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带着小童去旅行
几年前,大女儿Faye出生,因先生工作的关系,我们便开始了旅居国外的生活,由于第三国签证简便,给我们带孩子出门旅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曾经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机场报到,爱打招呼的Faye已经和登机柜台小姐混熟了。2014年底,弟弟Teem出生了,我先生也到了台北,我们开始了在宝岛生活的日子。台湾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无数优质的沙滩,纵贯东西的峡谷,保护极好的生态资源,即使俩孩子不出岛都可以玩得忘乎所以。
这几年来,大大小小的旅行无数场,自然有一些行前思虑未周全而造成的血泪史,这里特总结了一些携带3~6岁小童出行的宝贵经验,希望和大家分享,让大家少走弯路,玩得顺利尽兴。
携带小童的旅行方式选择
周末我们一般采用轻旅行的方式,选取自驾车3小时之内可达的景点,如台湾东北角的沙滩戏水,台中清境农场看羊群住古堡,过雪山隧道到宜兰住亲子民宿,去阳明山泡温泉,爬爬山,摘摘花。这些周末1~2天的轻旅行,住宿与否十分随意,当天来回也绝对没问题。各个景点自驾车都可以轻松到达,光是这点来说,带俩宝出门大包小包的行囊往后车厢一塞,走走停停,别提有多方便。
如有较长的假期,我们就往国外跑了,由于Faye还在上幼稚园,弟弟Teem还处在购买婴儿票的年纪,所以我们的选择都是定在较发达国家的一座城市以及其周边景区(非自驾),或海岛类为旅行的目的地。这样的地方便于做一些松散的安排带着孩子游玩。城市游以一主(主要游玩城市)一辅(周边的一个小城市)为原则;海岛游则悠闲漫无目的地享受度假时光。
时下,许多地方租车自驾游也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亲子游方式,还能配套预订孩子们的安全座椅,以及异地还车这类便捷的方案。通过自驾,可以跑遍许多地方,也不用为行程操心,可随时保持弹性。比如台湾环岛、日本的北海道、九州、冲绳,这类景点与景点之间跨度大且大众交通工具不太便捷的地点,带着孩子与行李的情况下自驾游就是最棒的一种亲子游体验。
带着两个孩子亲子旅行需要做充分的准备
玩乐行程规划
携带小童旅行的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
携带小童旅行,建议安排松散的行程,每日安排动静结合,了解自己孩子的情绪反应及时做调整。
曾经有一位妈妈向我咨询新加坡旅行线路安排。她拿了行程单给我看,洋洋洒洒三大页,密密麻麻的。新加坡的景点全部放在五天四夜内走完,况且她和她先生还带着两个小童。我说:新加坡天气炎热,光照强烈,每天这样跑来跑去孩子一定受不了,走几步就不想走了。光是一上午就排了两三个景点,下午和晚上也安排满档。于是我帮她重新调整了行程。
其中有一天是这样的:当天早上安排去圣淘沙玩水,那吃过午饭之后便可以趁着日头大在酒店或室内休息片刻,喝喝下午茶。下午3点再安排静态的活动,去临近的海洋馆看小鱼、水母等,逛累了便可以带着孩子回到市区的克拉克码头吃海鲜大餐。晚上根据体力弹性安排,如果孩子不是太累,安排乘坐游船夜游克拉克码头。
她回来之后,还特地过来感谢我,并说:“如果真的按照她自己的行程走,他们全家一定会累垮,而且旅行中孩子如果劳累,情绪也会跟着变差,那整个旅行也会泡汤。”
在出发前与孩子一起规划玩乐地点
通过图片和文字提前和孩子沟通,并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对6岁以下的小童来说,海洋馆,出海观鲸,各类游乐园,特色DIY动手体验,以及当地的儿童书店都十分适合他们。因为每座当地的海洋馆都有不同的明星海洋生物,有些海洋馆提供夜宿活动,这确实吸引了无数孩子们;游乐园也有不同的主题和类型。值得一提的是儿童书店,在香港可以买到众多英文原版绘本,在台湾可以买到繁体字的绘本,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的阅读视野。
行程比例的安排
特别为孩子打造的行程可以占到50%左右,随着孩子年龄增加,与成人的共识更多,这个比例可以逐渐递减。我们一定会留一半的时间给自己,让孩子们陪我们去看我们想看的风景,从小就让他们懂得旅途中相互陪伴的意义。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自己学着用相机记录旅程
出发前的预热
出发前,爸妈可以准备一份卡通的地图,告诉孩子目的地所在的洲与国家,由于6岁以下的小童仍然充满着想象力,可以找一些卡通图代表当地建筑与地理特色提前预热,让这些形象先与孩子产生感情,那么在旅途中当这些真实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必然更能快速产生联系并留在记忆中。顺带一提的是,父母可以把当地的礼仪礼貌一并告诉孩子,希望在当地能遵守并且入乡随俗,如当地寺庙参拜的规矩,待人接物,餐厅用餐礼仪等(这点不用太苛求,可以让孩子慢慢进入状态,持续进步)。
不久之前迪士尼《冰雪奇缘》上映后,小女孩们都为之疯狂,包括我们的Faye。2015年的1月,适逢日本河口湖冰雪节,我们便提早定好了行程,出发前往日本了。我预告Faye,我们要坐安娜飞机(ANA全日空),然后去富士山脚下看爱莎造的雪,再去东京迪士尼听爱莎唱《Let it go》。Faye听了之后两眼放光,整整兴奋了两个月。我也提前给她买了一架Q版的ANA的模型飞机,一套爱莎的裙装,以及日本朋友赠送的卡通富士山玩偶。
行李简单化
所有家庭成员的行李尽量全部放在一个大行李箱内,所有证件、照片都收纳在随身的斜背小包中。这样爸爸可以推着一只大行李箱,妈妈牵着孩子,避免发生手忙脚乱,还丢了行李的窘境。
