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甘一样奔跑
姓名:杨肯
录取院系:法学院
毕业中学: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获奖情况: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北京市高中化学竞赛三等奖
北京市第二十三届中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小时候非常喜欢看《阿甘正传》,尤其喜欢看阿甘尽情奔跑的样子。不带任何顾虑,只需瞄准想去的地方,双腿发力,不断向前。那种洒脱和热情,令我着迷。
因此,我一直喜欢奔跑。它不同于其他的机械运动——一方面奔跑有着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而非原地打转;另一方面,奔跑拥有速度,而速度产生出无可比拟的力量感。然而为了这种力量,你不仅要燃烧热量,更要燃烧热情。
如今跨过高考这道坎,驻足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再回望自己中学六年来的轨迹,发现自己竟是一路飞驰而来。哪怕时而迷惘,但是始终向前。虽然偶尔沮丧,但终会重新加速,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或许我在成绩方面比周围其他同学走得更靠前、更远一点。但最引以为豪的是,我是靠我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路走来。
许多“北大人”都是从小就有着“北大梦”。我父亲当年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母亲现在也在北大教书,而我又是文科生,因此有一些北大情结。但除此之外,我得承认中学这六年里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报考北京大学这个想法,也是等到高三下学期、知道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之后才有的信心和决心。总而言之,自己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这种模糊难免使人容易松懈。同时,它也允许我轻装上阵。还好,自己的内心深处非常要强。因此即使没有非常清晰的目标,我会要求自己尽量在每一个阶段都做到自己的最好。
奔跑由两个过程组成:你的心率先向目的地进发,你的步伐必须勇敢地紧随其后,不弃不离。有目标很容易,撑到最后却很难。高中以来,有一个简单的信念一直在支撑我。虽然有些偏执,但是正是因为执著,才会更坚固更有力量更令我愿意守护这点理念。我的想法很简单:学生,除了学习之外,一无所有。我把它视为公理,尽全力去实现。
当然实践这条“公理”的时候也会有“执行不力”的情况。自己很贪玩,而且毕竟还是个高中生,自制力有限。还好,这条公理后面还有一条补充条件:在学校,尽力学;回到家,放开玩。学,就踏踏实实;玩,就痛痛快快。
这个原则生成的理由再简单不过。由于住宿,一周只有一两天可以回家,想要在家里玩得痛快,自然得在回家之前就把所有学习任务搞定。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不在家里做作业的习惯。不能说这个习惯有多好,但是这么做基本上可以允许我在家尽情放松。这样一来回到学校后自然心里杂念就少,大可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我思忖,反正藏着点课外书游戏机在学校里抠抠搜搜、偷偷摸摸地玩也不过瘾,那索性不费这个力气,在学校看书就是了。不过这个习惯和我家庭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家父是学美国史出身,对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比较了解,因此对我的教育也带着一些美国味。父母都比较崇尚“民主”“自由”,因此从教育我做起,很多事情上都非常尊重我的意愿,小学时代要报课外班被我拒绝得不剩几个,也从不强迫什么。我最感谢的,是他们对我的信任。从我上小学以来,父母从未在成绩方面上给我定过指标,不过是经常提醒我要保持好的状态,这样一来,给了我在兴趣选择上很大的自由,也促成我尽早学会独立。不能说他们的教育方式有多先进,但我觉得如果一个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得到孩子本身的由衷认可还是不容易的。当然,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子,也是家长的命根子,我们一家三口也未能免俗。高三的时候,本来我一周就回家待一天,他们唯一能监督我的一天里我还在优哉游哉地看电影,把他俩急得够呛。最后弄得我陪他们一块急,又苦恼于自己贪玩的性子一时半会改不掉。好在自己玩过了也能自我纠正一下,在学校就索性就抓得再紧些。
想要坚持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你周围的人都比较浮躁的时候。到了高三之后,学生紧张老师烦躁,许多之前的规矩反而松了。这样一来,虽然客观形势很危急,但主观上却非常容易松懈。因此,高考往往演化成一场考验“定力”的比赛。王小波先生曾说过,搞学问就得耐得住寂寞。虽然中学学习没法与学术研究相提并论,但是在这方面差别倒不是很大。质的飞跃需要量的积累,想要积累得比别人更多只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忍受得了孤独的煎熬,是每个胜者所必需的资质。
个人认为我的智力条件不算一流,只是勉强有那么点小聪明。为此,自己只能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只有和惰性迎面对抗,才有战胜的可能。高三一年里基本上每天都会在下晚自习后夹上几本政治复习资料回宿舍。熄灯前的宿舍非常嘈杂,玩游戏的,聊动漫的,听音乐的,应有尽有。自己的思路也经常会被拐走,好在神游四方之后还会回来,容我背上几个小知识点。效率一般,但精神可嘉。至少,自己在慵懒面前并没有完全纵容自己。尽了力,不愧于自己,就足够了。
高考过后,当我发现自己整理出的之前总结的各科知识堆成高高的一摞,才发现自己的偏执竟然可以积累出一股力量。最开始的时候是开始记忆文综错题的标准答案,用标准答案来逐点修正、补充我的笔记。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历史笔记本。基本上每一面都有涂改的痕迹,这在笔记本上可不多见。只要是我之前记忆的内容和标准答案里出现的有区别,就会把之前没出现的提法也标记下来。再后来,补习语文基础时我的执著也帮了我一把。都高三了,还是有很多生字不熟悉。那个时候自己下了狠心,凡是遇到了不熟乃至不是百分之百确定的词汇一律不放过。每个词每个成语都要得翻一遍现代汉语词典并一字不漏记起来才算过关,容不得一点模棱两可。偶尔会有那么几个词总是记混,那好办,写错一次就再抄一遍。本子上那些重复出现的就是我薄弱的盲点,因此平时复习就会倍加注意。那些重复动作在我眼里不算是浪费精力,而是正经的重复记忆。当时非常在意自己平时的发音,因为如果连平时都念不对又何谈在考试中答对。如果把一不小心念成了档案(dǎngàn),只要自己意识到,就会在重新按正确读音自己小声再念几遍“档案(dàng àn),档案(dàngàn),档案(dàngàn)……”虽然在别人眼中显得有点神经兮兮,但经过一番恶补,我最不靠谱的语文基础题到最后也不怎么丢分了。其实,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需过于复杂的方式。只要你能逐一把握每一个细节,从平时做起,坚持下去,就肯定可以做好。这点是老生常谈,但事实就是那么简单。
奔跑,就要学会释放自己的热情。问题在于:热情从何而来?
