是成本压力。要当心的地方是,成本是一个价,市场准则不单是对产品或要素的“量”定价,而且对“质”定价。在质量相若的前提下,价低者才具成本优势。这样来看,德国机器、日本工程师和某些美国牌子,把质的因素考虑进去后具有不能抵抗的价格优势。这是当今经济的重要动向:在全球范围内把满足一定质量要求、最有成本竞争力的要素尽可能地组合到一起。

全球范围的比较优势重组早就开始,可不少中国公司还是难免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不是说没有置身于全球供应链之中,问题是相当多的中国公司及其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仅占据其中一环——低劳动成本的制造或组装。从附加价值分配着眼,中国公司似乎太吃亏。几年前舆论频频问:民族工业怎样了?近年的问题有转变:有没有自主品牌?变来变去,对“边缘”地位心有不甘之情没有变。

情归情,问题却要提对头。当今世界,从公司组织到产品的全部要素,皆由本民族生产、本民族拥有的“民族产业”,我认为再也难找。不是一定没有,而是在合理的代价下不会有。不惜一穷二白的“民族产业”,谁真的欣赏呢?同样道理,一点也不假手他人、完全由“自己”创立和管理的——技术、专利、软件、硬件——在合理的代价下,找也难。200年前斯密创下的分工定律,已经包含了“谁也不能通吃全球供应链”的现代含义。

这山望着那山高

真正的问题是同在全球链上,肥的环节甚肥,瘦的甚瘦。话说爱迪生生前查机器,只在病灶处画一个圈就收美金1万元。收费毕,爱翁明说:画一个圈收费1元;知道画在哪里,收费9999元。刺激中国企业家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老做要画1万个圈的辛苦生意?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画一个顶他1万个?

要害是“知道画在哪里”。经济竞争是知识竞争——不但是技术知识,而且包括组织管理知识和市场知识。由于知识的累计不容易看到,所以粗糙地观察,会以为凭累计的知识在市场上取酬,好似地主收取地租,是无端“剥削”他人的行径。不是这样的。只要市场对知识出价,知识租金就消灭不了。获取知识租金的唯一可靠办法,是对知识投资,也就是学习。

学习要讲策略。比较可取的办法,是“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今天只能挣辛苦钱吗?不要放弃,否则任何明天的庞然大计也无从谈起。不过,还是应该“想入非非”——对爱迪生画圈的本事,心向往之。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应该是可靠的。除了上面讲过的谁也不能全球通吃,还有一条:画辛苦圈的个人、公司、地区和国家,持续对知识投资,一点一滴积累,一手一手尝试,总有一天可以潇洒画圈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是有看头的经济。

2005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