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篇
尧舜传说
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提到中国的历史,今天人们总是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是炎黄子孙”,也就是说自炎帝、黄帝以来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那么它根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根据传统的古史记载,包括先秦时期以来的经、史、诸子等历史文献。中国历史如果从文明起源算起,至少也有五千年。但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三千年前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商王室占卜时的卜辞。更早于商代的历史,只在文字出现以后才有记录,这之间相差了有千年的光景;而对于文字出现之前也就是夏商周三代以前的古史时期,《史记》在《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之前是《五帝本纪》,这段时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古史的传说时代”。
尧是古代帝王。《史记》: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就是说接近他如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尧富有而不骄横,高贵而不傲慢。黄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红色的车驾以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在位,天下洪水汤汤,用鲧治水,九年无功而返,又启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指出他的过错。他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于是他微服访于民间,有一位老人含着食,鼓着腹,敲着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古诗称作《击壤歌》。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诸侯首领说:“有个单身汉,在民间,叫虞舜。”于是,尧微服私访,最后让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保定顺平庆都山巅尧帝雕像
胡振宇摄
《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记:尧母为陈锋氏庆都,生于伊祁山。尧幼时随母寄居,被尊为天子后,伊祁山改为尧山,后人称伊祁山为太子庵,《帝王纪》载“尧母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望都”。张晏《汉书》注云:“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尧母登尧山,望都(孤)山曰望都。”望都县(在河北省)以此得名。
东汉章帝时尧母被追封为“灵台大母”,并在伊祁山附近建有“尧母灵台”,官方按时派人前来致祭。望都古属冀州,为尧帝受封故土,故名庆都。《保定府志》记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有使者郭延生祀尧母于成阳灵台,并置五户人家在此守护灵台。”宋仁宗于景祐四年(1037),也曾亲临拈香致祭。
尧母陵位于今河北省望都城内东南角,原有尧母祠、尧母陵、鸡鸣井等建筑,望都县旧志记载:……汉建宁五年(172) 成阳灵台碑文曰:“庆都仙没,盖葬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上立黄屋,尧所奉祀……”历经抗战、“文革”,陵庙破坏严重,仅剩下后面的围墙,称“五峰楼”。尧母陵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顺平伊祁山尧母洞
胡振宇摄
大禹治水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创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商、周三代之首。虽然夏王朝只是一种部落联盟,和日后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大不相同,但总算具备了国家形式,使得中国历史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
大禹治水,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但是中华大地上的洪水为患一定特别严重,所以才产生了“洪水猛兽”的成语,认为洪水和猛兽一样可怕。大禹治理水患,让大家安居乐业,得到了许多部落的共同拥戴,继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东汉武梁祠画像石大禹
《大禹治水图》玉山
清乾隆 高224厘米 宽96厘米 座高60厘米 重5330公斤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关于大禹,传统的说法是:他出身于华夏族群(“夏为中国之人”),出生的地方是四川西部(“禹兴于西羌”)。新说是:他出身于古越人(百越族群),在中原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从东南地区带着南方农业文化的优势进入中原争得领袖地位。所谓“夏为中国之人”是周代以后才产生的说法,周以前,夏人活动的许多史迹都在东方。与大禹有关的古迹,更是集中于东南地区。“禹兴于西羌”是司马迁说的,是指禹后来到西方的发展而言,并非“始生于西羌”。通过一些文物的比较,不难看出,作为夏王朝国家重器的鼎、钺和许多玉器,都来源于东南的古越人地区。
