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养育一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亲密育儿法的由来

一个春天的晚上,我们坐在高中校园的礼堂内,骄傲地看着我们十七岁的女儿海登。她成功饰演了音乐剧《俄克拉荷马》中的安妮一角,看到她谢幕的那一刻,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海登浑身散发着魅力,她用眼神的交流、拥抱和愉悦而自然的社交姿势照顾着同伴,把人们的目光牢牢吸引到她的身上。当眼泪从她父亲的脸颊上流淌下来,我们回想起了“淘气鬼海登”:她要求多多的婴儿期,又倔又拧的学步期,折磨人的学前班时期,精力充沛的小学时期以及让人筋疲力尽的青春期……而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富有活力,即将成年的“优秀海登”。养育海登这些年的经历,激发了我们写这本书的热情,下面我就来讲讲这个孩子的故事,以及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

海登的行为

海登升华了我们作为父母和作为个人的含义。

我们的前三个孩子都比较“随和”,他们睡得好,吃饭规律,也很容易满足。事实上,那时来我这就诊的很多父母抱怨他们挑剔难缠的宝宝,我都觉得是在夸大其词。“这些难缠的宝宝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很纳闷。

后来海登来了——我们的老四,她的出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她来的头一两天就与众不同,“放不下”成了玛莎每天抱怨的主题。喂母乳对海登来说不仅是一个获取食物的过程,也是一个获取安慰的过程,于是玛莎成了“人肉安抚奶嘴”,因为海登不接受替代物。她得常常让人在怀里抱着,胳膊和乳房都累了也不能放下。海登的哭可不只是抱怨,而是竭尽全力的警告。好心的朋友建议道:“放下她,让她哭吧。”可那样根本不起作用,她异常的恒心让她哭个没完,如果我们不理会的话,只会不断加剧。

海登非常善于告诉我们她需要什么,只要我们抱着她,她就很满足,假如我们试着让她闹,她只会闹得更凶。我们在家经常玩“轮流抱”的游戏,当玛莎伸出胳膊,海登就到我怀里来。我们也试着用过前置式婴儿背带,但海登只在外出时才能勉强接受它。

在头几个月里,海登白天闹腾得很厉害,所以我们夜里还不算特别难过,但到了六个月左右,一切都变了,她连夜里的要求也变高了。她拒绝睡在婴儿床上,好像那是一个笼子。在抱了十四个小时之后,我们渴望在夜里喘口气,但海登有别的打算,只要我们把她放在婴儿床上,想溜回自己的卧室,她就会醒,大声咆哮,以示抗议。玛莎抱着她在摇椅里把她哄着,然后放到婴儿床上,个把小时之后,她又醒了,想再重复一次摇椅哄睡的过程。很快,我们就发现,海登在夜间对人的需要与白天一样多。

我们的感受

假如海登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可能会觉得因为我们毫无经验,没能安抚好她是我们的错,但她是老四,那时我们感觉自己已经积累了一大把养孩子的经验。海登开始让我们怀疑自己当父母的能力,随着精力越耗越多,我们的信心也在动摇。我们对海登的感情就像她的行为一样飘忽不定:有时我们很心疼她,对她呵护备至,而有时我们则感到筋疲力尽,很困惑,怨恨她没完没了的要求。如此复杂的感情对我们来说很陌生,尤其是在养了三个“好养”的孩子之后。我们很快就明白,海登是另外一种宝宝,她有不同于其他宝宝的躁动不安。

课程心得:挑剔、难于满足是海登自身的性格因素造成的,而不是我们的育儿能力出了问题。

我们要面对的挑战是,既要满足这个独特的小宝宝,又要保存足够的精力给其他三个孩子,以及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第一个要克服的障碍就是专业知识。我们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受的教育,因此,我们是那个时期流行的育儿观——不要溺爱——的牺牲品。我们初为人父母时相信,必须控制我们的孩子,否则他们就会控制我们,我们总是担心自己是否失去了控制权。海登是在操控我们吗?我们去书上找答案,但无济于事,因为没有哪本育儿书会专门讲述海登这样的宝宝。大部分男性作者要么是大大超过了育儿的年龄,要么看起来离每天照料孩子的生活很远。然而我们这里的情况是:两个经验丰富的成年人,他们的生活被一个十磅重的婴儿给牢牢控制了。

