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所谓的焦虑,不过是对未来的恐惧
1.20多岁因为年龄焦虑,其实是在别人的标准里迷茫
20多岁的我们总听到这样的声音:
23岁,风华正茂,要经历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25岁,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要完成人生中第一次跳槽;
28岁,工作稳定,要组建自己的家庭;
29岁,要积累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为下个阶段的人生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
30岁,自己事业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
这些声音的存在就相当于给我们的年龄排下了特定的任务,年龄就成了捆绑我们的工具。自此,我们开始调整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以此在特定的年龄段里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应该”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如果自己没有按照这些标准来活会承担怎样的后果。但我知道,这些声音萦绕在耳边,嗡嗡作响,会让人焦虑不安。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声音往往针对的是那些没有在“合适”的年龄段组建家庭的人。于是,一些年轻人找到了捷径来抵御这些声音对抗焦虑——组建家庭。
组建了家庭后,你身边不会再有人提醒你到了哪个年龄段应该做什么,你以为就此摆脱了焦虑;但夜深人静时,你默默地问自己:“我快乐吗?我真的不后悔吗?”相信大多数的时候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只是“看上去过得很好”的你其实仍旧在焦虑。原来,你的焦虑不是那些“应该”的声音导致的,你的焦虑是因为自己活在了别人的标准里,准确说来,你是活在了公众约定俗成的一个标准里。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尽相同。即便是一些人在按照所谓的“大众标准”来度过自己的一生,也难免在强行附和中出现种种偏差。由此可见,所谓的“大众标准”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它不具备任何的普遍约束力。
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大众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它真的适用于每个人吗?同一年龄段,不同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都不尽相同,“大众标准”不可能顾及每一个特殊的个体。如果一些特殊的个体强迫自己以“大众标准”来生活,难免就会因没有在特定的时间段完成特定的任务而焦虑。
大众心理学的不朽之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曾提到:群众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湮没了。盲目的追随“大众标准”就是一种迷信,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话说的:“因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一定就是对的,不一定对你就是合适的。”
因此,摆脱大众标准对我们的束缚,摆脱年龄带给我们的焦虑,关键要从关注自身入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曾提出过一个需要层次理论: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感、爱、和归属感的需求,更高的层次是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可以说这些需求是我们某些行为的动机。
大多数人都认为浅层次的需求是满足高层次需求的前提,以为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高层次的需求就无法实现。但这样的想法是误解。马斯洛认为,需求的层次发展原理只是一般的模式,在实际生活中,层次的先后顺序并不存在,出现例外是很常见的。
有一些人,在他们看来自尊比爱更重要,因此他们会选择先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也有一些人,即便是过着贫穷的生活,却仍旧能积极地投身于创作之中;还有一部分人敢于站在大众的对立面,坚守真理,勇于为真理付出个人的代价。
把低层次的需求与高层次的需求拿来对比,我们发现,高层次需求的满足给人带来的幸福感会更加的强烈,正如马斯洛所说:“生理需要虽是基本的,却不是人类唯一的需要,对人来说,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给人们持久而真正的快乐。”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跳过低层次的生理满足,去追求高层次的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台湾作家舒国治活得清贫却随性、优雅。
他爱旅行、爱美食。在美国的七年里,舒国治一边打工一边旅行,开着一辆破旧的雪佛兰轿车走遍了美国的44个州。在旅行中,他风餐露宿,常常没有食物果腹,但他总是快乐的。他说:“虽然没有钱也没有规划,但我的灵魂是自由的,我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些什么?但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促使着我行走,仿佛远方是我唯一的归宿。”
他热爱美食,但又吃不起大饭店,他就把目光瞄准了路边的小馆子、大排档。为了吃一顿豆角包子和绿豆稀饭,他会早上五点钟就起床,钻进路边小店大啃大嚼。吃完后再回家拉上窗帘睡到自然醒。
吃惯了街边的牛杂汤、卤肉饭、牛肉面、水煮菜之后,舒国治反倒抵触起了星级酒店里的豪华大餐,他说那些东西“人为雕琢的痕迹太重,就像贾府里的烧茄子,根本吃不出食物的本味”。
51岁前,舒国治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他不仅没有妻小,就连宠物都没养过一只。51岁时他突然想谈恋爱。后来带着女友他还照样钻小店,去大排档,最终他凭着自己的种种魅力追到了女友。
舒国治把自己的美食体验写进了作品里,这些作品收录成册,就有了他的《台北小吃札记》和《穷中谈吃》两部佳作。
也许你认为舒国治的生活方式太过“仙风道骨”,太过“极端”。但我更看重的是舒国治对“大众标准”的挑战,舒国治的生活很好地证明了,离开大众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背离大众标准照样可以活得很好。
