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洋夫妇
卜凯全名约翰·洛辛·卜凯(John Lossing Buck),1891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德彻斯县快乐谷一德裔农户。19岁考进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同学中有胡适、赵元任、过探先、邹秉文、吕彦直等中国人。卜凯是一位基督徒,他参加学长赖斯纳发起的“中国研究俱乐部”,对遥远的东方文明产生兴趣,后来向美北长老会海外传教协会提出到中国农业传教的申请。
大学毕业后,卜凯如愿来到中国。1915年,他先到南京金陵大学强化汉语。金大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与康奈尔大学是友校,这里有很多他过去的同学,正是这个原因串连起他与金大几十年的缘分。
1916年,他到安徽宿州开展农业改良与推广工作。宿州位于皖北,接壤苏鲁豫三省,“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最初,他每天骑自行车在乡间穿行,时而停下来帮农民干活,慢慢与农民聊天,逐渐熟悉当地物理人情。小麦是北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卜凯在宿州长老教会农场,试种从美国农业部要来的优质良种小麦,观察在当地的适应性,然后逐户向农民推广。卜凯还去教会中学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尽管语言磕巴,农民也心存狐疑,但他信心十足。
这年夏天,卜凯在庐山牯岭度假,偶遇镇江长老会牧师赛兆祥的女儿赛珍珠。他被这位小自己一岁的姑娘吸引。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仅3个月大即被父母带到中国。儿时,她听过中国保姆讲的“山海经”、“水浒传”一类的故事,血液里注入了东方文化的养分。稍大,回美接受教育。1914年6月,赛珍珠从伦道夫—梅肯女子学院毕业,9月回到中国,加入镇江的传教团体,在教会学校任教职。她在《自传》中说:“我成长在双重的世界,一个是父母的狭小、纯洁的长老会信徒的世界,一个是巨大、充满爱的、不那么干净的中国人世界。当我生活在中国人世界里时,我是中国人,说话、做事、吃饭、思想、情感和中国人一模一样。”[2]思想基础加感情认同,正是赛珍珠爱上卜凯的原因,尽管这位高大英俊的德裔传教士略显刻板。1917年5月30日,他们走进教堂,经牧师祷告、献诗和证婚,在人们的祝福中,两人签字、交换戒指、宣誓,完成婚仪。
▶ 金大农学院在刘湘墓园区欢送卜凯夫妇(前排左六七)。崔肇春供图
婚后,赛珍珠随夫去到淮北,定居宿州,住在大河南街当地基督教会租赁的一所灰砖青瓦的民房里。近处有一所教会办的启秀女校。她就在那里教学童,课余给丈夫作学术助手。
卜凯走村串户进行农村调查,发给一些中小学生和青年调查表,请他们填写,或代不识字的农民填写。赛珍珠帮着逐一收回。她还替丈夫跟中国各地的外国传教士和牧师通信,请他们代为收集各地农村情况。有时丈夫忙他的事,赛珍珠就和纳鞋底、奶孩子、洗衣服的大娘大嫂唠家常,夏天的瓜架下,隆冬的炕头上,自由交谈。妯娌不睦,婆婆作恶,谁家溺婴,何人逃债……都是她感兴趣的话题。她写道:“在南宿州居住的时间越长,我就越了解那些住在城外村庄里的穷苦农民,而不是那些富人。穷人们承受着生活的重压,钱挣得最少,活干得最多。他们活得最真实,最接近土地,最接近生和死,最接近欢笑和泪水。走访农家成了我自己寻找生活真实的途径。在农民当中,我找到了人类最纯真的感情。”[3]作为传教士,她开始思考,拯救人的灵魂应首先救赎人的身体。1918年,她在给哥哥的信中吐露,“从人的角度来讲,在中国的传教事业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方法从一开始就错了。面对那些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人们,我们往往不是先伸出援助之手解决他们的温饱,而是想尽办法向他们宣讲福音。”[4]
▶ 卜凯农村调查与赛珍珠写《大地》的背景地南徐州(当今安徽宿县)的城墙。
崔肇春提供
穿境而过的淮河,使得宿州年年洪灾,卜凯用当地小麦与引进的多个品种进行比对试验,以培育出抗涝抗倒伏的新品种,但过程太漫长。去之前,传教委员会曾许诺给他拨建农场和造工作站的经费,但始终未兑现。他提出在教会中学开设农业课的建议又遭拒绝。他有些进退维谷。赛珍珠回忆:“一个忧愁的晚上,当这个问题似乎无法解决的时候,我建议说最明智的计划可能是首先发现关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的事实。”[5]也许是枕边风清醒了卜凯:由外国人直接作农业推广工作,或许不如尽快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献身精神的中国人。
1919年,赛珍珠怀孕先回南京,卜凯留在宿州。几年来,教会原定的“本地经济拯救计划”如沙上建塔,收效甚微;而卜凯完成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如《南宿州:农业工作》《安徽北部水利保护》《中小学引入农业教育的可行性计划》《4000年后南宿州的农业状况》《美国长老教会在中国安徽南宿州的农业工作》《中国一个农村教会组织和项目建设》等,如陌上春光,令人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