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宝典(2017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深化改革 法制建设

为人民改革标题:从标题即可看出本文的主题是“改革”,视角是“改革的目的”或者说“改革的价值导向”,作者的观点是“改革是为了人民”。从标题还可以看出本文的写作主体应该分为“改革为什么是为了人民”“怎样确保改革让人民受益”“前景预判”。

“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又一次强调了深化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按照这样的要求,在改革的具体政策制定和执行环节上,都不能忽略“人民”,而且要按照能带给百姓多少获得感,能不能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来考评改革具体方案的“人民观”“含金量”。为人民改革,这是新一轮改革最响亮的政治宣示和最鲜明的价值导向。

为人民改革,就是要切实号准“民需之脉”。分论点一:为人民改革,就是要切实号准“民需之脉”。一些地方建新农村,撤村并校,初中减少了,村小消失了,小小孩童披星戴月翻山越岭。这些改革的出发点,是想让百姓得到实惠,可结果事与愿违。“为民着想”就先得号准“民需之脉”。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求什么、怨什么,改革就应针对什么、措施就应对准什么。“为民着想”不是“替民做主”。那些违背真民意的所谓改革措施,只会带来百姓的反感。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和保障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协商权,把民需找准。

为人民改革,就是要体味百姓切身感受。分论点二:为人民改革,就是要体味百姓切身感受。一方面,需要力争受益最大化。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司法等改革,涉及百姓对生活品质、公平正义的诉求,敏感度高,痛点低,更需要施以人性关怀。比如,对水电气等改革,一分一厘也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计,中高收入人群也并非都无关痛痒,如果一味提价式改革,让多数人觉得“改革受损”,就会给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带来阻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力争受损最小化。作为施政者,始终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境对待受损方,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用公平合理的机会成本置换利益损失。在诸如征地、拆迁这类工作中,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大气做法,规避“各个击破”“分而治之”的“小伎俩”。

为人民改革,就是要抓小落细柔性执行。分论点三:为人民改革,就是要抓小落细柔性执行。网上曾有调侃:中国孩子生在美国有美国户口,生在中国可能是黑户。计生政策是基本国策,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现实中存在“有钱多生,没钱躲着生,守规矩‘气生’;缴了社会抚养费就能上户口,没缴就成黑户”。大政策必讲大原则,实施则要将大原则体现在细微环节的操作上。比如就近入学、取消择校,是广受欢迎的好政策,可在多项显得苛刻的规定下,一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就成了问题,只得回老家当“留守儿童”。统一政令之下,对这类非个案的特殊的弱势群体,应同时制定专门细分对策。

为人民改革,就是要用幸福指数检验改革成效。为人民改革,就是要用幸福指数检验改革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好日子”是民众的幸福感受,幸福是满足感的集合。在求学、就业、看病、收入等诸多满足感组合要素中,常常出现只要有一项产生“木桶效应”,幸福便会打折扣,甚至被“一票否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现实社会中百姓的感受落差,防止“比较劣势”拉大。

一句话,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为人民改革就必须真改、改真,在法治下推进、在改革中完善,找准穴位,击中要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作者:海峰)

Analyse范文评析


一、本文应对的时政热点和申论考点

1.时政热点:“深化改革”系列

2.申论考点:关注深化改革的价值导向,关注社会公平与老百姓的朴素中国梦,关注改革疲劳与焦虑症,关注党的群众路线和共产党人的伦理底线。


二、写作框架

提出观点,让人民价值导向贯穿改革始终——分析问题,为何让人民价值导向贯穿改革始终——解决问题,如何让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总结,以人民为中心,改革才会在人民意愿中落地生根。


三、文章点评

1.文章内容点评

(1)标题:紧扣文章主题,立意明确,能够统领全文,是一个好标题。

(2)开篇:直奔“改革”主题,用高层声音破题和为文章定调子,具备了申论文章的气质。

(3)主体:主体讲到了本轮改革是在深水区的行进,政府转型和利益重构是其难点,但为了公平正义,为了人民利益,必须深化改革;通过政府转型保障改革的人民导向;通过开放式顶层设计激发人民的改革热情;通过时刻遵循改革的人民导向,赢得人民对改革源源不断的支持。

(4)结尾:总结点题收尾,只有为了人民的改革,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才能保证改革的合法性和公信力,改革也才会顺利。

