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岂曾混淆
舍内分明有个人,无端答应内无人;
叩门借宿非他也,你我原来都是人。
【公案】
有位云水僧在各地参访学禅,经过一位老太太所管理的庵堂①,他进去挂单,好奇地问:“师姑,这一座庵堂,除了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说:“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飞禽走兽,一切都是我的眷属。”
云水僧再问:“无情②不是有情③。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都是无情。师姑是人,是有情。树木花草,山河大地,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反问云水僧:“那么,你看我是什么样子?”
云水僧说:“俗人!”意思是说,老婆婆是世俗的人、在家人。
老婆婆听了以后,就对云水僧说:“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一听到说他不是出家人,就辩解说:“师姑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说:“我并没有混淆佛法!”
云水僧又说:“以你一个世俗的人来主持庵堂,把树木花草看成道友④,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呢?”
老婆婆说:“法师,你不可以这么说。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禅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人、女人。悟道的深浅,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宇宙万有,本来是一体的;心佛众生,是无差别的。可是,我们硬是要将此一体分割,如此世上是非善恶,有情无情,甚至男女异类,世间诸法,就对待不已了。
对待就是烦恼,但若以禅心来看,皆是一真法界。如老婆婆所说:“何曾混淆?”在禅心里,何曾混淆?
【注释】
①庵堂:指出家、退隐者远离村落所居之房舍。
②无情:指没有情识作用的东西。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
③有情:指有情识之生物。如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
④道友:指一起修道、志同道合的朋友。
【思考】
1.为什么老婆婆说山河大地都是她的眷属?
2.老婆婆说云水僧不是出家人的用意为何?
3.当烦恼找上门时,你如何去除?
4.试撰写一篇读后心得。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遂端法师,住在应润寺,专精于《法华经》,昼夜十二时经常不停地讽诵,越老越是勤勉。唐懿宗咸通二年,忽然结跏趺坐而圆寂了,不久,口中长出了七枝青莲花。
遂端法师被葬在东山下二十几年,坟墓常散发奇异的光芒,于是大家就建议把棺木打开来,竟然发现法师的遗体容貌和活人没有两样,于是众人将他迎请回去,并且涂金披衣装饰供养。所以,现在应润寺就叫“真身院”。
——口出青莲
大颠与韩愈
坐禅成佛心中病,磨砖作镜眼中眼;
一破牢关金锁断,等闲信步便归家。
【公案】
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专程迎请佛的舍利到宫殿里供奉。有一天夜里,宫殿中忽然大放光明,早朝的时候,群臣纷纷向皇帝祝贺,说这都是舍利①的功德所致,只有韩愈不但不道贺,还呈上《谏迎佛骨表》一文,斥佛为夷狄,触怒了皇帝,于是被贬到潮州当刺史。
当时的潮州地处蛮荒,文化未开,可是有一位道行非常高超的大颠宝通禅师,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听说当地有这么一位高僧,有一天就抱着问难②的心态去拜访大颠禅师。
当时,大颠禅师正在入定禅坐,韩愈不好上前贸然问话,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韩愈不耐烦的样子,于是走到大颠禅师的座前,用引磬③在禅师的耳边轻轻敲了三下,并且对禅师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意思是说,禅师的参禅入定已经打动了韩愈原本傲慢的心,现在应以智慧向他说法来拔除他的执着。
韩愈在一旁听了侍者的话,立刻行礼告退,说:“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禅门接引学人,善于观机逗教,所以禅师教化人,有时是沉默无言的教示,有时是一言半语的提携,有时是一进一退的诱导,有时则是一动一静的启发。凡此种种,无不充满了禅机,无不散发着禅味。
侍者的一句“先以定动,后以智拔”,看似对大颠禅师所说,其实也启迪了韩愈的禅心。禅,不是靠别人教、靠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去修持、去体悟,悟道完全是自家的事情。
【注释】
①舍利:原指佛陀火化后之遗骨。后来泛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又名佛骨、佛舍利、舍利子。
②问难:指诘问辩驳。
③引磬:法器名。即碗状之小钟,以小铁枹击之。于底部之中央贯钮,附有木柄,便于把持,故又称手磬。
【思考】
1.略述《谏迎佛骨表》之内容。
2.韩愈听了“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体会出什么?