海登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门,当我们合上书本,真正用心去面对孩子的时候,转折点就来了。我们不再去被动地担心溺爱的危险,开始倾听海登还在子宫里时就试图告诉我们的东西。我们抛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开始接受现实,渐渐就做得好多了。

如果放下她时她会哭闹,抱起她时她会满足,我们就抱着她让她满足。如果她需要抱久一点,玛莎就会抱久一点。我们相信海登知道自己要什么,幸运的是,她会坚持不懈,直到我们明白她的要求。

课程心得:海登坚持自我的个性让我们不敢懈怠,直到找到可行的办法。

海登告诉我们,小宝宝不是在操纵人,而是在与人交流。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朋友来我家做客时,对海登的哭声很感兴趣,认为海登的哭声不是愤怒、费力的哭声,而是充满期待的哭声,她似乎知道自己的哭声会得到回应。

海登促使我们重新评估了作为父母的工作。我们一直以为成功的父母要时刻让事情在掌握之中,但我们意识到这种想法其实是在自我欺骗,它把父母和孩子之间假设为一种敌对关系:孩子想“反过来控制你”,所以你最好先下手为强。海登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角色不是控制她,而是引导她,帮助她学会控制自己。

我们应该克服溺爱恐惧和被操纵恐惧等古板的思维认知,宁愿犯过度反应或过度回应的错误。当我们努力想找到一种恰当的反应方式时,有时会反应太慢,而有时又反应过快,但当我们犹豫不决时,最好还是积极反应,这样会让比较懂自我享受的孩子(像很多高需求的头胎孩子)信任他们的父母,身心更加健康。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当你试图在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之间达到健康的平衡,退一步相对容易。相反,父母对之反应太少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某些心理问题,亲子关系也会产生距离,这种状态更难补救。在我的儿科门诊中,我从来没有听到有父母说抱孩子的时间太多,事实上,如果能够重新来过的话,大多数父母会更多地抱他们的孩子。

课程心得:当犹豫不决时,我们应选择倾听和回应孩子的哭声,听听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

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一条我们作为护士和外科医生,最早学到的教条之一:不要伤害。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试图压制海登的个性,就是在伤害她,阻碍她的发展。我们当父母的工作不是改变海登,以使她符合大多数宝宝的行为模式(如果所有的宝宝都一个样,这个世界将多么无趣)。我们不应试图改变她,最好是放宽我们的期待,接受她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让她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父母的角色就像园丁:我们不会去改变花的颜色和开放的日期,但我们会拔去杂草,修剪多余的部分,让花开得更美。我们的角色是引导她的行为,培育她特殊的个性,以使这些气质有助于她将来的发展,而不是成为她的阻碍。

课程心得:我们的任务是接受海登独一无二的个性,欣赏她的特别之处,引导这些特别之处帮助她健康成长,而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方便而改变她。

缺少睡眠成了我们的主要问题。头六个月,海登睡得很好,一晚上需要喂一到两次奶。她睡在我们旁边的一个摇篮里,当她哭闹时,玛莎就轻轻推一推摇篮或拍拍她,除非她饿了,一般情况下都能很快再睡着。等海登学会了坐,摇篮就不安全了,于是我们用一张婴儿床代替,置于离我们床边十二英尺远的墙边。可能海登知道她离我们远了,或婴儿床再也不能摇晃了,于是她醒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每小时都会醒来。玛莎说:“我不管书上怎么说,我得多睡会儿。”从此,她就把海登抱到我们自己的床上睡,这样大家都睡得好多了。

“亲密育儿法”的由来

在本书中,你将会经常看到“亲密育儿法”这个词。这是我们首次从高需求宝宝那里学会的育儿方式,也是在我们咨询过类似的父母后,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育儿方法。亲密育儿法是指你和宝宝有更多接触、更多交流,你和宝宝之间感觉更亲密的育儿方法。最终,你的宝宝能够更好地“暗示”他的需求,你也能更好地读懂他的暗示和需要。事实上,亲密育儿法不仅适用于高需求宝宝,所有的宝宝都需要比我们通常认为的更高程度的亲密喂养。

亲密育儿法会让你和你的宝宝有一个良好的开始。通过母乳喂养,用婴儿背带更多地抱孩子,积极回应孩子的哭声,你会逐渐感到自己在照顾孩子方面很顺心,更能胜任,对自己的养育方式也更宽容,直到找到最适合你和孩子的方式,而不用担心溺爱或被操纵。

