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教 中
《书》无定体,故易失其传,亦惟《书》无定体,故托之者众。周末文胜,官礼失其职守,而百家之学,多争托于三皇五帝之书矣。艺植托于神农,兵法医经托于黄帝,好事之徒,传为《三坟》之逸书而《五典》之别传矣。不知书固出于依托,旨亦不尽无所师承。官礼政举而人存,世氏师传之掌故耳。惟三、五之留遗,多存于《周官》之职守,则外史所掌之书,必其籍之别具,亦如六典各存其副之制也。《左氏》之所谓《三坟》、《五典》,或其概而名之,或又别为一说,未可知也;必欲确指如何为三皇之坟,如何为五帝之典,则凿矣。《逸周书》1七十一篇,多官礼之别记与《春秋》之外篇,殆治《尚书》者杂取以备经书之旁证耳。刘、班2以谓孔子所论百篇之余,则似逸篇初与典、谟、训、诰同为一书,而孔子为之删彼存此耳。毋论其书文气不类,醇驳互见,即如《职方》3、《时训》4诸解,明用经记之文;《太子晋解》5,明取春秋时事,其为外篇别记,不待繁言而决矣。而其中实有典言宝训,识为先王誓、诰之遗者,亦未必非百篇之逸旨,而不可遽为删略之余也。夫子曰:“信而好古。”先王典、诰,衰周犹有存者,而夫子删之,岂得为好古哉!惟《书》无定体,故《春秋》、官礼之别记外篇,皆得从而附合之,亦可明《书》教之流别矣。
《书》无定体,故附之者杂。后人妄拟《书》以定体,故守之也拘。古人无空言,安有记言之专书哉?汉儒误信《玉藻》6记文,而以《尚书》为记言之专书焉。于是后人削趾以适屦,转取事文之合者,削其事而辑录其文,以为《尚书》之续焉,若孔氏《汉魏尚书》7、王氏《续书》8之类,皆是也。无其实而但貌古人之形似,譬如画饼饵之不可以充饥,况《尚书》本不止于记言,则孔衍、王通之所拟,并古人之形似而不得矣。刘知幾9尝患史策记事之中,忽间长篇文笔,欲取君上诏诰,臣工奏章,别为一类,编次纪传史中,略如书志之各为篇目,是刘亦知《尚书》折而入《春秋》矣。然事言必分为二,则有事言相贯、质与文宣之际,如别自为篇,则不便省览;如仍然合载,则为例不纯。是以刘氏虽有是说,后人讫莫之行也。至如论事章疏,本同口奏,辨难书牍,不异面论,次于纪传之中,事言无所分析,后史恪遵成法可也。乃若扬、马10之辞赋,原非政言;严、徐11之上书,亦同献颂;邹阳、枚乘12之纵横,杜钦、谷永13之附会,本无关于典要;马、班取表国华,削之则文采灭如,存之则纪传猥滥,斯亦无怪刘君之欲议更张也。
杜氏《通典》14,为卷二百,而《礼典》乃八门之一,已占百卷。盖其书本官礼之遗,宜其于礼事加详也。然叙典章制度,不异诸史之文,而礼文疑似,或事变参差,博士经生,折中详议,或取裁而径行,或中格而未用,入于正文,则繁复难胜,削而去之,则事理未备;杜氏并为采辑其文,附著礼门之后,凡二十余卷,可谓穷天地之际,而通古今之变者矣。史迁之书,盖于《秦纪》15之后,存录秦史原文,惜其义例未广,后人亦不复踵行。斯并记言记事之穷,别有变通之法,后之君子,所宜参取者也。
滥觞流为江河,事始简而终巨也。东京以还,文胜篇富,史臣不能概见于纪传,则汇次为《文苑》之篇。文人行业无多,但著官阶贯系,略如《文选》人名之注,试榜履历之书,本为丽藻篇名,转觉风华消索,则知一代文章之盛,史文不可得而尽也。萧统《文选》16以还,为之者众。今之尤表表者,姚氏之《唐文粹》17,吕氏之《宋文鉴》18,苏氏之《元文类》19,并欲包括全代,与史相辅,此则转有似乎言事分书,其实诸选乃是春华,正史其秋实尔。史与《文选》,各有言与事,故仅可分华与实,不可分言与事。
四部既分,集林大畅。文人当诰,则内制外制之集自为编矣。宰相论思,言官白简,卿曹各言职事,阃外料敌善谋,陆贽20奏议之篇,苏轼21进呈之策,又各著于集矣。萃合则有《名臣经济》22,策府议林,连编累牍,可胜数乎!大抵前人著录,不外别集总集二条,盖以一人文字观也。其实应隶史部,追源当系《尚书》。但训、诰乃《尚书》之一端,不得如汉人之直以记言之史目《尚书》耳。名臣章奏,隶于《尚书》,以拟训、诰,人所易知。撰辑章奏之人,宜知训、诰之记言,必叙其事以备所言之本末,故《尚书》无一空言,有言必措诸事也。后之辑章奏者,但取议论晓畅,情辞慨切,以为章奏之佳也,不备其事之始末,虽有佳章,将何所用!文人尚华之习见,不可语于经史也。班氏董、贾二传23,则以《春秋》之学为《尚书》也。即《尚书》折入《春秋》之证也。其叙贾、董生平行事,无意求详,前后寂寥数言,不过为政事诸疏、天人三策备始末尔。贾、董未必无事可叙,班氏重在疏策,不妨略去一切,但录其言,前后略缀数语,备本末耳;不似后人作传,必尽生平,斤斤求备。噫!观史裁者必知此意,而始可与言《尚书》、《春秋》之学各有其至当,不似后世类钞征事,但知方圆求备而已也。
1 《逸周书》:亦称《周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古人认为是儒家整理《尚书·周书》时的逸篇,故称《逸周书》。其实是几篇周代文献,加上战国时期各学派撰写的和汉代及晋以后从古文献中补缀的几篇,才构成现今所见之《逸周书》。《汉书·艺文志》载《周书》七十一篇,但到唐时只存四十五篇。
