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翳空花 迷失的本性
《四家语录·马祖录》中说:“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达本心,种种妄想,不得正念,故即憎爱。以憎爱故,心器破坏,即受生死,诸苦自现。”
■ 眼翳空花之喻
《楞伽经》卷二中说:“愚夫妄想生,如为翳所翳。”这句偈的意思就是说,人们本来明澈的心眼被尘翳所障,因此无法看透世事的真相。禅宗常以眼翳空花比喻心被妄念所迷。“空花”是空之花、虚假之花,患有眼翳或用眼过度的人,会看到许多似花非花的幻影。实际上虚空本无花,它只是病眼者所产生的幻觉。
禅宗认为,虽然自性或者佛性常在,但它却又常被遮蔽。这样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心常会蒙蔽了自身或者被蒙蔽。心产生各种意念,又迷于念头之中。当然使心蒙蔽的意念是与正念不同的妄念。佛教所说的邪念就是三毒,亦即贪、嗔、痴。贪是贪欲,是对于外在事物的渴求和占有;嗔是愤怒和仇恨,是要伤害甚至是要消灭他人或者他物;痴就是无明,是无知或者是误知。当我们的心中生出三毒,就极有可能迷失其中。
■ 心的迷失
心的迷失有时是因外物而生,禅宗称之为“著境”,也就是指我们的心攀缘于外在的事物并被它们所影响。佛教中所讲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用来表述心和物所构成的世界的名词。如十八界指的就是六根、六识和六境,是以我们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六根有认识功能,六尘是认识对象,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当心受制于外界的对象的时候,就会被物所束缚,并被物所遮蔽。
心的迷失有时还可能是“内迷著空”。虽然我们能意识到一切有相的虚幻性,并克服对于它们的执著,但可能会陷入另外一种情形中,即执著于一种空洞的心灵。这也是一种邪见,它不能显现心性,而是遮蔽了心性。
人的迷误关键在于其迷念,也就是我们的心的迷失、心念的迷失。因此,对于迷误的克服就必须对症下药,它不是借助其他什么方法,而是依靠消除心的迷失,只有保持正念才能做到这一点。
迷失如水中捞月
各种事物都是因缘合成的,本身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性质,这就像水中本来无月,天上之月和地上之水因缘和合,才产生水中月的幻相。我们执著于事物“固定不变”的性质,迷失其中,无异于水中捞月。
寓言
水中捞月
过去,在一座叫波罗奈的城中,有500只猕猴,在树林中游玩。他们来到一棵尼俱律树下,树下有一口井,井中有月亮的影子。众猴想要把月亮从井里捞出来,于是猴王抓着树干,其他猴子则一个抓着另一个的尾巴,下到了井里。就在快捞到月亮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响,猴王所抓的树干折断了。所有的猴子都落到了井里。佛教用这则故事来寓意愚者认幻为实,起贪心去追逐,最后徒劳无功,身陷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