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农村经济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状况
关键词语
土地改革land reform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contract system
乡镇企业township enterprises
粮食贡献grain contribution
原料贡献raw material contribution
市场贡献market contribution
资本贡献capital contribution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的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阶段
1949—1978年,农村经济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两次大变革。
1.土地改革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6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土地法明确指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从1950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了贫苦农民。农户劳动的成果,除了上缴国家一小部分公粮外,全部归自己所有,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这种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连年快速增加,1949—1956年年均增长速度达7.9%,这是中国近现代粮食生产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这充分表明当时的土地制度是符合实际的、有效的,为新政权的巩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合作化道路,以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替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过程。
这种每个农民都拥有自己土地的小农经济,很容易使小农之间出现竞争分化、土地重新集中、地主再度产生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提出,必须把农民逐步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中国农业合作化是指,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为集体所有制的过程。这一过程采取了几个互相衔接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农民建立由几户或十几户农户组成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简称互助组);
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
第三步,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组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
高级社取消了土地报酬,把农民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归集体所有;耕畜、大型农具按自愿互利原则折价归社,实现了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农民私有的生活资料和零星树木、家禽、家畜、小农具等不入社。入社农民被称为社员,允许社员利用工余假日耕种自留地和经营家庭副业,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高级社的普遍建立,完成了农村个体经济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1956年底,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
第四步,在高级社的基础上建立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是中国农村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组成的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实际上也是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人民公社采取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模式,即生产资料分别归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所有,由此相应建立了三级管理机构,其中,生产队是最基本的所有者和生产单位,一般拥有农业的最主要生产资料:土地、耕畜、农具和中小型农业机械;公社和生产大队则拥有农田水利设施、大中型农业机械、山林和社队企业(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人民公社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中国农村的这种农业合作化运动,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四个步骤,将原来分给农民的土地收归了集体所有,这实际上是一个剥夺小农的过程。整个农村经济通过人民公社制度被纳入了计划经济的轨道。以家庭为生产核算单位转变为以生产队集体为生产核算单位,农民在生产队里劳动并取得报酬。
这种农村集体经济建立起来后,农民缺乏劳动积极性。原因在于:
(1)“工分制”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当时生产队普遍采取“工分制”作为劳动计量和分配的依据。这种“工分制”以潜在的劳动能力为依据,根据性别、年龄为社员制定工分标准,按劳动天数记录工分数,年底根据每个人的工分数进行分配。
例如某生产队有100名劳动力,假定其中男性60人,每人劳动一天10个工分;女性40人,每人劳动一天6个工分。再假定这100名劳动力每人一年平均劳动了300天;生产队全年的总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为10000元,则计算方法是:
首先计算出总工分:
男性总工分=60人×10分×300天=180000(工分)
女性总工分=40人×6分×300天=72000(工分)
合计总工分:180000+72000=252000(工分)
其次计算平均分值:
10000元÷252000工分≈0.04元/工分
最后计算各人应得部分:
每名男性劳动力收入=0.04元/工分×10分×300天=120元
每名女性劳动力收入=0.04元/工分×6分×300天=72元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生产队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天数也各不相同,所以分配到的收入差异很大。这种工分制度存在一个突出的缺陷:由于农业劳动通常是在广阔而分散的土地上进行,对劳动者努力程度的监督十分困难,无法判断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质量。因此在这种分配制度下,只要出勤了就能够得到工分,努力工作者和偷懒者在收入上没有什么区别,多劳不能多得,偷懒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社员劳动积极性很低。
(2)农民没有退出集体组织的权力
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开始,农民就不再有选择的权力,被强制加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在人民公社这种缺乏激励的制度下,社员又没有退出的自由,于是他们的自发选择就是消极怠工,出勤不出力。所以人民公社是一种缺乏效率的体制。
(二)改革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
1979年以后至今,是中国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变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崛起。
在人民公社制度下,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在城镇,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每一个城镇人口消费的粮食数量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必须凭粮票才能在国家的粮店里购买粮食。在农村,实行粮食强制性征购制度,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除了口粮、种子粮、饲料粮以外,必须全部交给国家,而且价格很低。国家基本取缔了农产品自由交易的市场。