2 刘、班:指刘向和班固。刘向(前77—前6),西汉著名学者,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二十岁任谏大夫。元帝时任散骑宗正给事中。因弹劾外戚宦官专权,遭排挤打击,曾两次入狱,罢官数年。成帝即位,复被起用,官至中垒校尉。博及群书,兼善绘画。撰有《说苑》、《新序》,分类编纂先秦至汉朝史事。还撰有《列女传》。奉命整理国家藏书,并撰成《别录》、《七略》(与子刘歆共同完成),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另有词赋三十三篇。
3 《职方》:为《逸周书》第六十二篇,称《职方解》,实与《周礼·夏官·职方氏》相类,故《史通·六家》云:“至若《职方》之言,与《周官》无异。”言职方氏之掌,兼及九州地理与九服之制。
4 《时训》:为《逸周书》第五十二篇,称《时训解》,实与《礼记·月令》相类,故《史通·六家》云:“《时训》之说,比《月令》多同。”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相关事物。
5 《太子晋解》:为《逸周书》第六十四篇。晋平公先后使叔誉、师旷入周见太子晋,全文记师旷与太子晋问答。
6 《玉藻》:《礼记》篇名。记天子诸侯衣服、饮食、居住之制,兼记礼节容貌称谓。《礼记》中于古代名物制度,此篇为最详。
7 孔氏《汉魏尚书》:孔衍(268—320),东晋学者,字舒元,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二世孙。年十二,能通《诗》、《书》。晋元帝引为安东将军,专掌记室。后补中书郎,领太子中庶子。因受排挤,出为广陵郡守。以博览著称,撰述百余万言,并撰有《汉尚书》、《后汉尚书》、《魏尚书》。《史通·六家》载:“晋广陵相鲁国孔衍,以为国史所以表言行,昭法式,至于人理常事,不足备列。乃删汉、魏诸史,取其美辞典言,足为龟镜者,定以篇第,纂成一家。由是有《汉尚书》、《后汉尚书》、《汉魏尚书》,凡为二十六卷”。《新唐书·艺文志》的“杂史类”皆著录。
8 王氏《续书》:指王通《续尚书》。《新唐书·文艺上·王勃传》:“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9 刘知幾(661—721):字子玄,徐州彭城(今江苏铜山)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评论家。代表作《史通》,对我国古代史书体裁、历史学家和各类史书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评论。该书与章学诚《文史通义》称为我国历史上史学理论的“双璧”。他还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姓族系录》、《则天实录》、《中宗实录》、《高宗实录》等。并撰有《刘氏家史》和《刘氏谱考》等书。
10 扬、马:指扬雄、司马相如。扬雄的赋在《汉书》本传中有《甘泉》、《河东》、《长杨》、《羽猎》等。司马相如(前179—前117),西汉文学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原名犬子,因慕蔺相如而更名。善辞赋,在临邛(今四川邛崃)都亭,遇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私奔成都。《汉书》本传载有《上林赋》、《子虚赋》、《大人赋》、《哀二世》等赋,以前二首尤为著名。
11 严、徐:指严安、徐乐二人。严安,西汉临菑(今山东临淄北)人,原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严。汉武帝初为丞相史。元光中,上书陈击匈奴之非利,武帝有相见恨晚之叹,拜为郎中。终官骑马令。徐乐,西汉燕无终(今河北蓟县)人。汉武帝时,曾上疏言世务,讽劝君主安民,辩知闳达,溢于文辞,官拜郎中。
12 邹阳、枚乘:邹阳,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北)人。著名文学家。汉景帝时,仕于吴,以文学著名于世。吴王濞欲谋反,他上书规劝,吴王不听。乃离吴赴梁,为梁孝王客。曾遭梁臣羊胜等谗言,下狱。于狱中上书梁王以自辩,孝王乃释之而用为上客。《汉书·艺文志》著录其文七篇,入纵横家,今多散佚,尚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保存在《汉书》本传之中。枚乘(?—约前140),西汉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人,字叔,著名辞赋家。初为吴国郎中。吴王濞欲谋反,他上书谏止,吴王不听。乃离吴至梁,被孝王命为郎中,后辞官还乡。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举兵,他又上书谏吴王,吴王仍不听。七国之乱平后,由是知名当时。景帝召拜弘农都尉。因不乐为郡吏,以病辞官。复游梁,与著名辞赋家邹阳等交游,同为梁孝王宾客。孝王客皆善属赋,而他的赋号为最上。孝王死,回归淮阴。武帝为太子时早闻其名,即位后,以安车蒲轮征召。因年老,死于途中。《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枚乘赋》九篇。
