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

2.1 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环境

2.1.1 1998年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在泰国爆发,之后迅速席卷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股市暴跌,汇率下降,生产停滞,经济出现负增长。亚洲金融风暴很快波及中国香港,恒生指数由17000点跌到8000多点。日本经济在经历了长期低迷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拉丁美洲、大洋洲、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明显减慢。

在此次危机中,中国经济被评价为在亚洲表现最好、受影响最小。不过,亚洲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亚洲的经济动荡对中国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98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出来。上半年的外贸出口额为869.8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与1997年同期的26.2%和1997年全年的20.9%的增长速度相比大大降低。其中,5月份出口下降1.5%,出现了22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出口增幅下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大幅度回落。1998年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额为365.3亿美元,比1997年同期增长了4.4%,相对于1997年同期的33.1%和1997年全年的24.1%大幅回落。国有企业出口明显下降。1998年上半年,国有外贸企业出口额471.1亿美元,增长了3.1%。与1997年同期25%的增长速度相比,增势明显回落。初级产品出口出现负增长。1998年上半年,初级产品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6.3%。

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货紧缩趋势加快,企业资金筹措能力下降,对外投资活动严重受挫,进口大量减少。尤其是亚洲地区重要的投资来源国日本,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海外资本向国内收缩,对外直接投资出现大幅度下滑。由于亚洲地区经济形势趋于严峻,投资收益预期严重恶化,大量国际资本回流到欧美等地的资本市场,造成亚洲地区资本净流出,投资活动萎缩。

三是,1997年,亚洲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占中国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比例,由以往的80%以上降为75.6%,1998年继续下降为68.7%。项怀诚:《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4页。1991—1997年,中国吸引FDI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7.4%,而1998年的FDI增长率却仅为0.7%。

2.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全球经济不景气

“9·11”事件发生之前,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出现疲态。2000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就已经开始减速。据美联储当时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工业生产持续12个月下降;商业公司中的总利润下滑20%,裁员100万人;总体失业率上升至4.9%;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走低;房屋销售和工厂订单连续三个季度大幅下挫。美国持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和经济繁荣阶段基本结束,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开始转入成本竞争阶段。

突如其来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更加速了美国经济增长态势的转变过程,由经济增长减速迅速地转变成为经济衰退。美国的经济衰退显著地减缓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连一向稳健的欧盟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这些情况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

2.1.2 1998年我国的国内经济环境

1.国内物价持续走低,经济增长放慢

中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97年10月开始出现绝对下降,截至1998年7月,持续下降了9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98年3月开始出现下降。工业品价格指数自1996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到1998年7月,已达25个月之久。从全年价格走势看,通货紧缩趋势日渐明显。

1998年上半年,由于出口增速的逐月放慢,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受到影响。整个上半年出口增长7.6%,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18.6个百分点。受其影响,GDP增长减慢1个百分点。财贸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贾康认为,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迭加到中国经济周期低谷阶段上,两者的共同作用使经济增长明显趋缓,并出现通货紧缩迹象。贾康:“我国财政政策的简要回顾与效应评析”, 《财政与税务》,2003年第4期。

中国GDP增长率从1993年的13.5%,跌落到1997年8.8%的水平,平均每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惯性下滑的作用,使1998年经济增长率没能达到全年8%的目标(见图2-1)。

图2-1 GDP增长率(%),1993—1998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第57页。

2.消费需求增长趋缓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逐步推开,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居民预期支出增加。再加上失业率高、就业前景不乐观以及实际利率过高等因素,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此外,市场发育不健全,消费信贷服务体系不完备,限制了居民对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则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率持续下降,由1994年的30.51%逐渐下降至1997年的10.19%(见图2-2)。社会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商品销售不畅,企业开工率只有60%左右,产品积压累计价值达3万亿元以上。

图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1991—1998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

3.投资需求增长乏力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持续下降。受此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的企业经营亏损严重,处于竞争优势的企业也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投资风险增加,投资预期收益下降,投资扩张能力削弱。

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降低存款利率、准备金率,增加货币投放量等措施,但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期,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利润率都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投资能力有限。企业利润率低下和银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导致银行的储蓄投资转化率低。民间投资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激励机制,表现不够活跃,中小企业融资不畅。如表2-1所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自1993年起一路下降,1997年仅为8.8%。

表2-1 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速度(%),1991—1997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第186页。

4.经济出现结构性过剩局面

经济体制改革前,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以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为特征。改革后,先后出现过1983年的“局部买方市场”、1990年的“市场疲软”,终于在1997—1998年出现了较全面的“过剩经济”(见表2-2)。《国际先驱论坛报》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产能力过剩排行榜上位居首位,主要的商品供应几乎都大大超过了需求。胡鞍钢:《中国走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表2-2 我国市场商品供求平衡状况,1995年上半年—1998年上半年

资料来源:韩文秀:“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宏观调控”, 《管理世界》,1998年第5期。

据国家统计局对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调查,我国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一半左右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最低的仅有10%。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过剩经济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一方面,大量性能较差质量较低的产品出现过剩,低劣品出现滞销和积压。这是多年来对这些过剩行业过度投资、重复建设,以及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后果。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性能好质量高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又得不到充分满足,一些新兴产业发展不足。而这往往与国有经济垄断某些行业有关,如电信业、银行业、高等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