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惟诚文集(第11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书香世家”的变化

我想向读者推荐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并不长,登在《人民文学》1963年的5月号,题目是《熔炼》。故事里记述了一个新兵朱亚南在部队里怎样学会劳动的。我不敢说小说写得特别精彩,但它却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朱亚南的家庭,是一个道地的“书香世家”,“几代没有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了”。他的父亲是个大学教授,他自己也是个大学生。这样的人,在旧社会里,一般是想去做“治人”的“劳心”者。如果竟然去拿锄头、种田地,那就被看作“有堕家风”“家门不幸”了。

如今,世道变了,再也不作兴把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看得低人一等,“唯有读书高”的旧观念也逐渐吃不开了。许多原来轻视体力劳动的人,也知道劳动是一件好事了。对体力劳动的看法,从鄙视到感到光荣;从不屑为到认为有必要,这是我们社会风貌的重要变化之一。

但是,旧社会几千年的习俗,是不肯轻易退让的。特别是那些长期生活在“书香世家”里的人们,对于自己的亲人走上一条他们从来没有走过的新路,心里更不免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甚至怀疑是不是能走得过去。这时,旧时的教养,根深蒂固的旧观点,习惯了的生活方式,都要一起出来作怪,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思想和行动。

朱亚南的母亲,就是这样对儿子参加劳动很不放心的。儿子参军她放心不下。听说儿子要下乡劳动,就更着急了,一次再次地写信叮嘱“千万千万(这四个字下面画了好多圈圈)注意身体”不算,还说“实在放心不下”,一定要赶来看看。为什么呢?因为儿子“活了这么大,哪儿拿过锄头呢!”一句话,习惯了的东西不能变,不习惯的事不能做。

这位母亲大概没有意识到,那些已经习惯了的东西,究竟是变好还是不变好。曾经听到“书香门第”中有些家长的一种论调:“劳动吗,是很好的;下乡吗,是很可贵的;就是我的孩子不习惯,他从来也没有劳动过,万一下乡了怎么行呢?”这岂不是说,只有那些原来“习惯”体力劳动的人应该永远体力劳动下去(他们当然要坚持这种好的传统),而原来“不习惯”的,就可以永远不要去习惯了吗?这岂不是说,要让自己的子孙,在社会上永远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吗?

这位母亲大概也没有想到,她的那种“不放心”,看上去好像是爱孩子,其实却要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起绊脚石的作用。孩子刚刚下决心要在劳动中锻炼自己,便给他来上左一个“千万注意”,右一个“千万注意”,是很有使他的决心打折扣的危险的。所幸,朱亚南没有完全听他母亲的吩咐。他在党的教育下,磨炼出来了。他的手上长起了茧子,他从一个锄地的新手变成了“打头的”,他被评为“五好”战士。他成了他们家几辈子里第一个能做体力劳动的劳动者。这个“书香世家”起了变化。

做劳动者,不是说不要“书香”了。书还是要的。知识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武器。只是,今天读书,不是为了做“治人”的人上人,而是为了做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能文能武,又能做体力劳动,又能做脑力劳动,这将是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新青年的一种特征。我们已经看到,而且还一定会看到这样的青年一天天多起来。这种作风,还将代代相传,成为一种新的“世家”——既有“书香”,也有“汗香”“泥土香”和“机油香”的新“世家”。


(《解放日报》,1963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