亲密育儿法不是一种随意、放任的育儿方法,相反,它能教会父母们如何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如何向孩子说“不”,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需求等。亲密育儿法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帮助他逐渐变得独立,最终成为一个自信、有安全感的人。

课程心得:海登不是个标准宝宝,适合标准宝宝的建议对她不起作用。一旦我们不再把她看成是需要矫正的问题孩子,而是拥有独特个性、需要加以培育的孩子,和她一起生活就变得容易多了。

当我们与朋友一起讨论带孩子的难处时,我们感觉海登似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白天黑夜不得安宁和满足的宝宝。我们发现,没有人能理解像海登那样的宝宝,除非他们自己也有一个。后来,玛莎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母亲,她周围有了一群支持她的朋友。其中有一位母亲是国际母乳协会的领导,她最近搬到我们社区,和玛莎一起创办了国际母乳协会的分支小组,帮助妈妈们互相分享有益的经验。

课程心得:我们停止向那些家里没有海登这样宝宝的家长抱怨,相反,我们向那些能真正理解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喂养方式的人们寻求支持。

如何称呼她

海登不适合被贴上通常意义上的标签。她不是一个被“惯坏”的宝宝,只要我们抱着她,就能满足她的需求,“要求多”只是惯坏的一个方面;说她“难养”也不恰当,有人可能不认同,但我们抱着她,与她越来越亲密,认为她也并不是那么难养。另外,我们认为这些标签对于这个如此积极地想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怎么才能得到它的小宝宝来说太过于消极了。直到五年后,在与其他父母聊天时,得知他们也有需要经常喂奶、需要久抱、需要夜里与人接触的宝宝,“高需求宝宝”这个说法才浮现出来。这是对海登这类宝宝及其所需要的喂养水准的最好描述。

我在儿科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高需求宝宝”这个说法属于正确的心理学解释。当那些要求多多的宝宝的父母来咨询我时,筋疲力尽的他们已经接收了一大堆负面的信息:“你抱他(她)抱得太多啦”、“一定是你的奶出了问题”、“他(她)是在控制你”。这些信息在暗示父母们,宝宝糟糕的现状是糟糕的喂养方式造成的,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一定程度上做错了,才导致宝宝这样。而当我一旦用“高需求宝宝”定义他们的孩子,我看到了父母们脸上轻松的表情,并对自己的宝宝有了很好的“解释”:“高需求”听起来很特别——他们很聪明也很独特。当父母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宝宝的个性上,就缓解了他们的负罪感。此外,“高需求”还意味着父母更有所作为,它强调了宝宝只是需要更多:更多抚慰、更多理解,以及更敏感、更有创造性的抚养方式。

课程心得:用更积极的说法去重新定义我们的宝宝,有助于我们去关注他们令人欣喜,而不是令人头疼的个性。

高需求宝宝的成长和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海登的需求在改变,但她需求的高水准一直没变。以前我们称呼她为“高需求”的儿童,现在我们则取笑她为“高成本”的少女。

由于在襁褓中时,海登就不情愿接受替代者的照顾,所以我们做了镇上没人做过的事——把宝宝带在身边。由于我们有三个较大的孩子,有很多学校的会议和活动要参加,此外还有和朋友、医院同事的聚会,教堂服务等,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习惯了看到我们仨在一起。

由于海登是母乳喂养,当她有需求时,玛莎很容易让她安静下来,而她也通常会因为身边有人,为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感到高兴。没人反对她的存在,假如某些聚会明显不关孩子什么事儿,我们也就不去了。

我们想,等海登会走路了,情况就会有改变,但我们还是采用亲密育儿的方式。我们发现,海登有时候会比较黏十三岁的吉姆,但也只是有时,当吉姆的魔力消失后,我们还是会被叫回家。海登知道自己能容忍多久的分离,我们也因此学会了不越界。

至今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开车出门,两岁的海登发疯似的在后面追。我们停车,重新评估这次出行计划,尽管吉姆就在她后面。我们安抚她,认真听她说话,发现这次和她待在一起比我们独自出去重要得多。对我们来说调整计划并不难,因为她与我们交流的这种方式,不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被操控。后来我们三个一起出发了,对彼此倾听的方式感觉很舒服。

