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义和团的起源

劳氏学说既不足信,那么,义和拳起源于何时?我认为拳变时期的义和团,是由光绪十三年(1887)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案演变而来。因教民拆毁是村玉皇庙,改建教堂,村人大哗,群起抗拒,控于官,官府畏外人势力,左袒教民,村民愈愤,有十八魁等积不能平,号召民众联络党徒,诉之武力,拆毁教堂。官府派兵往剿,十八魁等前仆后起,与之顽抗,其后改名为义和团,自诩得有神助,能避炮火,声势大振。《冠县县志》说:


光绪十三年,德国郎神父来冠,在河北梨园屯传教,宣传数年,信教者日众,拆毁是村玉皇庙,改建教堂,村人大哗,群起抗拒,文生王世昌、武生阎德胜纠合绅民联名控至县署,继而府、道、抚院。官府畏外人势力,皆为左袒,遂致所有庙基未能收回,村民愈愤。时有阎书琴、高小麻等十八人,绰号十八魁,积不能平,号召民众,联络党徒,拟诉之武力,拆毁教堂。事上闻,迭经上宪派兵弹压,防其暴动,军门夏辛酉、标统方致祥、东昌知府洪用舟率兵往剿,十八魁等前仆后起,迄与顽抗,其后改名义和团。自诩得有神助,能避炮火,有红灯照、蓝灯照等法术,煽惑愚氓,举赵三多为统领,啸聚数千人,蔓延十余县,声势大振,风鹤频惊。教徒拆庙修堂,村民则拆堂修庙,更迭拆修,相持不下。……《冠县县志》,卷十。


按梨园屯教案始于同治八年(1869),该村教民分得公产玉皇庙地基三亩余,后献于传教士梁司铎,修盖教堂十余间,村民反对,屡经涉讼。光绪十三年(1887)四月,教士费若瑟、教民王三歪等复将教堂拆修,扩充地基,村民忿怒,拟拆毁教堂,索地修庙,监生刘长安等联名控告,案屡结屡翻。至光绪十七年(1891)十二月,由东昌府知府洪用舟讯明,断令将庙宇让予教民改建教堂,恐民心不服,由冠县知县何式箴捐银二百两,京钱一千串,听民另购地基建盖新庙,俟新庙工竣,再拆毁旧庙,移置神像,取结完案。十八年春,教民在庙基兴建教堂,恐村民拦阻,遂以梅花拳队阻工谋叛为词,向冠县投递信函,因此,群情不服,前往教堂理辩,教民见人多势众,闭门不纳,并抛掷砖石,开放洋枪,致激众怒,群起相攻,互有受伤。梅拳遂请临清道士魏合意来庙主持,并将昔年办团枪械移存玉皇庙《冠县梨园屯教案》。,与天主堂教民相抗,是为梨园屯教案乡团(即梅花拳队)使用武力之始。教民力不能抗,纷纷逃避。官府派兵剿办弹压,将玉皇庙拆毁,交教士张通士验明查收。梅拳愈愤,十八魁等前仆后继,纷起抗拒,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山东、直隶毗连各州县,“地方拳民、民团众势颇固结”同上。,推直隶威县沙而寨拳民赵洛珠(即赵三多)为首,屡发生毁教堂、杀教民事件。官府恐激生他变,不敢操之过蹙,劝令解散,此后,拳民遂改梅花拳为义和团。同上。其时,地方拳民、民团已合而为一,众势团结之因,乃玉皇庙之被毁。玉皇庙供奉玉皇大帝,为中国人民所崇奉的万神之神,是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而教民竟将玉皇庙拆毁,改建教堂,实人神所共愤,天地所不容。庚子三月,北京义和团告示说:“神明震怒之原因,系玉皇庙之被毁。”并说玉皇大帝率领群圣群神,亲自下凡,助拳民消灭洋鬼,告示文曰:


在北京某街巷,有义和团民若干人,于中夜突见一神明,由天空下降。神明初静默若干时,于是众团民咸下跪而祷焉。旋闻神明出巨声曰:

