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简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唐天竺使出铭

在珠峰地区吉隆县北部崖壁上,遗存一处公元658年唐高宗时期崖刻题铭《大唐天竺使出铭》,当地人称为阿瓦呷英摩崖题铭。

1990年,四川大学教师霍巍、李永宪在西藏吉隆县普查文物,宗喀乡乡长罗桑说有一块“神石”,马拉山口修水渠时正要炸毁,上面还有一些汉字。县委书记证实了此事,说那碑大概是清代曾驻扎、屯垦过的赵尔丰所刻,并让他们看一下有没有保存价值。

石碑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县城(旧称“宗喀”)以北大约4.5千米处的阿瓦呷英山嘴。石碑所在的位置北面为宗喀山口,系过去进入吉隆盆地的古道入口,其东、西两面为起伏的群山环抱,南面为通向县城所在地宗喀的公路。由宗喀再向南行约70千米,即可达今中尼边境界桥——热索桥,由此出境至尼泊尔。

霍巍等人立即赶到马拉山口。一通碑文依巨大的山壁而刻。因为碑上涂满厚厚的酥油,上千年来经过无数只手的涂抹,很难看出上面的字。考察人员凑近后,隐隐约约看到一些竖书的汉文,每个字约2厘米见方。随后,他们拿来喷灯烧起热水,加一袋洗衣粉开始洗刷。石刻上的字渐渐显现出来:维大唐显庆三年,大唐驭天下之……

接下来,在清洗干净的石刻额题上,显露出一排每字约5厘米见方的篆书,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不清,但却可以准确地识读出“大唐天竺使出铭”7个左书大字。

这通下半部已残的摩崖石刻,从碑铭内容、书体、行文格式,都确凿无误地证明了其确是一通唐代碑铭。

石碑镌刻在山口处一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崖壁之上,宽81.5厘米、残高53厘米,其下端因当地修筑现代水渠已损毁残缺,现仅残存阴刻楷书24行,满行估计原为30~40字左右,上端无缺字,下端因损毁严重,现残存约311字,其中多已损泐,漫漶不清。行、字间阴刻细线方格,每字间亦有阴线方格相间,碑铭的正中为篆刻阳文一行7字“大唐天竺使出铭”。

石碑正文因损泐过甚,文意多不能连贯,但仍有一些关键性的词句清晰可识。如第三行有“维显庆三年六月大唐驭天下之(下缺)”等语;第九行文字中有“大□□左骁卫长史王玄策(下缺)”等语。

霍巍依据有关的文献材料考证,认为此通石碑是唐显庆三年(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658)唐使节王玄策第三次奉旨出使天竺时途经吐蕃西南边境,勒石记功之遗物。也就是说吉隆县境内的《大唐天竺使出铭》汉文摩崖碑铭,记载了唐显庆年间著名旅行家王玄策通过吉隆出山口,取道尼婆罗,去往北印度的事迹。

根据《大唐天竺使出铭》的发现及其所在位置判断,吉隆当系吐蕃—泥婆罗道南段的主要路线,也是唐代中印交通的重要出口。王玄策出使天竺,当出吉隆而非聂拉木。

大唐天竺使,就是王玄策。王玄策,生殁年不明,汉族,生于河南洛阳,与高僧玄奘同乡。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643~661)间,他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王玄策像

王玄策关于其印度旅行的事迹,著有《中天竺行记》一书,可惜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佚残篇。

公元647年,王玄策受唐太宗之命,第二次拜访印度摩揭陀国的国王戒日王。到了印度之后,发现戒日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作阿罗那顺的人所篡夺。王玄策一行人受到阿罗那顺部下的袭击,身陷牢狱之中。后来王玄策安然脱险,设法逃离了摩揭陀。

他策马自印度北上,渡过了恒河和印度河—恒河大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泥婆罗国(今尼泊尔)。

王玄策与泥婆罗的那陵提婆王谈判,以迎娶唐太宗养女文成公主及与唐具有友好关系的吐蕃(即今之西藏)的松赞干布的名义,借用了七千骑兵,回到摩揭陀国向篡夺者阿罗那顺挑战。

在恒河畔的决战中,王玄策军击毙阿罗那顺军三千,而被追落至水中溺毙的则有一万之数,被俘虏者至少一万一千人,阿罗那顺被俘。王玄策率军回到泥婆罗国,并于公元648年回到大唐。

大唐天竺使出铭是王玄策经过吉隆时所题,崖壁面阔约1.5米,其上有崖棚遮盖,崖脚有水渠环绕而过,崖面距地表约5米。

大唐天竺使出铭拓片

这一珍贵题铭对于研究珠峰一带古代唐蕃、中外关系等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001年6月25日,大唐天竺使出铭作为公元658年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