是的,我们偶尔也会有疑虑:“我们是在培养一个永远依赖我们、不会断奶的孩子吗?”这很正常,因为你我都只能看到眼前以及短期的未来时光。但事实上,我们做对了。我们明白为什么两岁的她不能独自待在教堂的托儿所里,当她不到三岁时,我们是脱不开身的。然而,我们却想不到在三岁半时,她就能跟我们挥手说再见,头也不回地走进学校上课去了。在她准备好之前,我们没有强迫她独立,当看到这一幕,我们的内心感到一阵轻松。海登四岁断奶,离开我们的床是在四岁半,那时保姆艾琳过来了(当然,我们只与少数朋友分享了这些里程碑,大多数朋友认为海登很久之前就跨过了那些关口)。

课程心得:海登不仅有着较高的需求,并且高需求保持的时间也格外长。

更高的教育需求

我们过去习惯了三个听话的孩子,拉着他们的手,他们就会转向我们希望的方向,而这对于海登就不那么容易了。最早她会用身体语言提醒我们,但凡我们试图扭转她的念头,她整个身体就会挺得直直的,加以反抗;而当我们想拉她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她则会朝街道走去。她是在试探她的力量。在海登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很明显不能对她强加控制,在教育她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她的敏感,这点随着她日渐长大,变得越发明显。她会向我们暗示,她要在自己的教育中扮演积极重要的角色,只要我们单方面想让她按我们的想法做,事情都会很糟糕。

海登学走路时,是个坚定的探索者,好多次我们不得不拿她的恒心与我们自己把控局面的决心一较高下。举个例子,她要去够收音机的旋钮,而我们则想用别的事情来吸引她的注意,但在如愿之前,我们得重复至少五十次,即便她只有一岁,我们也认为博得她的尊敬是很重要的。

我们担心,海登的冲动性格会给她带来麻烦。有次她爬到柜子上后才意识到自己下不来,如果我们下意识阻止她爬,只会激起她的决心,而焦急地看着她上下为难只会让她担忧,更不稳当。因此,与其脸上表现出担忧,还不如对她爬高的能力表现出信心。海登受到了我们信心的感染,她意识到,我们也感觉她能应付得了。从此我们调整了一下家具的摆设,好让她的爬行变得安全,然后做好观察员的角色,只在需要时一把抓住她,其余的随她自己。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太当回事似乎是更明智的做法。由于是第一个女儿,海登经常被她的三个哥哥惹恼,但我们没有每次都去救她,也不这么想,因为对健康的成长来说,一定的挫折是必要的,因此,她很早就变得很“勇敢”。假如海登苦恼地跑向玛莎,玛莎会平静地问海登:“需要我帮忙吗?”通常,海登会自己处理,因为她知道假如事情严重到一定程度,玛莎会前来制止的。

海登越大,我们经历得越多,就更有信心对她说“不”。我们相信,因为她是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她能处理某些挫折,需求不一定要立即得到满足,毕竟,一个高需求孩子的不气馁的性格本身就容易让她遇到挫折,那么她最好学会如何去处理挫折。

课程心得:我们的工作不是让海登在生活中预防挫折,而是帮她学会如何处理挫折。

得到持续的尊敬,是我们在海登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如果海登顶嘴,对玛莎不太尊敬时,我会迅速介入:“海登,我没法容忍你这样说话,尤其是对我爱的人。”

个性强势的孩子很容易让父母屈服,因为你彻底精疲力竭了,选择放弃、屈服,想走一条抵抗最少的路。起先,我们担心海登不气馁的个性,会使他很难接受权威人物(我们的担心后来得到了证实),与她相处是对智慧和意志的持续考验。有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借用父母的“高帽”:“我们是父母,你是孩子,就是这样!”其他时候则不得不和她走上一段时间,然后慢慢引导她走到我们这条路上。因此,这迫使我们对冲突进行了分类,分成“大的”(没得商量的情况,要求她服从)和“小的”(琐碎、烦人的小事,既不影响海登对我们的尊敬,又不影响她日渐分明的自我形象)。