“我乃玉皇大帝下凡,知尔等之心甚诚。我适已决心告知尔等,此乃大祸将临之时,尔等惟有听天由命。患祸之来,实自洋鬼。伊等到处传教,设置电线,修筑铁道,不信神圣之教,而污渎神明。其罪恶之多,一如须发之不可以细数。故我大为震怒,而发霹雳之声!我日夜皆思及此事,设我遣天兵下界,谅彼小丑,亦难逃此厄运。职是之故,我乃颁行谕命,谓我将率领群圣群神,亲自下凡。凡义和拳所在之区,必有神明暗助。我更将俾尔等知晓,凡三界正直之人,务须同心合力,共习义和拳之仪式,以期平定天怒。

“义和拳成熟之日,即洋鬼灭亡之时,天神之意,以为电线宜割断,铁路宜拆毁,洋鬼宜斩首。当彼之时,洋鬼之厄运临头,降霖之期尚远,一切皆对待洋鬼也。

“我此时命尔等正直之团民,尔等宜万众一心,歼灭洋鬼,以平天怒。此将为尔等有利之举。功成之日,需风需雨,均听尔便。

“我故令尔等广为传播,俾众周知。”

此事为吾亲目所见,故直书其经过如此。信仰者必获福;不信者,必获天谴。神明震怒之原因,系玉皇庙之被毁。并知义和拳民,均为虔诚之徒,而为彼祈祷也。

吾若诳语,天诛地灭。


因玉皇庙被毁,故有“玉皇大帝十大恨”、“玉皇十大愁”侨析生:《拳匪纪略》,卷一。等谣传。在庚子三月以前,玉皇庙被毁见于记载者,只有山东冠县梨园屯的玉皇庙,可作为义和团起于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案的旁证。

至于义和团之源流,是由梅花拳演变而来,梅花拳是由义和拳演变而来。其名称演变的经过,山东巡抚张汝梅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1898年6月17日)致总署文里说得很清楚,内称: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日,本部院行次曹州,接据东昌府知府洪用舟禀称: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四、初八等日按奉排札,以访闻冠县与直省接壤之区,近有新立义民会名目,传单直隶、江苏、河南各省勾结党羽,欲与洋教为难,并承准总署电开钦奉谕旨,饬令豫为之防……至新立义民会名目虽系传讹,亦属有因,盖梅花拳本名义和拳,直东交界各州县地处边疆,民强好武,平居多习为拳技,各保身家,守望相助,传习既众,流播遂远,豫、晋、江苏等省亦即转相传授,声气广通,历年春二三月民间立有买卖会场,习拳之辈,亦每趁会期传单聚会,比较技勇,名曰“亮拳”。乡间遂目为梅花拳会。上年梨园屯民教构衅,牵涉梅拳。本年正二月间,谣言来有洋兵,梅拳遂又麕集,以致远近惊惶,民教震恐,当经卑府传到拳首赵三多剀切开导,晓以利害,即将梅拳解散,并令再传单聚会,自罗法网。自是以后,各路拳民间或聚会亮拳,遂讳言梅拳,仍旧立义和名目,道路传闻异词,即因义和之名,讹为义民会。《冠县梨园屯教案》。


