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电影Nouvelle Vague
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淘气鬼》与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四百下》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让娜·莫罗、奥斯卡·沃纳与亨利·谢利1962年主演特吕弗的《朱尔与吉姆》。
戈达尔的《另外一帮》(Bande ã part)被排在《电影手册》1964年十佳影片首位。美国电影怪才昆汀·塔兰蒂诺把他自己的制片公司定名为“A Band Apart”,为的就是纪念此片,以表示对戈达尔的敬意。
“新浪潮”电影人与“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关系密切,这是1970年10月戈达尔(右)在雷诺汽车工厂前采访萨特(中)。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观点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广泛地渗入到各种电影制作之中。
导演双周
1968年特吕弗在戛纳创办“导演双周”以抵制当时正日趋商业化的戛纳电影节,并配合当年著名的“五月风暴”形成了一次电影造反运动,迫使1968年的戛纳电影节停办。1969年革新过后的戛纳电影节接纳了“导演双周”,成为该电影节最纯粹、最具创新及探索精神的一个单元。
弗朗索瓦·特吕弗(左二)与摄制组研究《两个英国女孩》的场景。
1990年让-吕克·戈达尔拍摄了《新浪潮》,其风格比新浪潮电影更加复杂和前卫。
《广岛之恋》(1959)是阿仑·雷乃与玛格丽特·杜拉斯共同制造的“精神原子弹”。
1965年在家中的玛格丽特·杜拉斯。杜拉斯不仅文学成就过人,在电影语言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