这种制度使得粮食增长速度缓慢。上世纪70年代以后,粮食净进口量开始上升,数量越来越多,1976年以前净进口都在450万吨以下,此后则逐年上升,1982年达到1487万吨。因而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就必须采取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强有力措施,解决农业劳动激励不足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推广。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安徽省凤阳地区小岗村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在一份契约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暗地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页。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定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的基础上,实行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使不同农户家庭成为独立经营实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它以农户家庭独立进行生产和分配替代了生产队的集体生产和分配。
具体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生产队把土地使用权按人口或按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平均分配给农户耕种,集体的耕畜和农具折价固定到户使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一种承包形式。它的主要形式是“包干到户”。包干到户的基本做法是,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农产品统派购或合同订购任务,并向生产队上缴一定数量的粮食或货币(称为提留),用作集体开支必不可少的公积金和公益金等,余下的产品全部归农民所有和支配。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分配方面:“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先在安徽、四川等省份的一些贫困地区开始实行。由于承包制的实际效果表明它比集体生产效率更高,因而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进而迅速扩展到全国农村。1984年底,全国农村中所有的生产队和98%的农户都接受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体制。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绩效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中国农业迅速发展。它创造了1978—1984年连续7年粮食增长的奇迹,从1977年的2.8亿吨,快速增长到1984年的4.1亿吨,年平均增长率达5.3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50年代初的粮食快速增长期。短短几年,人均占有粮食从1978年的318.7公斤发展到1984年的392.8公斤,从而一举解决了中国粮食长期短缺的问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量研究表明,在该时期,“农业增长量中大约有3/4是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其余是农产品相对价格提高的结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取得如此明显的绩效,是因为土地的家庭经营制度对农业生产的特点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家庭关系由婚姻和血缘关系组成,是人类社会中信任感最强、最稳定的一种关系,个人与家庭的经济利益几乎难以分离。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家庭成员之间基本上用不着劳动监督,劳动管理几乎不花费成本。因此,把土地交给农民家庭经营是一项极富激励的改革措施。比起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公社来,家庭经营制度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反应也要灵敏许多。
全国人大2002年审议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已于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擅自收回承包地,即使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也应当按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经营权流转。
2.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是乡、镇、村和农民举办的集体性质和一部分个体、私营性质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等企业的统称。
乡镇企业原称社队企业(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艰难的道路。它是中国农民在计划经济的夹缝里为争取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创新。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它先后经历了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的初创、60年代中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缓慢发展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迅速突起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后,国家调整了乡镇企业发展政策,从1984年开始,乡镇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已成长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详见第五章)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推进了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提升,而且提高了农民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还是小城镇发展的生长点,对于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是无论如何估计也不过分的。
(三)现阶段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决定,中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普查对象为中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下数据都来自于这一公报。
1.农业基本状况
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6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增长3.7%。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58.4%,比10年前减少7.2个百分点。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
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94万人。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2万人、46万人和149万人。
全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第一次农业普查时有了显著提高。2006年末,全国大中型拖拉机140万台,比1996年末增长107.5%;小型拖拉机2550万台,增长116.4%;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47万台,增长110.9%;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509万台,增长201.7%;联合收割机55万台,增长391.4%。
2006年,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59.9%,比1996年提高了17.8个百分点;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6.6%,与1996年持平;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8%和0.8%。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2.6%,比1996年提高了16.4个百分点;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4.9%,比1996年提高了12.9个百分点。
2.农村基本状况
2006年末,全国9.6%的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46.1%的乡镇地域内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81.1%的乡镇有邮电所,88.4%的乡镇有储蓄所,11.7%的乡镇有公园,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3%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
全国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全国95.5%的村通公路,98.7%的村通电,97.6%的村通电话,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2006年末,全国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8.8%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6.6%的乡镇有敬老院。
