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后殖民理论的崛起与概念辨析

第一节 霍米·巴巴研究的必要性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十分强劲的学术思潮,也是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先是由主要来自第三世界的学者引入讨论并兴起于西方学术界,如果从它崭露头角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算起,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光景,但仍不失为当下学术研究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个领域。作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后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主要研究殖民统治时期结束之后,原宗主国与原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民族主义、文化权力与文化身份等一系列新问题。其源头是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但却广涉政治、经济、历史、教育、艺术、科技等一系列学科,因而具有广泛的跨学科特征。根据艾哈迈德的说法,“后殖民”一词是70年代前期在政治理论中第一次使用,用以形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了欧洲帝国束缚的国家的尴尬处境。到当代著名澳大利亚后殖民理论家比尔·阿什克罗夫特(Bill Ashcroft)等合著《逆写帝国》(1989)时,这个词主要被用来描述从殖民化时期到现阶段欧洲帝国统治过程对殖民地文化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和种种后果。现在的“殖民话语分析”已经跨越了诸多学科领域的范围,这些学科包括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史学、科技史、法学、艺术史、考古学甚至旅游研究、医学、语言教学与翻译研究等。

后殖民理论思潮与当代西方许多流行的理论话语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使传统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融为一体,致力于探讨与帝国主义、殖民占领与殖民化、文化霸权、身份认同等相关的一系列课题,如权力、历史、宰制、霸权、文化、颠覆、经济、女性、媒介、差异、种族、镇压、自由等。同时,它对传统的经典文学和文学研究起到了相当强烈的解构或者消解中心的作用。它着眼于差异政治,关注少数族的政治、文化及经济利益,致力于使普泛意义上的第三世界文学批评以及第三世界的底层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对这一思潮崛起的理论背景进行研究和解读,就是要恰如其分地选择以怎样的文化身份来参与中国语境下的后殖民理论讨论,在全球语境下与国际学术界就后殖民问题以及相关的文化问题在平等的国际平台上进行建设性对话。

霍米·巴巴(Homi K.Bhabha,1949—)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话语“神圣三位一体”中的重要一员,是后殖民理论的主要代表性人物,现任哈佛大学安·罗森博格英美文学及语言讲座教授。巴巴的著述确实不是很多,但却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力,是当今世界上后殖民理论最主要的阐发者之一。1990年出版由他主编的《民族与叙事》(Nation and Narration);1994年首次出版个人论文集《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但就是这两部书,尤其是后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其中当然也包括对他的激烈批评。可以这样说,这两部著作为世界上几乎所有从事文化研究、尤其是后殖民理论研究和后殖民批评的学者提供了崭新而广阔的讨论空间,甚至是直接的理论工具。国际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已故公众知识分子萨义德(Edward Said)和阿什克罗夫特、霍尔(Stuart Hall)、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等著名学者及思想家都纷纷盛赞巴巴的学术成就和理论创新精神。巴巴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后殖民主义原创者的地位早已得到确立。近年来,巴巴活跃在国际文化研究领域,往来于美、欧、亚、澳、非各大洲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与文化论坛上发挥着极其显著的作用。

从中国语境看,在三位后殖民理论的主要阐发者中,人们对萨义德和“神圣三位一体”中的另一位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的关注与了解似乎更多一些,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或曰“东方学”一度成为学界无人不知的口头禅,研究萨义德的大部头中英文专著也赫然列在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的书架上;斯皮瓦克的读本和有关她的评论集也可以在书店里找到;相比之下,人们对巴巴的关注似乎少得有些不正常了。目前国内对巴巴只有零零散散的介绍,缺乏系统的述评和深入的研究,对其主要理论思路也缺少精确的把握,对巴巴最近的研究动向及其所关注领域更是一无所知。本书试图将巴巴的理论建树置放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后殖民研究兴起和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分析作为后殖民理论原创者之一的巴巴崛起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结合巴巴的身世、教育及生活和工作经历等因素,探究巴巴理论的成因与脉络;剖析其对世界后殖民理论发展的贡献,揭示其弱点及不足;试图结合中国文化语境的实际,考察后殖民理论的传播与运用,为当下本土的文化研究提供借鉴,或者对找到某种可行的研究路向起到某种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