3.请分享一则观机逗教的故事。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韬光禅师,搭茅舍住在灵隐山西峰。杭州刺史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邀他来应供。禅师回了一首偈子谢绝邀请,偈中有“城市不堪飞锡到,恐惊莺啭尽楼前”的句子,他的风格是如此高超。
古时也有一位大德辞谢朝廷权贵宴请的偈子:“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这种清高的意境和韬光禅师先后如出一辙。啊!这两首偈子,如果出家人朝暮吟咏,待些时候应该会有所体悟吧!
——不赴俗筵
灭却心头火自凉
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
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
【公案】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程到大慧宗杲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杲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杲:“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①,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杲:“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杲禅师一见到他便说:“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地也用偈语回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杲禅师哈哈一笑道:“轻轻一拨扇,性火②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习气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习性难除”。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之冲动,贻笑他人也。
【注释】
①习气: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吾人心中之习惯、习性、余习、残气等。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
②性火: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的基本元素之一。与由地、水、火、风所和合而成的“事火”相对。《楞严经》:“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思考】
1.试述本文之大意。
2.试述“说时似悟,对境生迷”的故事或亲身体验。
3.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习气,如何对治这些习气。
【延伸——缁门崇行录】
东晋道恒法师,通达内外诸典,后秦君主姚兴屡劝他还俗,共理国政,但每次都被法师推辞了。最后,姚兴不再相逼,但也没有因此就放过他。于是,道恒法师感慨地说:“古人说‘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一点儿都没错啊!”自此,终生隐居山林。
——避宠入山
千古楷模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谈论说也徒然。
【公案】
百丈怀海禅师承继了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的禅法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人称“百丈清规”①。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
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他所住持的丛林就在百丈山绝顶,故号百丈禅师。他每日除了领众修行之外,必定亲执劳役,勤苦工作。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极其认真,日常琐碎事务尤其不肯假手他人。
渐渐地,百丈禅师老了,每天仍然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继续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家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去劳动服务。
百丈禅师以坚决的口吻说:“我无德劳烦他人服务,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弟子们见阻止不了,只好将禅师所用的扁担、锄头等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工作。
百丈禅师无奈,便以绝食来抗议。
弟子焦急地劝食,百丈禅师却说:“既然没有工作,哪能吃饭?”
弟子们没办法,只得将工具还给他,让他随众生活。
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风,成为丛林千古的楷模。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连工作也不必去做,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工作,离开了生活,哪里还有禅呢?
百丈禅师为了拯救禅者的时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甚至认为“搬柴运水,无非是禅”!
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修行绝不能成为懒惰和逃避弘法利生的借口。
【注释】
①百丈清规:禅宗形成初期,禅林尚无制度、仪式,故该清规设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制度,又规定众僧分别担任东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种职务,为八九世纪间中国禅宗维持教团生活之必要规范。
【思考】
1.百丈禅师为什么能成为丛林千古楷模?
2.为什么搬柴运水也是禅?
3.你对“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有何看法?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从谏法师,南阳人,壮年出家,顿悟佛法精微的义理。唐武宗会昌五年,毁天下佛寺,并勒令僧尼还俗,佛法大受摧残排斥,于是大师逃往皇甫枚的温泉别墅隐居。唐宣宗大中初年恢复佛教,于是大师又再回到昔日住的地方。他俗家的儿子从广陵来看他,和他在寺门口相遇,已认不出他了,问说:“从谏大德还住在这里吗?”大师明知是自己的儿子,却手指向东南方,他的儿子就往东南方去找。从谏大师于是关起门来不再出去,这样忍痛割爱,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啊!
——阖门拒子
百年一梦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汴水隐隐隋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公案】
金山昙颖禅师是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的园宅里。
有一天,太尉问道:“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或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向有中说无。有无是分别心,如眼见空华,是有是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向无中觅有,为何不在心内见天堂,何必住口中说地狱?”
太尉不明白:“心如何能见天堂?”
昙颖神师回答:“善恶都不要去思量。”
太尉问:“善恶都不思量的话,心归何处?”
