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方向
(北京建筑大学100048)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处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过程中,迅猛的城镇化浪潮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相应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城镇将成为人类聚居的主要场所,城市成为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社会问题的汇合处,是人类生态学的重点,所以城市发展研究备受关注。
生态城市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概念,它不包括利用与保护资源环境,更包括治愈修复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志着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文明逐渐达到生态化,以及整个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并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各城市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因地制宜。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它不只是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信息、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统一的复合系统。从其内涵来看,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和谐性、可持续性、高效性、整体性和区域性。
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是一种新的文化观,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深刻的认识,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狭义上讲,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二、生态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
当代中国生态城市的基本标志或理想模式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人居环境优越。
1.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它既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甚至可以说社会和谐是生态城市实现自然生态良好运转的基础。
2.经济高效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并不否定经济发展,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具有高效性、集约性和可持续性。这要求生态城市在宏观上要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发展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形成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
3.生态良性循环
一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既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需要,又能保护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这个生态系统就处于良性循环的发展之中。生态良性循环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4.人居环境优越
马克思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人居环境优越不仅包括住宅质量、基础设施、交通状况以及空气质量、绿化美化、卫生条件等硬件设施构成的硬环境,而且包括家庭氛围、邻里质量、居住区和谐等心理感受构成的软环境。同时,它还包括推动人类住宅环境建设所必需的人才资源与能力的培养。
三、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源起和发展
(一)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尽管没有明确说明生态学这一提法,西方城市建设很早就有生态学的思考。今天的che城市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生态城市规划的开端。1898年,霍华德经过调查写了一本书:《明日:一条迈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三大目标:空间目标、社会目标、管理组织目标。他认为城市应该有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初次提出绿带的概念,强调用绿带和其他开敞地将居住区和工业区隔开;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良好的交通联结;市民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接触。他认为的“Garden city (花园城市)”,是城市建在周边有田园的环境中,更多的内涵是解决城市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指城市道路边点缀一些花坛和绿地 [4]。霍华德的理论把城市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关注城乡之间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城市绿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已经包含有生态的内涵。霍华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已经成为越来越明确的精神纲领。今天,城市规划者们更明确地认识到:城市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合起来,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城市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 城市规模的思考
20世纪初,由于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城市人口剧增,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的问题。美国规划建筑师惠依顿提出用绿地把大城市周围围起来,控制城市规模,并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这就是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3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出现一种“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的居住区规划思想也表达相似的城市规划内容,即在城市外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等保证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达到控制大城市规模、使城市成为健康发展的有机系统。
(三) 城市的多元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源于对生态文明的研究,而生态文明的研究又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续。可持续发展思潮的兴起源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如何依据城市生态学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改造、建设,逐步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实现城市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达到和谐的必经之路。
20世纪80年代,城市的发展规划展示给人们一个多元的倾向:城市的经济衰退和复苏;超出传统阶级视野并在更广范围内讨论社会不公与公平机会;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和响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规划如何积极地响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在国际城市规划界出现了大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文献。这些文献从城市的总体空间布局、道路与工程系统规划等各个层面进行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操作方法。
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范例
生态城市发展至今,已在一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中取得了成功。在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中,较为成功的有瑞典马尔默、日本北九州、新加坡等。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其他城市今后建设生态城市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探索这些生态城市的建设之路,可为我国建设生态城市提供极富操作性、实践性的宝贵经验 [5]。
马尔默为瑞典第三大城市,其前身为工业贸易城市。在受到科技产业冲击后,马尔默原有的工业模式受到了严重影响,迫切需要完成城市转型。为此,马尔默选择其西部滨海地区作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马尔默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生态城市之一。日本北九州在建设生态城市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及循环使用资源。从20世纪90年代起,北九州便开始大力采取这种方式改良城市,使某一产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产业的可利用资源,力求把整个地区的废弃物排放量降为零。与此同时,北九州还积极创办废旧家电、废纸、废塑料等可回收再利用相关产业,关注环境新技术的革新以及实践和应用,并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在北九州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大力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使环保意识逐渐深入每一个市民心中。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在城市建设之初,便着眼于城市的“绿色与蓝色规划”。该规划确保了新加坡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下,仍然能够拥有大量的生态环境,并以绿色、水体、生物多样性为新加坡人营造出更加优良的生活环境,新加坡人走出办公室,走出家门、学校时,便能置身于大自然中,完美地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启迪我们,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从本城市的发展现状出发,根据本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生态城市发展规划。
五、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二百多个地级市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的目标。近年来,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生态城分别与新加坡、瑞典等多国合作,引进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与先进技术,掀起了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的新一轮高潮。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在国内学界,学者们也一致认同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的观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土资源开发中的意义是克服了“先发展、后治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也只有从同步城市化 (忽视环境承载力的城市化)到可持续新型城市化的战略转变,才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注意多元化发展需求
城市的不同区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城市中心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应重视对已有空间结构的调整 (包括立体空间),重视土地利用的内部挖潜以及对已有环境污染的消除等方面,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则需要“一次成型”。而现实国情是,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处于一个蔓延式发展 (或称其为跃进式发展)的状态。城市蔓延实际上是一种大于实际需要的跃进式发展,是一种非理性的发展方式,它能够致使开阔空间消失、水气循环破坏、环境污染并威胁社区健康,种种表现与生态文明的要求完全相悖,因此,城市蔓延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灾区。城市新一轮的开发不能重蹈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覆辙,要按照治理的思路来落实促进城市生态文明的规划,而不是事后补偿。
3.提高公众参与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公众自身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公众参与政府各项决策尤其是城市规划决策热情高涨,规划已不再是公众对规划结果的被动了解与接受,而逐渐成为一种主动参与,已由单纯的政府行为转向政府与人民群众互动的公众决策行为,公众参与成为推动我国规划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建立健全一种开放的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已势在必行。
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到建设城市市生态文明
从生态学角度讲,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要重视其物质循环再生和重复利用效率等问题。而由生态文明城市上升到城市生态文明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词是城市,而城市生态文明的核心词是文明。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建设城市,另一个则是构建文明,显然,文明的涵盖范围超过了城市。国内早期大部分学者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内容设定为建设生态城市: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昭示着人类住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正在由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生态文明逐渐过渡,即由建设生态型“城市”转向建设城市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屠凤娜:《生态城市的战略要素分析及建设构想 [J].《理论界》,2012 (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6
[4]Howard Ebernezer 1902: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London
[5]刘海洋:《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J].《山西建筑》,2007 (33)
[6]江宁,李长霖,崔易梦:《城市规划的生态发展——浅谈生态城市理论在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17)
[7]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分析》(中外城市比较研究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8]宋正:《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 (10)
[9]张景奇,孙 萍,徐建:《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4 (8)
[10]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