可见义和团由梅花拳而来,梅花拳由义和拳而来。至于义和拳,则源于咸、同年间的乡团。咸丰三年(1853)正月,由于太平军的革命,变乱四起,清廷采用大学士德楞泰的条陈,命各省举办团练。二月,山东巡抚李僡令通省举办团练。清廷复命山东在籍前漕运总督李湘棻、前台湾镇总兵吕恒安、前湖南巡抚冯德馨、礼部郎中丁守存、侍卫田在田等督办民团。其后又命礼科给事中毛鸿宾、前河南江运同知彭以竺、前山西盂县知县李鸿畴分路督办。李僡分别办理联庄与团练,责令练习技勇。毛鸿宾设局教民技艺。十月,巡抚张亮基刊发并村结寨团练章程,命州县官办理。《山东军兴纪略》,卷二十二。一县区分若干团,团长管一村寨或附近三四村寨。其呈报官方为官方所承认者为官团,否则为私团,亦称黑团。《十朝圣训》穆宗卷一百三十五“靖奸宄”,同治二年十一月庚申上谕云:“各属黑团,并著设法晓谕解散。”又卷一百三十七“靖奸宄”,同治七年三月乙丑上谕云:“据崇厚奏称,直隶乡团良莠不齐,往往私行集团制备器械,并有枭匪即充团长等语。现在剿散匪徒,难保不溷迹私团,潜行诡计,著官文等饬令各该地方官将所属团练,悉心访查,务须遴派公正绅士作为练长,不安分者概行斥退,其所募人数所制器械,均先禀知地方官编造清册,由查办团练之员,亲加点验,给予印谕,方准举办。”乡团的目的在“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守望相助”,为民间自卫团体组织。为了自卫,于是练习技艺,“拳脚第一”,袭“义勇须禀三气,一正气,二义气,三和气”《山东金乡县志》,卷六“兵防”。。故名义和拳,亦称义和团。此外尚有尚义团、效忠团《山东军兴纪略》,卷二十二。、义胜团《山东曹县志》,卷十四“行谊”。、忠和团《直隶东明县志》,卷十一“乡贤”。、安胜义团黄体芳:《钱虏爰书》。,及咸、同、光三朝御贼护乡里,迭立战功的忠精团《直隶东明县志》,卷十一“乡贤”。等等,名称之多,不可胜记。乡团对外则以县名团,如泰安县称“泰安团”,东平县称“东平团”。《山东军兴纪略》,卷二十二。义和团之名,首见于疆吏奏折者,始于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1898年6月30日)山东巡抚张汝梅。在此折里,张汝梅将义和团的源流、宗旨,及其本人对义和团的办法等等,都曾述及,为研究义和团极为重要的文献,折云:


头品顶戴,山东巡抚臣张汝梅跪奏,为遵旨查明义民会即义和团,并未滋事,及妥筹办法,恭折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前访闻直隶、山东交界地方,有创立义民会名目,恐与洋教构成衅端,曾经分咨邻近各督抚臣派员会同弹压,并严饬地方官剀切谕禁,认真防范,一面将筹办情形电咨总理衙门。四月初五日,承准总理衙门电开,奉旨:据张汝梅电,山东、直隶交界,有新立义民会名目,传单直、豫、苏,欲与洋教为难等语。直隶东明、山东冠县,其民多习拳勇,现既讹言繁多,出有传单宣播,难保匪徒不闻风滋事。著王文韶、张汝梅、刘树堂各派妥员严密往查,并饬地方官预为之防,毋任煽动等因,钦此。当即行司委派题补济宁直隶州知州李恩祥,驰赴冠县一带,会同地方官密查去后,旋据该委员暨东昌府知府洪用舟,署冠县知县曹倜先后查明禀覆:据称直隶、山东交界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曰义和,继改称梅花拳,近年复沿用义和名目。远近传讹,以义和为义民,遂指为新立之会,实则立于咸、同年间未有教堂以前,原为保卫身家,防御盗贼起见,并非故与洋教为难。现在冠县境内民教相安,梨园屯教民眷属亦已回家安业,实无出具传单揭帖,约期闹教各情形。所云传单,系起自直隶之沧州,三四月间,大名府城闻亦出具揭帖,然皆愚民与洋教嫌怨日深,故造讹言,借以泄忿,其出传单出揭帖者,亦未能实指为此项拳民。惟直隶、山东交界之区,拳民年多一年,往往趁商贾墟市之场,约期聚会,比较拳勇,名曰亮拳。如与冠县北界毗连之南宫、曲周、清河、威县,凡有拳民之处,皆不免时有讹言。如任其自立私会,官不为理,不但外人有所借口,并恐日久别酿事端。查北方民俗刚强,好勇斗狠是其故习。此项拳民所习各种技勇,互有师承,以之捍卫乡闾,缉治盗贼,颇著成效。应请责成地方官,谕饬绅众,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既顺舆情亦易钤束,似于民教两有裨益各等情。禀由藩司张国正、臬司毓贤会详请奏前来。

臣查直隶、山东及江苏、河南各邻近州县,凡有教堂之处,与民人多有积怨。始犹怵于法令,仅以讹言快其愤激之私,久则益起猜嫌,恐因细故而酿纷争之祸。臣上次查办曹属大刀会匪折内,曾经详晰具陈,总以惩治奸莠,保全良善,使民教互相辑睦,为第一要图。此次查办义民会,即义和团,名目不同,而情事则一。臣现正檄行各属,办理保甲团防,谨当督饬地方官吏剀切劝谕,严密禁察,将拳民列诸乡团之内,听其自卫身家,守望相助,不准怀挟私忿稍滋事端,以杜流弊而消乱萌。

