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有效的学习?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很多的教师和家长。为了让学生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教师和家长可谓不遗余力,学生们亦是孜孜不倦,除了课堂学习,教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和家长安排的课外辅导班几乎成为不少学生不变的生活主题。然而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吗?好的学业成绩是衡量有效学习的唯一指标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翻开此书,或许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答案。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最先把“学习”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意思是学了之后经常地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之后,古今中外教育学家们围绕着学习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时至今日,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习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也试图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这些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问题上留下自己的思考。
本书以上海市实验中学的实践研究为依托,以心理学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学生学习和有效学习的概念和实质,揭示学习的心理机制,并构建学业心智模型,从实践上开发相应的测评工具;最后,网上测评系统的建立更是使我们理论的实用性有了大范围推广、实行的可行性。凭借此书,中小学一线教师可以深刻理解学生有效学习的心理机制,尤其是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业心智模型,并了解相应的测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测评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业心智状况,为教师教学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同时,各类师范类院校可以将此书作为教材使用,为师范生以后正式走上教师岗位做准备。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共七章。上编为“学习理论篇”,分为三章,主要阐述有关学生学习及有效学习的概念,学习心理的各种理论、学习心理机制的研究及学业心智模型的构建;下编为“学习测评篇”,分为四章,主要介绍学业心智模型的测评方法及学业心智模型各子系统的测评工具。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上海市实验学校“学生学业心智模型的构建”课题、上海市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建设项目(S30401)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项目的资助,北京大学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的大力支持。研究生王称丽、陆琴、莫琼琼、孙文华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校对工作,并对部分章节的内容做了补充和丰富。期间得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沛教授、刘伟老师和许苏老师的无私帮助以及上海市实验学校徐红校长、仇虹豪老师、王文革老师的鼎力支持。本书采用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在编写内容上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学生学业心智模型,开发了相应的测评工具。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诸多疏漏和谬误,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贺雯
2011年5月于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