2.文章形式点评

(1)结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2)行文:语言流畅、用词新鲜、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书写刚柔并济,做到了“用逻辑的力量说服人,用情感的力量打动人”这一议论文的高标准。


四、好词好句

1.文中自有黄金句:

①改革,为了我们希望的生活。

②政府转型是改革推进的深水区域,利益重构是改革成效的关键考验。

③更好的教育,更高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完善的保障,更有尊严的生活,这就是老百姓心中最朴素的中国梦想。

④发展自由,社会公平,政治清明,这就是老百姓眼前最纯洁的改革愿景。

⑤亿万人民始终是改革的主体,他们不是旁观者,也不只是承受者,而是活跃的参与者,积极的创造者。

⑥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改革,让人民满意,给人民希望。

⑦我们增强着改革的合法性,倾注着改革的原动力,也弘扬着改革的价值观。

2.文中自有词如玉:主体地位,首创精神;权力资源,既得利益;权力寻租,权贵经济;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壮士断腕,自我革命;制度笼子,执政伦理;有效政府,有限政府;全能政府,全责政府;权力的公共性,改革的合法性;公民权利,公共意志。

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又是“让…”式标题,有呼吁,有期待,有勉励。是一个有情怀的标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新征程、法治建设新境界,清晰描绘出了国家未来的法治方向和全社会的法治准则,同时法治也必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开篇:用党新近召开的重大会议开篇,切热点,升高度,给人一种事出有因,言必有据的感觉。顺势扔出了文章主题——“依法治国”。当前要高度重视社会层面存在的有关法治的矛盾心态和行为:一方面埋怨别人不守法,另一方面自己却坦然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维护权益时把法律举过头顶,另一方面为获取利益把法律丢到脑后……环顾当下不容乐观的法治现状:执法者和公民间的矛盾和自说自话。法治建设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更离不开社会民众的法治素养。法治建设的相关因素:与文化传统、发展阶段和公民的法治素养有关,前两者很难摒弃或超越,当下唯有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让法治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全面法治必须是全民法治,每个公民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行动必须要落在日常行为中。论点:让法治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让法治渗透在公民的每一个日常行为中。

在“办事依法”中培育法治思维。有没有法治思维,并不是看一个人熟背了多少法条,而是看做决策、办事情、护权益时的行为。一个社会规则意识强,违法违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反之,违法违规现象就会增多。当前,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每一位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想一想有没有法律依据,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久而久之,法治思维就会长到心坎上。分论点一:法律为行为指南,在“办事依法”中培育法治思维。

在“遇事找法”中树立法治信仰。法律应该成为一个社会最为广泛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幻的,这种具体、真实的信仰尤其体现在遇到事情时的第一反应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总会遇事时找关系、走后门。而要树立“遇事找法”的法治信仰,除了每个人的改变和努力外,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也很重要,必须给“遇事找法”的每个个体以有力的支撑和法律保护。分论点二:法律为公正撑腰,在“遇事找法”中树立法治信仰。

在“解决问题用法”中提高对法治实践的认识。从“立法”到“用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简单过程,这里面既有习惯养成的问题,还有对法治实践认识的问题。法律是严肃的,使用法律有程序、有规则、有约束,不像打个招呼、递个纸条、使个眼色那么容易,但这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绕开法律”的借口。用法是实践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更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因此,让“解决问题用法”成为社会自觉,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之一。分论点三:法律为问题指路,在“解决问题用法”中提高对法治实践的认识。

在“化解矛盾靠法”中寻求法治建设最大公约数。我国仍然处在各种矛盾多发、易发的发展阶段,千方百计化解矛盾是社会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矛盾千差万别,具体的化解办法也各不相同,但总体上看法治是最重要的手段。我国的法律制度设置了相应的渠道,人民群众应该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利益,这也是最值得信赖、最有稳定预期的渠道。当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守法、用法、护法,同时,更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分论点四:法律为矛盾钥匙,在“化解矛盾靠法”中寻求法治建设最大公约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才能形成守法光荣和守法有责的良好风尚,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氛围。结尾:总结点题,阳光收尾。

(来源:半月谈)

Analyse范文评析


一、本文应对的时政热点和申论考点

1.本文应对的时政热点:“依法治国”“社会最大公约数”系列

2.本文应对的申论考点:关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潜规则、群体事件、社会矛盾与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