昙颖禅师道:“心归无所住处,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①。”
太尉又问:“人若死时,归于何处?”昙颖禅师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说:“生则我早已知晓。”昙颖禅师就问:“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陷入沉思,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说:“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云:“会也,只知贪程②,不觉蹉路③。”
昙颖禅师云:“百年一梦!”太尉于言下契悟。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这是一般人经常思索的问题。佛陀和历代的禅师们早就道出了原委,可是又不易为人了解。生命有隔阴之迷,阴就是指我们的身体。意思是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的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但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所谓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义理,假如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就不难知道。参禅,就是明白自己的生命,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生命顶天立地,本来就是永恒的。
【注释】
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称无住心、非心。意即不论处于何境,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
②贪程:贪赶路程。
③蹉路:犹失路。
【思考】
1.你认同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吗?为什么?
2.何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试着探讨“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之话题。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慧意法师经常将钵里所剩的食物,用来喂养禅房的老鼠。他房内有上百只老鼠都很乖驯,有食物时,它们就会抢着来吃;每看到有患病的老鼠时,法师就会用手安顿抚慰它们。
——惠养群鼠
虚空眨眼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
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公案】
唐朝的肃宗皇帝非常崇信佛法。有一次在宫中举行法会,邀请了很多长老大德到宫廷里诵经做法事。在法会结束后,唐肃宗就向南阳慧忠国师请示佛法上的问题,但是慧忠国师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肃宗皇帝觉得被慧忠国师藐视了,非常生气地说:“我是大唐天子,我跟你说话,你居然都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问唐肃宗:“请问君王,可曾看到虚空?”
唐肃宗回答:“看到。”
慧忠国师进一步再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肃宗无言以对。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说人人关心的都是人情上的事情。例如,谁对我好,谁对我坏,谁爱我,谁恨我,每日患得患失,不是计较金钱上的有无,就是计较感情上的好坏。
所谓钱关、情关之外,还有恭敬关很难过得了,我们每天要人赞美,要人行礼,要人看我一眼,比之虚空,虚空又何尝要吾人眨眼?法身真理,犹如虚空,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两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像这许多的道理,唐肃宗一个在世间法里面周转的人,虽是天子,也不容易了解深意,所以难怪南阳慧忠国师要问唐肃宗:虚空可曾对你眨眼?
虚空是真理,虚空是无相,是无所不相。你如果懂得,虚空不但跟你眨眼,虚空还会跟你说话,虚空还跟你天天紧紧地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虚空,我们身心在哪里安顿?虚空没有跟我们眨眼,其实虚空已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了。
【思考】
1.慧忠国师问唐肃宗“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的用意为何?
2.为何说“虚空”已跟我们紧紧地生活在一起了?
3.请分享读后心得。
【延伸——缁门崇行录】
古人所谓“门庭高峻”的意思,如维摩诘居士示疾,佛陀请诸大阿罗汉去问候,但他们各自表明没资格去问候维摩诘居士,文殊菩萨也说:“这位大德很难应付。”像这样就叫“门庭高峻”。后来禅宗诸大祖师,在学人问道参访时,或用棒打,或大声吆喝,或竖一指,或张弓要用箭射人,或垂示一句话,好像木札做的羹,无法吃出味道,又像太阿宝剑不可触摸,又如水中之月难以执捉,如果不是参学久了,功夫深的,不敢登门求教,这样就是所谓的“门庭高峻”。其实祖师平时待人,绝不故作高峻严厉,也不会故意摆高架子使威风,或表现出一副严格威怒的外貌,这是学人打从心底高山仰止,而生起的敬畏心啊!
——门庭高峻
生活的层面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公案】
有一天,天刚破晓,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朱友峰居士,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想以花果供佛,并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花果撞翻了一地。
朱友峰忍不住斥责说:“你看!你这么粗气,将我要供佛的水果鲜花全撞翻了,你得给我一个交代。”
而撞到人的李南山居士,也不满地说:“撞都已经撞坏了,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干吗那么生气?”
朱友峰听了火气更大,就说:“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怪人?”
正当两人互相大声地指责对方时,广圄禅师正好经过佛殿,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并开示道:“莽撞的行走固然不应该,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不对,这些都是愚蠢的行为。人要能坦白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这才是学佛人应有的态度,这才是一个智者。”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我们在这个世间生存,必须协调的事情太多了,例如,在生活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学习上如何与师长同学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里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只为了一点儿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听了禅师的一番话后,李南山首先开口说:“禅师,我错了,我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道歉,“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
朱友峰也由衷地说:“其实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了一点儿小事就发脾气,未免太幼稚了!”广圄禅师的一席话,终于感动了这两位争强好斗之人。
禅有时候唱高调,有时候也低调行事,连劝解争执,禅都能派上用场。
【思考】
1.文中提到,生活中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有哪些?