至于大禹治水,传说是尧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失败后为尧所杀,鲧之子禹接受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为疏导之法,终于成功。
据宋代郭若虚著《图画见闻志》及其他史料记载,隋唐五代时期画家展子虔、吴道子、顾恺之及周文矩都曾经创作过《大禹治水图》。明代宫廷画家李在也画有《夏禹开山治水图》。惜年代久远,这些画作都已无法见到。目前被人们广为熟知的是曾经清宫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图》。据记载是宋代一佚名画家所作。画面精心描绘了大禹领导人民凿石开山、刨沙筑渠、疏通河道、导流洪水的宏大场面。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以这幅宋人画《大禹治水图》为稿本,将大禹治水这一不朽题材雕刻在一块气势磅礴的玉山上,希能永久流传。现虽历代的大禹治水图都已无法见到,这件大禹治水的玉山却完整留存下来。
大禹治水玉山的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密勒塔山,为致密坚硬的青玉。上雕峻岭叠嶂,瀑布急流,遍山林木,洞穴深秘。山崖峭壁上,成群的劳动者开山治水,此景即用大禹治水的故事。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背面上部阴刻乾隆《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
玉山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扬州工匠雕凿而成。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乾隆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玉山雕成,共用六年时间。乾隆五十三年(1788),乾隆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上。最后由乾隆钦定,安放在宁寿宫乐寿堂内,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王大凡(1886—1961) 《禹王治水图》粉彩人物瓷板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
高11.8厘米 口径24.8厘米 重2.5公斤 现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遂公盨这件青铜盨是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并购得的,是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代国君“遂公”所铸的礼器。盨上长篇铭文字体优美;字数虽不算多,但几无废言。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铭文还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
遂公盨铭文
铭文所述“禹”是夏朝的奠基人,但大禹是否真有其人,夏朝是否存在,长期以来广受争议。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翔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
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遂公盨非考古发掘所获,传得自河南窖藏。器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耳圈内似原衔有圆环,今已失,圈足正中有尖扩弧形缺,盨盖缺失,器口沿饰分尾鸟纹,器腹饰瓦沟纹。铭文在盨的内底,共有10行,98字。前9行都是每行10字,末一行只有8字。铭文书法秀美,整齐匀称,只在第四、五行下端,范铸时有些问题,造成缺损扭曲,以致第五行末一字难于辨识。
铭文如下: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贵)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明经齐,好祀无废。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侮)。
释成今文,其大意为:上天命大禹布治下土,随山刊木,疏浚河川,以平定水患。随之各地以水土条件为据交纳贡赋,百姓安居乐业。大禹恩德于民,百姓爱他如同父母。而今上天生我为王,我的子臣们都要像大禹那样,有德于民,并使之愈加完善。对父母要孝敬,兄弟间要和睦,祭祀要隆重,夫妻要和谐。这样天必赐以寿,神必降以福禄,国家长治久安。作为遂国的国公,我号召:大家都要按德行事,切不可轻慢!
遂公盨铭拓片
遂公盨铭文与常见的铜器铭文很不一样,既没有开头的历日,也没有末尾的套话,因此初看似乎不是全篇。其实盨铭首尾一贯,别成一格,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最突出的是和《诗》《书》等传世文献有密切的关联,铭前讲禹一段,尤其如此。
