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译味·译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研究内容

如果从章节上划分的话,本书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十章内容。如果从板块上划分的话,本书在内容上可以分成金岳霖的翻译思想、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与构成要素、文学翻译的三种境界与合理定位、三种境界的不同特点与表现、文学翻译的超越机制、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了金岳霖的翻译思想(第一、二章)。本部分从金岳霖的研究现状谈起,从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分别梳理了金岳霖的研究现状,对现有文献做出评价,提出了金岳霖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界定了译意与译味的概念,探究了译意与译味的区别与联系。金岳霖的翻译思想可以通过分析《知识论》的研究对象、目的、立场、态度、方法而获得全面理解。

第二部分研究了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与构成要素(第三章)。本部分借鉴了新批评的文学性理论、结构主义的结构理论、现象学的作品层次理论,把文学作品划分为意义、意味与意境三个层次,重新界定了其审美内涵,描述了文学性的构成要素。意义、意味与意境在文学作品的结构或系统中找到了各自意义的规定性。

第三部分研究了文学翻译的三种境界与合理定位(第四、五章)。文学作品的意义、意味与意境三个层次依次对应文学翻译的译意、译味与译境三种境界。作者克服了二分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三分法的必要性,论证了译意、译味、译境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超越办法,并依据可译性大小对三种境界进行合理定位。

第四部分研究了三种境界的不同特点与表现(第六、七、八章)。本部分用三章内容分别描述译意、译味和译境在语言功能、思维模式与意义类型上的不同特点与表现,分析了译意语言的三化、译味语言的三美、译境语言的三性等特点,归纳了概念思维、意象思维及原象思维的不同特点和转换问题,讨论了不同的意义类型在跨语言转换过程的再生情况。

第五部分研究了文学翻译的超越机制(第九章)。本部分选择了三个案例具体分析了译意、译味、译境在语言层面、思维模式及意义类型上的超越机制,评价了同一原文在不同译文中的实际表现与翻译效果。该章通过翻译实例论证了文学翻译在实践层面的超越问题。

第六部分研究了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第十章)。本部分从范畴体系、文学性体系、符号体系及层级超越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境界、译意、译味、译境之间的理论体系。三种境界之间形成一个层级关系的有机系统,并受更高一级范畴“境界”的统领,形成文学翻译的不同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