在早期,我们意识到,学会和海登一起生活,意味着要对她独特的个性加以引导,以利于她本人和我们大家。敏锐的觉察力让海登对我们的情绪非常敏感,因此,我们得学会在海登孩子气的时候,做得像个大人。海登教会了我们“照镜子”的概念:孩子,尤其是高度敏感的那些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情绪的感染。假如她突然大发脾气,我们表现出“没事,没问题”的态度,她也会模仿我们的平和,学会安静下来;假如遇事我们任自己大发雷霆或忧心忡忡,我们的焦虑就会让她火上浇油。当海登不听话,进而发脾气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镇定,当她控制不了情绪,我们得引导她到我们这边来。如果我们自己失去自制——很多次都是这样——就得花两倍的时间让她安静下来。所以,家长表现得像个有把握的成年人,情绪稳定,也很容易让失控的孩子恢复平静。

课程心得:尽管不容易,但当海登变得急躁易怒、惹人不快时,我们不得不保持平静。

我们发现,对于海登,很多方面是不适合硬碰硬的(尽管我们经常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定力去等待一个更好的时间地点),其中一个时间,就是就餐时间,一个地点就是在车上。假如海登感觉到她被推到一个狭小的空间当中,她就会大力反抗,拳脚并用。有一次,她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对我说的事情反应很激烈。知道她要发作,我本该先缓和一下,换一个不那么逼仄的地方再说,但我没有。于是,踢坏了门盖的汽车贮物箱至今仍摆在那里,提醒着我自己所犯的错误。

由于海登对我们的教育技能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得用不同于了解儿子的办法来了解她。通过日夜的喂养,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反过来也帮助她认识到了自己。我们没有无视她的要求,而是积极响应她,培养出了一个很懂人情、善于表达的海登。从很小的时候,她就成了一个表达自己需要和占用大人资源的高手,才三岁就非常聪明,表达自我的能力对成年后的海登也大有裨益。

当看到海登与表演伙伴相处的情形时,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大家称她为“老板”。就像四分卫吸引了一堆人一样,她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他们排成一队听她说话,好像她是在告诉他们如何玩游戏。现在,我们看着她在大厅里主持学生会会议,惊讶于她如何做通大伙儿的工作,直到大家都同意她的观点。

海登一出生就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控制这件事。我们慢慢认识到,孩子不应该控制父母,父母也不应该控制孩子。然而,父母的确必须控制局面,没有任何限制的家庭生活会是灾难。我们需要为海登负责,给她制定“规则”,然后控制她的环境,好让她轻松地遵守这些规则。

海登开始学走路时,我们对她的坚定意志并没有准备。按说,孩子越大,对大人的话就越有反应,但海登似乎不听我们的。因此,与其不断地喊“这个不能碰”(当然也没用),不如告诉她,屋子里的东西分成“能碰的”和“不能碰的”两种,我们让“能碰的”东西比“不能碰的”东西更方便易拿。在这样传达某种秩序和结构的环境中,海登会按照内在的控制感行事(在这点上,不同家庭的做法不同)。当她有机会正确地做事,远离我们没完没了的“不能碰”的禁忌,就会开始形成一种内在的控制感。随着她长大,这套内在的规则会帮她养成自信和责任心。当她遵从规则时,会感觉良好,不遵守规则时,则感觉别扭。这个过程也对我们进行了教育,作为父母,我们也学会了进行设定限制和树立理想的行为。

课程心得:我们和海登一起做的和为她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教育她,教她在以后的生活中获得成功。

我们的需要Vs 她的需要

大约在海登半岁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养育一个高需求的孩子可能会给夫妻关系带来更好的影响,也可能带来更坏的影响,因为一个这样的孩子可以轻易支配整个家庭。有几次,玛莎精力入不敷出,差点累倒,这就是警告信号。玛莎说:“我都没有时间去冲个澡,海登老缠着我。”为玛莎着想,也为整个家庭的健康着想,我劝她:“海登最需要的是一个快乐、精力旺盛的妈妈。”只是劝告还不够,除了更多地投入家务、陪伴海登的哥哥们之外,我也尽可能地接替玛莎的工作。我会偶尔带玛莎去散个步或开车兜一圈,这样海登就能从她的视野中消失一会儿。

课程心得:作为一位母亲,我意识到我必须照顾好我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我的宝宝。

高需求宝宝的父母需要进行更成熟的交流,“我们的需要”和“她的需要”之间总会产生矛盾。但我们还是不得不为自己偷出时间,因为如果婚姻破裂,最好的育儿努力也要打折扣。肯定玛莎的努力和付出十分重要,我不仅经常安慰她“你知道得最清楚”,而且看到她精力不济时,也会出手相助。有时候我也会困惑,不知何时才能把妻子从海登手里“抢”回来,但我很快就意识到,我们没法用别的育儿方式。我是个成年人,而海登一生只有一次经历这个阶段。