没有谁有权规定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也没有哪个标准是真正适合所有人的,做自己的主人,跟随内心的脚步,努力过好每一个当下,焦虑自然离你而去。
2.有一种焦虑叫做三十不立
中国古代就有“三十而立”的说法,到了今天,网上又流传着“毕业五年决定一生”的言论。这些言论都在提醒我们,人的一生会在三十岁的时候定型,三十岁如果还没稳定下来,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失败者。正是这种世俗的观点,让我们越来越着急,我们急着工作、急着赚钱、急着结婚生子,也急着成功,而越着急就越焦虑。
下面是一位八零后房产销售在博客发表的自白书。
“80后,30岁,大专毕业后做过程序员、软件开发、网站编辑。现在一家中介公司做销售。今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公司效益不好,半死不活的,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我想自己创业干其他的,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手头没什么钱。不过就算我能借到钱,创业就一定能成功吗?我已经不是年轻小伙了。”
“这两年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结婚、买房、生孩子。而我呢,没房没车,也没女朋友,光棍一条。按照中国的传统,到现在还不结婚,就是大问题。父母也很替我着急,一遍一遍地催我赶紧结婚,可我每次都说自己很忙,没时间谈恋爱。其实也不是没时间,是不敢。一想到以后要买房、要养小孩我就犯难。”
“就在昨天,老父亲生病了,母亲劝我回老家找工作,我真怕回去呆不住。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未来又在哪里?我不断地问,不断地思考。我想起了马云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我怕自己就是要死在明天晚上的人。”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所谓“三十而立”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甚至可以说,从大学毕业到三十岁的这段人生是人一辈子最艰苦的阶段。
埃里克森是享誉全球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曾在20世纪的5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即“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议题,每个议题的发展结果都是同一直线的两个不同端点。
人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议题是“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个体要发展的是自我同一性,也就是哲学上说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议题具体展现出来就是,我们经常会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迷茫。如果发展得好,个体就会形成自我同一性;如果发展得不好则会陷入同一混乱性。
下一个人生阶段是成年阶段,这个时期的发展议题是“亲密—孤独”。我们要在这个阶段解决掉自己的爱情问题,建立起一种以婚姻关系为核心的亲密关系,并将家人、朋友、伴侣、同事都纳入这个体系中。如果我们没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会陷入孤独的境地。
可以说埃里克森关于人生发展议题的论述告诉了我们所谓的“三十而立”就是要在三十岁的上下,建立起一个以婚姻关系为核心的亲密关系体系,这个体系还包含我们对自己人生发展轨迹的把握。
可时至今日,这样的论断已经不再适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还没弄明白自己是谁,未来将要做什么,到三十岁的时候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亲密关系体系也已经成了很普通的现象。这就导致了现在人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要同时面对“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和“亲密—孤独”这两个议题。
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人的三十岁不仅“不立”反倒充满了挑战、危机与种种不确定。年近三十的我们不用过度地担心自己会孤独终老、穷苦一生,更没有必要因此而焦虑。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时期固有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与探讨,用实际行动去争取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
诗人歌手李健也曾这样安慰自己:“我觉得男人三十而立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现今社会,男人四十能立就不错了。”
其实,单就从“三十而立”这句话本身出发,大多数人也都存在着误解。结合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来看,孔子所谓的“三十而立”仅仅在指代做学问。三十岁的时候学者要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再盲从,不再被其他学说动摇;我们所理解的“三十而立”都是后人“自由发挥”的结果。如果我们再把这样的谬论当作人生信条来追求,难免会在错误中越陷越深。
可以说,“三十而立”是个欺骗了我们许久的谎言。在互联网时代,没有谁能做到三十岁就可以决定终身。三十岁只是变化的开始,请三十岁的你不要再为“不立”而焦虑。要相信“不立”未必就是坏事,也许“不立”正在为你的人生准备一个大大的惊喜。
3.越幸福就越害怕会失去
把托尔斯泰的那一句经典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用在这里也同样恰当——“焦虑的人各有各的焦虑”。
没错,正在焦虑的不止穷困迷茫的你,那些年轻有为、过得富足美满的人也在焦虑。
朋友傅言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新中产”。今年二十八岁的他是个货真价实的海归,年纪轻轻就混进了公司的管理层,两年前还结束了爱情长跑,把深爱的女孩变成了自己的妻子,现在他的孩子已经快满一岁了。
平日里,傅言的生活也是有格调、有品质的。他喜欢小众的设计师品牌,热爱音乐与时尚,钟情户外运动和健身,积极参与慈善活动。