除分咨直隶、江苏、河南各督抚臣派员不时弹压巡防外,所有查明义民会即义和团,并未滋事及妥筹办法各缘由,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见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山东巡抚张汝梅折。


上折所述义和团的源流,是起于“直隶、山东交界各州县,人民多习拳勇,创立乡团,名曰义和,继改称梅花拳,近年复沿用义和名目”, “实则立于咸、同年间未有教堂以前,原为保卫身家,防御盗贼起见”,是可信的。因拳变时期的义和团,仍是以村、镇为单位的乡团组织。胡思敬说:“五六月间,京师贼势盛时,其来自京东者,曰武清团、香河团;来自京南者,曰固安团、永清团。或竖旗曰某庄村、某镇集,金鼓喧阗,如乡社赛神之状,殆不可以数纪。”胡思敬:《驴背集》,卷二。所称武清团、香河团、固安团、永清团,乃沿袭咸、同年间乡团对外以县名团之旧称。同时在官私记载里,也一再称义和团是“乡团”。至于团民,则自称“保甲义和团练”佐原笃介:《拳乱纪闻》及《八国联军志》。。义和团是由咸同年间的乡团演变而来,当无疑义。既是乡团,其最初之目的在“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守望相助”也无疑义。直到庚子年间,义和团还因其传统,说他们的目的在“保护身家”祝芾:《庚子教案函牍》。, “守望相助”高枬:《高枬日记》(八月十九日记)。。至于张汝梅说“并非故与洋教为难”,是错误的。义和拳自光绪十三年(1887)以后,因民教互仇,拳民大起,变为“仇教”团体,“以仇天主、耶稣教为宗旨”刘孟扬:《天津拳匪变乱纪事》,卷上。。视奉教之人如杀父深仇仲芳氏:《庚子记事》。,于是,仅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同上。义和团也不隐讳其为“仇教”团体,《团匪莠言》说:


团匪之言曰:其初祖曰忧世先师,深忧西教之害国家,思其扑灭之法不置,窃诣江右张真人求助,真人谢不应;固请之,真人告以咨某洞之地仙师。即往见地仙,诉其志,地仙感其尽心为国,且悯其志之切,使其弟子十人助之,且授以金丹之秘法与拳法,此金丹者,服之则入水不溺,入火不毁,刀枪不能伤,此拳法者,熟习之则身不带寸铁,惟挥手动指即能破坚,能仆人。师受二法归乡里,渐纠同志成此义和团。佐原笃介:《拳事杂记》。


