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2015纸质馆配市场还好吗?
2015年1月初,以“数字出版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为主题的第四届图书馆资源建设学术交流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以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图书馆馆配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总编辑杨群等为代表的出版界人士,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奇伟,BALIS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刘春鸿,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陈坚,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熊丽等为代表的图书馆人,以及以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旅黄为首的馆配商到会并发言,这些业界大腕就当前市场发言,为看清市场拨云见日。论坛吸引了300家图书馆人参会。虽说论坛主题是数字出版,但困扰当下馆配市场的痼疾顽症以及基本建设问题,仍被关注和讨论。
13.1 馆工委发布2014年馆配市场调研结果
2014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书刊发行委员会图书馆馆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馆工委)成立。馆工委主任郑岩借论坛举办契机,介绍了馆工委成立的缘起、宗旨和具体任务,并公布了馆工委对全国图书市场和馆配市场深入调研的结果。
结果显示,我国图书市场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虽然实体书店以2/3的市场规模占据主要地位,但其增长主要来自网络渠道的拉动。调研同时发现我国馆配产业存在四大现象和问题。
第一,馆配市场总体规模不断增大,但上游和渠道的盈利空间逐年下降,甚至有新华书店退出馆配市场。由于近几年馆配市场竞争日趋加剧,销售折扣一降再降,许多图书发行企业已经逼近盈亏平衡边缘,不少地区的中标折扣在70折甚至更低。
在图书零售市场持续受电商冲击的大环境下,馆配市场对图书发行企业来说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地。部分馆配商为了保证企业的利润,在以相当低的折扣中标后,采取两种措施应对。一是找品质稍差价低的图书,甚至非正式出版物供给图书馆;或向上游出版社伸手,挤压发货折扣。这就导致一方面大量价格低廉、质量难以保证的书进入图书馆,极大影响馆藏建设质量,一方面严重影响出版社的出版质量和积极性。
第二,缺少全国性的馆配商,大部分馆配商以服务区域市场为主,这大体与全国新华书店的布局类似。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下,市场的区域保护和区域分割不利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打造出一批全国规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馆配企业。
第三,馆配会名目繁多,鱼龙混杂。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各地的馆配会达70场。大部分图书馆通过招标采购,因此,会虽然多,但很多馆配会的交易规模并没有同步增长,许多出版社疲于奔波在各个展会,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订单,便怨声载道。
第四,馆配商和发行企业图书信息标准不一,且资源不能共享。现阶段各发行企业和馆配商制作的图书编目数据格式并不完全统一,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重复制作编目数据,无形中极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了社会人财物的极大浪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采取措施予以遏制,势必影响馆配市场产业链的良性循环,进而影响馆藏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郑岩对馆配渠道建设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倡导集约办会,高效办会。如根据图书馆采购规律和出版社的出版规律,每年固定几个时间举办全国固定馆配会,办会地点可以根据出版社、图书馆、馆配商进行协商,在全国不同地区举办,或者轮流举办。
第二,逐步统一和规范图书馆编目数据的标准,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应在反复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制订出相对规范统一的图书馆编目数据标准。出于数据制作成本的考虑,建议数据由产业链上游的出版社制作,并统一标准,全国图书馆和馆配商共享,解决规范化问题。
第三,保障馆配图书价格,促进馆配产业良性循环。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图书定价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如果一再压低折扣,从出版社到馆配商,应有的利益也很难保障,长此以往会极大地损害相关企业家的积极性,也将直接影响图书馆馆藏质量。因此他建议产业链达成共识,共同维护馆配价格,维护馆配商和出版社的盈利空间,并希望馆配商更多地在可供图书质量和服务上进行正当的竞争。他同时提出,馆工委将进一步发挥行业指导和服务作用,携手全国馆配商,共同促进我国图书馆馆配业的良性发展。
13.2 与数字出版同步发展,纸质馆配市场前景仍被看好
对于当前的馆配市场,谢寿光判断目前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期。一方面图书馆对纸质图书总需求尤其是复本量在明显下降,但电子资源的供给渠道还不十分畅通,电子资源供求还没有完全衔接好,电子资源市场还有待于培育。另一方面馆配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仍然纷扰着市场各方,市场在发生大的分化和变化。
不过,与会者公认馆配图书业务已经成为出版发行行业新的增长点,未来几年,政策性的拉动将为馆配市场提供很大的增量空间,市场仍然在扩大。谢寿光提出市场规模有望从现在的40亿元规模,在3到5年内,达到100亿元左右。他同时认为,未来纸质图书不仅作为文献资源而存在,其版本意义会越来越凸显,图书馆对纸质图书的收藏会越来越个性化,范围会越来越宽泛。他认为无论是图书馆、出版商或馆配商,都将在数字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生产方式巨大变化的基础上有更准确和更专业的合作。
刘建国提出,馆配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各方要加强自律,谋划长期发展,并特别提出行业迫切要搭建几大平台。在馆工委这样的全国性行业联盟组织之外,还要逐步建立和打造馆配业服务供应链平台,以及建立跨区域的、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书目平台和跨产品形态的集中交易平台。相对于大物流平台,可供书目平台在业界和馆界已经呼喊多年,刘建国在此次论坛上,再提书目和数据平台的重要性。如果出版社与经销商在书目平台上能进行可供品种和新出版品种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这样一个跨产品形态的交易平台,既有利于解决出版社与图书馆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等行业发展瓶颈,也能让实体馆配模式向网络采购供应模式升级,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速度和配送速度。
图书馆人对当下的电子出版也提出了诸多实用意见。北京大学图书馆张美萍在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协调采访》为题的报告中提出,用户对电子图书的需求已经超前于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加快进行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迫切需求,也理应成为未来出版社发展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图书馆在进行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协调采访时,既要看到其发展的趋势,也要依据图书馆的发展定位,根据用户的需求,客观地审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各自的特点,合理地切合实际地构建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结构比例,科学规划,统筹采购,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资源。首都师范大学副馆长熊丽在发言中提出高校图书馆缺少学术性的中文电子书,以及数据库是否应该暴利等问题。对于电子书的销售模式,她认为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出版社,都不能以传统的纸本书的理念来对待。
宋旅黄在2014年进行了全国调研,在走访了18个省的200个图书馆和多家当地的出版社后,他在发言中提出,电子书市场还很遥远,目前出版社大多回避电子书的建设,选择建设数据库。他认为,电子书最大的挑战,首先是平台对版权的控制,无法取得作者和出版社的信任。同时缺少盈利模式,新版电子书价格过于便宜,也制约了电子书市场的发展。宋旅黄同时介绍了该公司在2014年建成的数字平台,与其他平台不同,该平台将版权控制前移,同时将销售、定价权都交给出版社,他希望通过电子书平台的建立改善采访模式,并希望用三年、五年,乃至十年来期待电子书市场的形成。
【链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1.27,夜雨《2015纸质馆配市场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