在外人眼里,傅言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过着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傅言却远没我们想象得那样开心,他也在焦虑。他怕事业止步不前甚至会面临失业,他怕买不起学区房,给不了孩子一个好的未来;他怕正在迅速衰老的父母突发疾病……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共鸣:当初刚从大学校园里出来,一穷二白,住着潮湿的出租屋,吃着路边最便宜的盖饭,那样的日子虽然艰苦却很满足;后来事业上渐渐有了起色,爱情也有了结果,日子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变好,可我们不仅没有获得踏踏实实的幸福感,反倒越来越焦虑。
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眼前的幸福都不够牢靠,稍不留神就会失去,担心来之不易的幸福会溜走而让我们感到焦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怕失去身边的人或拥有的物,可以理解为是在害怕与人或事物分离。在我们与某人培养出一定的情感或者拥有了某物时,就相当于和这些人或事物建立了关系,而且我们会在这层关系中自然而然地投入我们的情感和期待。当我们预感这些人或物将要离开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就会感到慌张、焦虑、不知所措。
在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身边重要的人就那么几个(如父母、兄弟姐妹,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不会失去的),手里拥有的事物也大都一文不值,所以我们心无挂碍、无所畏惧。而当我们积累的人脉越来越广、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时,我们反而生出更多的不安全感,我们因为害怕得而复失而焦虑。可见,当一个人拥有的越多的时候,他就会越发担心失去。
我们之所以总在害怕失去,是因为担心得不到更好的。我们害怕失去的根源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们担心的,不是对过去的眷恋,而是对未来的恐惧;你焦虑的,不是对失去的恐慌,而是对能否得到更好的不确定。
所以,我们每天都在各种焦虑中,担心未来失业赚不到钱、养不起孩子、照顾不好老人。即使赚到的钱足够家里用,依然会担心有一天要是破产了怎么办呢?维持不了现在的生活状态怎么办呢?并且已经习惯了富足生活的人是很难再过清苦生活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摆脱“害怕失去”的心理呢?
(1)持续经营。
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我们之所以会担心失去对方就是因为我们在彼此的情感交流中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情感空白期”。比如,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失去某些长期不联系的朋友,我们也会因为和恋人联系频率的降低而担心双方情感破裂,长期不联系远在家乡的父母、兄妹,我们会不由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这些担心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经营这段感情。
打破这些焦虑的方法只有好好经营,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长期不联系、不经营难免会产生疏远,这样的疏远是导致我们焦虑的主要原因。保持足够的联系,好好经营每一段感情才能确保自己在感情上不焦虑。
(2)开始理财,购买保险产品。
我们因担心失去而焦虑,很多方面都跟经济挂钩,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的都是怕自己没钱或者钱不够用。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理财,购买一些理财产品,购买一些保险,为自己的财产、生活、健康以及未来系上安全带。财务方面的焦虑要通过财务的手段来解决。
(3)发展自己的爱好。
不得不说,我们之所以太过害怕失去,并因此而紧张焦虑,只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太过敏感,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拥有的东西上。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我们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缓解自己的精神紧张。比如,烹饪、户外运动、书法等。
人都是不知足的,得到的越多、拥有的越多,就越是害怕失去;见过了好的就想拥有更好的,我们不能强迫自己回归以前的清苦,却可以在现有的生活中调整好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不再焦虑。
4.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时候越是害怕失眠就越会失眠。
当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你开始担心自己失眠。不由自主地就联想到了失眠带来的种种弊端:第二天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工作无法完成……
你越想越怕,越怕就越是强迫自己赶紧睡去。你开始动用你掌握的所有能促进睡眠的方法。但失眠就像是跟你杠上了,你越是担心、越是抵制,失眠反倒越是稳固。
丹丹是一名白领,在一家私企上班,平时工作压力不算小。最近的几周里她每晚频频失眠,这让她心情非常烦躁,甚至还出现了心慌、头疼、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状况。失眠让她厌恶工作,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渐渐地,每天晚上成了她一天中最难熬的时段。夜里躺在床上,她不由自主就开始胡思乱想,一方面担心自己再次失眠,另一方面又担心当晚的失眠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想来想去,就真的失眠了。
于是,丹丹请假去看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之下开始服用药物。服药最初的一段时间,丹丹的失眠有所缓解;但一段时间后,她又莫名担心起自己的失眠会复发,有了这个念头后她又睡不好了,即便是睡前服用了药物,仍旧无济于事。
失眠再次影响了她的工作,上班变得更加“痛苦”,而这又加剧了她夜晚的失眠。反反复复之下,丹丹很是痛苦。