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
2006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8平方米。99.3%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住宅类型主要为平房,占66.8%,居住楼房的占30.5%,其他类型的占2.7%。住宅结构主要为砖木和砖混结构。48.6%的住户使用管道水。60.2%的住户炊事能源以柴草为主。
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87.3台,固定电话51.9部,手机69.8部,电脑2.2台,摩托车38.2辆,生活用汽车3.4辆。
2006年末,81.9%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98.7%的村通电,97.6%的村通电话,81.1%的乡镇有邮电所。
表3-1 2006年有电力、通讯设施的乡镇或村比重 单位:%
3.农民基本状况
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26989万人,占50.8%;女劳动力26111万人,占49.2%。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壮年劳动力较多,21~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达32884万,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61.9%。20岁以下6947万人,占13.1%; 21~30岁9184万人,占17.3%; 31~40岁12679万人,占23.9%; 41~50岁11021万人,占20.7%; 51岁以上13269万人,占25%。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接受过小学和初中教育的劳动力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2.2%。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初等教育普及率较高。
表3-2 2006年农村从业人员总量及构成
从表3-2可以看出,全国农村从业人员基本上以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生产为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偏低,这一点在西部地区尤为典型。东部地区则因乡镇企业较发达,有一半人口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
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充沛,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每年有大批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外出就业。这一群体在2006年末已达13181万人,是中国工业和服务行业的主力军。参见表3-3。
表3-3 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总量及构成
外出从业的农村劳动力构成具有明显的特点:
(1)从地域分布上看:中西部地区外出从业人员较多,分别为4918万和4035万,占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总量的37.3%和30.6%。反映出中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不发达,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外出就业。
(2)从性别构成上看:外出从业的男性劳动力明显多于女性,平均占64%,女性只占36%。在劳动力总量性别大致平衡的前提下,这意味着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中,女性远远多于男性。这一现象在东北地区尤为严重。
(3)从年龄构成上看:外出从业的劳动力以21~40岁的青壮年群体为主,占到全部外出从业人口的66%;其次则是20岁以下群体,占16.1%,在未来的几年中,这一代青年人将成长起来,变为主力军。
(4)从文化程度上看: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高于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据主流,有70%左右,西部地区略低点,也有65.5%。反映了中国多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但还需要再提升,尤其是职业技术培训非常重要。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
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与其他产业一样,一方面受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出现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在GDP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在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虽然也有明显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比重。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中的地位下降
表3-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 单位:%
由表3-4中可见,从1978年到2008年,第一产业(广义的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了16.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的比重由23.7%上升至40.1%,发展迅速。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7年的40.8%;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978年的17.4%上升到2007年的26.8%;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12.1%提高到2007年的32.4%。这种就业结构的巨变,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已经开始发生质变。正是这一具有特征性的结构转变,成为中国该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二)中国农业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特点
1.中国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偏低
从表3-4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一般说来,第一产业(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是经济发达的表现,例如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比中国更低。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产业创造的GDP低是因为它们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它们已走过了第一产业为主和第二产业为主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的这种偏低是在农业作为一个容纳了全国40%左右劳动力的产业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第一产业创造的GDP比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都要低,这说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它们更低,是农村人口消费水平低下、农村投资不足的综合表现。
2.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就业结构中的比重过高
从表3-5中可以看出,截止到2004年末,中国仍有接近47%的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2007年末这一数据为40.8%),比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都高,只有越南和孟加拉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超过中国。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基本都在5%以下或左右。第一产业(农业)就业比重过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独特现象。因此中国至今依然是一个以农业劳动力为主体的国家。中国的城市化任务还任重道远。
表3-5 世界部分国家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 单位:%
