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代领导学理论的发展
一、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早期的大多数领导理论都认为领导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下属。但是,在实际领导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领导者对待不同下属的方式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关系和面子的社会,领导者对待自己圈内的人(in-group)可能会更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葛伦(George Graeo)及其助手于1976年提出了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他们认为:领导者对待下属的方式是有差别的,组织成员关系的集合中往往会包括一小部分高质量的交换关系(圈内成员之间),和大部分低质量的交换关系(圈外成员与圈内成员之间)。
(一)LMX理论的基本思想
阿尔文·古尔德纳(Alvin W.Gouldner)的互惠规范理论(norm of reciprocity)以及彼得·布劳(Peter M.Blau)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LMX理论的基础。互惠规范是指社会交换遵循互惠原则,即在社会交换中受惠的一方会产生负债感,进而表现出回报行为。而社会交换理论则认为,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所有的交换关系都可以分为经济交换(economic exchange)与社会交换(social exchange)两种类型。
LMX理论认为,由于时间压力,领导者与下属中的少部分成员建立了特殊关系。这些成员成为圈内人,他们受到信任,得到领导者更多的关照,也更可能享有特权;而其他下属成员则成为圈外人,他们占用领导者的时间较少,获得满意的奖励机会也较少,他们的领导者-成员关系是在正式的权力系统基础上形成的。LMX理论由三个要素构成。①贡献:在双方关系中,个体所知觉到彼此投注于与工作有关系的活动的量、质和方向;②忠诚:在双方关系中,对另一方的目标与个人特长所表现的公开支持;③情感:在双方关系中,基于人际吸引(而非工作或专业价值)对另一方所产生的情感。
LMX理论还指出,在领导者与某一下属进行相互作用的初期,领导者就暗自将其划入圈内或圈外,而且这种关系相对稳固。领导者到底如何将某人划入圈内或圈外尚不清楚,但有证据表明领导者倾向于将具有下面这些特点的人员选入圈内:个人特点(如年龄、性别、态度)与领导者相似,有能力,具有外向的个性特点。LMX理论预测,圈内的下属得到的绩效评估更高,离职率更低,具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
(二)LMX理论的实践应用
LMX理论认为领导者对待下属的方式是有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绝不是随机的。同时,圈内和圈外的不同地位与下属的绩效和满意度有关,因此我们从员工绩效和员工满意度这两方面来分析LMX理论的实践应用:
(1)LMX与员工绩效
有关研究指出,较高的LMX可以导致较高的自我效能评价、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团队目标的达成。对员工而言,通过衡量自己到底是圈内人还是圈外人以及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以帮助员工实现从圈外人向圈内人的转换,促进员工与领导者建立更好的情感联系,获得更好的绩效评估以及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2)LMX与员工满意感
一般来说,LMX的质量越高,领导者与下属的相互作用越积极,下属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工作机会、领导者和组织环境等因素的满意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通过领导力培训和员工培训,塑造以信任、尊重和支持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以及真诚、开放和平等的组织氛围,可以提高组织LMX质量,提升员工满意度。
LMX理论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观点,同时易于实践和运用。但LMX理论仅仅考虑了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其他因素均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