相关统计表明,全球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失眠。在我国也有20%~30%的人正在被失眠困扰。在所有类型的失眠症中,最让人苦恼的就是丹丹所患的这种“情绪性失眠”。
情绪性失眠患者以“焦虑”情绪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烦恼、愤怒、害怕失眠、担心失眠带来的后果等,而她的焦虑正是围绕睡眠问题。
一些专家认为,情绪性失眠是一种“睡眠恐惧症”,而失眠本身的危害远不如对失眠恐惧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在对失眠的恐惧情绪下,人们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失眠—害怕失眠—失眠加重—害怕加重—失眠更加严重。
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人会把睡眠当成一项必须慎重对待的任务。一到晚上,他们就给自己下达睡眠任务:到几点必须躺下,几点之前必须睡着,更有甚者还会规定自己睡前吃什么药、睡觉时采用什么样的睡姿等。
但这恰恰与自然睡眠背道而驰了,自然睡眠的形成有两个必备的条件:放松和疲倦。这二者之中,放松才是最关键的,人在放松的情况下会产生疲倦感,并随之渐渐入睡。相反,如果人精神紧张,自然入睡就较难形成了,即便是睡着了,也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睡眠,稍有动静就会被惊醒。
精神紧张的人会把失眠的负面影响灾难化,他们会认为失眠会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猝死或发疯;也会加剧自己的衰老,让自己变丑。这种灾难化的联想让人越来越焦虑。
事实上,真正影响人身心健康、工作效率以及精神面貌的不是失眠,而是因害怕失眠而产生的焦虑。持续性的害怕失眠会引发起各种各样的身心不适,如心跳加快、胸闷气短、身体僵硬、容易疲倦、皮肤暗淡无光等。
因此,拯救失眠症患者还要从克服对失眠的恐惧入手。为此,我为你提供了一些方法来帮助战胜对失眠的恐惧。
(1)行为层面。
在白天,尽量让自己忙起来,过得充实一点,即使再困再累也不要打盹或保持半睡半醒的卧躺状态,以此来为晚上的失眠积累足够的疲倦感。
到了晚上,尽量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以此来让自己的情绪更加放松,更加心情愉悦。坚持在10点到11点之间上床,上床之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或者洗澡。睡觉前不易喝太多的水,以免因便意惊醒。最好喝一杯牛奶,牛奶有安神的功效。
(2)精神层面。
克服失眠之前你要做好情绪管理。睡觉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杜绝所有关于失眠的念头,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要杜绝。关于失眠的念头会让你的注意力一点一点地都集中到失眠上面。
其次,你要把对第二天的期待统统放到一边。如果你过于期待第二天的某些事情,同样会失眠。因此,不管第二天有多令人期待的事情,都要放到一边。
其实,失眠并不可怕,你没有必要把它当成一个“正式”的困难;你越是关注,越是重视,反倒越是失眠。与其这样,不如干脆把它放到一边。这时你会发现,失眠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5.“我总担心孩子以后……”给养育焦虑找个解药
有个年轻妈妈曾调侃:“自从有了孩子,我都快神经了,整天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担心那个,生怕自己的孩子以后比别人差。”
不仅年轻的妈妈如此,年轻的爸爸又何尝不是这样?现在不少年轻家长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越来越纠结,以致吃不好,睡不好,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这就是新手父母非常常见的“养育焦虑症”。
不少年轻家长的“养育焦虑症”从准父母时期就开始了。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纠结要选择哪本育儿书?跟随哪个育儿理论流派?选择怎样的胎教方式?孩子一出生,这样的焦虑就更加严重了。
做了父母之后,孩子的任何一个举动都会让他们格外担忧。
孩子打一个喷嚏,就赶紧回想过去的一天里是不是让孩子受凉了。
孩子感冒发烧,闭上眼睛就想会不会因此烧坏脑子?会不会烧成肺炎?恨不得自己变成一只温度计,24小时不休不眠地监测。
孩子爱吃肉,担心他会不会太胖;孩子不爱吃肉,又担心他营养跟不上。
孩子睡得晚了,担心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孩子睡得早了,就想今天孩子是不是不开心了。
孩子在外边打人,担心孩子太暴力;孩子被打了,担心孩子不够勇敢。
孩子到了启蒙阶段,开始纠结先读《三字经》好,还是先读《弟子规》好。
孩子上学后,这样的担心就更为严重了,当父母的不是在担心孩子的学业就是在担心孩子的身体。年轻一代新手家长的“养育焦虑症”是越来越严重。
家长之所以会越来越焦虑,就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的关注是间歇性的。孩子有了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这样一来,家长们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都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这份对孩子生长发育的不确信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是导致他们焦虑的根源。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失去了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在结束了读书生涯后,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在生活中彻底放松、贪图安逸。这时的生活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幸福稳定,令人羡慕。其实,他们还有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得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担忧、焦虑的情绪对人体无益,因为这会让父母产生压力,并且消退父母体内的正能量。不仅如此,年轻父母越来越严重的“养育焦虑症”,不仅深深困扰着年轻父母自己,还对孩子成长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关统计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年轻父母,在“养育焦虑症”的支配之下,对孩子进行了过度的早教。