造成这一就业结构的原因,除了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壁垒、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外,也与中国的资源禀赋特点有关。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又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农产品供给的基本来源只能是国内。这决定了中国必须在农业上付出更多的劳动力以替代耕地资源的不足。今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虽会大幅度下降,但仍会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这一过程至少会持续到本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人口总数的绝对下降才会逆转。
(三)中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虽然农业部门在GDP和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产品总量在长期是下降的。实际上农产品总量应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否则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会受到农产品供给不足的困扰。农产品中扣除被农业部门消费的部分即为农产品剩余或农业剩余,它是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赖以发展的基础。
1.粮食贡献
粮食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截至2008年末,中国内地人口已达到13.28亿人。毫无疑问,一个不断增大的庞大人口群体,会带来对农产品需求的压力。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均消费水平从温饱向小康水平转化并向中等富裕水平迈进的时期,食物消费已开始从以谷物为主向动物蛋白制品和高脂肪制品转换,肉、禽、蛋、奶等制品的需求迅速扩张,这引起了饲料用粮的大幅度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趋势将继续强化。对中国来说,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
2.原料贡献
农产品是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轻工业部门的原料。如食品、饮料、烟草、纺织、皮革、造纸等部门,没有农业为它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它们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对于中国来说,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工业部门特别是轻工业的相当一部分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而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农业能否提供充足的原料及各种生产要素。
3.市场贡献
农业部门市场贡献来源于对非农业部门的产品需求,这正是农业对于国民经济贡献的又一重要体现。
农业生产所需投入的一部分来自本部门自己的供给,如种子、农家肥和农具等,另一部分来自非农部门的产品,如化肥、农用机械、柴油、电力等。此外,农业人口所需的生活消费品一部分来自本部门的产出,如粮食、蔬菜、肉类等,另一部分来自于工业部门,如穿着、日用工业品、家电以及其他服务等。农业部门对非农业部门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需求的增加,扩大了非农业部门的销售市场,促进了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因此说,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做出了市场贡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于市场的扩张。市场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将决定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末中国13亿人口中有7.21亿是农民,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约为城镇居民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2%,如果能使农民收入与市民收入拉平,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随着农村市场化的进程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正在逐步让位于从市场购买商品进行消费的模式,农村已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并且前景广阔。
4.资本贡献
农业部门的资本贡献与粮食和原料贡献不同。粮食和原料贡献是指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即扣除掉农民自己消费和留作种子用的那部分农产品之后的剩余部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农业剩余。例如假设农产品都是粮食,一国农业部门在某年生产了4亿吨粮食,农民自己在这一年消费了3亿吨,于是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提供的农业剩余就是1亿吨。这就是农业部门的粮食贡献。
农业部门的资本贡献是指农业剩余的净流出。农业部门在向非农业部门提供农产品的同时,还从非农业部门购买工业品。从农业剩余中减去农业部门购买的工业品数额即得到净农业剩余,它就是农业部门的资本贡献。例如假设一国在某年为非农业部门提供的农业剩余是1亿吨粮食,价值为1000亿元,而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购买工业品花费了600亿元,于是该年农业剩余的净流出是400亿元,它就是农业部门为非农业部门做出的资本贡献。
一项研究表明,从1952年到1992年,中国农业部门每年的资本净流出是236.4亿元,占年均农业总产值的11.2%,也就是说,100元农业总产值中,约11.2元转移到非农部门中成为资本。农业资本净流出占国民收入积累额的比重达17.7%,换句话说,100元资本积累中就有17.7元来自农业部门。由此可见,农业部门对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资本贡献。
练习
一、词语解释题(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词语的意思)
1.耕者有其田
2.包干到户
二、判断题
1.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3.由于中国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不大,因此农业不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
4.改革开放前集体经济中的农民具有劳动积极性。( )
5.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
6.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业发端的。( )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是“包产到户”。( )8.所有发达国家GDP中的农业比重都很低,中国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也偏低,这是中国农业发达的表现。( )
9.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 )
10.由于农民收入偏低,因此其收入变化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
1.下述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的说法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适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经营方式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有效替代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生产制度
E.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农业生产
2.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变化表现在( )。
A.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B.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
C.农业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D.农业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
E.这一变化不符合国际一般规律
3.中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有( )。
A.粮食贡献
B.原料贡献
C.市场贡献
D.资本贡献
E.就业贡献
四、回答问题
1.什么是农业合作化?中国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比集体经营制度更有效率?
五、思考题
1.中国农村改革前实行的“工分制度”为什么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中国与发达国家国家一样,第一产业(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低。这是否说明中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