所谓“其初祖曰忧世先师,窃诣江右张真人求助”等等是假,拳民深忧西教之害国家,思索扑灭之法,利用神权思想纠合同志成此义和团是真。张汝梅说,“并非故与洋教为难”, “实无出具传单揭帖,约期闹教各情形”,是被愚。当张汝梅奉旨“派妥员严密往查”后,当即委派题补济宁直隶州知州李恩祥,驰赴冠县一带,会同地方官密查。张折是根据东昌府知府洪用舟、署冠县知县曹倜的密查报告。冠县属东昌府,在视外人如虎狼的情形下,洪、曹决不敢将其辖境内产生专以“仇教”为事的团体的真相泄露,否则,非但丢官,且有永不录用的可能。为利禄计,为推卸责任计,于是诡称义和团“并非故与洋教为难”, “实无出具传单揭帖,约期闹教各情形”,故不可信。否则,何以毁教堂,杀教民?梨园屯教民何以逃居他处,不敢回家?官府又何以派兵进剿团民?洪用舟、曹倜不但对义和团使用武力,而且躬亲督剿,直到将团民击溃为止。《冠县县志》,卷十。可见洪、曹一面诡称义和团“并非故与洋教为难,实无出具传单揭帖,约期闹教各情形”,以推卸责任;一面使用武力将团民击散,以免在其辖境内再生事端。但义和团不但没有瓦解,反而势力向四方扩张愈大,传播愈速,各处的义和团,都是由冠县传播去的。柴萼说:“自冠县及于东昌各属,再自东昌、曹州、济宁、兖州、沂州、济南等处,潜滋暗长。”柴萼:《庚辛纪事》。蒋楷说:“恩县四境盛行义和拳,或云:自冠县十八团。或云:自东昌曹州,莫详其底细。”见蒋楷:《平原拳匪纪事》。又《曹县志》卷十四“行谊”云:“张金琳字次玉,附贡保举训导,赏戴蓝翎,咸丰戊午(八年)豫寇突至,倡义筑寨练勇会团,共会十八团,与贼战于城武南关,力擒贼首批毛狗等送县正法。城武刘景山倡乱,至本邑东方焚掠,合邑骚动,又率团进剿三次,擒刘景山父子送县正法。僧邸帅至单邑,会集众团禀送粮草一百七十余车。同治元年奉抚宪文谕帖办捐绵衣二百套送邱帅营,急公见称乡里。”由以上记载可知曹州十八团在咸、同年间御贼护乡里极负盛名。冠县十八团可能因袭曹州十八团之名。(确证待考)故蒋楷说:“或云自冠县十八团,或云自东昌、曹州,莫详其底细。”劳乃宣说:“卑前署县王牧,接教士任德芬函送揭获匿名帖一纸,内有东昌府十八团来信,传知搜杀教民之语。”劳乃宣:《拳案杂存》。冠县属东昌府,所谓东昌府十八团,实即冠县十八团,冠县十八团系由十八魁而来,据东昌知府洪用舟说:“十八魁之名系因当日十八村习拳,故有十八魁之名,其实仅有数人,并非有罪魁十八名。”《冠县梨园屯教案》。义和团是以村为单位的团体,因十八村习拳,故称十八团。义和团由冠县十八团传往附近各县,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秋,“东昌十属教民尽遭荼毒,再由东昌各属外传,蔓延数十州县”李杕:《增补拳匪祸教记》,页四二二。。由于义和团从冠县传往附近各县,再传他处来看,也可证明义和团起于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案是可信的。各种记载里所称的“山东老团”,就是指冠县十八团而言。

总之,义和团起于咸、同年间的乡团,初起之目的在“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守望相助。”其构成分子皆系淳朴善良的乡民。历年梅花季节到处亮拳,故乡民遂称之为梅花拳。因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案,于光绪十三年(1887)以后转变为“仇教团体”,专以仇教为事。因受官府剿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三月间改梅花拳为义和团。时山东巡抚为张汝梅,毓贤升任鲁抚始于二十五年二月,一般书籍及《清史稿·毓贤传》皆云鲁抚毓贤改“拳”字为“团”字,始名义和团,实误。或称义合团刘以桐:《民教相仇都门闻见录》。,取朋友以“义合”之意。自诩得有神助,能避炮火,故又称“神拳”或“神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借以号召仇外。其构成分子亦日趋复杂(详义和团的变质)。其宗旨亦由“保卫身家”一变而为“扶清灭洋”。

有人说义和团原是反清的,景廷宾高揭“扫清灭洋”旗帜,即恢复其反清的本来面目。此说系不明了义和团之源流,及误解景廷宾为乱的性质所致。按义和团之源流已见前述;至于景廷宾之乱,起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广宗县志》记述颇详,是因“贪诈性成”的知县魏祖德借端派捐,乡民不明时局,目为洋差,推东召村武举人景廷宾为首抗拒所引起。直督袁世凯恐事态扩大,派兵痛剿,兵无纪律,焚掠极惨,故乡民仇教而外,继以仇兵。《广宗县志》说:“推原祸始,皆由于知县魏祖德所激成。”《广宗县志》,卷一“大事记”。袁世凯说:“景廷宾始则传帖聚众,抗官系兵,继则竖旗造反,僭称伪号。”见《广宗县志》,卷一“大事记”,直隶总督袁世凯折。可见为乡里所敬服的武举景廷宾之乱,乃“官逼民反”,故自称大元帅,其“扫清”是被迫,非本心,不得谓为“恢复其反清的本来面目”,更不能以义和团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