孩子早早地就开始识字、学算术、背唐诗、学外语,到了幼儿园又开始了漫长的兴趣班生涯。这种过度早教不仅不会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虐待”。过度早教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时间、限制社会交往为代价,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健康权的隐性剥夺。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孩子丧失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后,自己的创造力会被扼杀。
克服“养育焦虑症”,对于每个年轻父母来说都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你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克服自己的养育焦虑症。
(1)记住,孩子处于不停的变化中。
父母们有必要时刻告诫自己:孩子们在成长,他们会向前发展,会有变化,会渐渐成熟,信任这一自然的过程十分重要。对于孩子现在不具备的品质,你现在看到的,不代表以后也会发生。孩子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及方向,而非父母无止境的恐惧与对自己未来的焦虑。
(2)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赋予歧义。
父母们该提醒自己:孩子们在进步,而不是主观地将其行为做定论。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技能,父母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做出准确的选择,好过一味担忧并纠结他们为什么会做出那么愚蠢的决定,甚至认为他们今后的人生也会如此。
(3)分清事实与推断。
父母们没有权力将自己的思维、观念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而有责任与孩子一同面对他的不足与缺陷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而非父母通过自己的推断、想象等将情况扩大化,甚至引发更加离奇的臆想。
为了孩子,也为了你自己,请你不要再因养育孩子而焦虑。
6.活在失业焦虑中的中年人,对未来失去安全感
2017年年初的时候,联合国把青年定义为“14岁到25岁”,那么这就意味着1992年出生的“90后”已经步入了中年。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出,立马引起了大批网友的调侃。
紧接着一篇名为《深圳两套房,面临失业,中年财务危机引发家庭悲剧》又刷爆了朋友圈,随之而来的又是接二连三的大型企业裁员信息“华为开始清理34岁以上职员”,“途牛再现裁员风波”,“万达网科集体裁员95%”……
这些信息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人到中年就会面临失业危机。在这样的气氛影响之下,无数中年人焦虑了起来。
关鹏宇今年36岁,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任职,前段时间他听说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大规模裁撤年满35周岁的基础员工。暗自庆幸自己顺利进入管理层,没有被裁撤之余他也陷入了失业焦虑。没事的时候,他就会想“自己是不是第二批被裁掉的呢?”“人到中年在职场中到底应该怎样才能让自己游刃有余?”
越是思考他就越是发现自己想的问题很正确。公司里的90后们已经开始崭露头角,80后们也都在各个部门里挑起了大梁,像他这样的70后,在公司里算是实实在在的“老人”。
关鹏宇发现,自己的确是比不过年轻人,尤其是在思维上。公司会议上,提出新点子、好点子的十有八九是90后,自己偶尔提出一点建议,还会被年轻人嗤之以鼻:“别人早玩得不玩了。”并且,老板也是一副大力支持年轻人的姿态,这让他忧心忡忡。
最近一段时间,每次高管开会,老板都会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这些老人说:“要赶紧去接触新事物,多学习充实自己,警惕被年轻人甩在后面!”关鹏宇认为这是在警告他跟不上脚步就会丢掉事业,他越来越焦虑了……
人到中年丢掉饭碗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一个稳定工作来支撑。虽然失业也不至于饿死,但那种恐慌会一直缠绕着内心。
这样一想,的确令人毛骨悚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压力最大的时候;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自己一旦失业断了经济来源,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想象,甚至一个大家庭都无法正常生活。
但现在很多单位在招人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硬性指标:35岁以下。这代表着一旦35岁失业,再出去重新找工作就会困难重重。体面的工作找不到,做体力活又放不下自己的身段,再就业的希望就渺茫得很了。
不惑之年的确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段。正常情况下,人到了这个年龄就应该进入管理层,但管理岗位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又都是普通人,不可能人人都做领导,这必然会造成相当一部分人的失业。
再加上现在很多行业都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只要从业年龄长就能凭借“经验丰富”吃遍天下了。现在知识和技术的迭代速度太快,经验的权重不断下降,而对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年人在这方面恰巧处于劣势,这就是中年危机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提到创业,但创业并不是中年危机最好的解决方法。一个朋友曾经外出创业做游戏三年,付出了无数心血,公司每年流水一度达到几千万。但后来他们的第二项目失败,他只能回到游戏公司,重新成为一名普通工程师。
某知名产品经理认为,中年危机意味着“对这个世界的无力感,以及对老去的感知与恐惧”。未来经济环境、行业及职场的变化速度,只会愈来愈快,中老龄失业问题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上班族应事先准备及规划,不可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逃避心态。
如何才能避免“失业”降临到自己身上呢?