从玛莎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次我都成功地向玛莎传达了“我也有需要,你知道的”,但即使我想我大方地把玛莎和海登的需要放在我自己的前头,她也会感到压力。我们都很快发现,对有些带孩子的妇女来说,接受帮助是一件困难的事,即使她们很需要帮助。她们经常看不到自己是需要照顾的,也不知道怎样让自己的需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玛莎很善于照顾每一个人,但真的不知道如何照顾自己,哪怕十七年以后,我们还在为此而努力。

成长的回报

随着海登的成长,她的高需求一如既往,但个性也开始成长。我们注意到她最早表现出的特质是敏感,当游戏伙伴受伤或不舒服的时候,她会照顾别人、安慰别人。在入学前,她就已经具备了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价值观,经常会说:“这是不对的”或“多么难过”。她的同情心以及她和别人交往的能力是我们见到的另一个回报。她能察觉到别的孩子需要母爱,会尽其所能地予以帮助。她与人的亲密感恰如其分,在谈话时有适当的眼神的交流或身体接触,有大人在的时候,她也能表现得很自然。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朋友曾在我家评论道:“海登知道怎么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我们知道,因为她曾经被恰当地抱过、喂过、回应过,她已经有了很好的自我存在感,能根据别人不同的个性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甚至能和每个遇到的人顺畅地交流。由于海登习惯了被理解,从小被很好地对待,所以她能够舒服地表达自己。这种能力加上她充沛的精力,我们总笑称她为“莎拉·伯恩哈德”(Sarah Bernhard,1844~1923,法国女演员,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世界级明星,以饰演大仲马和雨果作品中的人物著称),难怪她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都能够在舞台上表现优秀而且很享受,而她大学选择的专业是心理学和戏剧。

随着海登日渐成熟,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日渐成熟了,在不知不觉中,亲密育儿法也成为我们自己成长的源头。海登的高需求促使我们完善自己,以更好地满足她,平衡各种关系。海登让我们变得头脑更灵活,更耐心,也更有定力。我们开始意识到,虽然有些基本的育儿原则适用于所有性格的孩子,但父母怎么运用这些原则,还是会或多或少受到孩子需求水平的影响,比如听话的宝宝醒着时能待在婴儿床上,能自己入睡,大人在夜间就不需要过于警惕。听话的孩子能经常根据父母的指示做出改变,隔着一段距离叫他们吃饭时也能立即前来;相反,高需求的孩子需要你面对面地召唤,才能让他们改变主意。

养育高需求的孩子使我们自己的人格也变得更为成熟了,他们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孩提时代那些愉快或不愉快的场景。海登经常让我们回想起自己是如何被养育的,思考这对成年以后的我们有何影响。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很快就知道哪些育儿方法是可以采用的,哪些是要丢弃的——例如,打屁股的冲动。很多人认为海登的行为应该打屁股,但我们觉得她需要另外一种“言传身教”的教育。

海登也让我们的婚姻更加成熟。通过养育一个高需求的孩子,我们变成了一对与众不同的搭档。玛莎把精力投注于带孩子的同时,也会聪明地把部分精力转向我。我们变得更为敏感,也能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要。我们仍旧有机会丰富我们的婚姻,共享昔日的“好时光”。

现在,海登已离开我们的怀抱,进入大学,但回首育儿生涯,我们还是有几点遗憾。我们不能把成绩或错误都归于自己,但海登可喜的成长,的确让我们感到欣慰,接下来就要看她自己了。

海登已从一个高需求的宝宝,成长为一个高需求的少女,她婴儿时期的生活就记录在本书中。有时候她会把这本书给朋友看,说:“这就是我。”在一个舞会上,当她穿着成熟的礼服摆姿势拍照时,我不禁对玛莎耳语道:“难缠的宝宝长大了。”这个成熟的少女朝她老爸眨了下眼。当她被拥着出门时,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些数不清的筋疲力尽的场景。玛莎和我相视一笑,想:“真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路啊!经历了海登无数次的不听话和抗拒,通过这么多年精心的养育,我们终于培养出了一个自信、有同情心、会照顾人的女儿。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