2.承上题,你如何在这些生活层面上取得协调?
3.生活中,你是否会不承认己过,或不接受他人道歉?试分享。
【延伸——缁门崇行录】
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到珍珠店乞食。
当时珍珠师刚好在为国王穿珠链,于是就先放下手边的工作,进去取食,可是珍珠没放好,不小心滚到地面,一只鹅刚巧经过,一骨碌把珍珠吞进肚子里。珠师拿食物出来时,立刻发现珍珠不见了,怀疑是比丘偷走了。比丘怕鹅被杀,所以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任由珠师捶打,打到流血了,那只鹅又来舐血,珠师怒气未消,迁怒到鹅的身上,结果把鹅给活活打死了。
这时,比丘不禁悲伤地流下泪来,珠师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为什么打你的时候你不哭?鹅死了反而哭呢?”比丘就告诉他原委,珠师听了大受感动,向比丘礼拜忏悔。
——忍苦护鹅
了无功德
是无是有,非无非有;
是可有是可无,
是本有是本无,
乃禅家本来面目也。
【公案】
南朝的梁武帝是历史上最虔诚护持佛法的君王,他在位的时候,曾经广建佛寺,修造桥梁道路,造福百姓,本着佛门的慈悲心肠为国为民。
当时达摩祖师从天竺①来中国弘法,梁武帝一听到印度有位大师来到中土,就非常虔诚地礼请他到朝廷说法。
见了面以后,武帝问达摩祖师说:“像我这样为了佛法建造寺庙、印经书、造桥修路,做了这么多的善行,会有什么样的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说:“了无功德。”
梁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就问为什么,达摩祖师默然不答。
达摩祖师见与梁武帝心意不契,知道弘法的机缘尚未成熟,因此遁入少林寺壁观修行,人称壁观②婆罗门。
真正的福德(功德)与福德性不一样,梁武帝所做的是福德,而福德性则是我们自己的真如自性,这里面有无量恒沙的功德,你做了功德,它没有多一点儿,你没有做功德,它也没有少一点儿,因此“如是功德不以事求”。梁武帝用福德来问达摩祖师,而达摩祖师用福德性来为他解释,所以两个人不相应,难怪达摩祖师会拂袖而去。
事实上,梁武帝的善行,并非无功德,达摩祖师所言的“了无功德”,是说明其善行在禅心里是无相的、妙庄严的功德,不能以一般事相上“有无”对立的观念来计较功德的多少、大小。我们唯有超越“有无”对待的妄执,超越“大小”对待的分别,才能透视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注释】
①天竺:印度之古称。《括地志》载:“天竺国有东、西、南、北、中央五国,即今五印度也。”
②壁观:指面壁静观之意。亦指一意禅观,身心如墙壁,寂静而不动,一切妄想不能侵入。
【思考】
1.为什么达摩祖师说梁武帝做的种种善行“了无功德”?
2.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3.“功德”二字,让你联想到谁或什么事?
【延伸——缁门崇行录】
隋朝灵裕法师,定州钜鹿人,十五岁时到赵郡应觉寺出家。他博通经论,名闻海外,布施时总是以一颗悲悯和尊重的态度施予,赠予袈裟给其他法师超过千件;有病苦来求医疗的,供给医药更是不计其数。只要得到好吃的东西,一定先供养大众;对牲畜亦不呵斥吐唾它们;在指责、询问幼童或告诫弟子时,都称自己的法号,称对方为“仁者”,苦口婆心,诚恳殷切,往往令受教的人感动得流下泪来。
——悲敬行施
国师与皇帝
不思善不思恶,
正恁么时,
如何是本来面目。
【公案】
清朝的顺治皇帝笃信佛教,也很喜欢亲近禅师问法论道。有一天,他召请玉林国师请示佛法。原来顺治看到《楞严经》里,有所谓的“七处征心①”,他疑惑地想:心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怎么会知道外面的事情?若说心在外面,身体里面不就没有心了?心,究竟在哪里呢?
于是顺治皇帝就问玉林国师说:“心在七处,还是不在七处?”