二、写作框架

建设法治国家在当下的重大意义——建设法治国家中存在的问题——当下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守法——干部要依法行政,公民要依法行事——从依法、信法、用法、护法四个分论点来论证——如此,会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风尚。


三、文章点评

1.文章内容点评

(1)标题:紧扣主题,立意鲜明。形式上采取了“让……”式标题,有呼吁,有期待,有勉励。是一个有情怀的标题。写作逻辑应该是:为何让——当下现状——如何让——让之后的前景预判。能写、可写,是一个好的申论文章标题。

(2)开篇:用党新近召开的重大会议开篇,并顺势指出了文章的依法治国主题。

(3)主体:主体部分讲到了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但当下法治建设并不乐观,在法律体系渐趋完善的今天“守法”成为了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这包括干部的依法行政和群众的依法行事,紧接着从四个方面论证如何“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结尾:让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守法成为社会新风尚。

2.文章形式点评

(1)结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2)行文:用词规范,表达正统,论证严谨。


四、好词好句

1.文中自有黄金句:

①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既要有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方面的顶层创设,还要有全民遵纪守法、践行法治的行动。

②今天,当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法治规则日益完备之时,我们也要看到全民将守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实紧迫性。

③一方面埋怨别人不守法,另一方面自己却坦然违法、钻法律漏洞;一方面维护权益时把法律举过头顶,另一方面为获取利益把法律丢到脑后;领导干部说群众违法事例多,而群众说领导干部以权压法问题大;执法人员说被执法对象肆意抗法多,而被执法对象痛批执法人员乱作为。

④法治建设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更离不开社会民众的法治素养。

⑤让法治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最大公约数,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⑥法律是严肃的,使用法律有程序、有规则、有约束,不像打个招呼、递个纸条、使个眼色那么容易,但这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绕开法律”的借口。

⑦形成守法光荣和守法有责的良好风尚,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氛围。

2.文中自有词如玉:依法治国新征程,法治建设新境界;法治方向,法治准则;政治制度,法律体系,顶层创设;遵纪守法,践行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执法对象肆意抗法,执法人员乱作为;文化传统,发展阶段,法治素养;法治建设,法治信仰;依法办事,最大公约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环境;全面法治,全民法治;法定权威,法定规则;社会规则意识,依法办事习惯;法律依据,法律后果,法治思维;打个招呼,递个纸条,使个眼色;社会服务,国家治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潜规则;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法治氛围。

以良法善治培育公民精神这是一个“举措+角度”的标题方式,这样的标题往往是二者融合在一起,并驾齐驱,美好社会的建设即需要政府的“良法善治”,又需要“公民精神”的崛起,二者相互促进,政府和公民共同成长,社会和谐就可期,是关系型标题。

面对“法不责众”的“中国式过马路”“高音炮”对抗广场舞的无可奈何、把PX词条由“低毒”改为“剧毒”的居心叵测、“网络大V”的谣言惑众、肆意兜售淘宝客注册信息的监守自盗、公然保留用户支付日志信息的上市公司……有人不禁要问,民警去哪儿了?公安去哪儿了?规则去哪儿了?潜台词就是,政府去哪儿了?这里固然有政府治理不善的责任,但是,我们一面处处依赖政府,一面又谴责吃公家饭的人太多了,这其中的矛盾如何化解?是不是还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公民责任去哪儿了?开篇:用归纳概括主题现象的方式开篇,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申论文章开篇方式,同时也体现了笔者较强的概括能力。

社会和谐呼唤善治的政府,社会团结需要自治的公民。原理:定位文章,为文章定标杆。转型中的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流动中的中国,财富大增加、社会大发展、身份大转变、结构大调整。中国社会正在面临一次崭新的重构。广场舞的兴起,给公众的健身休闲找到了一个便利平台,也给附近居民带来了噪音和不便;网购的兴起,方便了公众的工作和生活,也给网民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挑战;PX项目能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也给公众带来对潜质健康威胁的担忧。如何避免公地悲剧?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如何平衡?在利与弊之间如何权衡?在便捷与安全之间如何取舍?这给社会的公共治理提出了许多待解课题,考验着政府的社会治理智慧。案例论证:新事物的出现,利益群体间的平衡,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使用厉策峻法,提高公民违法违规成本,提升公民素质,塑造公民精神。中国式过马路、酒后驾车、加速闯黄灯,对“宁等三分不抢一秒”置若罔闻的群体面前,严格化治理是不二选择。在维护交通秩序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公民的法律意识。举措一:用厉策峻法,塑造公民精神。案例论证。