(1)掌握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年人群想要走在行业的前面,想要完成从中层管理者转型为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就必须要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只有掌握了这个能力,你才能在企业中树立自己的旗帜,并屹立不倒。所谓核心竞争力,可以是你拥有的大量人脉,也可以是你有而别人没有的技术或专利。这些都能帮助你在职场中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树立优势。
(2)时刻为自己充电。
在职场当中,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一些必要的技能,这样,即使遭遇失业,也还有一技之长。特别是当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时,拥有多项技能才能减少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性。
(3)尽早建立家庭财务规划。
不管你现在活得有多么潇洒,一些大的家庭开支迟早是会到来的,比方说孩子的教育金、自己和配偶的退休养老金,以及家庭的保障计划。这也是中年危机中最沉重的三座大山。要应对这三座大山就必须提前做好家庭财务规划,利用好时间的福利。这就像滚雪球一样,只要坡道足够长,一定能够滚出一个大大的雪球。
总的来说,年龄本身并不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锻炼让身体保持健康,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让内心保持年轻。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提早规划来减轻未来的经济压力。这么来看的话,中年危机并不那么可怕。
7.知识焦虑,因为太害怕被淘汰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知识焦虑症”,严格来说,它指的是我们对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的认知模式的更迭有一种匮乏感,我们担心自己会因知识的匮乏而落后于他人,最终会被社会淘汰的一种恐惧心理。
所谓的知识焦虑,说到底还是一种信息焦虑。是个人在这个信息爆炸增长的时代,每天面对海量信息时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筛选、分析、处理、理解的能力,最终只能对信息进行盲目而浅显的吸收。
在这个到处是“知识”到处是“干货”的时代,不能正确处理眼前的信息不仅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甚至还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长久下去还可能演化为一种心理疾病。
从表面上来看,对知识的焦虑是进取心很强的表现,对知识的如饥似渴也一直都被大众广为称道,有了知识焦虑说明我们还有自我提升的可能性。但是从深层的角度来解读,所谓的知识焦虑不过是一个经过商业包装的谎言。焦虑是真,带给我们进步是假。
在越来越多人都陷入了知识焦虑的时代,“知识付费”就应运而生了。现在网上炒得火热的“得到APP”“知乎LIVE”“喜马拉雅”“豆瓣”等都是典型代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渴望在这些付费频道通过购买视频课程来提升自己。
前两天坐在一起闲聊的时候,宋睿向朋友们大力推荐“得到APP”,他说自从在手机里装了这个软件,自己仿佛发现了一块新大陆。现在他每天都可以从这个软件上学到许多很实用的知识。
宋睿说,他在这个软件上花了199元购买了李笑来的专栏课程《通往财富之路》,每天一早醒来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听两遍“罗胖60秒”,上班的路上带着耳机听一段最新的知识录音。重点学习还在晚上,他会格外认真地看一集自己购买的《通往财富之路》,边看边做笔记。周末宋睿也不闲着,他会在优酷上看一期罗胖的读书视频。
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当宋睿和朋友们聚在一起,他都会和朋友们大肆炫耀他学到的新知识,他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次讲大数据,下次就讲人工智能。他的行为给朋友们制造了很大压力,朋友们都觉得跟宋睿比起来,自己活得太过颓废。
但不久之后,朋友们就不再这样认为了,因为他们发现,每天都在进步的宋睿薪资没有长,没有得到领导的赏识,宋睿最大的改变是他越来越眼高手低了。
针对这样的状况,网上的一个观点说的很到位:“那些知识付费所贩卖的知识速成,其实卖的不是某个领域的知识,而是一种‘让你感觉自己很努力’的幻觉。”因此,网上大肆鼓吹知识焦虑的人,他们那样做的根本目的不是帮你解决焦虑,而是借你的知识焦虑来捞一笔钱。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所谓的“知识付费”就像精神毒品,它只能从表层上缓解我们的焦虑,暂时的安逸过后是更为严重的焦虑。
知识其实是最容不得走捷径、投机取巧的,积累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都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我们在知识焦虑的促使下盲目地跟随“知识付费”的脚步,就会打乱自己的学习节奏,迷失自己的奋斗目标。最终结果是自己的大脑里都是一些浅层次的、不成体系的知识,而自己的钱包也会被种种“焦虑骗局”榨干。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行为依据其深度和最终为“学习者”本人带来的价值导向,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做“给予启发”,也就是我们在初次接触某些领域的知识时所产生的电光火石般的启发。现在的“知识付费”大都停留在这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构建一套健全的思考逻辑、工作方法和知识理论体系”,要达到这个层次除了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必须接受专门的训练。第三个层次是能力提升,这个层次要到实践中去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
