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的内容及特点 从病原到治疗
《温疫论》一书主要论述了瘟疫的病因、传染特点、传染途径以及如何用药,前期预防与后期保养等问题。吴又可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具有独创性的见解与疗法,对后世温病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温疫论》
《温疫论》全书分上、下两卷,共有86个论题。从原序到上下卷诸篇,精辟地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初起症状、传变诸证、兼证、治法、以及妇人和小儿时疫的特点,温疫用药宜忌,调理方法等,并记载了很多关于温疫质疑正误和疫疠证治的论辨文章,可以说是当时最全面、最有创新的疫病专著。
《温疫论》的特点
温病其实早在吴又可之前就有很多古人研究过,但大都与伤寒归于一类,并没有分析其特殊的病证特点,更没有专门论述。而《温疫论》一书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缺,并开创性地提出温疫不同于外感热病的说法,进而系统地阐述了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辨证、用药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总的来看,《温疫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首次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的独特见解,在温疫最盛行时,大胆提出“守古法,不合今病”的说法。虽然这个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理会,但经过时间的考验与实践的证明,人们最终意识到温病不能以伤寒的方法治疗。
第二,首创“戾气”说。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认为外感热病的原因不外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并一直以六淫的治疗方法治疗温病,导致很多患者因误治而冤死。吴又可经过观察辨别后,提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即所谓的“戾气”。他认为温疫是感触戾气而引起,邪气从口鼻侵入,从而在人体内部滋生病毒,更为严重的是,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第三,温病的治疗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创立疏利透达之法。提出“邪不去则病不愈”的说法,并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不同症状而进行分别治疗。发病初期,用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发病中期,用三承气汤专主下夺;发病后期则是以保养调节为主,重在滋养津液,清解余下的邪气。
白话图解
影响广泛的中医典籍
中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众多领域出现过独领风骚的中医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温疫论》
其他著名的中医典籍
中医文化广博精深,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出跨世影响的名著,这些医著成为中医学不断发展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