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说过:学好语文,关键是要懂得生活。现在终于想明白一点儿。“懂得”二字并非光指享受,而意味着你应该尝试去了解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分析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我觉得,对生活、对社会的了解是一个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学好自己科目的一个基本素质。说得通俗点就是,想学得透,最好在关注课本之余,也长点儿自己的见识,开阔下视野。对生活越了解,就越想去深入了解,如此一来,你对生活自然有了热情。
不得不说,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想靠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来增进了解还是有难度的。尤其在现在的趋势下,各学校都在越抓越紧,拼着劲延长绝对时间,必然会进一步压缩学生的课余时间。一般来说,想要让足不出户的自己长点儿见识,途径比较有限,一般来说就是看书和上网。上网比较轻松,但是信息量太大,真假难辨,难免容易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看书的话相对负担大。我又是一个急性子,经常坐不住,再加上贪玩,许多书都读不下去。
好在自己在学和玩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玩中有学”的小聪明。很同意韩寒的一句话:学习不单是上学,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电影,游戏,都可以是我学习的“教材”。我坚持书本依旧是人类传承智慧的最佳载体,但可惜自己那时比较浮躁,坐不住,更读不进去书。既然电影游戏对我产生的吸引力更大,我便想方设法把爱好所在也变成我学习的领域。艺术总是高于生活,但它也是源于生活。一般来说,大制作的电影或游戏会比较严谨,因此哪怕虚构、夸张的成分占主体,你也总可以从中找到和现实相联系的部分。不过,如果想获取更多知识的话一定要选择先进的“学习”的对象,因为照单全收难免会浪费时间。当时我看《兄弟连》和玩《使命召唤》系列的时候(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游戏),我也就顺便了解了许多东西,大到“二战”史,细到美军“二战”时枪支的型号、口径、有效射程和杀伤力。遇到了比较陌生的知识,凡是自己感兴趣的,都用百度百科检索一下。不求甚解,略懂足矣。在学校,学累之余,也会给自己找点更有意义的活动来放松。基本上每天都会上网看一下新闻,偶尔看一下韩寒、李承鹏等人的博客,关注一下他们对时事的评论,让自己的大脑也跟着一起思考。许多额外的了解都可能会是你日后考试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只要稍作思考,都能让你答题如鱼得水。去年参加香港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就遇到类似的情况。考官的问题很简单,问:究竟什么是中国文化。我开始一愣,但随即想到了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对“为何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下来的古文明”的思考,想到了中国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如此联系课外的知识和课本的知识,自己便有了思路。
总而言之,如果你能在紧张忙碌的高三既想学好又想玩好,其实也不是没有法子——稍稍留点心,你的“休闲”也可以变成学习的一种形式。如果你能在欣赏外文歌曲之前,把歌词都大概记忆下来,随着旋律去回想每个词的发音、拼法和意义,那每一首歌都可以是一次悦耳的听力测试;如果你能抽出一些闲暇时间多留意一下歌曲歌词,你会在其中发现许多经过推敲琢磨的优美词句,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成为你作文的点睛之笔;如果你能在观看外文电影字幕的同时将中英双字幕对照起来看,你实际上也就让英语单词和它的中文翻译成功对号入座,额外收获极大的词汇量;如果你能把优秀的电影作品翻来覆去多看几遍,并且把关注点从视觉效果逐渐转移到它的细节上——布景、台词、音乐,你会从中学到很多很多……
其实,只要你能稍稍转变一下自己的思路和习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到很多。
当然,光把自己一直闷在家里如此“学习”,也是不太合适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放缩后的小社会,是你进行社会实践的绝佳场所。本人在高中三年一直是班长,虽然不能说成功,但是至少完成了不少任务,为自己的班级和年级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是班干部也无所谓,总会有年级里的活动等待你的加入。我们学校的活动算少的,但只要你认真参与,你还是可以收获不少:举行跳蚤市场义卖筹集善款;参加根与芽环保小组,帮助收集年级里的废旧书本并拿去回收;参与组织、主持年级里的英语歌曲比赛。这些活动看似平常,但只有亲自参与才能摸索出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本领,学会与人相处、沟通、协作。
