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三位一体”计划经济体制的逻辑起点,也是粮食统购统销、公社化运动、粮食地区自给自足和城乡户籍隔绝制度的根本成因。计划经济使我国保持了较高的资本积累率,迅速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重工业体系,并在国防军事工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也同时造成了产业结构扭曲、生产效率低下、城乡差距扩大、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长期停滞等严重的长期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与发达国家和东亚“四小龙”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一个文明鼎盛的天朝大国日益衰落,沦为备受列强欺压的贫穷弱国。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满怀强国富民的理想和抱负,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探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新政权的领导人面临着选择何种发展道路和管理体制进行经济建设,以迅速实现强国富民理想的问题。然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
这一讲主要分析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传统的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了解传统的制度安排背后隐藏的经济学逻辑。之后,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探讨1959—1961年农业危机形成的原因,并对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进行简单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