由此可见,想要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还要踏踏实实地读书,认认真真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如果只是在知识焦虑的催发下去听一些课程,必将给自己带来更为严重的焦虑后果。
8.你总是担心错过什么?告别“错失恐惧症”
看电影的时候,少看了一分钟就认为自己错过了重要剧情会担心整部电影的观影体验因此而受到影响;工作中,少参加了一次公司里组织的培训,又担心自己在业务上会被其他同事拉开差距;与朋友相处,错过了一次聚会就会陷入不安,担心自己从此被圈子抛弃……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现象那就说明你患上了“错失恐惧症”。
周末的下午天气不错,许久都没有轻轻松松过一个周末的杨依凡决定窝在床上打一下午游戏,以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但她的这份悠闲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她的手机上跳出了一连串的提示消息。几个聚在一起的好友一起给她发来微信,邀请她出来玩。杨依凡以身体不适拒绝了朋友们的邀请,但没过多久她就后悔了。
两个小时之后,杨依凡的朋友圈被这几个朋友“刷屏”了。看到他们在KTV里又是唱歌又是聊天,杨依凡开始感慨自己独处的周末时光是多么的孤单冷清。她后悔自己错过了精彩……
是继续在家里窝着,还是出去找朋友玩?她纠结了起来,越纠结就越是烦躁,她开始患得患失:万一从此以后他们把我挡在圈子之外怎么办?错过了这次聚会,很可能一整年都见不着面了……原本悠闲的时光也变成了一团乱麻。
“错失恐惧症”也被称为“局外人困境”,它特指那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情绪。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无法拒绝任何邀请,担心错过任何有助人际关系的活动。在今天,这种恐惧症还表现为严重依赖智能手机,生怕错过手机里的每一条讯息。
在国内,某媒体曾通过新浪微博做了一项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5.2%的人认为自己患有严重的错失恐惧症,不会拒绝打牌、聚餐、K歌等各种邀请;有32.6%的人有频繁刷新社交应用的习惯,为的就是避免错过任何一个最新话题;还有超过半数的人重度依赖智能手机,手机不在身边时,甚至是手机电量低或断开网络连接时都会感到心烦意乱。
那么,我们究竟是在害怕错过什么呢?
一位心理健康专家认为:“错失恐惧在年轻人身上十分常见,因为他们看到同龄人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进而获得了成就感。但别人的成就感对那些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来说,就意味着一些东西正在从他们那里被夺走。”这样说,我们担心的其实是别人得到了而自己没有得到。我们把这种错失理解为了一种“失去”或“被夺走”。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博士说:“受错失恐惧影响的人们,问题在于关注外在而不是内在。当你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人或是你心目中比你厉害的人身上时,你会失去真正的自我。”
错失恐惧症让我们失去了对自我的关注,让我们的注意力完完全全地放在了别人身上,从此在我们眼里别人都在不断地获得、不断地前进,我们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的焦虑。从此我们的工作、生活、休闲不再有明显的界限,我们在工作中也在休闲,在休闲中也在关注工作,生活中的事情更是时不时地跳进我们的视线。这就导致我们长时期无法得到彻底的放松,亦工作、亦休闲、亦生活的状态让我们陷入了持续性的“半精神紧绷”。
除此之外,错失恐惧症还可能引发失眠。当我们把注意力持续性地放在外界的人和事上时,我们的睡眠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常常会因为心中惦记某事的感觉,却又不知自己究竟在惦记什么而陷入失眠。
为了避免错失恐惧症把我们拖入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生活,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克服错失恐惧症。
(1)日记追踪法。
在日记中把自己的消极想法写出来,这样做可以帮助你识别那些对你没有帮助的东西。紧接着你需要询问自己这些消极的想法是否是有道理的,然后使用温和的字眼来描述你的感受,并最终用积极的想法来替代这些消极的想法。
(2)关注获得的。
把注意力都放在错过的东西上必将导致患得患失。此时,你不妨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已获得的东西上。比如,你因读书错过了一次聚餐,你就应该告诉自己读书让自己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也让自己的认知得到了提升,如此一来你将不再担忧错过的东西。
错过的东西无论你多后悔都无济于事,那只会让你越来越焦虑。珍惜眼前,珍惜拥有的才能拥有好情绪。