玉林国师答:“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再问:“悟道的人,还有没有喜怒哀乐?”
玉林国师反问:“什么叫作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又问:“山河大地从妄念生,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一动,才有世间种种现象。果真心中的妄念息了,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林国师答:“如人自睡梦中醒来,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最后问:“如何用功?”
玉林答:“无住②无名。”
顺治皇帝是一位佛法素养很高的君主,从他的《赞僧诗》中便可看出他对佛法非常契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他也非常羡慕出家的生活:“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玉林国师则是一位风仪出众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使是皇帝问佛法,他也是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注释】
①七处征心:阿难因乞食而遭遇摩登伽女以幻术诱惑,将毁戒体时,佛遥知之,敕文殊持咒往护阿难归来。佛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阿难先后以七处回答之,均为佛所论破。盖欲破除阿难之妄想缘心,使其妄心无所依止,故一一论破,以显此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之妙净。
②无住: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着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
【思考】
1.试述“七处征心”的由来。
2.请分享一则与玉林国师或顺治皇帝有关的故事。
3.本文哪一句话让你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延伸——缁门崇行录】
宋朝神鼎山洪禅师,豫州(今湖北)人,与汾阳太子院善昭禅师齐名。年轻时隐居在南岳衡山,二十年后才当住持;又再二十年后,才开堂说法,这都是机缘成熟的缘故,并不是他自己的意思。
——事皆缘起
要坐哪里?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石霜夺取裴休笏,三百年来众口夸;
争似苏公留玉带,长和明月共无瑕。
【公案】
有一天,佛印了元禅师在金山寺登坛说法,大学士苏东坡听说老友佛印禅师将要说法开示,特地赶来参加。可是等到苏东坡学士来到寺院的时候,座中已经坐满了人众,再也没有空位。佛印禅师看到这种情形,便对苏东坡学士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向来好禅,一听佛印禅师这么说,他马上以机锋相对,回答佛印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那么我就以禅师的四大①五蕴②之身为座如何?”
佛印禅师听了微微一笑,知道苏东坡即将与他论禅,于是不急不缓地说:“学士!我这里有一个问题请教,如果您回答得出来,那么我老和尚的身体就当您的座位;如果您回答不出来,那么您身上的玉带就要留在本寺,作为永久的纪念。不知学士意下如何?”
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认定自己必胜无疑,尤其在大众面前,更是不能示弱,便答应了佛印禅师。
佛印禅师于是开口问苏东坡:“人身是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哪里呢?”
苏东坡闻言为之语塞,无话可答,就这么输了玉带③。
佛印禅师的一句:“要坐哪里呢?”问住了苏大学士,因为这是世智辩聪所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所假合而成的,没有一样实在,如何能安坐于此呢?
所以,苏东坡的玉带因此输给了佛印禅师,至今还留存于江苏镇江郊外的金山寺。
【注释】
①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此乃组成宇宙、人身的基本元素。
②五蕴:指人或其他众生乃由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所和合而成。
③玉带:古时达官贵人所服的以玉为饰的腰带。
【思考】
1.何谓四大?何谓五蕴?
2.苏东坡为何输了玉带?
3.请再分享一则与佛印禅师或苏东坡有关的公案。
【延伸——缁门崇行录】
元朝高峰原妙禅师,在龙须山修行九年,自己拾柴盖屋,无论冬夏都只穿一件衣服,后来到天目山的西岩石洞中,盖了一间像小船一样的矮房,在木片上写着“死关”两字。小屋上面是滑溜的滴水石,下面是烂泥巴地,风雨飘摇。禅师谢绝所有的供养及侍者,衣服和日用品等也一概拒绝,不洗澡,不剃发,把小口大腹的坛子,切下半截做锅子,几天才吃一餐,仍自得其乐;他住的山洞,没有云梯是无法攀登的,但他自己去梯截断外缘,即使是他的弟子也很难看到他。
像上天悬在九霄云外一般,千万仞高的崖壁里隐居的大德,前有慧熙大师,后有此高峰原妙禅师,他二人实在是超尘绝俗啊!以前我曾登天目山,进入张公洞,俯视千丈高的崖岩的气象万千,顺便也去拜谒“死关”的遗迹,禅师的威仪容颜,历历在目。自叹生得晚,不能亲承教诲,不禁泪下沾襟,久久不能自已!
——独守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