建设绿色通道,降低公民理性维权的成本,培育公共理性,呵护公民成长。用“高音炮”对抗广场舞的噪音骚扰,这种“以噪制噪”不理性维权方式的背后,是公众维权无路的无奈。推行了网格化治理后,表面上的“公地悲剧”,也是“五龙治水”的悲剧。新问题的出现,呼唤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政府应与当地社区、社会组织、居民代表、志愿者们共同解决这一问题,在维护公民权利的同时,也在培养着公民的参与意识。举措二:开通绿色通道,呵护公民成长。

开拓公用领域,丰富公共产品,满足公民的公共需求,建设公民生活。各地频发的广场舞事件,也在提醒政府在市政建设中,在开发商的建设规划中,对公共基础健身设施的配建,对公共休闲场地的合理预留,进行严格审核和监督。大数据时代呼唤智慧政府,对公共场所进行精细化治理,防微杜渐。在满足公民公共需求的同时,也在建设着公民的公共生活。举措三:开拓公共领域,建设公民生活。

政府正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由家长管理型政府向现代治理型政府转变。让有限政府激发无限公民的力量,让厉策峻法塑造公民意识,促进公民成长;让社会购买、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促进社会组织的成长,激励志愿精神的迸发,打造社会互助自治模式。让政府治理成为社会运行的润滑剂,让公民精神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我们将迎来一个民众团结,社会和谐的新家园。结尾:重申作者观点,总结点题,阳光收尾。

(来源:半月谈)

Analyse范文评析


一、本文应对的时政热点和申论考点

1.时政热点:“高音炮”VS“广场舞”“中国式过马路”“携程乌云黑洞”“淘宝小二的监守自盗”“网络大V”的谣言惑众。

2.申论考点:本文关注依法治国与公民精神培育,社会创新治理与社会和谐,公共服务与社会和谐,社会团结与公民自治。


二、写作框架

提出问题,如何治理不符合公民精神的乱象——原因分析,社会转型期面对新鲜事物的出现,政府还远没做到精细化治理,公民还远没培育起公民精神——出路,社会和谐需要善治的政府,社会团结需要自治的公民——通过厉策峻法、创新治理和开拓公共领域来塑造公民精神——如此,就能迎来一个民众团结、社会和谐的新家园。


三、文章点评

1.文章内容点评

(1)标题:这是一个“举措+角度”的标题方式,这样的标题往往是二者融合在一起,并驾齐驱,美好社会的建设即需要政府的“良法善治”,又需要“公民精神”的崛起,二者相互促进,政府和公民共同成长,社会和谐就可期。从标题即可看出,本篇文章的书写逻辑应该是:为何要培育公民精神——怎样培育公民精神——培育起公民精神后社会的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的写,又能够使文章逻辑清晰的标题。学起来吧。

(2)开篇:用归纳概括主题现象的方式开篇,里面的所有现象都是时下大家关心的,关系到自身利益和安全的事件。这样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一种既视感。这是一种典型的申论文章开篇方式,同时也体现了笔者较强的概括能力。

(3)主体:主体首先讲到了违反公共伦理社会乱象,然后作者指出这是中国从传统小农社会向现代工业信息社会转型,而政府治理和公民精神没能跟得上引发的,紧接着指出政府应通过刚性的法治、柔性服务去培育公民精神。

(4)结尾:做到了以上三点,我们就能拥有一个文明的公共环境,一个现代的国家。

2.文章形式点评

(1)结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2)行文:用词规范、丰富,起承转合、刚柔并济。


四、好词好句

1.文中自有黄金句:

①社会和谐呼唤善治的政府,社会团结需要自治的公民。

②广场舞伴随老龄化社会而来,网络谣言伴随信息化社会而出现,反PX群体事件伴随深度工业化社会而至,这只是社会重构中诸多问题中的沧海一粟,而“中国大妈”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③如何避免公地悲剧?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如何平衡?在利与弊之间如何权衡?在便捷与安全之间如何取舍?这给社会的公共治理提出了许多待解课题,考验着政府的社会治理智慧。