9.你的焦虑,其实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已故的杨绛先生曾说:“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不得不承认,凡事想太多不是一件好事,越想就越是顾虑,越是害怕,结果想来想去自己就在思考中焦虑了,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罗峰是一位国企员工,从大学毕业开始就在国企任职,一干就是七年。国企的工作轻松又体面,安逸还离家近,唯一的缺点就是薪资不高。年近三十的罗峰一点一点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
罗峰在私下里也考虑过转行的事情,但在房贷车贷的压力之下他始终都没有足够的勇气辞职。再加上毕业七年,轻松稳定的工作让他把大学里学到的东西统统还给了老师,多年的工作也没让他积累到足以傍身的技能。各种各样的顾虑之下,罗峰还在岗位上耗着。
其实,罗峰转行的想法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曾有过离开体制的想法。那个时候他想过换工作,但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去外企,无奈自己的英文水平不够格;想考注会,一听到注会的科目很多就放弃了;他也想过创业,仔细了解过后他发现创业更难。
想得越多,罗峰就越不敢改变现状,直到现在,罗峰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国企员工。
回过头来想想,如果罗峰七年之前狠下心来做一些事情,注会考试能通过;一门外语能掌握;即便是创业,七年的时间也能闯出一片天地。
通常来说,思考是一件好事,行动前的思考能帮人制订一个更加合理的执行计划,行动之前进行缜密的分析能使我们在行动中少走弯路。但不得不说的是,行动之前如果考虑太多,我们的行动将会受到阻碍。
人都有一种维持现状的惰性,这种惰性在我们想要做出一些行动之前会转化为一种阻碍力来阻碍行动的发生。此时,我们需要一些内在的行动力来抵消掉这些阻碍力,促使行动的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内在的行动力往往是有限的,并且一直都处于一种消耗状态中。如果我们在行动之前反复思索,行动力就会在拖延中一点一点地被消耗掉。直到行动力不足以抵消掉阻碍力,我们的行动就被彻底地搁浅了。《左传·曹刿论战》中提到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如果我们产生了行动的欲望之后,不作过多的考虑,义无反顾地去行动,反倒能克服困难,达成一个超出我们预期的目标。
当然,这除了是因为有了行动的欲望后立马去行动,能保留更多的行动力去克服行动中存在的阻碍力,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学物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无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具有一定的惯性。其实,行动也是有惯性的,老话总说“万事开头难”,如果我们能克服掉任务执行之初的艰难,让整个任务的执行有一个突破口,那么这项任务将在执行的惯性之下一点一点地被完成。
相反,如果我们在行动之前苦苦思索,行动力被消耗不足以打开“万事开头难”的缺口,行动的惯性也就无法形成,两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之下,我们的行动就出现了停滞。
想得太多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还会加剧我们的焦虑。因为没有经历过具体的行动,我们的大脑会主动把任务执行中的一些困难放大,把任务执行失败的后果严重化,只要不开始行动,这样的想法就会愈演愈烈,我们也会变得更加焦虑。
其实,很多时候,大脑的想象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任务时。我们的大脑不可能提前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进去,我们也不能提前就把任务中所有的困难在大脑中预演、克服,这都是大脑无法完成的。当我们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担忧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行动。
电视台打算新开一档人物专访类的新闻节目,领导决定把这个节目交给会会的团队去做,下达任务的时候只交代了节目的名字和每一期的时长,还有一句“自己摸索着来”。
会会接到这个任务后心里是很抵触的。他不过是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摄影师,没有任何策划节目的经验,有的只是十年的摄像经历,突然让他策划一档新节目,这不是明摆着难为他吗?
但领导安排下的任务又不得不做。那段时间不是抱着脑袋想方案,就是和团队里成员商议方案的可行性。但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议出一个令他满意的结果。很长时间过去了,节目仍旧没什么进展。
偶然间,会会和电视台里的一位老编导聊起了这件事,老编导说:“不要想太多,先开了头,慢慢再调整。”
老编导的话让会会大梦初醒。他带着团队尝试性地做了一期,上交台领导。领导看过后毫不留情地打了回来:“这做的是什么?不伦不类的。”会会只有拿回来修改,改来改去也没能让领导满意,播出时间临近,会会只好就把这个领导不满意的作品拿去播出。
有了第一期的经验之后,会会感觉自己脑子似乎有一些眉目了。后面的几期他不断调整,整个节目的吸引力也在随着他的调整而一步步提升。渐渐地,这个节目被做活了,专业程度越来越高,看的人也越来越多。
现在,这档人物专访类节目是该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