13 杜钦、谷永:杜钦,西汉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西南)人,字子夏,杜延年次子。少好经学,家富而一目盲,故士人称他为“盲杜子夏”。他喜戴小冠,高宽仅二寸,由是京城又称他为“小冠杜子夏”。成帝时为大将军王凤荐为大将军武库令。后因侄子与皇太后妹司马君力私通,惧而自免居家。又受征诣大将军幕府,国家政谋,王凤常与他计之。还称举贤士韦安士、王骏,解救冯野王、王尊、胡常。是时善政,多出于他谋划。又见王凤权重,劝其功成身退。以寿终。谷永(?—前8),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人,原名并,改名永,字子云。少为长安小吏,博学经书,御史大夫繁延寿闻其名,举为太常丞。成帝时,依附大将军王凤,得擢为光禄大夫。后出为长安太守。历任凉州刺史、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给事中。时成帝近幸小臣,喜微服外游,他曾以天变而切谏之。元延元年(前12)出任北地太守,后得王根所荐,征入为大司农,以病免,旋卒。其于经学,颇为泛达,尤精于《天官》、《京氏易》,善言灾异。前后封奏四十余事,今存文二十余篇,多为奏议对策。
14 杜氏《通典》:杜佑(735—812),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君卿。以荫补济南郡参军、剡县丞。后入朝为工部郎中,充江淮青苗使,转为抚州刺史等。杨炎为相,任他为工部、金部二郎中,并充任水陆转运使,改度支郎中,兼和籴等使。卢杞当政时,出为苏州刺史。贞元三年(787),征为尚书左丞,旋又任陕州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岐国公。先后历事玄、肃、代、德、顺、宪六朝,堪称为“出入将相”,“以功名始终”。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变衰时期,面对帝国危机,如何挽救,这就是杜佑写作《通典》的目的,想从对历代典章制度研究中寻求“富国安民之策”。全书共二百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历时三十六年完成。
15 《秦纪》:秦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从书名看,可知为编年体。《史记·秦始皇本纪》后录襄公以下立年及葬处,《索隐》云:“此已下重序列秦之先君立年及葬处,皆当据《秦纪》为说,与正史小有不同,今取异说重列于后。”
16 萧统《文选》:萧统(501—531),南朝梁时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字德施,著名文学家。梁武帝长子,武帝天监元年(502)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亦称昭明太子。生前信佛能文,曾招聚文学之士编集《文选》三十卷,亦称《昭明文选》。此书将经、史、子和文学区别开来,排除在文学之外,史书中惟“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方可入选。书中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相当比重,诗歌多选对偶严谨的作品。可视为各家代表作之总集。古代曾为士人必修之课本。唐李善注本较为有名。
17 姚氏之《唐文粹》:姚铉(968—1020),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字宝之。官至两浙路转运使。善文辞,藏书富。大中祥符四年(1011),采唐代诗文一百卷,分门类编纂为《文粹》,今称《唐文粹》。此人崇尚韩、柳古文,去取谨严,为萧统《文选》后又一总集。
18 吕氏之《宋文鉴》:吕祖谦(1137—1181),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字伯恭。其祖吕好问封东莱郡侯,学者因称祖谦为东莱先生。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为金华学派创始人,并开浙东学派之先声。奉命编纂《皇朝文鉴》(今称《宋文鉴》)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门类。《直斋书录解题》引朱熹对该书评论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每卷卷首必取一大文字作压卷,如赋则取《五凤楼》之类,其所载奏议,皆系一时政治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中变之意,尽在其间,非《选》、《粹》比也。”