④转型中的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流动中的中国,财富大增加、社会大发展、身份大转变、结构大调整。中国社会正在面临一次崭新的重构。

⑤建设绿色通道,降低公民理性维权的成本,培育公共理性,呵护公民成长。用“高音炮”对抗广场舞的噪音骚扰,这种“以噪制噪”不理性维权方式的背后,是公众维权无路的无奈。

⑥政府正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由家长管理型政府向现代治理型政府转变。

⑦让政府治理成为社会运行的润滑剂,让公民精神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我们将迎来一个民众团结,社会和谐的新家园。

2.文中自有词如玉:“法不责众”,“中国式过马路”;“高音炮”对抗广场舞,“网络大V”的谣言惑众;民警,公安,规则;政府治理,公民责任;善治的政府,自治的公民;依法治理、精细治理、科学治理,创新治理;公共领域的拓展、公共价值的实现、公共伦理的生成、公共理性的建设;公民权利的维护,公民素质的提升,公民精神的培育;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财富大增加,社会大发展,身份大转变,结构大调整;公地悲剧,治理智慧;“宁等三分不抢一秒”,法律意识;绿色通道,维权成本;培育公共理性,呵护公民成长;公民权利,参与意识;公共产品,公共需求,公民生活;大数据,智慧政府;精细化治理,防微杜渐;经济建设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家长管理型政府,现代治理型政府;社会购买,政策支持,舆论导向;社会组织,自治模式。

一定要向不文明旅游说“不”标题紧扣主题,有呼吁,有期待,有角度,有温度。

节假日,黄金周,人们纷纷背起行囊,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观光游、休闲游,组团游、自助游,生态游、购物游……随着社会的开放,随着财富的增加,旅游,已经从以往的生活奢侈品变成了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品,并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走中的国人,给世界的发展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文明的传播留下了难言的诘问。承上启下,承上用概括列举的方式解释了“旅游大国”,顺带用一个“难言”带出问题。

我国本是礼仪之邦。但翻翻媒体信息,一些同胞在海外的言行还是让人汗颜:城市地铁中为抢占座位大打出手,国际航班上为行李摆放吵闹不休,埃及神庙里不忘涂鸦“到此一游”……国内的不文明旅游现象引起关注,有人骑上雕塑,有人爬上大树,有人一边赏花一边扔垃圾,以致有的景区保洁人员要攀上绝壁去清理垃圾……对旅游文明的呼唤,再次成为公共话题。

在种种旅游不文明行为中,有的是因不熟悉环境和规矩、一不小心所致;有的是景区环境设施不配套、让人不便甚至出现“三急”所为。但是,那些骑上墙头的、攀上树枝的,以及文物上“到此一游”的手笔,很难用“不知道规矩”当理由。至于泡面泼空姐、扬言炸飞机、卢浮宫泡脚等行为,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毫不顾忌影响和后果,就只能用“任性”来解释了。

对待不文明旅游行为,应该多管齐下,多种途径纠正。比如,通过告知、规劝,可制止部分不文明行为。但总有一些人,对规则视而不见,还片面理解“消费者就是上帝”,不顾文明底线我行我素。这就需要刚性制度发挥作用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公共领域是大家的,倘若没有基本的规矩和秩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最终也无法保障。文明,也许肇始于他律,但最终要靠自律。客观地说,文明的实现应基于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指责与说教当然不可或缺,但鼓励式的互动也具有更长远的现实意义。面对屡禁不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除了抱怨,其实可以在如何有效引导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新招。

当然,真正告别旅游“任性”,减少不文明旅游行为,归根到底要靠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孔子曾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当把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结合起来,把管理者的治理和个人的自觉结合起来,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素质,让崇尚文明成为风气,让旅游成为涵养公共文明的重要平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明出游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需要“德治”与“法治”双轨驱动。一方面,游客只有在提高自身文化和道德修养上下功夫,才能做到让文明出游成为一种内化的习惯;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保障文明出游的硬约束。只有每一个游客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就能汇聚起文明出游的正能量,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点题收尾,从政府和游客两方面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得很妙,一语双关。有呼吁,有期待,有方向,有未来。

(作者: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