盨铭“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可对照《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还有《尚书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这些文字还可参看《尚书·益稷》:“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还有《诗经·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所用词语,都互相类似。 “随山”的“随”,意思是“行”,见《广雅·释诂》;“浚川”就是疏导河流;“差地设征”中“征”就是贡赋,同于“任土作贡”。铭文关于禹的传说,与《诗》《书》相一致。 过去著录的古文字材料,有关大禹的很少,仅秦公簋提到“禹迹”,叔夷镈、钟只言及成汤伐夏,“咸有九州,处禹之堵(都)”。大禹治水的事迹,则是第一次发现。
四方风名
“四方风名”牛胛骨,骨面刻辞4段,现存24字,文字如下:
东方曰析,凤(风)曰劦。
南方曰夹,风曰微。
西方曰韦,风曰彝;
北方曰伏,风曰役。
早年庐江刘晦之(体智)善斋所藏甲骨二万八千余片,装一百个楠木盒,拓有《书契丛编》十八本,交金祖同去日本请郭沫若考释,郭选一千六百片编《殷契粹编》,其中有一“四方风名”刻辞,郭以为伪刻而未收。但它字体工整,其时代应该属于武丁时期,而且它文理通达,也和杜撰拼凑的伪造品不一样。所以胡厚宣独疑其不伪,认为“万一即伪,亦当系高明匠人,钞袭成文而刻者”。胡又在中研院史语所见到第十三次发掘所得武丁时一版完整的龟甲,上有“四方风名”,与刘氏所藏大体相同,乃确定刘氏所藏大骨非伪刻,再在《山海经》《尧典》等书中找到相关资料,撰为《甲骨文四方风名考证》一文,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胡指出骨上刻辞是有关四方神及风神的记载,刻辞中的东、南、西、北四方之风在《山海经》中《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以及《尚书·尧典》《诗经·邶风》《尔雅·释天》等古籍中也都有记述。据“疑古学派”看来,《山海经》是伪书,有人说作于东汉时,《尚书·尧典》亦后人所作,甚至以为作于汉武帝时。胡文中举出《山海经》《尧典》及其他古书中有一整套的古史资料,与殷武丁时代的甲骨文字完全相合,据此,可用甲骨文证明《山海经》《尧典》等并非荒诞不经之作,而确实保留有不少早期史料。其研究成果是学者结合传世文献考证古史的范例。三十多年后,郭一次和胡说起《殷契粹编》未收“四方风名”的大骨,深以为憾。杨树达在胡的《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序提及此文,仍不禁津津乐而道之:“甲骨诸家能以故书雅记稽合甲文以证明古史者寥寥不过数人,胡君厚宣其一也。庐江刘氏藏一片,所记为四方风名,君以《尚书·尧典》及《山海经》诸故书证合之,是其事也。昔王静安以《楚辞》《山海经》证王恒、王亥,举世莫不惊其创获。及君此文出,学者又莫不惊叹,谓君能继王君之业也。”
“四方风名”牛骨刻辞
商代武丁时期 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四方风名”牛骨拓本
《甲骨文四方风名考证》附图
玄鸟图腾
关于商族人的起源,古代文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玄鸟生商”的传说。《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长发》又说,“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商颂》旧说是春秋初年宋大夫正考父为赞美宋襄公而作。意思是说,天帝要想立子,就命令玄鸟降到人间,使有娀生下了契。玄鸟怎么会使有娀生下契呢?郑玄说,玄鸟遗下的蛋,被有娀氏之女名叫简狄的吞掉,因而怀孕,就生下了商的始祖契。今天看来,所谓契本无父、玄鸟生商的传说,不过是早期商族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并以玄鸟为图腾这一残迹的反映而已。
在甲骨文这一商代的直接可靠的历史资料中,也有这样的遗迹。
甲骨上刻鸟形
骨片自上而下是鸟嘴、鸟头、鸟身,进而全部鸟形的刻画过程
现藏台北中研院史语所
甲骨文中有王亥也省称亥。王亥为商代的始祖契的六世子孙,商人以时命名,就从亥开始。王亥之名,亦见《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竹书纪年》说,“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克之,遂杀其君绵臣也”。《今本竹书纪年》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找有易,杀其君绵臣”。以王亥前于上甲微一世。《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正义》引《世本》说,“核卒,子微立”。《史记·殷本纪》说,“振卒,子微立”。以上甲微为王亥之子。甲骨文有:“上甲父王(鸟)亥。”说正相合。
而甲骨文“亥”字,有时以鸟为其装饰,胡厚宣研究发现王亥的亥字,或从鸟,或从隹,隹亦即鸟,或从又持鸟,和《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之说相吻合。王亥的亥字,为什么要加一个鸟旁呢?胡指出这是早期商族以鸟为图腾的遗迹,并先后举出八片甲骨共十条卜辞,其中的“亥”字均从鸟或从隹,有些鸟形还以手作捕捉状,有些隹字还有装饰符等。例如祖庚祖甲时卜辞:
□□卜,王,(贞)其燎于上甲父(王)亥。
这片卜辞由商王亲自贞问,问燎祭上甲的父亲王亥之事。卜辞中王亥之“亥”字,上冠以鸟形,说明王亥与鸟的关系,又说王亥是上甲之父,为王亥与上甲之间的世系关系提供了确凿的证明。
甲骨文“鸟图腾”拓本
甲骨文“鸟图腾”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