19 苏氏之《元文类》:苏天爵(1294—1352),元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字伯修。出身国子学生,曾三任史官,官至翰林待制。他以私人之力,费时约二十年,于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完成此书。全书七十卷,所录诗文八百余篇,起自元初,迄于延祐,按文体分为四十三类,故名《文类》。原名《国朝文类》,《四库全书》本改称今名。编选时注意选录“有系于政治,有补于世教”,或“足以辅翼史氏”的作品。故全书收录诏制、奏议、碑传行状多达二百三十余篇,为研究元代史事的重要资料。它与《唐文粹》、《宋文鉴》形成“鼎立而三”。
20 陆贽(754—805):唐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字敬舆。政论家。唐德宗初年,任翰林学士,参与机谋。建中四年(783),朱叛乱时,随德宗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时朝廷文件诏令,均由他起草。所代拟德宗罪己诏,河北叛卒闻之无不感泣。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贞元八年(792)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相期间,指陈弊政,废除两税法外一切苛敛。并建议积谷边境,改进防务等。后被裴延龄构陷,罢相,贬为忠州别驾。顺宗即位,欲诏还,诏未至而卒。《陆宣公奏议》一书今还流传。
21 苏轼(1037—1101):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治平间,入判登闻鼓院,诏试得直史馆。历判官告院、开封府推官。熙宁中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因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后先后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兵部、礼部尚书兼端明、翰林侍读两学士。历州郡多有惠政。学识渊博,与欧阳修一起参加诗文革新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挥洒畅达;其诗清新雄放,善用夸张比喻;其词豪气四溢,开豪放先声;书法长于行、楷,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著作甚丰,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东坡书传》等。
22 《名臣经济》:《名臣经济录》,明黄训编,五十三卷,辑录洪武至嘉靖九朝名臣经世之言。黄训,歙县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副都御史。该书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十五,《史部·诏令奏议类》收入。
23 董、贾二传:指《汉书》中《董仲舒传》和《贾谊传》。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今文经学派创始人,儒家公羊学派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北)人。汉武帝时以贤良对策,大为武帝所赏识。在策文中提出一套“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将儒家思想神学化,并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体系。《汉书·董仲舒传》中全录其《贤良对策》三篇,亦称《天人三策》。贾谊(前200—前168),雒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汉政论家。十八岁即通百家之书,以文才名于郡中。二十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太中大夫。主张更改礼制,并亲自起草仪礼之法奏上。文帝欲以为公卿,遭周勃、灌婴等大臣反对,诬以专权乱事,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多次上书,力倡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劝农立本。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汉书·贾谊传》全录其《陈政事疏》,亦称《治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