有一个问题我不得不探讨一下。
刚上高中之际,自己一度非常质疑乃至厌烦自己所处的教育制度。现在看来,当时那种叛逆的情绪可以理解,但是仔细一想又深感没必要。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变革,可是变革过程又是如此缓慢。韩寒学生时代写成的《三重门》讲述了一个中学生求学路上的迷惘和失望。十年后的现在再去读此书仍会让中学生感到亲切,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这说明的问题很简单:十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体制也还是那样,变化并没有我们盼望的那么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会让我们失望,乃至失去斗志。我想说这些并非出于讽刺,更不想辩解、维护什么。我承认我们的基础教育非常残忍地扼杀学生一些本来美好的天性;我们的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永远就那么点儿,做不到人家学生那样在宿舍里建起一个连接数亿人的社交网站……问题有太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全盘否定、全盘抛弃。即使是相对其他领域已经公平很多的教育也存在种种不公平,它依旧是改变命运的主要手段。像韩寒那样能从中国教育体制潇洒全身而退并在日后大获成功的人又能有几个?我毕竟不是天才,没有他那敏锐的头脑,只能闷头继续在这个教育体制中奋斗。再何况就算是韩寒也没有停止学习,无非我们在学校学习,他早一步踏入社会学习。它,固然不完善,却是我们唯一拥有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要努力让它更完善。我,和你一样,同样渴望变革。但我们只有在这场“游戏”中胜出后,才有可能重新制定我们的“游戏规则”。那时,只要我们还坚守着最初的理想,我们就有能力去按我们的意愿去改造这一切。当然,那是后话。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磨炼自己,让自己有实力撑到最后。因此,我不会再去抱怨,因为一味挖苦只会让自己丧失信念。既然不相信,又何谈全力以赴?
自己高三的时候也矫情过,觉得学习真累,好麻木、好无趣。虽然犯懒属人之常情,但我还是想对所有大城市的孩子们说一声:要知足。高考对许多外地考生来说就是一场命运的赌注,有些人学到把自己的命都押上了。暑假回了一趟山东老家,老乡们原本让我介绍经验,到头来和山东的考生们一聊,倒仿佛我是那个没上过高三的人,为此心情很复杂。但愿,当你想偷懒、想抱怨的时候,你能想起那些比你更加疲惫但依旧奋斗的同学们。那时你或许会想明白,自己真的没什么理由或借口去偷懒、抱怨。
汪国真曾经写下:“我努力不去想什么成败。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既然还在路上,那就提起精神,全力以赴。无需担心以后的风景,既然已找到了方向,就不要停步,你总会在前方遇见你所寻觅的风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想看到常人所看不见的美景,自然就得比别人走得更远。既然逃避不了路上的狂风暴雨,那就潇洒一点,和风声对歌,同雨点共舞。要相信,或许残酷的现实会拖慢你的步伐,却会让你愈发倔强,更加勇敢地穿越那荆棘蛮荒。正是那残酷的风风雨雨把你梦想渲染上更为明亮的色彩,让你倍加珍惜自己的理想,决心用一切去坚守。
也许是稍微特别的学习、生活方式,允许我对生活、对生命都寄予极大的热情。正是这些热情以及一点执著,允许我一路跑来。即便周围的人都在漫步,也要继续奔跑。跑着,跑着你便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领先;原来自己也如晶莹剔透的雪花,独一无二;只要愿意,我,就可以是传奇。哪怕跑得并不是很快,内心却相信自己是在飞驰。于是越跑越快,越跑越有勇气。即使是奔跑在漆黑寒冷的夜,也不再害怕,而是大胆地去散发出热量、散发出光芒。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在奔跑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不仅让他成为一名橄榄球名将,为他赢得了大学的门票,也让他在炮火纷飞的越战战场上在拯救自己的同时拯救了身边的战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英雄。可是,最重要的是,奔跑赋予阿甘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无论你多么彷徨,乃至失落,你只需一点勇气和热情,以及一个简单的目标,就足以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这些年来,我只不过是想像阿甘那样,自由奔跑。
很庆幸能一路奔跑而来,为自己走过的路感到自豪。或许也不是很远,却已超越了自己曾经的极限。也许,自己已到达了当年所梦想的地方,走进了美丽的燕园。也许,我会稍稍放慢脚步,细细欣赏所寻觅的风景。然后,我会继续加快脚步,继续奔跑,继续飞驰。
奔跑由两个过程组成:你的心率先向目的地进发,你的步伐必须勇敢地紧随其后,不弃不离。有目标很容易,撑到最后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