特地为孩子选购属于他们自己的专属小行李箱,请孩子自行打包好自己的小行李,并在上下飞机时随身携带,也可培养旅程中的责任感。
让父母伤脑筋的是,冬天出门旅行,衣服厚重,会塞爆行李箱。其实可以参考网络上流传的打包视频,以特别省空间的折衣服方式来安排行李箱。妈妈们千万不要为了拍摄美丽的照片,帮自己和孩子准备过多的衣物,一些消耗用品可以在当地购买,行李尽量简化再简化,腾出空间存放旅行战利品。
孩子就是亲子旅行中的一件“大行李”
智慧妈妈在亲子旅行中成长
年初的日本之行,Faye期盼了两个月,于是她在出发一周前,便自行整理好了她的小旅行箱,把必备的物品都带上了,她甚至还周到地带了弟弟Teem所需的奶瓶、奶粉、尿布等物品。最让我意外的是,出发前一天晚上,等我们再整理行李的时候,我发现常用药的那个包不见了,耳温计也不见了。Faye急忙说:“有有有,都在我包里!!”这些细节部分都是她在众多旅途中累积下来的经验,也让我们对她刮目相看。
饮食起居照顾
中国大江南北饮食文化差异巨大,更别提世界美食了。常听一些爸爸妈妈说孩子到了当地会水土不服或是过敏,所以防过敏的常用药是必须携带的物品,有时还会提前带上自家的水一起出发。若是还在吃粥类的婴儿,大家便会选择携带好足够的婴儿食品罐头给宝宝食用。但如此一来,行李重量便会增加许多。
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购买进口的罐装水;如预订酒店式公寓,套房内有自带的厨房设备;如果是普通星级酒店,则可以提前向酒店询问是否可以提供额外清淡的儿童餐给孩子。
我们在首尔的时候遇到一位来自东欧妈妈带着一岁多的男生,闲聊起来,发现她也总是带着孩子一起旅行,第一次旅行去了北京,那时孩子还处于吃水果泥、蔬菜泥等泥类食物的阶段,她绷紧神经把家中各类库存都塞到行李箱里去,像新鲜酪梨、面包、水,就连一些小锅子都塞入了箱子。但她到达了北京的酒店之后,她用“Amazing”来形容北京的五星酒店,酒店提供了一切宝宝所需的泥类食物,蔬菜泥、水果泥,全部都是新鲜现做的,最关键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看她说到中国酒店的体贴之处,我也情不自禁地得意起来。于是也聊起自己的经历,Faye9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去了马尔代夫,没有那位东欧妈妈那样幸运,酒店只有他们固有的印度或西式料理,连一粒米都没有,更何况粥类。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靠自己了,我们就随行带了四大瓶饮用水、一个小焖烧杯与生米,虽然带了沉重的行李,但是解决了女儿最大的问题。
打发旅途中无聊时间
无论自驾或是乘坐大众交通工具,都免不了舟车劳顿,在车内或飞机内的那一长串时间,孩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这时候,父母一定会准备一些小点心、小玩具、画笔、讲故事之类的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些的确是比较好的方法,也可以趁着这段安静时间休息一下。我们比较忌讳让孩子在路上看卡通影片,这种方式虽是可以让孩子安静的一条捷径,但一旦养成习惯,想改过来,便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个人推荐好方法是结伴旅行。孩子与孩子在一起,即使没有了现代科技,一样可以玩得很嗨,哪怕是几张纸片,几片树叶,都能让他们发挥想象力。但是问题来了,如果只有小家庭单独旅行呢?
在河口湖回东京的长途巴士里,从中途上来一位日本妈妈和日本小男生,他们便坐在我和Faye的斜前方,从上车开始,那位小男生就从自己包里拿出来大约30块的乐高积木开始搭火箭。我看着身边的Faye坐立不安的样子,我知道这样长时间的行车,对4岁孩子来说,着实不那么容易。我和Faye说:“要不要和前面的小哥哥一起玩?”她低着头有点害羞没有回应我,于是我便主动和女儿说:“你讲中文,或简单英语,都没有问题。Miss Shelly上课时候教大家征求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工作的时候是怎么问的?”她回答我:“May I work with you?”后来,我征求了日本妈妈的同意后,就将女儿带到小哥哥那边,于是两位小朋友坐在一起开始玩了,这样一来,我也可以安心地休息一下。孩子们的单纯交友方式,是没有国界与语言障碍的。
小小旅人启蒙与小小观察家的自然转变
生活阅历的增加与不同文化的体验,在亲子旅行中自然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下一定看不到成果。我们没有苛求Faye和Teem要达到怎样的境界,只求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遵循国际礼仪,且有较高的文化包容度。
第二次带孩子在曼谷,Faye(当时三岁半)忽然问我:“为什么这里河的颜色是黄色,台湾的都是蓝色的?为什么这里的房子都有尖尖漂亮彩色的屋顶?”甚至,她还问我:“为什么不能用台湾的钱?”我十分震惊,因为第一次从曼谷回来,她(当时两岁半)只记得她坐在贡多拉上游河的时候坐在船上喝雪碧吃蝴蝶饼,而第二次的反馈却截然不同。我心中一点准备都没有,当下不知该如何回答。回国之后,我便思虑,这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虽然我们没有引导孩子,可是孩子却在默默地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改变,从视觉、听觉、味觉、感觉,一切都与家里不同。
亲子旅行是一种持续的生活方式,我们从未停下脚步……