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理论、实务、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财务会计制度的简要发展历程

最初的会计作为记录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只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部分。会计制度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会计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西周时代,原始的记录、计量行为,如“结绳记事”、“刻契计数”等已无法详细准确地反映生产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于是,对会计制度的设计从这时起就开始了。当时,叙述式的“流水账”开始出现。之后,对于“流水账”无法详细、准确记录官府贡、赋、税等财富,又设计出“草流”(流水账)、“细流”(明细账)、“总清”(总账)三种账簿,并设计了“日成”(旬报)、“月成”(月报)、“岁会”(年报)三种文字性报告。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设计工作进入了起步阶段。

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业务的增多,我国的记账方法也日益完善。西汉时期“收”“付”两个记账符号,“收入-付出=结存”的平衡公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租的收付记录过程中。这不但促进了账簿各式的改进,也为后来唐宋时期出现的“四柱清册”、“龙门账”、“四脚账”等会计方法奠定了基础。北洋政府时期,我国的会计制度经历了比较彻底的改造,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科目、账簿体系,并同时确立了“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记账程序。而且,在记录方式上也改传统的自左向右直书式为自右向左的横式书写,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采用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会计工作是由按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核算制度来规范的。在会计体系上我国不仅照抄了苏联的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报表体系和成本核算方法,而且设计出了一系列分部门、分所有制的行业会计制度。这些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会计制度在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逐渐把过去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的企业集团的兴起,证券和股票市场的建立,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的不断涌现,对外贸易和跨国投资的迅速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分部门、分所有制、相对封闭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混合经济实体的要求,不利于搞活企业,使企业走向市场,不利于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也不利于对外开放的进行。1992年,我国改革方向明确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使各项法规、制度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财政部门加紧了会计制度建设,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13个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并开始研究具体会计准则,逐步实现我国会计规范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及“入世”后国际贸易往来的需要,迫切要求我国的会计制度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债权债务的增多、经济责任关系的深化,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不仅要满足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要,还要满足潜在的投资者和社会其他方面的需要,企业会计报表需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查鉴证,以取信于社会。同时资本市场的成长要求会计的客观与及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国有资本监管也要求堵塞利润操纵的漏洞。目前,我国会计制度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体系。

从以上会计制度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随意到规范、从粗放到精细、从松散到严密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