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人类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人类学对饮食的研究:从分类开始

食物之“格物”求本

我们的讨论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人类不同的饮食风俗和习惯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饮食习俗又是组成独特的文化系统的重要因素。要研究食物,就要了解饮食体系,而食物的意义建立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之上。首先,食物为一种物和以食物为本位的践行活动,必然包含对某种规则和价值的认识。我国古代有“格物致知”的道理,典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在方法论上,“格物致知”与“实事求是”在意思上大致相同,都是根据事物的表象以探索内在规律。然而,二者在现代语境中的意象却有差异:前者强调以“物”获得认知,后者刻意以“事”求取规律;前者似乎是物象性的,后者仿佛是意象性的。不过,二者也可以在物象和意象上被视为同类,强调对物的求索进而到达知识的获得。“实事求是”之“实”的繁体“實”原指在房屋里充满货物,意思是财富和财物。《说文解字》译:“實,富也。”“实”是延伸义。换言之,以“物”之象,以物之义以附会、附和、求知、求是属于早期人类朴素、自然的一种认知方式。另一方面,“格物”对“物”作为表述材料的重视也成为中国求知传统之一范。比如甲骨文、金文,前者指刻划于龟背、兽骨上的文字和纹饰;后者指铸刻在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这些材料本身也成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格物”包括人与物、祭祀、占卜、刻划技术等关系。可惜,随着历史的变迁,“读书致知”取代了格物致知的“实事求是”。“格物求实”的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使“食物”因此有了反思的当代价值。

今天,当人们在反思“书写文化”(writing culture)的话语权力时,人类学则重新表达了对物的研究的擅长和民族志专业特色。特别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类学对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出现了新的研究热潮,先后提出民族志对物研究的理念和范式(obj ect of ethnography),或曰“物的民族志”〔美〕阿兰·邓迪斯:《民俗的精神分析学研究》,见《民俗解析》(户晓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148页。,强调“物本民主”(obj ect-oriented democracy)的概念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 Destination 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 fornia Press,1998.,主张回到物的本体和本位研究(Back to Things),并成为民族志新的宣言。人类学对食物的研究也因此具有了民族志反思的特殊价值。以中国的经学文献为例,最早的文字记录之一《诗经》原本是民间的口头咏唱,后经文人集结而成了文学经典。《诗经》中就存在大量的“物志”,其中最主要的是植物,而植物志中又有大量的食物,其中数百次提到了食物类目。据统计,《诗经》中提到了44种确定的或可能的植物性食物。相形之下,《圣经》只提到了29种。《诗经》中还提到了几种鱼,提到了通常驯养的动物及野生的可猎动物。Bruno Latour, “From Realpolitik to Dingpolitik or How to Make Things Public”, in B.Latour&P.Weibel, eds., Making Things Public:Atmospheres of Democrac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London, England:The MIT Press,2005, p.16.可见,《诗经》从人们对物认知到以诗歌为媒的自由咏唱,再到御用文人化的《诗经》,经过了一个经典化过程,这一典型却又在今天“书写文化”的背景之下重新进行反思。而食物民族志不啻为一个反观的镜子。

其实,“食物”本身就是一种事物的分类,它不仅关乎人类可食之物的类型,也规定了人类作为动物物种的性质和属性。就像我们通常把动物分为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那样。同时,食物在原始分类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分支,并分化出复杂的表述符号和语义。“食”几乎包括了所有重要的意思和指示:(一)指代国家。我国古代的“国家”有“社稷”之称,其中“社”表示了崇敬“土地”(祭土)的农业伦理,而农业又以粮食生产为本,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中的至高事务。“”为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为百谷之长,帝王奉祀为谷神,故有社稷之称。(二)礼制统治。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统治作用。《说文解字·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礼记·礼运》:“夫禮之初,始诸饮食。”形成了以土地、粮食为根本的礼化制度。(三)和谐秩序。“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追求的最高境界。“”由组合而成,与食物有关;传统文化从来也以和平、和睦、和谐作为社会安定团结的目标,“致中和”为最高境界。(四)自然本性。欲乃人之本,为自然本性。孔子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 《孟子·告子上》中有“食色,性也”等传世箴言。“”为会意字,从欠,人张口,表示不足,从谷,表示贪于不足。《说文·欠部》:“欲,贪也。从欠,谷声。”(五)民俗事象。“民以食为天”不啻为民间民俗中既神圣又世俗的概括。“”的文字构造是“人依靠谷”的造型与照相。《说文·人部》释:“俗,习也。从人,谷声。”本义为长期形成的风尚和习惯。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为太平之象。

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格食致知”无妨成为一种特殊的分类认知和意义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