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研究(第六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利玛窦与早期耶稣会士的三个《论语》译本

中山大学哲学系、广州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梅谦立(Thierry Meynard)撰;

中山大学哲学系  杨杰译

翻译任何一部经典文本,都是一个有着诸多不同步骤的艰辛历程(关乎原始文稿、公开发表的部分、修订本等),并且还会涉及翻译者、编辑者、审阅者等。当论及耶稣会士迻译儒家经典时,也存在着一些特殊问题,比如他们进行译事时,便缺乏关于中国传统诠释学的相关知识,也缺少辞典的匡助。在本文中,笔者将聚焦于耶稣会士的三个早期的《论语》译本。第一个译本(3314)1185收藏在罗马维托里奥·艾曼纽二世国家图书馆内的耶稣会士文库(Fondo Gesuitico, Biblioteca Nazionale V. Emanuele II di Roma),笔者称其为《罗马手稿》(Roman Manuscript)。第二个译本可见于1662年江西建昌府出版的《中国智慧》(Sapientia Sinica)一书。这本书由郭纳爵(Inácio Da Costa,1603—1666)和四个年纪相仿的青年耶稣会士共同翻译完成,这四人分别是:恩理格(Christian Herdtrich,1624—1684)、鲁日满(François De Rougemont,1624—1676)、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和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1626—1696),同时,殷铎泽也是这部作品的最后编校者。该书涵盖了《论语》前半部分(即前五卷或前十篇)的拉丁文翻译。第三个译本收录在《中国哲学家孔夫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以下简称《孔夫子》)中。郭纳爵逝世之后,殷铎泽与三个年轻的同仁通力合作,全本“四书”方才译竣,他们还对之前的翻译作了修缮和润色。1687年,这项工作(除《孟子》外)在历经诸多波折后,终于编辑完毕,并由柏应理将其付梓于巴黎。注136

以上三个译本所采用的语言,就是当时欧洲《圣经》及古代西方经典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拉丁文。笔者将尝试展现这些译本的特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紧接着,本文将会探讨关于《罗马手稿》之原始作者的问题。笔者旨在力图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罗马手稿》自身之内容饱含分歧;另一方面,《罗马手稿》与利玛窦的《天主实义》对《论语》的解释以及《中国智慧》和《孔夫子》对《论语》的翻译,在内容方面同样有着不小的差异,尤其是在论及“鬼神”、古代中国的宗教以及孔子地位的时候,差别便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